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4808
  • 国内刊号:11-2606/G4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410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44
  • 综合影响因子:1.511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教育学刊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育政策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困惑。其具体表现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工资待遇不高,职业满意度低;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职业幸福感偏低,离职意向水平较高;精神生活贫乏,教学文化呈现"惰性"。当前改善我国乡村教师境况、促进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提高乡村学校教师配置比例,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认真落实绩效工资,增加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提高其职业满意度;加速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完善乡村教师社会保障政策;促进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
1-4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当前公众对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以浙江省为样本

摘要:教育舆情是教育政策制订、执行与评估的重要依据,公众满意度是教育舆情的重要构成。基于对浙江省样本区内小学、初中、高中家长对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学校教学质量和校园安全满意度较低;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有所上升,但形式公平大于实质公平;教育乱收费现象仍是公众的主要诉求,不同的家长群体对一些教育热点问题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加强学校建设、遏制教育腐败、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有差异性的家校合作、建立公众与学校责任分享机制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教育满意度。
13-16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开放式学校弹性时间制度改革初探

摘要:时间是对课程、教学有直接影响的变量。在建设开放式学校的过程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反思封闭学校系统固定化时间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弹性时间制度的改革。其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学年时间的重新划分;实行综合"月·周·日";模块化的一日时间分割;系数化的课时分配;弹性的课堂教学进度。这种弹性时间制度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了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也有助于教师课程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24-28

创建学习型学校“三维度”

摘要:学习型学校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它是能够有效进行团队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获得进步与发展的一种学校。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有利于激发每个组织成员的自我意识,达成学校共同愿景,从而促使组织及其成员共同成长。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在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中,传承"志成"精神,建设共同愿景;转变学习方式,改善心智模式;深度系统思考,变革学校管理模式,在创建学习型学校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29-31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讯息传真

首届紫竹教育沙龙聚焦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摘要:2011年6月26日,中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中心在北京紫竹院澄碧山房举行首届"紫竹教育沙龙"。来自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育专家就目前我国教育体制问题展开开放、自由的研讨。
31-31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现代学校领导与管理

作业创新开启学生轻负高效学习之门

摘要: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作业问题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好,作业成为套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负担。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以课程理论为指导,以"用丰富多彩的作业装点学生五彩缤纷的生活"为宗旨,大胆进行作业改革创新,形成由常规作业、特色作业、实践作业组成的序列化、开放式的作业体系,实现了"常规作业分层次、特色作业有内涵、实践作业重拓展"的作业建构目标,真正使学生告别枯燥乏味、内容呆板的作业负担,将完成作业当作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
32-34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

摘要:随着课程变革的推进,人们普遍认为课程实施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的理想、未来与最终归宿,这反映了人们对课程变革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然而,无论是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还是创生取向,二者均有其特定的优势与不足,人们不能片面地断定何种实施取向更有价值。综合把握两种课程实施取向,充分整合二者的合理之处,找到实现二者和谐共生的路径,并用于指导实际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42-44

课堂师生互动的误区、根源与策略

摘要: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师生在认知、情感、智慧的交流与对话中,彰显师生生命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受到课堂场域中教师异化权威以及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师生互动在对象、方式等方面呈现单向性。课堂交往偏于知识技能,缺乏师生间真诚的内心沟通与情感交流,互动内容偏狭,流于形式。因此,中小学课堂必须构建师生相遇的"生活世界",超越工具理性的束缚,促使师生在"我—你"的精神相遇中,感受生命的自由与舒展。
45-48

脑学习理论及其对有效教学的启示

摘要: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脑学习理论是一种借助神经科学对脑工作原理的研究,以更好地把握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学习理论。脑学习有着内在的发生原理和一定的外部有效条件。脑学习理论为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的有效教学必须指向学生的有效学习,做到课堂环境激发有效学习、教学行为服务有效学习、教育技术支持有效学习、学习评价促进有效学习。
49-52

内外符应理论对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之启示

摘要:当前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还有许多技术性问题有待攻克,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可操作性比较差,主要表现为评价内容缺乏完备性、评价指标缺乏清晰性、评价标准缺乏精确性。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内外符应理论"得到最大程度的化解。"内外符应理论"强调通过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相符应的办法来评价那些传统上认为不可评价的素质。这一理论使综合素质指标具有可选择性,可以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性,使综合素质评价呈现出开放性,使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更受关注。
53-57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讯息传真

专家校长共议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专题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于2011年6月28—2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总课题组、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共计100余人与会。
57-57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摘要:长期以来,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范式,教师以教科书为唯一课程资源,并以其为中心衍生出一系列控制性强的教学行为。新课改明确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全新课程实施范式,这种范式的根本转型首先要求课程观念的转变,同时以配套评价方式作为保障,并以专家为实施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培养教师复合化教学能力。
58-60

论言语与语文教师的德性

摘要:德性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要求,而天然地蕴含着德性的语文对语文教师的德性修养提出了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诉求。语文教师在德性修养上与其他学科教师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德性的一般内涵遮蔽。言语是探究语文教师德性的切入点,虔敬言语生命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德性。语文的德性之师应该激发、呵护学生言语生命的表现欲求,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认识之本;语文教师还应该追求、创造言语表现的卓越境界,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
61-63

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现状实证分析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通过对湖南省L县农村初中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访谈、物理探究课堂观察、中考物理探究题文本分析发现,影响探究课堂教学行为的首要因素是教师教育观念,包括教师对探究的认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信任度和教学习惯;其次是硬环境,包括中考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实验仪器装备水平、教师自身素质;最后是软环境,包括学生素质、社会环境、教师待遇、教师工作量和班级人数。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中考内容,改革教师培训方式,领导提高重视程度,是促进教学行为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条件。
64-67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的生存论转向

摘要:随着哲学观由传统知识论向生存论的转向,教师发展观亦出现了从知识论向生存论的变革。基于生存论的教师发展观为克服知识论教师发展观的困境、为澄明教师发展的生存意义带来了契机。教师发展由"技术筑居"到"诗意栖居"构筑了意义的根基性;教师发展由"外在型塑"到"内在生成"实现了意义的生成性;教师发展由"共在趋同"到"个体主体"产生了意义的独特性。
68-70

教师专业决策能力:内涵、价值与发展路径

摘要:专业决策能力作为教师在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高级而稳定的决策水平,是一种融合教师知识、经验和信念等形成的关于专业判断、选择与决定的能力。只有澄清教师专业决策能力的基本内涵,认识其重要价值并积极探索其发展的有效路径,才能促进并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决策能力包括认知、实践和反思三方面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并赋予教师专业发展积极的现实意义。提升教师专业决策能力需要从两方面入手:引领和提升教师的哲学观念;唤醒和促进教师的批判意识和批判思维。
71-73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实践体验模式研究

摘要:基于实践体验模式的职业道德建设关注教师在活动参与中的主体性,注重教师的情感体验,强调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促使教师在享受职业幸福的同时提升道德境界,追求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与审美情趣提升的统一。实践体验模式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评教和感恩表达;以教师为主的师德论坛、师德征文、榜样引领和成果展示;以学校领导为主的理念引领、人格引领和亲情关怀。在实施该模式时,要做到始终把激活教师的生命状态作为实践活动的重点,既关注实践内容,也关注实践方式,注重实效,有选择、有创新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
74-77

主题型校本教研个案研究

摘要:主题型校本教研活动是有明确主题或由内容相关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校本教研活动。与一般的校本教研活动相比,它更具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和实践性。设计主题型校本教研活动时,学校应重视选择合适的主题、确定教研目标和完善活动方案,体现其系统性、综合性和任务驱动的特点。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助于丰富教师教学理论、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升学校教育品味,最终实现教师的整体发展。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