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 32-1152/TD 国内刊号
  • 1000-1964 国际刊号
  • 2.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是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EI 工程索引(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808100)专栏、安全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隔水关键层原理及其在保水采煤中的应用研究1-4

摘要:既要防治煤矿突水灾害又要保护矿区水资源,实现保水采煤是绿色开采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建立了保水采煤的隔水关键层矿压模型,同时提出了可用于指导开发保水采煤技术的隔水关键层原理.隔水关键层模型有3层含意,即软弱层岩性隔水、坚硬层结构隔水和裂隙通道弥合隔水.保水采煤原理可分解为4个步骤,即隔水关键层位置判别、结构稳定性判别与控制、渗流稳定性判别与控制以及渗流突变通道控制.保水采煤的隔水关键层原理在采场顶底板突水灾害防治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川渝地区中二叠世晚期腕足动物的灭绝5-9

摘要:自从二叠纪生物集群灭绝分为不同的两幕这一观点提出以来,前乐平世事件在不同古地理区系的灭绝模式是否相同是许多学者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川渝地区中二叠世晚期的腕足动物化石资料的研究,表明本地区中二叠世晚期的乐平世事件中腕足动物的灭绝可划分为前后2个不同的次级幕:早期的五十三梯亚期之末的第一幕和晚期的倒钻岩亚期之末的第二幕,且第二幕的灭绝规模要比第一幕更大.同时,还识别出若干个灾后泛滥属、狭义幸存属和复活幸存属.

示踪气体测风方法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10-14

摘要:基于对示踪气体在巷道中移流扩散过程的3阶段分析,借助于时间连续点源在无限空间中三维和一维扩散模型的解析解,利用像源法原理,获得了巷道周壁固体边界只有完全反射的三维扩散解析解,并确定了示踪气体在巷道中弥散的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和最短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在巷道水力半径和摩擦阻力系数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巷道风速的增大,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呈线性增加,最短稳定时间呈负幂函数衰减;在巷道水力半径和风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巷道摩擦阻力系数的增大,最短均匀混合距离呈负幂函数减小,最短稳定时间呈多指数函数叠加变化.

具有求解岩土破裂演化问题能力的有限棱元法15-18

摘要:为了解决岩土破裂演化过程数值模拟问题,以有限元法三角形单元为例,从其棱边变形导出了其单元的刚度矩阵,发现有限元法的单元可以进一步划分到棱边一级,提出了一种新的有限元算法,即有限棱元算法(FEEM).以棱划分单元,可以方便地实现力学介质从连续状态到非连续状态的破裂演化分析.用所提出的有限棱元法开发了程序,并用其分析了地下岩洞的应力和变形,模拟了圆盘破裂演化过程,其结果与利用其它大型商业软件计算而得的结果相近.

高温后RC植筋边节点反复荷载的试验研究19-23

摘要:进行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植筋边节点在不同受热温度(常温、植筋后焊接、200和300℃)后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植筋边节点构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和恢复力特征,探讨了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植筋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筋节点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常温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焊接位置距离结构胶表面100mm时,节点植筋试件的强度退化明显,承载力比未受热构件有明显降低.高温(火灾)对植筋节点的耗能性能存在明显影响,在受热200℃以上时,构件的耗能能力会有很大损失.

近距离保护层开采采场下行通风瓦斯涌出及分布规律24-29

摘要:平煤集团四矿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φ(CH4)频繁超限,影响了工作面正常安全生产.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采空区内风流流动状况和采用不同通风方式时采空区的瓦斯涌出规律.结合现场实验,探讨了工作面采用下行风时采空区的瓦斯涌出和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下行风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结果表明,在采用下行通风后,采空区绝对瓦斯涌出量为上行风时的80%,工作面φ(CH4)下降了75%,瓦斯不再超限.

黄骅坳陷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样式及隐蔽圈闭预测30-37

摘要:为了揭示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隐蔽油气藏的分布规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根据对沙河街组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分析,在该组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7个三级层序及21个体系域,建立了黄骅坳陷中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并探讨了其与沉积、构造演化的对应关系.根据现代沉积学研究结果,在黄骅坳陷中部沙河街组划分出5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体系、湖泊三角洲体系、近岸水下扇体系、深水浊积体系和湖泊体系.结果表明:该区隐蔽油气藏的有利勘探目标主要是歧南凹陷的低位域和高位域砂体.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被Ei收录率达100%37-37

采空区瓦斯涌出与自燃耦合基础研究38-42

摘要:基于漏风渗流方程、多组分气体混溶-扩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建立采空区瓦斯和自燃耦合数学模型.通过现场实测获得基础数据,用G3程序(有限元数值方法)求解了在煤耗氧和瓦斯涌出共同环境下采空区瓦斯-氧浓度及温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单纯瓦斯涌出(无消耗氧)条件下,采空区氧被瓦斯稀释现象比较显著;采空区内高强度的瓦斯涌出能够使自燃氧化区域进一步缩小,削弱了煤的自燃氧化进程;自燃产生的热风压也能加剧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及对采空区内瓦斯的排放.耦合影响随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量的提高而相对降低.

西部巨厚湿陷性黄土层开采损害程度分析43-47

摘要:为了有效地进行采动巨厚湿陷性黄土地表裂缝损害的控制和治理,在对西部几个矿区开采地表裂缝破坏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概率积分法计算基岩顶界面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分析其与地表裂缝的关系,研究开采引起黄土层地表裂缝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基岩顶界面水平变形超过4~5mm/m时,就足以沟通黄土层中的垂直裂隙,黄土层以块体运动形式向上传递而导致地表裂缝产生,给出预计地表裂缝宽度和范围的估算式及其对土地、环境影响的四级危险度评价指标,并以地表塌陷坑的水平投影尺寸、裂缝宽度及台阶高度划分了地表破坏程度的四级指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第3期被Ei收录论文(一)47-47

基于时分补偿原理的瓦斯检测方法48-52

摘要:基于时分信号处理方法和桥路平衡补偿思路,提出用时分补偿原理改善电源波动对催化瓦斯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精度造成的影响.利用微处理器实现时分补偿对瓦斯的检测,提出了2种A/D转换积分算法.结果表明:新型检测方法将桥路电压的测量转化为基于微处理器的时间测量,消除了电源波动的影响,其精确度比传统测量方法提高约1.5倍,稳定性提高约3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第3期被Ei收录论文(二)52-52

火焰与烟气层热辐射的实验与蒙特卡洛法模拟53-56

摘要:高温烟气层和火源的火焰是火灾房间内的主要热辐射源.对多种尺寸房间内的热烟气层,分别采用蒙特卡洛法和理论计算法,求出了室内热烟气层对地板上的微元面、地板面和墙壁的热辐射通量,采用实验与蒙特卡洛法分别测量和计算出柴油油池火焰的热辐射通量.结果表明,蒙特卡洛法计算出的热辐射通量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为保证较高的精度,计算时需选择较大的能束数,并且辐射面之间的面积比不宜过大.采用圆柱形火焰假设计算出的热辐射通量与实验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和数量级.

AR沥青的流变性对炭素泡沫材料结构的影响57-61

摘要:为探索优质炭素泡沫材料的制备条件,以AR(Aromatic Resin)沥青为原料,高压反应釜自发泡的方法制备泡沫炭基体,然后在1050℃炭化、2500℃石、墨化得到炭素泡沫材料.高温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和评价了AR沥青的流变性能;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对炭泡沫的孔胞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AR沥青的流变性能关联.结果表明,在外加压力为2.0MPa,温度为400~450℃时,AR沥青的黏度较低,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小,制得的炭素泡沫材料孔胞分布较窄(380~520μm),孔径较大(462μm),孔壁较薄,开孔较多,韧带排列规整,孔壁微裂纹较少,利于制备低密度、高压缩强度和高热导率的炭素泡沫材料.

断续节理岩体中围岩破裂区的试验研究62-66

摘要:为了研究断续节理对围岩破裂区形成与扩展以及破裂区大小的影响,采用真三轴巷道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运用数字照相进行变形量测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断续节理岩体中裂纹的产生、扩展与贯通机理及其围岩的破坏失稳行为.结果表明:在断续节理岩体中,围岩破裂区是由于新生裂纹与原有节理相互贯通,导致岩体中产生纵横交错的贯通裂隙所致;在断续节理的影响下,巷道围岩破裂区并不是均匀发展,而是首先产生于顶板节理附近,然后向巷道周边其它相邻部位发展;最终的破裂区厚度在平行于节理方向最大,而在垂直于节理方向的厚度最小.

磁铁矿浮选柱阳离子反浮选试验研究67-71

摘要:采用浮选柱阳离子反浮选技术对弓长岭磁铁矿进行了浮选分离研究.通过在实验室浮选柱系统上的试验,优化确定了如下工艺和操作参数:十二胺药剂用量100g/t,循环矿浆压力0.045MPa,矿浆浓度43%,浮选时间7~8min.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工艺和操作参数条件下,通过一粗二扫开路流程分选,可得到含铁70.95%的铁精矿,尾矿铁品位可降至20.88%.该技术的研究为我国高质量铁精矿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文版)2007年第4期被Ei收录论文(一)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