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理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22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8
  • 综合影响因子:1.54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测验与评估

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初探

摘要:目的: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特点与结构。方法:在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首先将国内有抑郁症病史者作为中国抑郁易感个体的典型代表,以临床咨询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探索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始项目.在一般大学生和有抑郁症病史者被试基础上探索并验证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结构;最后对一般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初步考察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与压力交互作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是一个5因素结构,具体包括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严谨认真和退让顺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问卷的5因素模型拟合较好;总量表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0.78之间;量表总体及其各维度可以有效区分有抑郁病史大学生和无抑郁病史大学生,它们与应激的交互作用能有效预测大学生三个月后的抑郁症状。结论: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是一个五因素结构,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能够有效筛查中国抑郁易感个体。
427-433

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感知风险结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感知风险的结构。方法:对天津地区555名在校大学生和全国13个省区的55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专业心理健康服务感知风险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心理风险、服务质量风险、功能价值风险和社会风险,其中,人们对服务质量风险和功能价值风险的感知最强。自编感知风险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对于专业心理健康服务这一特殊的服务产品,人们感知风险的多维结构体现出服务自身的特点。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现阶段的发展可着重于规范服务体系和宣传功能价值。
434-437

父亲在位问卷简式版的制定及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

摘要:目的:在父亲在位问卷中文修订版(Chinese revision of Father Presence Questionnaire ,FPQ-R) 的基础上建立父亲在位问卷中文简式版(Brief version of FPQ-R, FPQ-R-B) 。方法:从FPQ—R抽取部分条目组成父亲在位问卷中文简式版,通过对705名大学生施测,检验其信效度。结果:①父亲在位问卷的中文简式版(FPQ—R—B)共31个条目,包含与父亲的关系、家庭代际关系、有关父亲的信念3个高阶维度,分为8个分量表。②简式版8因子和高阶3因子结构都较清晰.分别可解释总方差变异的70.72%和64.99%。FPQ—R—B各因子与FPQ—R完整版对应因子的相关均在0.81以上。3个高阶维度内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32—0.51,3个高阶维度之间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11~0.36。除高阶维度二的2个分量表外,其余6个分量表与PBI—F的关爱因子、鼓励自主因子及总量表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9~0.49;8个分量表与PBI—F的控制因子之间呈不相关到低负相关。③3个高阶维度和8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都超过0.73。重测信度系数为0.59~0.80。结论:FPQ—R—B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438-441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中文版的信度、效度分析

摘要:目的:建立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SYRAT)中文版,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221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样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妄想性精神障碍、短暂精神病性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PSYRAT、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总量表的标准化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重测信度为0.853,评估者间一致性为0.998。各条目对因子的负荷系数为0.840—0.929。PSYRAT幻听、妄想分量表及总分与PANSS量表的幻觉、妄想及阳性症状量表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9、0.833及0.737。结论: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SYRAT)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定幻听及妄想严重程度的有效测量工具。
445-447

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中文版的修订

摘要:目的:对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AEQ英文版)进行中文修订。方法:以1114名大学生为被试,分析中文版的信、效度。结果:①修订后的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7~0.90之间;②AEQ的积极情绪快乐、希望、自豪和ABS-10呈负相关(r=0.22--0.41),消极情绪生气、焦虑、厌烦、失望、羞愧和ABS-10呈正相关(1=-0.21~0.58),学业成绩和AEQ的积极情绪呈正相关(r=0.15~0.30),和消极情绪呈负相关(r=-0.16—0.32);③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三种情境下的分量表均包含8个因子.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模型4对数据的拟合情况最好。结论:中文版AEQ是一个有效的测量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工具。
448-450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遭受多重侵害的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特点。方法:15名遭受多重侵害无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无PTSS组)、15名多重侵害有创伤后应激症状被试(PV有PTSS组)和15名正常对照接受静息态脑功能扫描。采用SPM8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工具包分别进行数据预处理和ReHo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与对照组相比,PV无PTSS组左侧额下回、左右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梭状回、左右海马旁回、右侧扣带回、左右豆状核和右侧岛叶的ReHo值降低;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右额下回、左右顶下小叶、左右楔前叶、左右颞上回、左侧颞横回、左右颞中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扣带后回的ReHo值升高。与PV有PTSS组相比.PV无PTSS组在右侧额中回和额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舌回、左右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和左侧豆状核ReHo值降低:在左右额上回、左右额中回、左侧额内侧回、右侧中央后回、左侧缘上回、左右顶下小叶、左侧梭状回和左侧尾状核ReHo值升高。结论:遭受多重侵害但无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高职高专女生在静息状态下脑默认网络以及岛叶、基底神经节、海马旁回存在局部一致性信号异常,这些脑区异常可能为遭受多重侵害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
451-456

瘦身广告对身体意象失调女性注意偏向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身体意象失调女性的注意偏向,并探讨瘦身广告对个体在不同类身体信息注意偏向上的影响。方法:使用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胖分量表(NPSS—F)筛选出身体意象失调个体28人和控制组被试30人,以积极、消极、形似、隐喻四类身体信息为实验材料,在观看瘦身广告的前后分别完成点探测任务。结果:身体意象失调女性对身体信息存在显著的注意偏向(t(27)=2.274,P〈0.05),控制组不存在注意偏向(t(29)=-0.181,P=0.858),且两组注意偏向值有显著差异(F(1,56)=4.155,P〈0.05);观看瘦身广告后,两组被试对积极词的注意偏向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F(1,56=3.256)。 P=0.077)。结论:身体意象失调个体对身体信息存在注意偏向,瘦身广告对个体在积极词上的注意偏向有促进作用。
457-460

锚定效应对事件时间估计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锚定值的单位形式、锚定方式、时距感觉能力三个因素对个体时距估计的影响。方法:运用实验法测定锚定效应的三个因素,共有58名大学生参与了本次实验。结果:对于不确定长度的时间间隔,基于小单位形式的估计比相应大单位的估计短;在物理时距锚、比较数字锚、复述数字锚以及无锚定值这四种不同的锚定方式条件下时距估计的锚定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物理时距估计组的估计值最短,控制组和数字锚复述组的估计值依次次之.数字锚比较组的估计值最大;个体的时距估计能力不会影响事件时间估计中的锚定效应。结论:锚定值的单位形式、锚定方式对个体时距估计有影响,但时距感觉能力对个体时距估计没有影响。
465-468

自我认知评估对羞耻认知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

摘要:目的:考察自我指向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选择特定羞耻情绪认知调节策略的影响。方法:采用情境故事法操纵两种能激发羞耻的负性自我认知评估以诱发个体羞耻情绪,比较两种条件下个体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上的差异。结果:①自我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仅和能维持/扩大羞耻严重程度的消极认知策略有关,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既和上述消极认知策略有关,又和防御型及修复型策略的选用有关。②自我指向的负性认知评估是羞耻体验中的主要负性认知评估类型,而他人指向的自我负性认知评估常伴随前者出现,并可加剧其强度。结论:自我负性认知评估类型对个体认知调节策略的选择有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的表现是复杂的。
469-473

基于ReHo方法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静息状态脑功能特点。方法:采用ReHo分析方法,19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及19名对照进行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两组平均脑ReHo图的差异。结果:IAD组ReHo值升高区域主要集中在小脑、脑干、扣带回(右侧)、双侧海马旁回、右侧额叶(直回,额中回及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左侧楔前叶、右侧中央后回、右侧枕中回、右侧颞下回、左侧颞上回及颞中回;ReHo降低的区域仅表现在左侧顶叶的楔前叶。结论:网络成瘾大学生局域一致性存在异常,大部分脑区同步性增强,小脑、脑干、边缘叶、额顶叶同步性增强可能与网络成瘾奖赏通路有关。
474-476

自我-他人医疗决策差异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医疗情境中,自我决策与为他人提供建议是否存在决策偏差,并基于解释水平的理论,解释这种偏差的由来。方法:改编Ficchhoff等使用过的医疗决策问题,分别以正/负框架(2)×自我/他人(2)进行描述。355名临床专业大学生被随机分为四组完成决策任务。结果:社会距离对医疗决策影响显著(χ2=8.636,P=0.003),自我决策与向他人建议相比,被试更倾向短期获益,长期受损的保守方案。框架效应对医疗决策影响显著(χ2=9.804,P=0.002),正性框架相比负性框架,被试更倾向短期受损,长期获益的手术方案。解释水平与框架效应交互作用显著:正性框架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显著(χ2=12.309,P〈0.001),自我决策更倾向手术方案,负性框架中,自我-他人决策无显著差异(χ2=0.706,P=0.401);自我决策中,框架效应不显著(χ2=0.91,P=0.340),向他人建议,框架效应显著(χ2=13.256,P〈0.001)。结论:社会距离与框架描述对医疗决策存在影响。
477-479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病理心理

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共病人格障碍的情况。方法:对127例符合DSM—Ⅳ轴Ⅰ焦虑障碍的患者进行了DSM—Ⅳ轴Ⅱ人格障碍的诊断评估,并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严重程度(CGI—SI)、社会功能缺陷(SDSS)等评定。结果:①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率为73.2%;②共病者焦虑障碍的发病年龄更早(P〈0.01),焦虑障碍病程更长(P〈0.05),疾病更加严重(P〈0.01),其焦虑、抑郁水平更高(P〈0.05;P〈0.05),社会功能更差(P〈0.01)。结论: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焦虑障碍与人格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更加复杂.
480-484

强迫障碍及其共病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防御特点

摘要:目的:研究强迫障碍及其共病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方法:符合DSM—Ⅳ临床诊断标准的35例OCD患者和35名正常对照者。用人格诊断问卷筛查人格障碍。再用人格障碍晤谈手册确定共病人格障碍的患者:所有被试接受防御方式问卷测查。结果:35例OCD患者有22例(62.9%)共病人格障碍:共病人格障碍组在诸多不成熟(P〈0.05或P〈0.001)和中间防御方式上(P〈0.05,P〈0.01或P〈0.001)高于对照组,在某些成熟防御方式上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非共病人格障碍组在不成熟和中间防御方式上仅退缩和制止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成熟防御方式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共病人格障碍的强迫障碍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同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方式。而没有共病人格障碍的强迫障碍患者只是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方式。
485-488

广泛性焦虑症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广泛性焦虑症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宾州忧虑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力问卷、元担忧问卷对113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宾州忧虑问卷均分为2.54±0.64,男性焦虑总分显著低于女性;独生子女焦虑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在在焦虑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路径分析表明:神经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元担忧频率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有直接效应,同时,神经质还通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元担忧频率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起到间接效应。对宾州忧虑问卷总分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神经质、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元担忧频率。结论:①大学生的广泛性焦虑症状处在中等水平,女生的广泛性焦虑症状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则广泛性焦虑症状也越高。②神经质对广泛性焦虑症状既有直接作用,又通过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压力和元担忧频率起一定的间接作用。
492-497

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自杀态度和自杀意念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水平与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30名大学生,采用人格诊断问卷、自杀态度问卷以及Beck自杀意念问卷进行测查。结果:①有自杀意念组在人格诊断问卷(PDQ-4+)的偏执型、分裂样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以及抑郁型等亚型上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意念组;②有自杀意念组与无自杀意念组在自杀态度量表(SPAS)的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自我不可控制性、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等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有自杀意念组更倾向于认为自杀不可预防、自杀不可以自我控制、自杀不是重要的社会问题;③PDQ-4+各分量表得分与自杀态度中的预防自杀的难度、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人格障碍症状与自杀意念关系密切, 关于自杀的某些非理性态度可能是人格障碍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因素。
498-501

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考察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震后18个月,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编一般人口学及地震暴露情况调查表,对都江堰地区规模最大的某高中的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84份。结果:都江堰地区青少年震后18个月PTSD症状的检出率为13.3%.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不同地震暴露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弹性在父母关怀、父母过度保护与PTSD症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5.6%、15.6%,心理弹性在父母冷漠与PTSD症状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对孩子较多的关怀和较少的控制干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对震后PTSD症状具有保护作用。
502-505

孕期家庭暴力等因素与产后抑郁的关系

摘要:目的:调查孕期家庭暴力等因素和产后抑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利用受虐评估问卷(AAS)对门诊846名孕妇进行筛查,在产后30—42天筛查产后抑郁的发生状况。结果:①孕期家庭暴力发生率为11.3%,精神暴力为主要形式;②受虐妇女产后抑郁发生率31.2%,孕期受虐者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受虐组(66.7%%/9.7%);③孕期精神暴力、家暴认可态度、意外怀孕、丈夫饮酒、丈夫职业是工人以及担心胎儿健康等因素可能预测产后抑郁。结论:孕期精神暴力、家暴认可态度以及意外怀孕等可能是产后抑郁的风险因素。
506-509

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个体负性情绪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自动情绪调节策略对焦虑者负性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SATI)为标准,筛选出焦虑组和正常组被试各90名,以句子整理任务启动不同的自动情绪调节策略。结果:①启动自动表达抑制策略时焦虑组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显著高于正常组,而启动自动认知重评策略时两组无显著差异;②焦虑个体在自动认知重评策略的调节下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最低,而无策略组的唤醒度最高。结论:自动认知重评和自动表达抑制均能有效下调焦虑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且自动认知重评的效果优于自动表达抑制,因此自动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焦虑个体的焦虑感。
5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