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 11-2606/G4 国内刊号
  • 1002-4808 国际刊号
  • 1.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教育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课程与教学、德育研究、中小学教科研、教育微论、广告图片_作品欣赏、广告图片_广告·书评、广告图片_课题风采

中国教育学刊 201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专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析17-20

摘要:教师是优质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既有管理体制的一些弊端,给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教师队伍建设本身,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唯有继续深化基础教育师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育人力资源的预算管理,深化教师教育模式变革,探索建立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师资综合养成模式,才能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在巩固提高阶段再上新台阶。

乡村教师形象:他者认知与自我建构21-25

摘要:乡村教师形象是影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基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特定历史时期乡村教师的典型个案,乡村教师一直伴随着层次低、水平差、动力弱的职业形象。事实上,乡村教师形象的自我呈现是:尽管乡村教师被标签化,但他们仍然充满职业理想;尽管乡村教师条件差,但他们时刻都在坚守岗位;尽管乡村教师压力大,但他们依然十分珍惜这份工作。需要从乡村教师自身立场出发,向社会展示其工作的常态化与特殊性,重新建构乡村教师教书育人、服务乡村、富有诗意的新形象。

笏域视野下乡村教师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26-29

摘要:乡村教师是生活在其相应的社会场域和学校场域中的行动主体。然而,作为教师队伍中相对弱势的乡村教师群体,其发展受社会场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物理成长空间的落后、心理交往空间的失衡以及行为选择的规避。同时,乡村教师在学校场域中也因自身的原因表现出场域位置定位不明确、资本竞争意识淡薄、行动策略导向错位的发展瓶颈。因此,把握社会场域环境特征、建构生涯多维发展空间,适应学校场域结构变化、实现生涯理性发展,成为乡村教师突破其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绩效工资制度下义务教育教师管理现状与改革突破——基于北京市主要城区调研的思考30-35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制度经历了由平均主义到等级差别再到绩效激励的演变过程。基于对北京市主要城区的调研,运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发现,教师绩效工资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策制订与政策执行中“再制订”的偏离、教师群体的认知偏差及认同感缺乏、平均主义的传统思想和职称机制的束缚。为此,改进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完善义务教育教师退出机制、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聘任制度、重视对义务教育教师的精神激励,将是教师管理激励机制的突破路径。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深度学习:智慧教育的核心支柱36-45

摘要:对教育与技术领域中的深度学习进行深入解读,发现它们在神经网络机制及教与学理论方面具有相通之处:神经网络方面均是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与学理论方面均旨在迁移与应用。同时也发现,人类深度学习是21世纪学习框架的具象发展,《共核课标》与《下一代科学标准》均可以作为深度学习的标尺。透析发现深度学习与智慧教育高度契合,基于此从认知、自我、人际等维度建构出智慧教育领域中深度学习的能力冰山模型:从认知到自我,能力逐渐内化;从认知到人际,能力逐渐聚合。在此基础上研制人类深度学习的发展策略:以智慧学习环境支持深度学习,以文化智慧、数据智慧、教学智慧助力深度学习,以智慧教师、适配处方指引深度学习,以智慧评估检验深度学习成效,以期为深度学习与智慧教育的携手发展铺路。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从抑制到促进:论教学个性变革的境界46-51

摘要:教学个性的核心是教师基于“自我”显现的创造。在教育变革成为常态的今天,教学个性的生成与教育变革境界的高低息息相关。传统教育变革突出外在工具性功能,推崇由外到内与整齐划一的实践逻辑,固守教育内容与方法,采用行政推动与专家主导的方式,教师的任务是执行变革命令,教学个性难以生成。追求以人的发展统领教育本体性与工具性功能的教育变革价值,遵循内外结合与情境激发的变革逻辑,关注教师身份与个体作为的变革焦点,采用行动研究与专业支持的变革方法,使教师在情境中自我创造,教学个性由此生成。

论课程知识的公正限度及其超越52-55

摘要:课程知识是一种兼具静态文本性与动态生成性的知识类型,它的选择、传递与评价具有权力关涉的价值特性。一般而言,课程知识倾向于彰显社会主流或优势群体的价值诉求,窄化社会边缘或弱势群体的文化表达空间。当前,学校课程知识呈示出乡村文化经验渐趋空场、女性人物形象刻板化、民族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等多种不合理之处,这势必会影响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公正性。为使内蕴权力品性的课程知识更加公平公正,需要优化课程知识决策的主体结构,保障边缘群体的文化表达权利;开发多元化的校本课程,消解课程知识的性别与文化偏见;实施文化关涉性教学,创设平等与开放的课程知识环境。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管理研究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变革:从科层制到社群化56-61

摘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缩小校际、城乡、区域教育差距的重要举措,对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面临信息共享不到位、统筹不协调、管理工作不全面等制度困境。传统科层制的等级观念、规则体系以及非人格化的特点是导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困境的主要原因。利用社群化可以治理陷在科层化制度泥沼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社群化是网络化与“中心一”模型的结合体,可以让人自由获取丰富的教育资源信息,独立作出教育决策和判断。为此,需要形塑新型教育资源共享结构,从金字塔式到蜂巢式;设计灵活的教育资源共享决策机制,从决策集中化到自组织决策;建构教育资源共享社群化组织,从等级控制到主动放权;跳脱教育资源共享固有藩篱,从制度主义到行动主义。

本刊2017年重点选题61-61

摘要:为使本刊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教师需求,文章更喜读、耐读、有用,2017年本刊不仅会突出我国基教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焦点,还会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不仅会青睐理论研究人员的好稿,还会重视实践工作者的佳作,以更好地发挥对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实践引领”作用。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现提出2017年重点选题如下。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路径选择——基于对辽宁省115所普通高中的调查62-66

摘要:基于对辽宁省115所普通高中学校管理者的调查,在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现实基础综合分析基础上,探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存在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在于:创新机制,形成多类型高中“百花齐放”局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课程实施能力。

我国小班化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应对67-71

摘要:我国小班化教育发展在当下遇到瓶颈。通过分析小班化教育实践的顶层设计、小班特质、评估体系和支持系统等重要变量,审视当前小班化教育发展遭遇的现实问题:面临班级数量缺口压力后的大班回归妥协;小班之“化”投入与产出比的计算偏差;自然小班徒有形式而远未达到应有品质等。解决问题的可能思路:在人口压力背景下,将小班化教育起步于欠发达地区自然小班学校;对于人口压力大的发达地区,可在特定年级与学科实施定向爆破式变革;开展小班化教学规程研究,发挥小班比大班更强的优势;既要考虑投资缩小班级规模,更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准。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培养读者: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基于审美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改进72-76

摘要:在今天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语文教育不能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优雅睿智的读者。培养读者不仅是提升语文整体素养的迫切需要,也是为了造就具有宽广阅读视野的现代公民。语文教学既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更要提升阅读兴趣、开拓阅读视野、享受阅读审美。改进阅读课堂教学,应致力于放大阅读初感、激活阅读敏感、丰富阅读境感、升华阅读美感,努力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生的志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这是语文教育的时代命题,也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应然选择。

阅读教学对话的方向偏失及破解路径77-81

摘要:阅读教学对话的方向偏失问题主要表现为“方向偏离”和“方向迷失”。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只关注文本解读的多元性而忽视文本的内在逻辑,而且对课堂对话的理解局限于形式层面而忽视其教学属性,还割裂了文本逻辑和教学逻辑的内在联系。破解阅读教学对话方向偏失的有效路径为:剖析文本内在逻辑要素,从话题的内容维度规约对话运行方向;审理语文课堂教学逻辑因素,从话题的价值层面规约对话进程;从文本逻辑与教学逻辑的契合之处寻找话题,使对话在文本逻辑与教学逻辑交融中进行。

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82-85

摘要:人文底蕴缘起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和优良传统。人文底蕴具有引领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人文底蕴的养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走进课堂,应用于课堂;二是开展相关校外活动,形成区域教育特色;三是借助数字博物馆,开展“互联网+教育”。

学校体育运动弱势群体的隐性存在与显性教学补救86-90

摘要:让弱势群体有平等的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并在积极差别对待原则下对其作出教育补偿,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在要义。学校体育场域弱势群体的概念繁杂、分类多元。微观学校体育内运动弱势群体包括身心障碍者、健全体弱者、教育放弃与教育自弃者四类人群。隐形运动弱势群体的主要表现和成因可归结为:女性体育参与不足和运动形象缺失,扮演附属与陪伴角色;体育资源分配失衡与群育功能丧失,“看客”群体充当弱势主流;厌教引起“静坐”群体反应,不断扩充弱势队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减少教育放弃与教育自弃,推行课内即时补救、特设资源室、个别辅导三级补救制度促使弱势转化,布置家庭体育作业促成家校联合。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校长的教育信仰
尊重和成就学生个体的生命独特性91-94

摘要:教育的模式化和划一性,导致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品”,制约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成效。破题之道在于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独特性,为生命独特性的实现创造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迫使教育必须走向个性化,也为教育个性化创造了条件。结合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分级、丰富多元、立体互通的课程体系,以开放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为每个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奠基”。同时,还引入企业管理的“赋能”概念,尽可能给予学生自主权,促进个体的自激励和自发展。配合课程建设的推进,开展走班制、学部(院)制、导师制、学长制、学分制改革,真正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和最个性的支持,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中小学教科研
论教师的自我经验及其作斥——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科研转向95-99

摘要:“自我经验”对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都难能可贵,期盼有大量经验的教师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自我经验”在教育科研与改革中被矮化,存在将自我经验与经验主义混同起来、将自我经验与理性思考对立起来和将自我经验与课程改革划清界限的种种倾向。为此,中小学教科研和师资培训有必要运用“自我经验”帮助教师生发教育思想与实践智慧。需要敏感觉察与切身体验,发现事例经验;多角度提炼,整合成类经验;凝练“个人经验体系”,生成个人教育思想;实践与理论相碰撞,生发实践智慧。

培养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100-104

摘要:“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为国家课程标准所强调,但在教学实践中却缺少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探索。通过测试2~6年级学生在系列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小学生具有在开放情境下提出发展性问题的潜能。同时,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这就需要进行阶段性课程设计。进一步,根据后测与前测的对比及课堂观察,建构促进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实践策略:设计开放情境;鼓励好奇、好思、好做;促进联想;开展问题接龙;进行问题分类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