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152/T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64
  • 国内刊号:32-1152/TD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73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
  • 综合影响因子:2.3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海孜井田岩浆侵入对下伏煤层的热变质作用研究

摘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室试验验证的方法,以岩浆作为侵入时期煤变质的主要热源,构建了岩浆侵入煤系地层后热传导作用的数学模型,结合研究区域煤样的多元物性参数测定结果,深入探讨了侵入岩浆对下伏煤层的热变质作用,揭示了海孜井田下伏煤层的演化生烃过程.结果表明:岩浆对围岩的高温作用持续时间相对比较短暂,随着侵入岩浆岩体厚度的增大,相同距离的围岩体在同一时刻达到的温度和最终达到的最高温度均增加,但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被延后.高温侵入岩浆冷却过程较低温侵入岩浆的冷却过程持续时间长,热影响范围大,且热力影响区域内同一点达到的最高温度也比低温侵入岩浆在该点产生的最高温度高.随着距岩浆岩距离的增加,煤层的最高有效温度和持续高温作用时间减少.海孜井田岩浆岩下伏煤层受岩浆热演化作用发生二次生烃,煤层变质程度显著增加,产烃量约为340m-3/t.
569-576

半连续开采工艺应用边界条件模型研究

摘要:从卡车运输能力、矿山物料条件以及系统可用度3个方面对半连续工艺系统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半连续工艺系统运行边界条件、效益边界条件以及最低规模边界条件模型,并实证分析了黑岱沟露天煤矿上部剥离台阶半连续工艺系统应用的边界条件.研究表明,黑岱沟露天煤矿160m深度以上剥离台阶采用半连续工艺是合理的,剥离运营费用可降低21.27%,总剥离费用可降低11.83%,且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577-581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矿岩散体结构及溶液分布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柱浸过程中矿岩散体结构及颗粒间溶液分布规律,采用核磁共振技术(MRI)对柱浸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索成像实验,优选了序列编码方式,得到了饱和状态下柱浸的横纵断面图像.结果表明:应用T1FLAIR序列能够获得边界清晰的图像;溶液的分布情况均呈现出不均匀性,与散体介质的不均匀性相一致;图像含水区域纵向连通区域是溶液运移的主要通道,且边壁效应对溶液横向分布有很大影响.溶液分布的不均匀性可由平均含水率、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3个值综合评价,通过对横纵截面图像后处理,得到了截面含水率分布,计算出横纵截面含水率分别为22.76%,40.58%.
582-587

干水对瓦斯混合气水合分离动力学影响研究

摘要: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干水中NaCl质量分数、气相疏水性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原料气摩尔分数配比对瓦斯混合气水合分离动力学的影响,结合瓦斯水合物生长速率计算模型,确定出不同反应体系瓦斯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和生长速率.运用极差法和方差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诱导时间为目标参数,影响因素干水中NaCl质量分数、气相疏水性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原料气摩尔分数配比的极差值分别为17,5,9;以生长速率为目标参数,上述3个影响因素极差值为1.33,0.26,0.37;研究发现干水中NaCl质量分数是影响瓦斯水合分离动力学的关键因素;干水中NaCl质量分数为2%、气相疏水性二氧化硅质量分数5%、原料气摩尔分数配比G3工艺条件下,瓦斯水合物形成诱导时间最短,水合物生长速率最快.
593-599

吸附区粉煤灰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采用浸泡、半浸泡的试验方法,定期检测混凝土的超声声速和抗压强度,并观察不同腐蚀期试件的表观现象.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长,试件腐蚀层厚度逐渐增加,腐蚀速率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强度损失度逐渐增大;吸附区普通混凝土破坏最严重,浸泡区粉煤灰混凝土破坏最轻微.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半浸泡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退化模式.
600-605

深厚表土地压误差对冻结壁厚度设计的影响

摘要:为改进冻结壁厚度的设计方法,通过假设经验地压取值存在一定的误差限,对冻结壁厚度的经典弹性、弹塑性和流变理论设计进行了相应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冻结壁设计理论不断发展,但若地压取值存在误差,经典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和流变模型的冻结壁厚度相对误差也会超过10%,甚至20%.地压误差对冻结壁厚度理论设计的影响较大,甚至导致相应理论模型失效.由此可能造成深井造价大幅提高,并增加安全隐患和引发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606-611

准东火北地区致密储层特征及重质油成因

摘要:为了分析重质油在低渗透砂岩中的成藏特征,通过对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类型和原油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质等方面的分析,对准东火北地区平地泉组储层特征和原油成因进行了研究.认为对致密储层而言,储层物性对原油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孔渗较好的储层利于孔隙中流体的交换,源岩低成熟产物成藏后,后期成熟度较高的原油还可成藏,导致物性差的储层中原油成熟度低,物性较好的储层中原油成熟度较高.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岩石类型主要为云质极细粒砂岩,储层孔隙不发育,孔隙度主体小于5%,渗透率普遍小于0.1mD,孔喉半径为0.037-0.148μm,属于纳米孔范畴.该区原油姥植比为1.34-1.36,碳同位素为-30.21‰--30.01‰,饱和烃色谱存在奇偶优势,甾烷成熟度参数C_(29)ββ/(αα+ββ)为0.24-0.27,属于本身二叠系平地泉组低演化阶段的产物.原油以近源成藏为主,储层致密导致原油侧向运移困难,凹陷深部二叠系平地泉组成熟原油未能进入火北地区成藏.对低渗透砂岩储层油气勘探,应重视低成熟烃源岩分布区.
619-628

火山斜坡堆积及其相模式——以松辽盆地营城组为例

摘要:为了精细刻画盆地内火山斜坡堆积的岩相及其相结构,基于露头剖面和岩石样品观察分析的重要性,采用野外剖面地质研究和室内岩石样品成分、粒度组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东南缘露头区出露的营城组火山斜坡堆积相序与相结构.提出了包括热基浪、热碎屑流和空落3种亚相的火山斜坡爆发相单元结构.结果表明:爆发相由下到上为热基浪—热碎屑流—细空落亚相.其中热基浪亚相碎屑组成以刚性、炸裂状玻屑为主,粒度分析标准偏差0.93-1.26分选中等—好,偏度-1.85-3.46,显示牵引流粒度特征,发育层理构造;热碎屑流亚相碎屑组成主要是塑性—半塑性浮岩屑,少量炸裂状玻屑,粒度分析标准偏差0.87-1.65分选差,偏度-2.34-1.02,显示重力流粒度特征,顶部常发育浮岩屑层,浮岩屑变形程度与熔结程度呈近正相关,不发育层理构造;空落亚相,包括易识别的粗空落堆积和不易识别的细空落,刚性碎屑为主,分选好,常发育较好的水平层理,顶部常发育"火山豆".
629-638

考虑应力干扰的致密油气压裂设计及实现方法

摘要:为掌握应力干扰的优化设计方法和手段,分别建立应力场变化的平面模型和数值模型.采用对比模拟分析的方法,提出压裂滤失引起的孔隙压力升高与人工裂缝支撑对应力场的影响互为反作用,从而导致诱导应力场在裂缝附近存在非转向区域,且可通过优化裂缝间距和缝内净压力来消除非转向区域的论点.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主应力差为2MPa,单缝扩展时缝内净压力为16MPa可消除非转向区域;水平差应力为8MPa,净压力为18MPa下,两条裂缝间距为30-60m可消除裂间的非转向区域;水平差应力8MPa和缝间距为20m以下,净压力为19MPa可消除裂间的非转向区域.现场试验时通过水平井段内分簇射孔,并优化施工参数,实现了裂缝间的应力干扰,裂缝复杂程度得以提高.
639-645

白云北坡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区性质

摘要:为了明确珠江口盆地白云北坡纵向上沉积物物源的演化过程,以P1井泥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值对比和图版判别的方法对珠海组、珠江组及韩江组沉积时期的物源属性、构造背景和古气候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白云北坡沉积物物源区构造背景以被动大陆边缘为主,但在珠江组上段、韩江组时期沉积物物源受活动大陆边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K_2O/Na_2O-SiO_2/Al_2O_3图解中,白云北坡泥岩样品点主要落在被动大陆边缘区域,珠江组上段、韩江组有少量样品点落在活动大陆边缘区域;在La-Th-Sc图解中,泥岩样品点主要落在大陆边缘区域;泥岩的δCe值均介于1.03-1.13之间,平均值为1.09.珠海组沉积时期以附近华南花岗岩为主,珠江组下段沉积时期以华南地块古老的沉积岩钙质泥岩为主,而珠江组上段、韩江组沉积时期以云贵高原滇桂交界区碱性玄武岩为主.物源区整体处于湿热的气候条件,但珠海组、珠江组下段沉积时期湿热程度较高,化学风化程度较强,而珠江组上段、韩江组沉积时期湿热程度较低,化学风化程度较弱.
656-665

深井复杂地层钻前地应力不确定性的置信度分析

摘要:利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方法构建待钻井测井曲线,结合组合弹簧模型分析其水平主应力,并引入概率统计方法,提出了一定置信度水平下的深井复杂地层钻前地应力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以待钻深井MS1井为例进行复杂地层地应力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置信度水平为90%时的MS1井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梯度区间为[2.89,3.05]MPa/100m,[2.38,2.45]MPa/100m;MS1井4000m处的主应力实测值在置信度水平为90%的主应力分布区间内;置信度水平越高,地应力分布区间越大,其不确定范围越大;反之,地应力不确定范围缩小,其可信程度也随之降低.
666-671

旋转摩擦电选及其对粉煤灰脱炭研究

摘要:从动力学角度论述旋转摩擦电选的原理和分离过程,推导出了球形颗粒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分析了粉煤灰试样粒度组成、化学及矿物组成以及摩擦电选脱炭效应,研究了摩擦轮转速和极板电压等关键操作参数对粉煤灰脱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的运动轨迹受颗粒所带电荷、颗粒质量、颗粒半径、以及电场强度影响;随着摩擦轮转速的增加,脱炭效果先增强而后基本保持不变,其他参数不变,摩擦轮转速为4310r/min时,脱炭效果最佳;脱炭效果随着极板电压的增加而增强,在选定的水平范围内,最佳极板电压为25kV.
672-677

流化床煤颗粒分级试验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细煤粉污染焦炭及焦油的品质问题,基于气固流态化原理,搭建TG-100型悬浮式涡流筛分中试装置,进行煤颗粒的粒度分级试验研究.以500μm为目标粒径,考察不同流化风速对煤颗粒分级效果,监测分级前后煤颗粒的水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流化风速的提高,参与流化的颗粒直径不断增大,煤颗粒的干燥效果不断提高,当入口风速为55m/s(流化风速为1.84m/s)时,分级效果最佳,细煤颗粒中500μm以下粒级含量高达99.7%,粗煤颗粒中500μm以下粒子含量仅为28.7%,分级后水分降低了44.58%,表明煤颗粒分级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干燥效果.
678-683

破碎解理方式对高岭石颗粒电动特性的影响

摘要:为了掌握不同粒度高岭石颗粒的电动特性,利用ZetaProbe分析仪测定了其在溶液中的表面ζ电位,分析了不同解理方式对颗粒各面面积的影响,研究了破碎解理方式对高岭石颗粒在溶液中电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D_(50)分别为0.30,4.65和7.95mm3种高岭石颗粒的等电点(IEP)随粒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3.00〈pH〈7.40时,高岭石颗粒表面的负ζ电位与粒度正相关,而pH≥7.40时,随粒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增的趋势;T-O解理会使高岭石颗粒酸碱响应系数α值减小,E-E解理则会增大颗粒的α值;大粒度高岭石破碎时T-O解理较多,随颗粒粒度的减小,E-E解理逐渐增多是不同粒度高岭石颗粒群电动特性的主要成因.
689-694

地下煤火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摘要:在目标火区土壤采样的基础上,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初次分析了火区土壤样本中Hg,As,Pb,Cd,Cr,Cu,Zn,Ni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火区土壤采样点位置、深度及温度参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性:目标火区单位质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Zn,As,Cu,Ni,Cr,Pb,Hg;在温度正常区域,土壤中Hg,As,Pb,Cr,Ni,Cu,Zn含量总体呈现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温度异常区域,0-20cm深度总体也呈现弱增加趋势,20-30cm深度则趋势相反;由于火区丘陵地形的影响,其昼夜风向多变,导致火区内烟气重金属颗粒沉降随主导风向分布的规律不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表明,火区土壤属于Hg重度污染区域,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g,As,Ni,Cu,Zn,Cr,Pb.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计算表明:目标火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1238.51,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主要来源于Hg污染.该火区潜在生态风险污染物来源由大到小依次为:Hg,As,Cu,Ni,Cr,Pb,Zn.
695-700

多源SAR影像监测矿区建筑物三维位移场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差分InSAR)技术仅能获取雷达视线向(LoS)一维形变信息.通过分析LoS向形变的三维空间合成模型,研究了融合多源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求解建筑物三维形变的模型与算法.该算法利用具有不同空间几何的SAR影像获取目标在不同LoS向的形变信息,联合求解目标三维形变场.结果表明:三维算法反演的垂直向位移(即下沉)与水准数据相互吻合,均方根误差为士10mm;东西向水平位移场符合开采沉陷规律.由于卫星采用极轨飞行,使得三维算法对南北向位移不敏感,反演精度差;由三维位移场计算的倾斜值以及东西向水平变形与实测值间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1,±0.06mm/m.
701-706

孕酮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通过室内恒温培养实验,模拟研究了在不同土壤含水量(15%,25%,淹水)和不同环境温度(—10,—10-10,10及20℃)条件下,孕酮在我国黑土、潮土和红壤中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孕酮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黑土和潮土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2.37-4.92d,而在红壤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4.90-32.39d;3种土壤灭菌后的孕酮降解半衰期均远远大于未灭菌土壤,分别是未灭菌土壤的24.7,23.2和3.2倍;土壤中孕酮的降解速度随含水量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由15%增加至淹水状态时,3种土壤中孕酮降解半衰期分别从4.92,4.07和32.39d缩减至2.37,2.86和4.90d,环境温度由10℃升高至20℃时,黑土中孕酮降解半衰期从9.51d缩减至2.46d.可见,微生物是影响孕酮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对孕酮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707-712

基于多源动态TrAdaBoost的实例迁移学习方法

摘要:针对源领域数据和目标领域数据分布类似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多源动态TrAdaBoost的实例迁移学习方法.考虑多个源领域知识,使得目标任务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所有源领域信息,每次训练候选分类器时,所有源领域样本都参与学习,可以获得有利于目标任务学习的有用信息,从而避免负迁移的产生.理论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较单源迁移的优势,以及加入动态因子改善了源权重收敛导致的权重熵由源样本转移到目标样本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2个和3个源领域的迁移学习精确度最高值分别达到90.7%和92.2%,能够得到较高的分类精度,更适于实例迁移学习.
71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