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4808
  • 国内刊号:11-2606/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410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4
  • 综合影响因子:1.51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特稿

中学教育综合改革与校长的使命——在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的讲话

摘要:(2014年4月26日)尊敬的严隽琪副委员长、各位专家、各位校长:非常高兴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初中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协办的第四届中学校长大会。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基础教育战线辛勤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中学校长们致以崇高敬意!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报告提出:
1-3

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京举行

摘要:2014年4月26—2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会并讲话。本届中学校长大会以“中国中学的课程与评价制度改革”为主题,旨在总结和探讨我国中学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尤其是课程与评价制度改革中获得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让广大中学校长对新时期学校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为政府决策提供来自一线的声音。
3-3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对“钱学森之问”的进一步追问

摘要:关于"钱学森之问",我曾对其提出质疑,并形成《教育界不宜将"钱学森之问"作为谈问题的逻辑起点》一文刊登在《吉林教育学刊》2014年1期上。我在文中谈道:"曾经多次想建议我们的教育界同仁不再将‘钱学森之问’作为谈问题的逻辑起点,因为我一直怀疑‘钱学森之问’的真伪。我的本科是清华核物理专业,属于尖端科学范畴,这种学缘也使得我的人脉关系与钱学森先生有很多联系。
4-5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加快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改造我们的教育》读后

摘要:柳斌同志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力倡者,其著作《改造我们的教育》辑集了新世纪以来他关于教育、素质教育的文章与讲话,体现了他对素质教育一贯的理解、倡导与追求。柳斌同志关于素质教育的阐释归结到一点就是"以育人为本"。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柳斌同志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外部因素配合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6-8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动力机制探析

摘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作出的重要部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政策实践有赖于对其动力结构与启动机制的认知和建构。学校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主体,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应该是对教育本质和学校特性的关照,这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动力源头所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旨在通过对不同主体权力关系的重构,还学校以本真,还教育以本真,学生的充分全面发展是现代学校制度最重要、最根本的目标。
9-14

“超级中学”:普通高中校际差距的催化剂

摘要:"超级中学"是普通高中教育应试倾向过度的产物,也是校际差距的表征和催化剂。在政府行政干预、市场机制调节以及相关主体选择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超级中学",加剧了普通高中校际间在教育资源禀赋与获取能力、教育信息与一流大学入学机会、办学声誉与社会支持度等方面的差距。为打破"超级中学"寡头垄断的局面,政府和学校应从规范普通高中办学行为、教育资源配置以及制度建设等角度寻求有效治理路径,缩小普通高中的校际差距。
15-18

《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提出确保高质量教育的六条建议

摘要: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第11次《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指出全球学习危机每年使各国政府浪费共达1290亿美元。本次报告主题为"全球学习危机:为什么每个儿童都应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分析了全球学习危机的原因,提出了确保高质量教育的六条建议。第一,改变课堂和营造多元化的学习场景,改变死气沉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信息,通过与教师、同辈、课程、学习资源和当地社区的合作自学。第二,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培训,
18-18

“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存废之争与考量

摘要:"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我国教育界普遍实行几十年的一种重要的学生评价机制,然而在当前却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存废之争,时至今日仍余波未平。"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也曾起到过一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现行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与素质教育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发挥学生评价的基本功能,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难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现行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19-21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价值教育研究

社团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完整教育环境的一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发挥好社团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小学需要从思想认识、政策制订、活动指导以及保障体系等各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社团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22-25

论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基于隐性课堂的视角

摘要:学生社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良好的社团组织与健康的社团活动对于营造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印证和升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培养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健全学生社团发展的工作机制,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隐性课堂功能的重要条件。
26-29

学生社团中交往的批判与重构

摘要:交往乃是学生社团及社团活动的根本。以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观照当前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发现了交往及其规定性的失落,其具体表现在学生社团交往功能的失落、学生主体性的匮乏以及学生社团缺乏"爱的斗争"。若要使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首先要复归学生社团的价值教育意蕴,其次应该让学生做学生社团的主人从而发挥其主体性,最后要还学生社团活动过程以应有的关注。
30-33

从生活史角度看社团活动的价值性

摘要:社团活动是价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沟通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生活史的角度出发,有助于理解社团活动的价值性,为价值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社团活动构成儿童价值成长的生活史,满足儿童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从教师价值教育能力入手,考虑社团规模与制度化程度,将社团评价落实到学生兴趣及向他性情感的培育,能够助力儿童的价值成长。
34-37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不合理性与对策——基于Y省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调研

摘要:学校特色发展是一种实践活动,也是一种价值追求,面临多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和复杂的教育情境,有被异化的危险,需要进行合理性研讨。基于Y省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调研,当前学校特色发展实践不合理性的问题表征为:没有从师生的真正需要出发,脱离自主发展与公平发展的价值取向,忽视校内差异,不能合理看待校际差异,没有恰当处理创新与传承的关系。回归学校特色发展实践合理性的路径为:重塑学校与政府的关系,调节学校内部关系,以校长领导力为抓手,转变学校特色发展方式。
38-43

用“生命教育”理念创新学校文化建设

摘要:生命教育不仅是一种关注生命意义的教育,更是一种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优质生命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教育又是一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是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建构的教育模式。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倡导基于生命成长的"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理念,围绕学校环境建设、课程设置、德育活动等方面创新了学校文化建设,初步探索出一条名校发展的成功路径。
44-47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交往实践视角下的公民教学探索——对学科知识模式的反思

摘要:"学科知识模式"主导下的公民教学是一种静态的、知性的、与生活世界相隔离的教学活动,它过度强调了公民概念和公民知识的知性传授,而忽略了公民教学的本真属性是生活性、实践性和行动性。公民教学必须打破学科知识模式的禁锢,以交往生活实践为核心来建构整全的教学活动,实现公民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融合,推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与批判性的发展,使公民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教育。基于此,我们必须把学校生活构筑成为兼具公共性与民主性的公共生活,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公民对话,发展教师与学生的公民伙伴关系,推进学校的正义秩序,实现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衡,以此来建构更加完善的学校公共生活,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
48-52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讯息传真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全面启动科学发展实验校

摘要:《中国教育学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多年以来,其始终被认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为更好地发挥《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丰富的专家与学术成果资源,实现中国教育学会"学术为本、服务立会"的办会宗旨,做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深化、创新的主力军,做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智囊团,做校长、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铺路石,
52-52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论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

摘要:无理的课堂教学容量观认为容量是教师讲授的知识数量的多少,并企图通过量大、面宽、节奏快的讲授方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导致浪费时间、增加师生负担、学生被动学习和厌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是指在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作为主体的师生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认知、感情和行为上筹划并实现生命可能性的广度与深度,是计数量与质效量的统一。实现合理的课堂教学容量的策略有:明确目标,有的而教;固本而进,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抓大放小;团队合作,复合交流。
53-58

焕发学生生命活力与教学方式变革——以株洲市景弘中学学习小组建设为例

摘要:改革教学方式、焕发学生生命活力是所有学校面临的共同任务。株洲市景弘中学立足于打造优质高效的生命课堂,初步建立了以学习小组为载体的课改体系。从小组到微小组,学生被关注度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心理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得到增强。景弘中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成功表明,在先进理念指导下探索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何使流程更科学、评比更有效,是学习小组建设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