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紧跟学术前沿,紧贴读者,国内刊号为:32-1152/TD。坚持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创办于1955年,杂志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发行数量名列前茅。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964
  • 国内刊号:32-1152/TD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73
  • 创刊时间:195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4
  • 综合影响因子:2.33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深井软岩巷道预留刚隙柔层厚度的确定及应用

摘要:针对深井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特点,提出了预留刚隙柔层的厚度就是巷道围岩出现松动破坏前的塑性区径向位移.采用Bonaitin-Thomson模型对分区的巷道围岩进行了力学分析,推导出黏弹性区、稳定塑性区的径向位移计算式,并讨论了影响预留刚隙柔层厚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巷道围岩位移与时间有关,且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并最终趋于一稳定值.预留刚隙柔层厚度随巷道半径和原岩应力的增大而加大,随一次支护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受一次支护强度的影响较小.曲江矿运输大巷预留刚隙柔层37cm,使巷道围岩充分释放变形能的同时又不损害围岩自身的支撑能力,二次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
505-510

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测试方法研究’

摘要:依据多孔介质传热学理论,建立了松散煤体氧化放热强度理论计算模型,组建了煤自燃氧化放热强度实验测试系统,在测试煤体导热系数及比热等参数的基础上,分别测试了不同变质程度、不同粒度煤体的氧化放热强度.结果表明:氧化放热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60~70℃前缓慢上升,之后迅速增大,且与温度呈指数关系;变质程度越低、自燃倾向性越高的煤体,氧化放热强度越大,随动态吸氧量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温度下,煤体粒度越大,其氧化放热强度越小.通过实验证明该测试系统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快速测试的目标.
511-516

“强弱强”结构石门揭煤消突机理研究

摘要:理论分析了石门揭煤的突出机理,指出揭煤过程中能量突然释放造成的冲击是导致突出的主要根源.模拟了揭煤前的应力位移分布和揭煤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弱圈层主要起到隔离和消波吸能的作用,阻碍揭煤过程中深部煤岩体应力影响.强圈层主要起到加固保护作用,抵抗残余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影响,强弱圈层配合使用时防突效果将更好.强圈层的加固效果和强弱圈层的厚度对“强弱强”保护结构的防突效果影响显著,加固效果越好,防突效果越好,当弱圈层厚度为4ln,强圈层厚度为2m时防突效果最好.
517-522

煤系岩石损伤破坏扰动效应试验研究

摘要:利用建立的煤岩体分级加载扰动试验系统,进行了煤系岩石典型单轴压缩实验、无扰动分级加载试验,以及分别施加不同速率及幅度的扰动载荷的分级加载试验,同步采集声发射(AE)信号,并利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AE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扰动载荷能够使岩石的抗压强度显著降低,施加扰动载荷条件下9个岩样单轴抗压强度降低了20~60kN(约为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的10%~25%);扰动速率的变化(由650N/s增至1kN/s)较载荷大小的变化(由2.5kN增至5kN)对岩样强度影响明显;AE能量与加载路径对应良好,其加卸载响应比随载荷水平的增加存在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530-535

基于不同强度准则的井壁极限承载力研究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各种强度准则下井壁内缘混凝土强度提高系数和井壁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和Von—Mises强度准则相比采用Hsieh—Ting—Chen,Kupfer、过镇海一王传志(G—w)准则进行计算,井壁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4.4%,10.1%,21.5%.采用传统的VonMi—ses强度准则进行井壁设计计算,其结果偏于安全.建议充分利用混凝土多轴强度,采用能反映混凝土实际破坏包络面的强度准则进行井壁设计计算.
540-543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采用梁单元和Takeda恢复力模型模拟梁、柱,采用转动弹簧一阻尼单元和非线性弹性恢复力模型模拟装配式节点,对一个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与拟动力试验进行了对比.采用多工况地震波串联进行一次“长加载”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结构损伤累积对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位移相差在15.5%以内;在加载幅值逐级增大情况下,损伤累积仅对各工况开始阶段有较大影响,对结构反应峰值影响在5%以内.
544-548

岩体结构面直剪实验的剪切面积误差分析

摘要:基于实验所得数据及合理假设,采用了最小二乘法数学理论,研究了应力与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面积的减小,使得每块岩样的正应力与剪应力同比例增大,对强度参数产生影响;在硬岩结构面直剪实验中,剪切面积的改变量与剪切位移呈线性关系,并且相同剪切位移条件下,低竖直压力的面积改变量大于高竖直压力的面积改变量;剪切面积的减小,对凝聚力的影响大于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内摩擦角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内摩擦角相对误差为O.729/6,而凝聚力相对误差为4.14%.
549-555

黔西地区煤储层压力发育特征及成因

摘要:为了查明黔西地区煤储层压力差异发育的成因,从区域和构造单元两个层次探讨了煤储层压力的分布特征以及保存条件、生气条件、渗透性和地应力特征等因素对储层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煤储层主要以正常压力(压力系数为0.9~1.1)和高压系统(压力系数大于1.1)为主,不同构造单元内同一煤层压力系数差别大,同一构造单元内不同煤层压力系数也存在较大差别.储层渗透性和地应力发育特征影响着各套煤储层的差异沟通能力,决定了储层压力的高低,是区域储层压力差异发育的主要原因.对于盘关向斜,由于具有较好的压力保存条件,煤储层压力的差异发育受到生气条件的影响,同时也遵循由应力主导下的渗透性控制规律.
556-560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流人动态关系研究

摘要:为了准确预测煤层气井流入动态关系,基于流体稳定渗流的运动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建立了煤层中气水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和气井流入动态预测模型.采用气水两相拟压力函数,研究了两相煤层气井产能方程.结果表明:该模型考虑了煤层渗透率、表皮效应和非达西效应的影响,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精度,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整体误差控制在8%以内.井底流压充分反映产能的渗流压力特征,调整井底流压,可有效增大生产压差,利于煤层中气体解吸和水相渗流,提高产能,在井底流压由5.0MPa降为2.1MPa后,产能由0.1kg/s提高到0.6kg/s.随渗透率的增大和表皮系数的减小,流入动态曲线明显向右移动,渗透率由2×10qptm。升为2×10_。“m。时,最大气水总流量由0.205kg/s迅速增大到1.20kg/s.开采中,煤层水的相对渗透率不断减小,而气的相对渗透率和泄流半径逐渐增大,导致动态曲线有向左移动的趋势,但其影响并不显著.
561-565

南盘江坳陷海相油气保存条件与目标勘探区块优选

摘要:油气保存条件是影响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决策的关键因素.研究了南盘江坳陷油气保存条件的基本特点,在整体不利的区域地质背景下,依据断裂带的流体化学一动力学响应特征、泥岩盖层封闭性、剥蚀作用的破坏影响及现今地下水动力场特征与水文地质开启程度,排除高风险区,分析对比筛选出相对有利勘探区块.结果表明:南盘江断裂带、右江断裂带的开启程度高,现今大气水下渗循环深度大,不利于油气保存;南盘江坳陷的坝林构造有中温温泉出露,不利于天然气的保存;在中三叠统泥岩、粉砂质泥岩现今残存覆盖的秧坝区块,断裂破碎作用较弱,油气藏可能得到继续保存,是较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块;南盘江坳陷分别在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和白垩纪后的燕山~喜山运动期间经历了抬升剥蚀作用.印支运动使得印支期形成的油气藏遭受了一定的破坏,但破坏作用相对较弱.燕山一喜山运动使得沉积盖层遭受了强烈的挤压、抬升剥蚀作用,对南盘江地区油气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影响最强烈的地区主要为二叠系或其以下地层直接出露地表的地区,而三叠系覆盖区残留的二叠系、石炭系和泥盆系地层仍有勘探希望.
566-575

琼东南盆地渐新世崖城组基准面旋回划分与转换机制

摘要:从钻井岩心、测井、地震、构造沉降和全球海平面变化方面研究了琼东南盆地渐新世崖城组的基准面旋回特征和转换机制.岩心主要用于识别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用岩心标定测井曲线后,可用测井曲线叠加识别出中周期旋回,并据此建立起中短周期基准面旋回的测井模式,可以识别无心井段的基准面旋回.长周期和超长周期旋回则主要利用地震剖面中反映地层不协调关系的上超、下超、削蚀等反射终止类型来识别.在此过程中,岩心、测井与地震三者需要互相验证.文中用地层回剥法恢复了崖城组地层厚度并计算出各凹陷的构造沉降速率为312.5~750m/Ma.结果表明:崖城组可以划分为1个超长周期、3个长周期和至少12个中周期旋回层序,短周期旋回层序类型发育齐全但数目变化较快.研究区的构造沉降速率远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速率(0.2~40m/Ma),说明基准面旋回的发育和转换受构造沉降的控制程度明显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
576-583

低频阴影与储层特征关系的数值模拟

摘要:为了研究在不同储层厚度、储层下部地层反射界面不同深度情况下低频阴影的出现规律及特征,推导了一种三维弥散黏滞型波动方程的频率波数域波场延拓算法,设计了5个不同的含油气地质模型,对各个模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再利用广义S变换对模拟的剖面进行瞬时谱分解,分析了各模型的地震响应以及反射能量随频率的变化等.结果表明:储层低Q时、孔隙介质中流体的黏滞性和弥散性等物理性质明显,且油气层达到一定厚度时低频阴影更明显,它可出现在油气层下部的不同深度位置.在8~12Hz时,油气层为强能量亮点,其下部显示有强能量的低频阴影,即“上强下强”特征,随着频率增高至16~60Hz时,低频阴影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而油气层的谱能量仍相对较强,即表现为“上强下弱”特征.
584-591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试研究

摘要:基于超滤膜对有机物去除率低、膜污染严重的现状,分析了粉末活性炭协同超滤膜运行效果.采用粉末活性炭一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对比了PAC—UF组合工艺与单独UF工艺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研究了PAC投加量对PAC—UF组合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能以及对超滤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与PAC联用,UF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明显提高,对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均在569/6以上,并随着投炭量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组合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很高,但出水浊度略高于单独UF工艺,并且随着投炭量的增加略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0.20NTU.投加PAC能够有效减缓膜污染,随着投炭量的增加,跨膜压差增长变缓;但过大投炭量反而会加剧膜污染的速率,最佳PAC投加量为2~10g/L.
598-602

东滩烟煤在NaOCl水溶液中的氧化解聚

摘要:东滩烟煤于30℃下在NaOCl水溶液中氧化解聚24h,反应混合物酸化后用乙醚萃取,萃取物经重氮甲烷酯化后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的转化率达91.5%,得到14.8%的固体酸.同时从乙醚萃取物中检测到大量的苯多酸、含氮有机化合物、脂肪羧酸及一定量的氯代产物,其中苯多酸含量最高为76.5%.所检测到的含氮有机物除煤中已知的吡啶、吲哚、喹啉和咔唑等结构形态外,还得到同一环中有两个氮原子或氮硫同存于一个环中的结构如咪唑、嘧啶和吩噻嗪等,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煤中有机氮的赋存形态.可见,NaOCl水溶液可有效降解煤大分子网络结构,NaOCl氧化煤是一种研究煤结构和高效清洁利用的有效方法.
603-607

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流场的数值模拟

摘要:为了了解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内流场分布特性,优化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Spalart—Allmaras模型对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速度场和压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布板开孔率为0.36时,分选机内水流的轴向速度沿径向呈对称分布,上升干扰水流越大,底部流体产生的扰动越大;水流的径向速度沿径向呈不对称分布,随半径增大,在槽体壁面附近明显变小;选取变孔径的分布板,可以减小或消除壁效应,使得靠近壁面的颗粒得到有效分选;底流口的位置应该在槽体底部的负压区,固体颗粒的分选发生在高湍流区域,稳流区域有分层现象.
608-611

煤-富钾生物质共转化催化煤焦气化反应的研究

摘要:在喷动一载流床中制备了不同比例煤与麦秸的共热解焦,在热天平中考察了共热解焦CO^2气化反应性,分析了原料比率、热解温度等对共热解焦气化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生物质添加比例下,煤一麦秸共热解焦的气化反应性即明显高于煤焦,且共热解焦反应性随生物质比例增加而增大,脱碱金属麦秸与煤共热解焦的反应性则与煤焦相近;试验条件下,热解温度750℃制备的共热解焦中碱金属钾含量最高,并具有最高的气化反应性.动力学分析表明,与煤焦相比,煤一麦秸共热解焦的气化反应活化能显著降低.
616-621

纯活性炭粉末布袋脱汞的比较研究

摘要:为解决布袋除尘器活性炭(AC)喷射脱汞传统技术中活性炭粉末利用率低、脱汞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纯活性炭粉末一布袋脱汞新技术,采用纯活性炭粉末为吸附剂,进行了布袋脱汞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纯活性炭粉末初次吸附的前85min的平均脱汞效率为99.1%,脱汞效率大于75%的累计吸附时间为1335min.为便于比较,进行了活性炭粉末掺杂不同比例飞灰的脱汞实验,结果表明:纯飞灰在初次吸附的前85min脱汞效率仅为19.3%,165min时脱汞效率已经下降为0.活性炭粉末掺杂飞灰比例分别为0,20%,50%,80%,95%时,初次吸附的前85min的平均脱汞效率分别为99.1%,95%,85.3%,79.7%,59.6%,每克活性炭脱汞效率大于75%的累计汞吸附量分剐为196.1,172.5,133.8,123.6,21.7btg.可见,布袋一纯活性炭粉末脱汞新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汞效率和活性炭利用率.
628-632

虚拟参考站多路径与空间相关误差模型研究

摘要:对虚拟参考站网络差分定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影响基准站间宽巷整周模糊度固定的多路径效应,建立了宽巷组合多路径模型,分析连续周日多路径的相关性,并对动态观测值进行实时改正;同时,考虑到非弥散性误差和弥散性误差属性的差异,分别建立非弥散性误差模型和弥散性误差模型,并对非弥散性误差进行序列移动平滑处理,用于观测值的实时修正;采用基于信号强度的随机模型,进行L1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的固定和基线的解算.连续跟踪参考站的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宽巷多路径模型可以有效的实时修正观测值,宽巷整周模糊度的固定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可靠性明显增强;非弥散性误差和弥散性误差改正后的L1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明显提高,坐标向量解的精度提高30%~45%,偏移量明显减小.
6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