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网络建设、软件开发、资源建设、教学探索、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8454
  • 国内刊号:11-5572/TP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61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7
  • 综合影响因子:0.37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专题报道

着力体系建设 打造智慧校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连忠

摘要: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化历程 北航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7年):1994年12月开始网络1期建设;1997年9月进行网络2期建设:2001年12月进行网络3期建设。此阶段实现了校园所有教学、科研、行政楼宇之间的网络连通。
4-5

移动智慧校园建设实践

摘要:一、北京交通大学无线校园网络建设 1.无线校园网建设目标 (1)交互式——改变教学模式:从传统“广播式”“固定”的教学方式转向主动、富有创造性、动态的方式;信息传播(学生—老师;学生—学生;群组).(2)无边界——改变教学对象和场所:脱离传统教学模式,随时随地;更多依靠移动终端、多媒体方式互动;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更加多样.
6-7

大数据在智慧校园的应用

摘要:一、大数据和智慧校园都属于技术驱动的革命 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可见,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数据是以指数速度增长的.但数据的海量增长还不能说是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要进行大数据处理,必须具备将分散的数据进行有效存储并通过网络集中处理的能力,因此要有数据采集能力、数据传输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另外,这些原始数据价值密度很低,必须要把有价值的信息从大量数据中分离出来.提炼水平越高,能够提取出的价值越高,如果信息提炼水平不够,大数据只是无用的垃圾.因此,从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看,它是一个技术驱动的革命.
8-10

移动校园:抓住大数据时代的脉搏

摘要:在云计算大热之后,大数据(Big Data)又成为了业内的重点话题.许多行业已经借助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大量数据,来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在教育行业,一些学校同样也在开展大数据应用的探索.尤其是在拥有大量应用数据的高校,更是大数据在教育行业展现价值的最好舞台.那么,移动化后的校园大数据应用前景如何?校园大数据建设有哪些技术关键?
11-11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前沿论坛

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摘要:大数据时代来临,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综合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角度展开阐述,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数据标准,构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平台,为各省、市、县提供接口,形成一体化的教育质量综合系统,服务于国家、省、市、县教育质量评价需求的同时,也为各级教育机构进行教育决策提供服务,从而推动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
12-14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思路与实现路径

摘要:信息化技术已经融合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方面,高校各自展开自身信息化的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同时也存在问题.本文概述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云计算的概念、服务层次、类型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云计算模式下高校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所需经历阶段及建设内容,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15-18

大数据时代:个性化教育发展的时代

摘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来到,标志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是成就未来的事业,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是更适合知识经济竞争年代的教育模式,是能最终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教育模式.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综合技术的成熟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通过对教育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价值,个性化教育在数字化环境中能够得以展开,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等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成长朝着个性化方向更好地发展.
18-20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创新探索

基于移动学习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目前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党员干部随时随地随需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学习需求.为此,要理清移动学习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之间的关系,探寻移动学习对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路径拓展,构建基于移动学习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载体.
21-23

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例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语境下,如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进而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业已成为高校破解制约研究生发展瓶颈、推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时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研究生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在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实现重心向研究生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转移.
24-26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成人网络教育惩罚的启示

摘要:由于师生时空分离、网络虚拟环境等因素,成人网络教育惩罚过程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一定情况下,信息的不对称会引起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实施前的“逆向选择”与实施后的“道德风险”.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提高规则信息的透明度、挖掘过程信息的真实性、保证结果信息的及时性等措施调节传受双方的信息拥有量,进一步加强师生信息素养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带来的不利影响.
27-29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将传统舆情管理工作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为开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新领域,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奠定基础.
30-33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资源建设与共享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摘要:本文从自主学习的视角提出了开放教育资源的文献分析框架,具体包括资源内容、教学法、技术工具和组织管理等四个方面.在此框架基础上,对开放教育资源的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和梳理.通过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开放教育资源为自主学习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其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工作,也为自主学习的实现在资源内容、教学法、技术工具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铺垫.本文的分析结果也预示了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如何实现不同来源的开放教育资源与各种工具和服务的有机整合;自主学习者如何有效获取符合个性化需要的资源;如何对个人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34-37

“旅游基础英语”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摘要:“旅游基础英语”为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专业必修专业理论课程.当前英语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发展很快,相比之下,该门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处于滞后状态,为了初步尝试对该课程进行开放教学资源建设,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一次综合性地调研,以明确建设方案、建设内容、建设方法、资源应用办法,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做好前期保障工作.
38-40

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研究

摘要:基于目前高校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资源管理的模式和特点,笔者们设计云计算模型,并搭建服务器虚拟化基础架构、SaaS架构和分层存储的共享平台实现云环境.运用HA和DRS技术实现资源的自动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以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对虚拟化实施前后在成本、应用与管理三方面效能的对比分析,展示了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效果.
41-43

电大教学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教学资源就是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被利用素材和条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媒介,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与学习的保障,加强电大教学资源建设至关重要.基层电大在教学资源建设上如何操作,本文以苍溪电大为例,着重对教学资源特点和作用的认识、教学资源网络环境建设、教学资源优化使用与高效开发、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和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及实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44-46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管理信息化

面向基层教学组织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其应用

摘要:为了满足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对学生信息的迫切需求,本文针对高校现有学生信息管理方式信源分散孤立、格式表达不一、定位使用受限、共享融合困难、分析挖掘薄弱等不足,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学生信息集成管理方案,阐述了学生信息数据仓库体系结构与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从学生信息仓库中提取发现生源质量状况、学生学习特征、课程设置合理性、教学效果质量、就业影响因素等潜在知识规律的相关原理与策略.所提集成方案与分析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和大幅完善现有学生信息与知识,为基层教学的科学管理与高效实施提供一致的、专业的、针对性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
46-49

打造新型办公系统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摘要: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稳步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通过打造新型办公系统,将系统建设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有效创新了工作理念、优化了工作流程、改进了工作方式,进而提升了办公室工作质量、工作效能和工作作风.
50-51

物联网技术在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在实验室管理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利用RFID技术、互联网和实验室管理系统平台,对仪器设备入帐、使用、维护维修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物联网技术的引入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