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理论与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005-3611
  • 国内刊号:43-1214/R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22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8
  • 综合影响因子:1.542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丁丙诺啡舌下片合并东莨菪碱、异丙嗪药物依赖者脑灰质密度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丁丙诺啡舌下片(sublingual buprenorphine)合并东莨菪碱(scopolamine)、异丙嗪(promet鄄hazine)药物依赖者(简称BSP依赖者)脑灰质密度的变化,并比较其与海洛因依赖者脑结构损害的异同。方法:采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对16例BSP依赖者、20例海洛因依赖者停药第3天、第2个月的脑灰质密度进行了组间以及组内自身前后对比研究,并设立18例正常对照者。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SP滥用可导致成瘾者大脑广泛性脑结构损害,表现为灰质密度下降,涉及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纹状体等脑区;与海洛因依赖组相比,停药3天BSP依赖组脑区灰质受损程度重于海洛因依赖组,且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BSP依赖者灰质恢复进程慢于海洛因依赖者。结论:BSP滥用可造成依赖者广泛性、严重的脑皮质结构异常,主要集中在额叶等与成瘾关系密切的脑区。BSP滥用较海洛因更易损伤大脑皮质神经元,且大脑灰质恢复进程慢于海洛因依赖组,这提示BSP滥用对大脑皮质神经元的损害在短时间难以恢复。
285-288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精神分裂症Ⅰ型和Ⅱ型的关联

摘要:目的: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与精神分裂症Ⅰ型和Ⅱ型的关联。方法:运用特异性甲基检测PCR和直接测序法对62例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38例Ⅱ型患者和50例健康被试5-HT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三组5-HT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精神分裂症Ⅰ型患者5-HT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内位点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Ⅱ型患者和健康被试组。结论:5-HTT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内位点高甲基化可能是精神分裂症Ⅰ型的发病机制之一。
289-29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测验与评估

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摘要:目的:初步编制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复习、患者及其家属访谈、专家评议等过程,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的理论构架和条目内容,再进行项目区分度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后,对实施精神残疾鉴定的1000余例精神障碍患者及50例正常人与50例躯体残疾人进行测试。结果:①精神障碍组"自我照料"、"家庭生活"、"理解交流"、"与人相处"、"社会参与"5个分量表分及总分均高于躯体残疾组和正常人组,差异显著(P〈0.01)。②不同病种得分从高至低依次为: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无精神病性症状的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组间差异显著(P〈0.01)。③该量表评定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等级与专家使用GAF分级的总符合率为87%,两种方法的评定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字2=4.924,P=0.295)。结论:该量表的测试结果比较符合精神疾病对社会功能影响的一般临床规律,能较好地反映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状况。
299-302

汶川地震幸存者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结构

摘要:目的:探讨灾后一年地震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症状结构。方法:在汶川地震一年后通过723名极重灾区幸存者的PTSD症状自评量表(PCL)的评定数据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5个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包括闯入、回避、麻木和高警觉的四因素麻木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度(χ2=715.823,CFI=0.982,RMSEA=0.086,AIC=795.823,BIC=979.159)。结论:5.12汶川地震一年后我国成人幸存者除了表现出典型的PTSD症状如闯入、回避和高警觉之外,还表现出麻木症状。
303-305

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方式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将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方式应用于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量表进行单维性检验,比较项目反应理论模型的优劣,对项目参数和能力参数进行估计;再基于真实的纸笔测验数据模拟计算机自适应测验,分析其测验效率、测验误差,最后将测验分数与纸笔分数进行比较。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四个量表大体上能够满足单维性,2PLM优于1PLM;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结果所有量表都节省了50%以上的项目,所有量表的测验误差均值都低于预设误差值,与纸笔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或接近高相关,而校正相关系数除L量表外都在0.9以上。结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计算机自适应测验方式是适合的。
306-308

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问卷的修订

摘要:目的:对Cash等人1975年编制的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问卷进行修订。方法:在研究国外相关问卷和预备测试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天津市1731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验证中文版的信、效度。结果: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0.712-0.924。重测信度0.742-0.845。各个维度与总问卷分的相关在0.711-0.970之间。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r=0.486,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3维度模型。结论:本研究修订的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行为意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今后国内有关的研究。
309-311

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对CCMD-3人格障碍筛查问卷A类分量表的项目功能分析

摘要:目的:对CCMD-3人格障碍筛查问卷(Personality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of CCMD-3,PDQC-3)A类人格障碍分量表分型评估和维度评估进行项目功能分析。方法:采用Samejima等级反应模型(GRM)分析3128例被试(大学生,劳教戒毒人员,监狱服刑人员,神经症缓解期患者,抑郁症缓解期患者,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PDQC-3作答数据,根据项目的区分度参数、难度参数、项目特征曲线(ICC)和项目信息曲线(IIC)对项目进行功能分析。结果:①A类人格障碍分型评估的项目功能分析结果:偏执型12个项目中11个项目评估效力较佳,1个中等,分裂样型16个项目评估效力均较佳;②A类人格障碍维度评估的项目功能分析结果:除情感淡漠维度(维度2)有2个项目、孤独/退缩维度(维度3)有1个项目评估效力中等外,此二维度其它各项目以及敏感多疑维度(维度1)、以我为尊维度(维度4)所有项目评估效力均较佳。结论:PDQC-3的A类人格障碍分量表可对中高特质水平的被试进行较好的评估,符合筛查问卷的要求;维度评估较分型评估的精准程度更高。
312-315

同结构标准图形推理测验的编制与验证

摘要:目的:同结构测验的编制与验证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促进动态评估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将为其它测验的编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标准图形推理测验项目的认知模型研究结果,编制了三套同结构标准图形推理测验。每套测验均包含21个项目,四种项目结构。从江西省北部抽取230名儿童参加这三套测验的测试。然后把项目结构类型作为潜因子,把项目作为观察变量,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CFA)对这三套测验进行了结构验证。结果:这三套测验在结构上是相同的。结论:项目认知模型不仅是编制同结构测验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也是提供基于项目认知加工过程编制测验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319-32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

夫妻对沟通模式感知差异与双方婚姻质量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夫妻对沟通模式的感知差异及其与双方婚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共收集421对夫妻感知到的沟通模式及婚姻质量的数据。结果:①根据夫妻双方对婚姻沟通模式的感知将夫妻匹配成四个类型,其中夫妻积极一致型占26.1%;夫妻消极一致型占44.6%;夫积极-妻消极型占14.7%;夫消极-妻积极型占13.6%。②夫妻双方的婚姻质量在四类不同的沟通模式匹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夫妻积极一致型和自身积极配偶消极型显著高于自身消极配偶积极型,而后者显著高于夫妻消极一致型。结论:夫妻对沟通模式的感知一致性及沟通模式是否为积极型均与夫妻双方的婚姻质量有关。
327-330

对配偶婚外情的决定宽恕和情感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目的:考察因配偶婚外情而求助热线的个案决定宽恕与情感宽恕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82名热线求助个案进行测查。结果:①求助个案自尊和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而抑郁和沉思处于较高水平;②决定宽恕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情感宽恕显著负向预测抑郁心境和沉思;③高决定宽恕低情感宽恕组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低决定宽恕低情感宽恕组;高决定宽恕高情感宽恕组的沉思显著低于另外两组。结论:决定宽恕和情感宽恕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婚姻家庭治疗师或其他专业人士应关注两者在婚外恋创伤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331-334

自尊在完美主义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摘要:目的:在考虑完美主义的积极成分对消极成分与抑郁间关系调节效应的情况下,探讨自尊在完美主义的消极成分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自尊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对488名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用SPSS 12.0和Lisrel 8.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整合模型中高标准调节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自尊部分中介了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在控制了高标准对差异和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的情况下,自尊仍然部分中介差异和抑郁间的关系。
335-339

大学生内隐艾滋病污名研究—来自IAT的证据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内隐污名状况。方法:随机抽取1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内隐艾滋病污名进行了探讨。结果:①大学生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②内隐艾滋病污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③内隐艾滋病污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和年级差异。结论:大学生在内隐层面上对艾滋病患者存在污名。
340-342

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知识与行为改变:危险信念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知识、危险信念与行为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脑卒中危险知识问卷、脑卒中危险信念问卷和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对241名老年脑卒中患者施测。结果:①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知识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②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后在生活方式和遵医服药上均做出了显著性的改变,但行为改变的程度仍有待提高;③危险因素知识与生活方式改变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危险信念与生活方式改变及遵医服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危险信念在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改变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和危险信念对其行为改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343-346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进行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实验。结果:①心理弹性高分组大学生宣泄调节(t=5.966,P=0.000)、内外向(t=3.903,P=0.000)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神经质(t=-3.036,P=0.000)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宣泄调节、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③在悲伤和高兴(S-H)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比低分组更多的将中性面孔判断为高兴(t=2.601,P=0.012);在高兴和恐惧(H-F)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比低分组更多的将中性面孔判断为高兴(t=2.003,P=0.05);在恐惧和悲伤(F-S)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对中性面孔判断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情绪宣泄调节、内外向及神经质有显著的相关;心理弹性高的大学生在面对更多复杂情境时比心理弹性较低的人更能积极认知和有效应对。
347-349

无条件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完美主义、无条件自我接纳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的中文修订版(APS-R-CR),无条件自我接纳问卷(USAQ),Beck抑郁问卷(BDI)对67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完美主义高标准维度与抑郁情绪无显著相关;完美主义差异维度可正向预测抑郁情绪。②有条件自我接纳可部分中介完美主义差异维度与抑郁的关系。结论:有条件自我接纳在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培养适应不良完美主义者的高水平无条件自我接纳非常重要。
350-352

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探索高中生的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问卷法,对北京市494名高中生进行了社会支持、自我认知和抑郁情绪的测试。结果:①低社会支持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293);低自我认知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553);低社会支持与低自我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r=0.453);②自我认知是社会支持影响抑郁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3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6.5%。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是预防青少年抑郁产生的一个保护性因素,高社会支持的孩子自我评价较高,较为自信,不容易发生抑郁;而低社会支持的孩子自我评价也较低,自信心不高,更容易发生抑郁。
353-354

7年级学生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索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7年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重点探寻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使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量表以及儿童抑郁量表间隔2个月前后测调查了312名7年级学生,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在对儿童抑郁实施干预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应激事件可能对儿童归因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尽力消除或减少应激事件发生的同时,采取措施引导儿童对应激事件做合理的归因,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理性的归因方式,降低个体抑郁发生的易感性。
355-357

汕头地区养老院和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孤独感、自尊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养老院老年人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孤独感和自尊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随机取样的方法,选取汕头市养老院和社区老年人109人,其中养老院59名,社区50名。使用生活质量评定综合问卷(GQOLI-74)、孤独量表(UCLA)和自尊量表(SES)对老年人进行评定。结果:①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孤独感和自尊均显著高于养老院老年人。②大于75岁组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和自尊低于65-75岁组老年人;不同性别老年人在生活质量总分、孤独感和自尊方面无显著差异。③不同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在生活质量和自尊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社区老年人体验到更多的孤独感,养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和自尊低于社区老年人。
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