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152/T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64
  • 国内刊号:32-1152/TD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73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
  • 综合影响因子:2.3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加载速率对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

摘要:为研究加载速率对岩石内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规律,运用FLAC-3D软件结合岩石CT扫描结果重构出具有真实分布的非均质模型,并进行多加载速率单轴模拟试验,借助Fish语言实现加载过程中能量积聚及耗散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增加将会使能量耗散和积聚更早发生,介质中弹性能存储密度的最大值与加载速率呈正相关的指数关系,指出研究介质力学响应应当与加载条件建立对应关系.
369-373

考虑土拱效应的滑移面间竖向应力研究

摘要:假定活动门上方无黏性土滑移面为抛物线形,以滑移面间水平薄层作为分析单元,根据分析单元的静力平衡条件,推导了活动门上方侧压力系数和竖向应力计算公式。研究了模型高宽比、土体内摩擦角对竖向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高宽比、内摩擦角越大,竖向应力越小,土拱效应越明显。求解得到的竖向应力较前人理论结果更接近数值模拟结果,且当滑移面竖直时的计算结果与Terzaghi理论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74-379

受载煤体电磁辐射动态非线性特征

摘要:为了研究受载煤岩变形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动态非线性特征,对不同力学性质的煤样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的单轴压缩实验和分级加载实验,发现受载煤体电磁辐射由煤的力学性质、应力水平及加载速率共同决定,煤的强度越高、加载速率或应力水平越大,电磁辐射非线性特征越明显.依据煤的力学性质,受栽煤体在变形破裂过程中其破坏前兆信号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应用时变多重分形理论分析了电磁辐射时间序列,结果表明煤岩破裂失稳之前多重分形参数△αm随载荷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在破坏后期△αm有一定程度降低.裂纹扩展越激烈,煤岩内部损伤程度越高,△fm越小.△am,△fm的动态变化可以用来评价煤岩变形破裂过程及破坏阶段.
380-387

原煤和型煤吸附-解吸瓦斯变形特性对比研究

摘要:基于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的原煤和型煤吸附-解吸瓦斯变形全过程试验,研究了2种煤样在吸附-解吸瓦斯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原煤在不同瓦斯压力下的吸附-解吸瓦斯全过程应变曲线可划分为6个阶段,而型煤为3个阶段;以时间为参照变量,2种煤样吸附膨胀和解吸收缩应变曲线均具有朗格缪尔方程形式;原煤吸附膨胀和解吸收缩变形均呈各向异性,而型煤均近似各向同性;2种煤样平衡吸附应变与吸附瓦斯压力关系对朗格缪尔方程均具有拟合效果,平衡解吸应变与原始瓦斯压力呈幂函数关系;2种煤样解吸瓦斯后均存在一定的残余应变;原煤吸附-解吸瓦斯全过程应变曲线的卸压膨胀变形阶段能较好的表征煤与瓦斯突出特性.
388-394

受限空间内气体爆炸惰化泄爆实验研究

摘要:为研究惰化条件下受限空间内部混合气体爆炸及泄爆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规律,对侧面带有泄爆口的球形容器在不同惰性气体浓度条件下密闭爆炸及泄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容器内初始压力越大,气体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越大,且容器内压力峰值与初压呈线性增加;密闭爆炸时惰性气体占甲烷-空气混合气体的比重越高,容器内的最大压力越低,压力上升速率越小,从点火到达最大压力所用的时间越长,容器内的最大压力与惰性气体的体积分数呈近似线性关系;泄爆与惰化联合作用对容器内的压力峰值及压力上升速率影响都较显著,破膜之前压力缓慢上升,破膜之后快速下降;当惰性气体的浓度达到临界体积分数10%时,泄爆膜一打开,容器内的压力立即下降,使非平衡泄爆转化为平衡泄爆.
421-425

塔里木盆地玉北三维区撕裂断层特征及形成机制

摘要:为了确定玉北三维区撕裂断层的形成机制,利用构造要素相关性分析及构造解析方法,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揭示了玉北三维区撕裂断层的构造变形特征,确定了研究区撕裂断层的形成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玉北三维区发育的撕裂断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高陡断裂带,具有明显的花状构造特征.根据撕裂断层两侧断块运动方向和断块间的相对运动方向,可以将玉北三维区发育的撕裂断层分为单侧逆冲型和同向差异逆冲型两种类型.这些撕裂断层的形成演化明显受基底断层和区域挤压应力的控制.先存基底断层控制后期撕裂断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区域挤压应力在基底断层两侧造成的位移变形量差异为撕裂断层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来源.
442-447

基于煤层分布预测的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

摘要:针对采煤机截割路径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煤层分布预测的采煤机截割路径规划方法.建立了多输入、单输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滚动预测模型,并将混沌粒子群算法用于LS-SVM参数的优化,以提高LS-SVM的预测性能.采用一种3次B样条对煤层分布的LS-SVM预测值进行拟合优化,从而得到足够平滑的曲线作为采煤机截割路径.结果表明:LS-SVM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4.52%,平均误差为2.36%,满足工程要求;以3次B样条优化后的煤层分布曲线作为截割路径,可以及时调节滚筒高度,其截割电流最大为76.27A,比人工控制方法降低了10.27%,且持续时间较短.通过在中平能化集团十三矿11070工作面的试验验证,提出的方法能够用于采煤机截割路径的规划,对促进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64-471

盐酸沉淀法制备纳米SiO2/粉煤灰微珠复合颗粒

摘要:以工业级粉煤灰微珠和模数为3.3的水玻璃溶液为原料,采用盐酸沉淀法,利用非均相形核沉积原理,在微米级粉煤灰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SiO2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仪等对包覆产物进行表征,制备得到了具有“核一壳”结构的微珠/SiO2复合结构颗粒,同时SiO2包覆层是以Si-O-Si键的形式结合于微珠表面并不断生长.对这种二级结构复合颗粒进行有机疏水改性,通过“涂敷法”构建超疏水性表面,表面平均接触角为152.4°,达到超疏水性能要求.
472-477

第七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征稿启事

摘要:1.论文征集由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将于2015年4月26-29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召开,现已开始征集论文。欢迎国内外采矿科学与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477-477

强化离心分选的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探讨了Falcon离心机回收电子废弃物的可行性,分析了离心机中颗粒受力情况,提出了颗粒的动力学方程.运用流体动力学(CFD)软件Fluent6.2对强化离心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进行了分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心力场使分选机有较低的分选下限,采用Falcon离心机分选-0.5mm级破碎电路板,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效果,I值为0.01,数量效率为93.17%,错配物总量为4.5%.Falcon离心机可以对电子废弃物有效分选.
478-481

断裂质量校正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摘要:为了有效降低地震解释中的不确定性,提出综合应用三维地震资料、地震相干切片、小层对比和井资料校正断裂解释的不确定性以及断层位置和组合方式正确性的一种方法.首先通过地震“十字”剖面和相干切片,落实地震断裂存在的真实性及预测亚地震小断层密度,通过垂直地震分辨率与地震断层末端点位移梯度比来预测亚地震断层尾部长度;其次以小层分层数据为基础,应用正断层钻井校正模式校正断层的位置.然后,基于断层面断距等值线确定出分段生长断裂,应用断层分段生长连接标准厘定分段生长断裂处于“硬连接”阶段还是“软连接”阶段(侧列叠覆).研究结果表明:断层质量校正有利于降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风险性:1)亚地震断层尾部长度预测可能导致经济与亚经济前景资源的差异;2)断层位置校正是落实断层与井位配置关系的基础,杏树岗区块X9-4-31井注水受效验证了断层位置校正的可靠性;3)经证实太北开发区f074断裂是由2条侧列叠覆断层组成,明显控制着断圈类型划分以及封闭性定量评价;4)目前普遍应用泥岩涂抹系数(SSF)定量评价断层垂向分段生长,临界SSF值为5~8,低于临界值,形成典型泥岩涂抹封闭,若超过临界值,则形成贯通性断层,导致油气侧向渗漏或跨层聚集.
482-490

引入倾斜等效观测值的盾构姿态解算方法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盾构姿态解算方法,该方法能够对盾构姿态测量中全站仪获取的控制点三维坐标,以及倾斜传感器获取的水平倾角数据进行联合解算.采用适用于大角度空间坐标转换的十三参数模型,在原有坐标观测值误差方程基础上,引入水平倾角对应的等效观测值,建立联合误差方程,在合理定权的基础上建立平差模型,该方法适用于棱镜-倾斜仪联合盾构自动导向系统.在宁波地铁2号线工程中,由Trimble5600全站仪在始发井对盾构机上焊接的3个棱镜进行标定测量,获取一组标定坐标.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进行自动化跟踪观测,获取至少2个棱镜点实测坐标,结合双轴电子倾斜仪实时返回的角度数据解算包含滚动角、俯仰角、偏转角在内的坐标转换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盾构首尾中心点坐标.以上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502-507

热提质过程中褐煤的碎裂特性

摘要:研究固定床和回转窑工艺的褐煤热碎裂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床工艺中产物碎裂程度随温度及入料粒度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400~700℃、入料粒度为6~13mm时,总碎裂率α为20.439/6~36.94%,粉化率8为5.039/6~9.249,6;入料粒度增为20~25mm,α由25.03%增至80.639/6,8为4.35%~5.609/6.回转窑工艺中回转速率为褐煤碎裂主要因素,当温度为105~230℃、入料粒度为13~20mm、转速为5r/min时,α为66.67%~78.41%,β为10.26%~14.78%,产物碎裂、粉化程度较高;转速由3r/min增为9r/min,α由57.63%增至75.82%,8为11.05%~11.88%.通过对热提质褐煤的孔隙结构、挥发分含量及表面相貌分析,得到了褐煤热碎裂的复合生成因素:孔隙结构变化、水汽行为、挥发分析出及热加工工艺参数.
508-513

还原焙烧铁矿磁选精矿的工艺矿物学及反浮选机理研究

摘要:运用矿物解离度测定仪,研究了酒钢还原焙烧磁选精矿的化学组成、矿物成分、解离度、共生关系.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当pH=6~10,新型阳离子捕收剂GE-609用量为5×10-5 mool/L时,石英的回收率大于80%,而磁铁矿的回收率小于20%.采用GE-609对焙烧磁选精矿进行反浮选试验,采用一粗一精四扫的闭路流程,获得了产率82.42%,TFe品位62.17%,回收率92.59%的精矿.Zeta电位、溶液化学、吸附量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H=6~10时,石英(PZC=2.3)表面主要为负电荷,对ERNH_4]2+,ERNH_3]+电性吸附作用强,吸附量较大,可浮性较好;而磁铁矿(PZC=6.4)表面荷负电少,对阳离子药剂的吸引力弱,吸附量小,可浮性差.
514-520

凹土在水中的纳米化及晶束解离行为研究

摘要:采用玻片提拉法对新鲜浆料在线取样,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直观展示凹土在水中的纳米化及晶束解离的微观形貌变化,结合粒度和沉降行为分析,评价了现行凹土纳米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化作用促进致密凹土颗粒崩解并蓬松化,同时凹凸棒晶束逐步解离;在凹土微纳米化及晶束解离过程中,分散剂的位阻效应强于静电斥力;解离后的凹凸棒晶仍倾向成束和相互架靠,形成疏松透水的水稳性团聚体.浆料浓度为0.1%,在高速搅拌、协同分散剂共同作用下,也难以获得单分散的凹凸棒晶纤维.
521-525

改进神经网络辅助的GPS/INS组合导航算法

摘要: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系统中GPS中断时,导航性能会急剧降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径向基神经网络结合自适应滤波辅助的组合系统导航算法.该算法探讨了遗传算法参数寻优和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解决了径向基神经网络训练中参数合理选取的问题,构建了INS加速度增量、姿态增量与GPS位移增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当GPS出现故障时,利用该映射模型和改进的自适应滤波实时预测出GPS伪位置与其对应的协方差,进而计算出预测位置辅助的导航解,利用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PS发生故障情况下,改进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能够辅助组合系统解算出稳定的次优导航解,其精度明显优于纯INS导航.
526-533

平面坐标转换的稳健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摘要:为解决控制点坐标在原坐标系与目标坐标系中均含有误差的情况下求解模型参数的问题,对应用基于奇异值分解(SVD)与拉格朗日方法的总体最小二乘算法(TLS)建立高斯一马尔可夫(G-M)模型求解转换参数的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算例对TLS算法与最小二乘算法(LS)进行了比较,TLS算法较LS算法更合理.应用稳健估计的方法,解决了由于控制点含有粗差导致控制点坐标精度不等,对参数求解有影响的问题;对基于稳健估计方法的TLS迭代定权算法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算例与其它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基于稳健估计的TLS算法能更好的解决含有误差的控制点已知坐标对坐标系统转换影响的问题.
534-539

高光谱影像的谐波分析融合算法研究

摘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光谱影像的谐波分析融合(HAF)新算法,依据谐波的最佳分析次数提取高光谱影像的谐波余项、振幅和相位等能量谱特征成分,根据谐波余项对光谱曲线波形无贡献的特性,应用高空间分辨率的波段替换该谐波余项,再通过谐波分析逆变换,实现高光谱影像所有波段的融合处理,获取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信息保持性的高光谱融合影像.在以EO-1卫星的Hyperion高光谱影像与其ALI高空间分辨率影像为例实现HAF算法的基础上,选择HJ-1A卫星等多种遥感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普适性.
54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