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4808
  • 国内刊号:11-2606/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410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4
  • 综合影响因子:1.51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13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贡献换机会:破解异地高考难题可能模式

摘要:异地高考是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地方政府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异地高考困境源自于农民工子女与输入地户籍考生之间的利益博弈,它的主要出路在于平衡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贡献换机会就是基于上述考虑的制度设计,集开放、限制、激励和补偿等制度特征为一体。贡献换机会的实践形式是积分制,它借鉴了积分入户和积分入学的相关做法,并结合异地高考的要求作出适当调整。贡献换机会与国家教育政策文本及其精神相吻合,同时也符合工具合理性的诸多要求。
4-7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再审视

摘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过程中的过度竞争表现为严重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而“重点学校”政策引起的教育公平缺失则表现为“择校热”问题。当前,各地中考改革的政策导向有两个要点:逐渐淡化中考.倡导把“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降低初中校际的竞争强度,采用“指标到校”招生录取政策。两种政策导向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各地在实践中要因地、因时制宜,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8-10

试析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留博弈

摘要:农村学校的密集型存在是义务教育总体布局的结果,受计划生育政策和城镇化趋势的影响,农村适龄,乙童数量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农村小规模学校大量存在。目前,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留问题的现实博弈,表面上看是由于主体间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实质上是发展认知、教育理念、评价标准的深层次博弈。以留为主的微变改革方向、以核心为主的关键解决方式和以内部为主的系统完善策略可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准则,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11-13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政策研究

当前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瓶颈问题与破解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瓶颈问题不仅有经济冲动过强的外部表现,还有制度设计的内在缺陷。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系统性制度创新不足;政府指导思想游移偏离;缺乏统一的公办民办一体化管理竞争平台;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空间有待拓展;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促进系统滞后。对此,地方先行试点改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其主要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公办学校多类型改革、构建公办民办管理一体化制度平台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14-16

转型期乡村义务教育危机及其化解策略——以原中央苏区赣南为例

摘要:社会的转型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也带来了严重的乡村教育危机,严重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和谐发展。基于对原中央苏区赣南义务教育状况的调查发现.乡村义务教育在师资、基础设施、学生数量及质量等各方面都存在危机。要化解乡村义务教育危机现象,我国需要加速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科学整合乡村学校优质资源,建设一大批乡村寄宿制学校;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明确责任,创新体制机制。
17-20

民族地区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使用效率研究——基于广西244所中小学的DEA分析

摘要:义务教育技术装备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与实验等活动所必需的三类技术装备和条件:学生课桌椅、常规技术装备和现代化技术装备。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244所中小学的实地调查发现,广西义务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总量不足、使用效率欠佳;各地级市还存在着经费投入和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使用效率在城市和区域间差距较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我国应从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技术装备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使用效率。
21-25

代课教师形象反思与分流政策建议

摘要:代课教师问题的合理解决离不开对代课教师形象的正确认知。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主流媒体,其对代课教师的认知都存在单一化、模式化的错误倾向。当前,我国代课教师是一个多元分化的教师群体,一刀切的“清退”政策是不公平的,而基于同情和怜悯之心的全部转正愿望又不切实际。因此.我国要建构一种符合代课教师形象和地方教育发展实际的分流政策,包括报考转正、聘用留任和补偿辞退三种形式。
26-28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理论研究

从教育价值视角关怀学生身心发展

摘要: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价值取向最终决定了教育行为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其关键是教育价值主体是把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过程作为教育价值客体.还是把学生当作教育价值客体。一旦学生被客体化,其身心发展生态便非常恶劣,教育事业的举办和教育实践的开展就成为纯粹的教育利益博弈过程,就会出现学业负担过重和厌学等严重问题。在当今时代,教育价值观剧变,而且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极端功利化的倾向,研究者需要从教育价值论视角展开观察和反思,从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主客体和教育价值主客体关系中逐步地澄清与辨析教育价值错乱的各种根源,发挥教育价值论乃至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导向作用。
29-32

学前教育独立价值失落与回归

摘要:学前教育的独立价值是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不依附于其他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而独立存在的价值,它表现为促进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适宜的个性化发展。然而,在我国当下的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若干独立价值失落的现象。要促使学前教育独立价值回归,我国既需要加强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又需要强化学前教育政策与制度的保障。
33-36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内生发展:薄弱学校改造路径选择

摘要:尽管我国在薄弱学校改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造的现实结果与理想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现有的改造方式亟待变革。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内生发展理论强调以当地人开发为主体,重视主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注重地方自治和对多元文化的保护。从内生发展理论视角出发,树立主动发展理念、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形成办学优势与特色应成为薄弱学校改造的基本路径选择。
37-40

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与新型学习共同体构建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组织管理、教书育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存在工作压力大、班主任安排难度大、非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接触少且难以在班级树立威信等问题。对此,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积极探索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建立班级组制度,构建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组管理的班级内组成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班级组成员分工担任学习共同体的指导教师。这一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优化了教师资源,学生被全面关注;班级带领班级,实现优势互补;集中教师智慧,形成团队效应:方便分层教学.发挥学伴作用。
41-43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重要价值取向

摘要:校本课程不是20世纪70年代偶然出现的事件,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以及重塑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需要。如果说国家课程是再生产主流文化的工具,那么校本课程实质上就是再生产亚文化的工具。所谓“校本”,是以“具体意义上的个体学校文化”为本,并且是以学校文化中的“微观文化”为本。校本课程的文化学意义也就因此可以解读为以一所学校的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规范、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语言符号为基础的课程开发。
44-47

构建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意义及取向

摘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不仅依赖于社会为他们提供的健康环境和保障制度.更有赖于他们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状态,高质量和有效的健康教育课程是形成学生健康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健康教育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经历了从“一元”到“双元”再到“多元”的变化过程。当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结构应着力于考虑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五个方面。
48-51

试论实践教学之“实践”意蕴

摘要:实践教学在不同实践观观照之下呈现出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共同构筑了实践教学的真实内涵。在道德实践观观照下。实践教学关注行动的规范性.即能够依据内在的德性或社会行为规范从事伦理活动;在技术实践观观照下它更多关注行动的有效性,即控制自然、社会和语言的有效技术:在存在实践观和交往实践观观照下,则更多地关注行动的意义性,即从生命意义出发建构人的实践行为。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对实践教学内涵的解读,应结合当时具体实践形式,深入把握时代所提出的实践问题.并据此整合和深挖其实质性内容。
56-60

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摘要:翻转教学所承载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给现代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声音和活力。教学流程变革所带来的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内化的优化,是翻转教学的基本要义之所在。翻转教学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积极意义,翻转教学借技术之“势”凸显了技术应用之“能”“易”“巧”“慧”。如果翻转教学自身定位不好,也容易产生“失位”“越位”“错位”等问题,因此教师应注重翻转教学的适应性。
65-68

数学课堂教学两种知识基础比较研究

摘要:学科教学知识和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是描述教师教学知识基础的两个重要的概念框架。学科教学知识和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都强调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前者强调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有机融合,而后者却认为学科知识本身具有教学法维度,教师应不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关键性理解。两者的概念框架为构建从职前到职后的一体化的、不同时段各有侧重的教师专业发展谱系,构建不同教学制度维度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69-73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研究形式定位探析

摘要:2012年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各级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研究形式的定位是学生研究、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这三种研究形式在研究时间、内容、方法、频度和成果呈现形式等方面各具特点,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逐层递进和多重包含关系。其在保持研究资格方面具有以下共性:讲求方法,生产知识,并用文本将成果呈现出来;教师以自己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在改进实践的同时生产实践性知识。
74-77

当代幼儿教师专业精神反思

摘要: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保教事业所持有的专业理念、专业态度以及道德情操三者有机结合的专业系统,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我国幼儿保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精神的结构进行了相应的划分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为彻底贯彻这一标准,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提高师范院校培养质量,注重幼儿园的软实力建设。
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