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网络建设、软件开发、资源建设、教学探索、技术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673-8454
  • 国内刊号:11-5572/TP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761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27
  • 综合影响因子:0.378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前沿论坛

在线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在线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挖掘出当前在线高等教育领域在利益重组、信息素养、优质开放教育资源、教学模式、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资金及技术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跨文化与在线学习文化的建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在线教育发展规律.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并统筹发展,不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开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大学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建立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13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创新探索

高校IT运维外包的风险管理

摘要:教育信息化浪潮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校的教学科研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和信息化,IT服务部门承担的工作压力和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大部分高校仅依赖自身的力量无法顺利完成好信息化建设和IT运维方方面面的任务,因此选择IT运维外包成为必然的趋势。外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各类安全风险,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在高校IT运维外包方面进行的一些深入探索和实践.并对如何规避外包中的风险和安全管理进行了论述。
14-16

开放勋章:在线识别和认证的新学习标准

摘要:2011年Mozilla公司推出开放勋章计划,目的是通过勋章为非正式环境下技能的获取找到一个可靠、稳定的认证模型。本研究首先对开放勋章进行了介绍,然后分别以Moodle、Cloudwors、Peer to Peer University为案例分析了其中的开放勋章系统。本研究最后探讨了开放勋章在在线教学和混合教学中的几点应用价值。
17-20

学习分析:在线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新方向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分析技术日益成熟。学习分析关注于E—learning教与学过程的动态发展,可为教师的教学决策与学生的学习优化提供有力支持,将成为当前在线学习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技术与方法。文章探讨了学习分析的概念,阐述了学习分析的过程、方法以及应用案例,分析了学习分析应用于在线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21-24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资源建设与共享

基于精品课程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与差异分析

摘要:教育部继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即精品课程项目后,于2011年启动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以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本文对这两类课程进行了差异性比较,主要集中在教学对象定位、教学内容、资源表现形式、教学理念、资源公开力度、建设模式、制作技术标准等方面,这两类课程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考虑在准确定位教学对象、把握教学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深度挖掘课程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师能力等方面加强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
24-27

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满足学与教的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发展.然而共享需要质量保障。本研究目的是提出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研究中分析了目前优质教育资源面临的困惑与挑战。本研究以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性差为出发点,探讨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以期给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质量。
28-31

校本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摘要:微课以网络资源的形式存在,为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内容。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还处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阶段,如何建成系列化微课资源以及微课资源的应用模式都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微课资源的校本化是微课发展初期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本文梳理了微课的缘起、特点及当前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从学校微课平台的设计、微课资源的建设、微课资源的应用探索三个方面阐述了校本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
32-34

基于语义网技术的高校多媒体学习资源查询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提出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查询系统,构建了同时支持两种元数据标准——IEEE LOM与MPEG-7的多媒体学习资源本体,以混合查询技术解决了“新”、“旧”资源并存的问题,为用户提供了支持语义查询、关键字查询、基于内容的查询的统一查询接口,并且系统资源将以移动Agent方式和关联数据方式对外开放,允许机器自动检索与引用资源。本系统对其他相关研究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35-38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管理信息化

基于校共享库模式的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研究与构建——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行政职能过于细化和各业务管理部门信息化不同步等原因,造成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在应用中普通存在信息“孤岛”的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化线上管理。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建设为实例提出创建校级层面的共享数据库的“搭桥”模式,来解决多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和同步的问题,从而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39-41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反思——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结合南京审计学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介绍了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架构和主要功能以及创新,并阐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反思。
42-45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区域发展

温州智慧教育城建设的战略思考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等兴起和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技术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智慧教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话题,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探索实践。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国内对智慧教育重视程度比较明显,相关建设和研究都取得初步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在探索推进阶段,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智慧教育城建设目标、内容和模式并不明确。本文结合温州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对区域推进智慧教育城建设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期能够引起更多争论和共鸣,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得更远更好。
46-50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智慧校园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架构初探

摘要:数字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受到普通本科院校的青睐,一些职业院校也纷纷启动了数字校园计划。本文试图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内涵、目标与原则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总体架构进行了探究.并对构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54-57

南京理工大学智慧理工一卡通系统建设与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高校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越来越普及。本文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与市民卡相结合的智慧理工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并对一卡通系统功能拓展进行了思考。
58-59

中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方案,阐述了包含服务中心、学习中心、管理中心和资源中心等主要建设内容。针对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介绍了智慧校园的四个实践项目,并就实践过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
60-63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基础设施与环境建设

基于Drupal的E-learning平台构建与开发

摘要:Drupal是一个用PHP语言开发的、在互联网上被众多网站所采用的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而且Drupal除包含CMS的基本功能外,还拥有众多可定制的功能模块和一套完整的API,非常适合用于E—learning平台的构建和二次开发。对于学校而言,基于Drupal构建E—learning平台有许多优势,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一套适合E—learning应用的Dmpal模块组合,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使用Drupal API高效率地定制开发E—learning功能模块。
63-67

基于VRP的研究性虚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虚拟实验解决了实验教学设备缺失的问题,同时给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但基础教育中大部分由企业开发的虚拟实验系统注重技术实现,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设计的思想。针对这个问题,结合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实施需求,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利用VR—Platform设计开发研究性虚拟实验系统的方案。并以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网络技术应用》为例,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68-71

高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顶岗实习情况比较复杂.实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构建内容合理、操作有效的项岗实习评价体系,对于规范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项岗实习的特殊情况,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评价与干预的全过程结合。
72-74

面向高校师范生的微格教学评价与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通过前期的调查,发现现有的微格教学评价系统在评价环节缺乏系统性,并且无法有效满足高校微格教学评价的需求。根据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的特点,并结合大量的文献分析,作者设计并实现了面向高校师范生的微格教学评价系统。本系统实现了多元化、系统化评价功能,以及通过构建班级社区把传统的微格教学班级成功地“转移”到网络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微格教学评价的需求。
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