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理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22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8
  • 综合影响因子:1.54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2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威胁性情绪面孔对正常人脑的激活模式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脑对威胁性情绪面孔的反应模式。方法:以愤怒和恐惧面孔为情绪刺激,在34名健康志愿受试者完成情绪面孔匹配任务的同时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进行全脑数据采集。用SPM 8等软件处理功能成像数据,分析威胁性情绪面孔的脑区激活。结果:与威胁性情绪面孔视觉刺激加工相关的脑区主要分布在额叶皮质、颞叶、左侧杏仁核等,楔叶、枕叶等与视觉刺激相关脑区也有显著激活。结论:威胁性情绪面孔刺激对正常人脑的激活主要表现为左侧杏仁核、额叶、颞叶等多个脑区的协同加工机制。
285-287

高特质焦虑情绪大学生对威胁刺激的选择性注意抑制

摘要:目的:探究高特质焦虑情绪大学生的选择性注意抑制功能。方法:通过特质焦虑问卷筛选出高、低特质焦虑情绪大学生各20名,采用改进的情绪负启动范式,以语义判断的情绪负启动任务,考察高特质焦虑情绪大学生的注意抑制能力。结果:低特质焦虑情绪组在负启动条件下,对威胁和中性词汇的反应时都显著大于控制条件下;高特质焦虑情绪组在负启动条件下,对威胁词汇的反应时显著小于控制条件下,中性词汇的反应时与控制条件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中性词汇,高、低特质焦虑情绪组的负启动量差异不显著;对威胁词汇,高特质焦情绪组负启动量显著小于低特质焦虑情绪组。结论:高特质焦虑情绪大学生对威胁刺激表现出负启动效应减弱,存在特定威胁信息的注意抑制困难。
288-291

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应激敏感性的生理心理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女大学生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应激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在经前、经后和排卵期对29名月经周期规律的女大学生进行静息、心算任务的心理生理测试。结果:心率变化最显著,排卵期的心率显著大于经前和经后;在排卵期和经后心算心率显著大于静息心率,而在经前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心率变异性上,仅发现低频成分在静息状态显著大于心算状态;皮肤电反应在心算状态显著大于静息状态。结论:女大学生在经前应激敏感性最高。
292-296

内隐自我正面偏见效应的ERP研究

摘要:目的:在内隐层面上探讨自我相关信息加工与情绪效价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为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存在提供证据。方法:以情绪性汉语双字词为材料,采用阈上态度启动范式。在自我和非自我启动情况下,记录被试对情绪字词按正负性质完成归类判断任务时的ERPs,比较自我正面、自我负面、非自我正面、非自我负面四类信息的ERP数据。结果:内隐层面上.自我相关信息与情绪效价信息在N400波幅上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相对于自我负面和非自我正面信息来说,自我正面和非自我负面信息诱发的N400波幅更大,即内隐层面上对自我正面偏见范畴内的字词(自我正面和非自我负面)表现出更大的ERP负波。结论:自我相关信息和情绪效价信息的加工在内隐层面上是密切相关的,且他们之间的关系符合自我正面偏见效应,从而证实了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存在。
297-300

不同人格类型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析不同人格类型群体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特点。方法:采用线索-靶子范式,分析注意偏向机制中的干扰抑制、返回抑制两个方面;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A),从某全日制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758人中,按EPQ中神经质和内外向两个维度的标准分高、低各12.5%选出四种典型人格类型各15名为研究对象,探析四组被试的注意偏向特征。结果:当靶子和线索出现的时间差为1000ms时,四组被试对三类情绪图片均存在返回抑制效应;图片性质主效应显著(F=1.30,P〈0.05)、四组人格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F=0.65,P〉0.05)。负性图片与正性图片的返回抑制效应差异显著(F=1.71,P〈0.05),反应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别与图片性质交互作用显著(F=1.62,P〈0.05)。外倾人格特质组对正性图片产生了注意警觉,四组被试对正性、负性刺激都存在注意解除困难。结论:正常人群对情绪性刺激具有选择性加工趋势,外倾个体更偏好加工正性刺激,内向不稳定组对负性刺激更为敏感。
309-311

神经肽Y系统与应激和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摘要: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是含量最丰富的神经肽之一,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与NPY受体共同组成了NPY系统。研究显示NPY系统与应激反应和情感障碍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总结了NPY系统与应激和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312-314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测验与评估

多维强迫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修订

摘要:目的:将多维强迫量表(DOCS)引入中国,检验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因素结构及信效度。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178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严格按照双盲方法对DOCS进行翻译;选用强迫量表修订版、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作为效度量表。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原有四因素模型不能良好拟合;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五个因素,分别为"对称"、"不可接受的想法"、"责任感"、"污染"及"症状占用时间",共解释总变异的63.15%;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6,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39到0.839;重测信度系数为0.908,效标效度较好。结论:DOCS原四因素模型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不适用,五因素的结果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但需要扩大样本和增加临床样本进一步检验。
315-319

学前行为与情绪量表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对学前行为与情绪量表(PreBERS)进行中文版修订,并考察其在中国学前儿童中的信效度。方法:在北京与上海两地8所幼儿园收集PreBERS中文版教师评定的有效数据819份,其中116名儿童的老师参与一个月后重评,177名儿童的家长也参与评定,另有70名儿童的老师参与效标SDQ教师用表的评定。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4个特征根〉1.33的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61.44%;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χ2/df=2.487,IFI=0.917,CFI=0.917,RMSEA=0.066;各分量表与效标SDQ的相关因子显著相关;各分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8-0.932,重测信度为0.587-0.826;评分者信度0.309-0.478。中国学前儿童在PreBERS各分量表及优势指数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差异。结论:PreBERS中文版具有良好心理测量学指标,适用于中国学前儿童的情绪行为评估。
320-324

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信效度研究

摘要:目的:检验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计算机自适应测验(EPQ-A-CAT)在实际应用中的测量精准度、效度和测试效率。方法:选取204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EPQ-A-CAT的测试,其中120名被试接受了CAT和纸笔两种版式的施测,并对31名被试进行了CAT版式的重测。结果:CAT版式的估计标准误均值在四个分量表中都小于终止规则预设的最小误差值;CAT重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E)、0.85(N)、0.67(P)、0.71(L);CAT版式总体能够节省一半以上的项目,各分量表节省了70%-30%的项目;两个版本测试结果的积差相关系数在E、N、P、L四个分量表中分别为0.85、0.81、0.75和0.74。结论:研究结果证明了EPQ-A-CAT版式是高效、可靠和有效的测量工具。
325-327

青少年上网污名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

摘要:目的:编制青少年上网污名知觉问卷和内化污名问卷。方法:借鉴已有的污名问卷结构,以访谈的方法收集信息,形成问卷条目。通过专家评定法对问卷进行修改后,对1166名初一到高二学生进行施测。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青少年上网污名知觉问卷"包含标签、刻板印象、身份受损、社交孤立和歧视体验五个维度,"青少年上网内化污名问卷"为单维度问卷。对信度和效度的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青少年上网污名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结论:编制的青少年上网污名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女生污名程度高于男生,污名知觉和内化污名程度随年级升高而增高。
328-331

生存理由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评价生存理由量表(RFL-C)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6所高校中选取48个班级共2166名大学生完成RFL-C、贝克自杀意念等量表。随机抽取140名学生,间隔4周重测RFL-C。结果:①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231~0.626之间;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74~0.94之间;重测信度在0.65~0.87之间。②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RFL-C由六因子构成,结构模型分析显示六因子模型拟合指数RMSEA=0.04,GFI=0.92,NNFI=0.94,IFI=0.94,CFI=0.94。③RFL-C总分及6个因子分与贝克自杀意念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34~-0.10,P〈0.05)。除自杀恐惧因子、道德反对因子外,无自杀意念组的生存理由量表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曾经有自杀意念组、曾经有自杀行为组与现有自杀意念组得分。结论:RFL-C在大学生群体中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332-335

创伤后成长量表在汶川地震灾民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摘要:目的:旨在5.12汶川地震灾民群体中修订创伤后成长量表,探索其因子结构,进行信效度分析。方法:研究1采用方便取样,在四川省部级一般灾区的某个灾后安置点中,抽取了来自4个板房区的两组样本。样本群体包括工人、农民、商人和无业人员等。用创伤后成长量表施测。样本1(n=195)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2(n=294)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2在四川多所中学的学生中对所得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效标效度检验(n=339)。结果:3因素(个人改变、人际改变和具体改变)模型在地震灾民群体中的拟合性(χ2=312.74,df=101,χ2/df=3.089,RMSEA=0.084,NN-FI=0.93,CFI=0.94,GFI=0.88,AGFI=0.84)优于5因素模型(χ2=667.8,df=178,χ2/df=3.752,RMSEA=0.097,NNFI=0.92,CFI=0.94,GFI=0.82,AGFI=0.77)。修订版创伤后成长量表的信度指标良好(α=0.87)。量表与抑郁、生活满意度指数、正性情绪有中等程度的显著相关,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论:创伤后成长量表在创伤相关群体中使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336-339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筛查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摘要:目的:编制适合我国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筛查量表,并进行信度和效度考评。方法:采取议题小组和核心工作组交互工作的方式编制量表,条目池经专家认可,对52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后,采用t检验法、变异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反应度分析法等4种方法联合进行条目筛选,由保留条目组成量表测试版,并对之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编制了含43个条目的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筛查量表。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41,各个分量表得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介于0.725-0.794之间。量表总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9,各个分量表得分的Cronbach’sα系数介于0.735-0.811之间。量表结构与理论构想相符。本表与有关效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P〈0.01)、0.764(P〈0.01)。结论: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筛查量表是可信、有效的测评工具,有应用价值。
340-342

白熊抑制问卷中文版信、效度研究

摘要:目的:检验白熊抑制问卷中文版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用中文版白熊抑制问卷先后测量了396名大学生,并在4周后对其中68人进行了重测。被试同时完成了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强迫症状问卷。结果:①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支持问卷的单因素结构;②白熊抑制问卷总分与贝克抑郁量表、强迫症状问卷总分、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总分均存在显著相关;③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3,4周后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2。结论:中文版白熊抑制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思维抑制倾向。
343-345

现代测量理论观点下的测验偏差评价

摘要:测验在当前社会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公平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具备公平性的测验应是无偏差的。随着测量理论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出现多类测验偏差评价技术用以维护测验公平,而国内测验研究与实践中所使用的方法却相对滞后。本研究从现代测量学的角度,介绍了评价测量偏差、预测偏差、等值偏差方法的最新进展.并给出了使用建议。这些方法关注测验偏差的不同角度,但紧密相联。我国各行业的测验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理论技术来指导测验的编制、使用,以促进测验的公平性。
346-349

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信效度研究述评

摘要:本文简述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编制的理论模型与过程,重点展现了以往研究中有关DASS的信效度,并对DASS的价值以及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在鉴别个体的抑郁、焦虑及压力状况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适合作为科研和临床中快速筛查的工具。但其跨群体、跨文化的普遍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350-35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病理心理

大学生的强迫特征与自闭特征

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群体中强迫特征与自闭特征的关系,为深入探讨强迫症与自闭谱系障碍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大学生1918名;用帕多瓦量表(Padua Inventory,PI)和自闭症量表(Autism-SpectrumQuotient,AQ)进行测查。结果:①男生在受驱使与行为失控感、检查、强迫症状总分、对细节的注意、沟通能力、想象能力和自闭症状总分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②强迫症状总分及各因素均与自闭症状总分及各因素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强迫症状总分与自闭症状总分的相关为0.310(P〈0.01);③强迫特征高低分组(前后27%)和自闭特征高低分组(前后27%)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531,P〈0.001)。结论:大学生强迫特征与自闭特征存在部分重叠,提示强迫症和自闭谱系障碍可能在病理机制等更深层的方面存在相似之处。
353-355

思维压抑和接受对焦虑内疚情绪及个人责任归因的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考察想法行为混淆(Thought Action Fusion,TAF)和思维压抑在强迫观念形成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方便取样在115名大学生中考察实验诱发的TAF闯入是否会导致压抑后的负性情绪和个人责任信念的增高,以及思维压抑的作用是否会随靶想法对个人重要意义的变化而有所改变。结果:①句子填空范式引发了显著高于基线水平的焦虑和内疚情绪;但和预期的结果不同的是,在完成5分钟的思维压抑任务后,被试的负性情绪有所下降。②思维压抑被发现是一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应对认知策略,会增加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闯入性想法的负性责任信念。结论:本研究支持了强迫观念的认知模型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跨文化的有效性。
35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