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 43-1214/R 国内刊号
  • 1005-3611 国际刊号
  • 1.8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南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临床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与实验研究、心理测量与评估、病理心理、健康心理、心理治疗与咨询

中国临床心理学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基础与实验研究
吗啡剂量及给药方式对大鼠运动敏感化的影响655-657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吗啡皮下注射及给药方式(每日三次给药与每日一次给药)对Sprague—Dawley大鼠运动敏感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共分为五组,即生理盐水组、吗啡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组(1mg/kg组、3mg/kg组及10mg/kg组)以及吗啡每日三次皮下注射组(10mg/kg/次),每组8只大鼠。连续用药7天,隔日检测大鼠自发活动,然后停止药物处理,停药7天后每组大鼠予以吗啡3mg/kg皮下注射并检测大鼠自发活动。结果:吗啡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组中,各剂量组大鼠的运动敏感化均能顺利表达。吗啡每日三次皮下注射组大鼠的运动敏感化表达受到了抑制。结论:低剂量吗啡同样诱发运动敏感化,提示低剂量吗啡也会出现觅药动机敏感化,因此不要冒险尝试即便是低剂量;当每日一次间断用药时,运动敏感化更容易表达,提示负性强化可能是运动敏感化的调节机制之一。

DRD1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关联分析658-660

摘要:目的:探讨ADHD与DRD1基因4个多态性(G-48A,G-1251C,T-800C和T1403C)单个位点的关系。方法:对138名ADHD患者和119名正常对照进行以下遗传学分析:应用PCR-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分析4个SNP位点,检测各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经X^2检验比较两组间各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1)ADHD组中DRD1基因G-48A多态性-48G/-48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18,P=0.045)。②ADHD组和对照组在DRD1基因的其他3个多态性位点(G-1251C、T-800C和T1403C)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DRD1基因G-48A多态性与ADHD可能存在关联。-48G/-48G基因型可能是ADHD的保护因素。②DRD1基因的其他三个SNP(G-1251C,T800C和T1403C)与ADHD可能均无关联。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664-665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30例V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与58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和30例同龄对照比较。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VD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结论:Hcy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慢性应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模型行为学及海马BDNF的影响666-668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模型行为学及海马BDNF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合慢性不可预见的轻度应激和孤养制作心梗并抑郁复合大鼠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和行为学指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BDNF蛋白表达。结果:经过21天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敞箱试验得分均明显降低,纯水消耗显著增加;海马BDNF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采用21天慢性应激后,模型鼠体重下降、行为学明显异常,符合抑郁动物的行为学改变,且存在海马神经元可塑性降低的表现,这可能是心肌梗死并抑郁发病的机制之一。

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磁共振研究669-671

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杏仁核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异常。方法:对有攻击行为和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13例进行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与非攻击组相比,攻击组双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右侧脑岛、右侧顶上小叶、右侧扣带回等脑区与左侧杏仁核功能连接增强;双侧额上回、额中回、双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等脑区与右侧杏仁核功能增强。结论:杏仁与多个脑区之间特别是与额上回、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增强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关。

群体规模、团队荣誉对士兵身份重要性集体自尊的影响675-677

摘要:目的:在身份重要性这个维度上考察士兵的内隐集体自尊。方法:通过Go/No—go联想测验任务(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收集“高荣誉组”与“低荣誉组”士兵的行为数据,测量两组士兵在“自我-部队首属群体”与“自我-部队次级群体”、“自我-非部队群体”三种任务条件下的d’和反应时。结果:GNAT感受性指标上,团队荣誉的主效应不显著,F(1,36)=2.073,P〉0.05;任务条件的主效应显著,F(2,72)=10.924,P〈0.01;团队荣誉与任务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F(2,72)=10.072,P〈0.01。结论:士兵在身份重要性维度上表现出对部队群体的内隐集体自尊效应;群体规模与团队荣誉对士兵内隐集体自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测验与评估
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结构研究678-680

摘要:目的:构建基层党政于部的幸福感结构模型。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收集项目,编制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量表,并对855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由七个因素构成:融洽顺心、事业亲情、家庭幸福、自我实现、自信乐观、子女成长以及社会安定。信度检验结果a系数在0.82—0.93之间。所有项目的鉴别度均在0.30-0.70之间。结论:基层党政干部的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用于相关的研究。

江苏省SCL-90-R常模的建立681-683

摘要:目的:通过对随机抽取的786名18—60周岁江苏省普通人群进行调查,建立江苏省SCL-90-R常模。方法:采用SCL-90-R中译本,按标准化程序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SCL-90-R各因子分除了人际敏感因子与1986年常模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八项因子都显著高于1986年常模(P〈0.001);男女之间具有差异性的因子数有所减少;各年龄组之间仅躯体化因子差异显著。不同受教育程度人群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惧等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组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其他组。结论:1986年的全国常模已失去参考价值,有必要对江苏省普通人群的SCL-90-R均值及标准差建立一个新的参照标准。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的本土化研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评定687-689

摘要:目的: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是美国情绪与注意研究中心为情绪相关研究编制的标准化图片系统,但其各项参数尚未在中国人群中得以完整地评定与验证。方法:本研究选取中国大学生被试300名.对全部704张IAPS网片从效价、唤醒度、优势度三个维度进行了中国本土化评定。结果:中围被试评定虽然与IAPS原始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但是在效价与唤醒度维度上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对于与中国文化特征相冲突的强烈、直接的情绪图片.中国被试在效价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原始结果,而唤醒度高于原始评定。结论:IAPS图片虽然具有较好的国际适用性.但虑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研究中应参考本土评定结果选取相关的IAPS图片。

小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初步编制693-695

摘要:目的:编制适合中国小学生的情绪智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结合文献复习、专家论证进行理论建构和条目编写,并对288名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积距相关在0.40—0.68之间;②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9,五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仪系数在0.63—0.78之间,重测信度为0.90;③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抽取出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五个,分别为自我情绪管理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和认知自身情绪的能力,可解释54.33%的变异;④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小学生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显著。结论:小学生情绪智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躯体疾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的初步编制696-698

摘要:目的:编制符合我国医疗背景下躯体疾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方法:通过开放性访谈、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及小组讨论,确定量表条目85条。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施测,有效问卷438份。结果: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条目51条,躯体疾病病人自杀意念危险因素调查表总的Cronbaeh’s α系数为0.878,各因子的仅系数在0.551—0.825之间,各条目的负荷为0.413—0.662。躯体疾病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与抑郁自评量表(r=0.729)、焦虑白评量表得分(r=0.548)、自杀意念(r=0.345)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躯体疾病患者自杀危险因素调查表条目区分度,初步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

生涯控制点问卷在大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699-701

摘要:目的:考察生涯控制点量表(Career Locus of Control,CLOC)中文版在大学生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5所大学736名在校大学生试测CLOC中文版,将被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一组的测试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得出量表的结构.使用另外一组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测量量表结构的稳定性。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3个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48.30%。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3因子模型优于4因子模型。3个因子的拟合指标为x^2/df=2.396、CFI=0.96、NNFI=0.96、RMSEA=0.064。三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73,0.80,0.84。结论:CLOC中文版具有比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生涯发展研究。

女大学生外表管理行为量表的编制702-704

摘要:目的:编制女大学生外表管理行为量表。方法:经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自编女大学生外表管理行为量表。通过对822名女大学生被试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该量表的结构、信度和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包含言行举止、妆容、服饰发型三三个因素;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8,分半信度为0.86,重测信度为0.77;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拟合指数x^2/df、GFI、AGFI、NFI、NNFI、RMSEA、CFI、IFI分别为3.20、0.87、0.83、0.82、0.85、0.085、0.87、0.87。言行、妆容、服饰发型分量表与全量表的相关分别为0.83、0.76、0.82(均P〈0.01)。全量表与SAAS不相关,与APS、PSS、IMS、SES的相关系数在0.21-0.38之间(均P〈0.05)。结论:该量表的信效度都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

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本在儿童中的应用705-707

摘要:韦氏记忆量表系列是临床心理评估中被广泛应用的评估工具之一。本文试图对近年来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本在国内儿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发现WMS—RC在儿童中主要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等,对正常儿童的相关研究较少;ADHD和学习障碍儿童总的记忆功能受到损害,主要表现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方面,而TS儿童总的记忆功能处于正常偏低水平,但是短时记忆受损;在临床上,WMS—RC与韦氏智力量表、瑞文测验、WCST、数字划消、Stroop测验联合应用较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病理心理
某医学院大学生体象关注的两年追踪调查708-711

摘要: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躯体过度关注和躯体变形障碍患病率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体象问卷(BSQ)、Swansea强壮态度问卷(SMAQ)、躯体异形关注量表(DCQ)和躯体变形障碍问卷(BDDQ)对同一批(487名)医学生进行了两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学生在大一与大三时符合DSM—Ⅳ躯体变形障碍诊断标准者分别为1.27%(6名女生,0名男生)和1.04%(5名女生,0名男生);学生在大一与大三时有过度关注(与体重不相关的)躯体某个或某些部位的比例者分别为32.48%和36.17%;女生在大三时对胸部、乳房(大三为37人、大一为15人)和腹部、腰部(大三为52人.大一为29人)的关注明显高于在大一时(P〈0.05);大三时的躯体异形关注明显高于大一时(P〈0.05)。女性对体重与体型的关注、男性对肌肉和强壮感的关注在两年期间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学女生躯体变形障碍的患病率在两年间都高于男性:学生在大三时较在大一时存在更多的躯体过度关注;女生在大三时较在大一时对胸部、乳房、腹部和腰部的关注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此结果提示,对大学生加强对体象的正确认识,改善过度的躯体变形关注,治疗已有的躯体变形障碍者很有必要。

暴力网络游戏与青少年攻击内隐联结的研究715-717

摘要:目的:探讨暴力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内隐攻击的关系,考察单类内隐联结测验(Single—Class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对内隐态度测量的适用性。方法:采用单类内隐联结测验(SC—IAT)对暴力网络游戏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攻击的内隐联结测量。结果:暴力网游组与对照组都倾向于将攻击与不愉快相联结(t=-4.65,P〈0.05;t=4.28,P〈0.05);暴力网游组和对照组对攻击的内隐联结存在显著差异(t=-2.38,P〈0.05)。结论:遭遇不利时,青少年(仅限男生)的内隐攻击将被激活;暴力网游组与对照组青少年相比在内隐层面更倾向于将攻击与不愉快相联结;SC—IAT考察的是个体对环境的内隐联结,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对“内隐态度”的测量。

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721-722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压力、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方法:以广州某中学88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在学习、受惩罚、健康、其他生活事件压力和总体压力上,网络成瘾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显著低于正常组,在幻想和发泄应对方式上,网络成瘾组显著高于正常组;网络成瘾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幻想应对方式、学习压力、丧失因子、其他压力有关联。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多种因素有关,应从多方面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防治。

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723-725

摘要: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为评估工具,要求469名母亲报告4—6岁儿童的焦虑问题。结果:躯体伤害恐惧在4-6岁儿童中相对保持稳定,分离焦虑、社交恐惧、强迫一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孩的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显著高于女孩,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和强迫一冲动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6岁儿童的焦虑症状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伤害恐惧、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一冲动行为。结论:4—6岁儿童的多数焦虑症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儿童的躯体伤害恐惧和分离焦虑明显高于社交恐惧、强迫一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