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Resources Review

  • 11-5649/F 国内刊号
  • 1674-1544 国际刊号
  • 0.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7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科技资源导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科技资源共享理论与技术、科技资源管理与服务利用、科学数据管理与应用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专题研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合理配置
科学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研究1-7

摘要:本文在阐述科学数据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对美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作法和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科学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构建所具有的组织模式、政策制定、标准规范、主体特点、技术服务等特征,进而从政策法规、标准与管理规范、统一门户、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提升关键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探讨我国科学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推进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利用情况的回顾性分析8-12

摘要: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在科研课题中实验动物的利用情况及其相关问题.收集2005-200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获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申请书及任务书内容进行检索,应用文献计量统计方法分析实验动物的种类、动物品系、使用方式及资助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实验动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管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实验动物科学的工作,保证实验动物科学对生命科学的支撑作用.

淄博市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13-19

摘要:在分析淄博市科技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淄博市科技资源配置和共享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和建议.淄博市应从强化意识、政府引导、人才建设和经济调节几方面重点改进,同时把握好“科技资源共享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是一段时期内区域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最有效模式.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专题研究:学科知识组织与共享
科技政策术语自动识别技术初探20-25

摘要:在对科技政策领域术语的特点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科技政策领域的术语识别方法,即结合科技政策术语的语言特点,采用统计计算的方法进行两次术语过滤过程,实现科技政策术语的自动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科技政策术语语言特点和统计计算相结合的科技政策术语自动识别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将用于科技政策词典的构建和科技政策文本内容的深层次语义分析.

学科导航系统语义化研究与探讨26-31

摘要:为提升学科服务效能,促进学科资源的有效组织与整合,针对学科导航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领域本体技术构建语义化学科导航.在分析领域本体语义表示机制和学科导航语义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语义化学科导航构建方法和流程,并以中北大学兵工学科导航建设为例,验证了可行性,经导航功能测试,可以实现语义导航.

布莱克勒知识分类体系应用实证研究32-37

摘要:以馆员知识转移为研究对象,通过与馆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知识转移的态度和相应行为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由于馆员的利益与行为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对知识转移质量与读者需求的匹配度有负面影响.本文证实了布迪厄“知识转移体现理解知识或经验的价值”的观点,并对布莱克勒知识的5种分类类型在知识转移实践应用中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研究证明,5种类型知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识边界的模糊和重叠.

农户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ISM模型分析38-44

摘要:为促进农户间知识共享和推动农业技术扩散,在界定农户间知识共享内涵的基础上,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归纳农户间知识共享的核心影响因素,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识别影响农户间知识共享的表层因素、中层因素与根本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知识存量、价值观及信任关系是影响农户间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表层因素,通讯设施条件、现有资源条件是中层影响因素,而根本因素是农村社会网络与农村地理区位.

高校科研支撑人员激励机制研究45-50

摘要:本文对高校科研支撑人员开展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包括收入、贡献与收入的贴近度、劳动强度、成果归属、受重视程度、职称评定等,指出了目前科研支撑人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科研支撑人员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科研支撑人员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新疆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51-55

摘要: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关键因素.在利用关键数据指标分析新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新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总量偏少、高层次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成长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并从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人才引进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新疆制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日本科研人员薪酬分配现状及启示56-60

摘要:立足于日本国立科研机构和国立大学中科研人员的薪酬分配现状,围绕薪酬体系、工资结构、增长机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日本科研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具有制度公开透明、职位分类清晰、增长机制完善、福利待遇优厚等特点,并以此为借鉴,对我国科研人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专题研究:科技报告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61-66

摘要:科技报告作为“重量级”的科技战略资源,是区域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东省科技项目投入产出情况.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基于“广东省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后台数据情况,对广东省科技报告的整体概况及与其他省市对比、科技报告地域分布情况、呈交单位类型、项目经费情况等指标,从宏观上把握科技报告管理与建设的总体情况,定量描述广东省科技报告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促进科技报告管理研究与实践、为广东省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2017年全国科技查新工作交流会7月在哈举行66-66

摘要:为了推进新时期科技查新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定于2017年7月11-14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2017年全国科技查新工作交流会”.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主办,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承办.

山东省地市科技报告工作现状与建议67-70

摘要:本文根据2016年底山东省对全省17个地市的科技报告工作进行的专项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归纳总结了17个地市的科技报告工作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对目前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制度条件、人员队伍、服务平台、考核机制、试点工作对推进地市级科技报告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福建省科技报告制度和体系建设实践与探讨71-76

摘要:为保证福建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福建省开展了科技报告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和收藏服务体系建设实践,已实现了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报告呈交、审核、加工、收藏和共享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本文在总结福建省科技报告制度和体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福建省科技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77-82

摘要:本文对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政策制度、组织管理、标准体系、工作系统、共享服务方面总结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指出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在政策制定、工作流程管理、激励机制、职责分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科技报告的电动汽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83-90

摘要:科技报告作为科技计划及技术项目的直接产出成果,包含了重要的前沿技术信息.如何将其中隐含的知识挖掘出来,展示技术发展方向是一个难题.本文基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科技报告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中的词频统计及科学计量学中的社会网络共现分析方法,对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技术目前主要是混合动力、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未来的研发将主要集中在电力系统、电池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电池系统、电机的控制及仿真优化、控制策略及稳定性等方面.另外,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生产一直是研发中需要考虑的重点.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理论研究
科技创新评估体系实证研究91-96

摘要:为进一步增强科技评估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导向作用,优化我国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本文建立了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评估体系.基于科技领域全创新链评估模型,构建了包括科学创造力、技术创新力、产业发展潜力、科技影响力、政策与条件保障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以石墨烯新材料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世界主要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所形成的评估结论为我国石墨烯领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提供重要依据.

发达国家科研创新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特点及启示-以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为例97-103

摘要:发达国家科研创新机构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以其具有代表意义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院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为例,在深入分析这两大科研机构的政策支持、运作模式、用人机制、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公立科研机构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转移、提高其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