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 11-2606/G4 国内刊号
  • 1002-4808 国际刊号
  • 1.4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教育学刊是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教育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课程与教学、德育研究、中小学教科研、教育微论、广告图片_作品欣赏、广告图片_广告·书评、广告图片_课题风采

中国教育学刊 2008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光荣与梦想: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中国教育政策30年述评(1978—2008)1-7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可划分为4个阶段,从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描述性维度”可以描绘出不同发展阶段教育政策的概貌,同时从教育效能、教育效率、教育公平、教育秩序等“评价性维度”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政策的效果予以简要评价。不同阶段我国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关注重点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看来,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政策进程是不断探索建立公平高效的教育新秩序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让我事业之树常青8-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专业成长。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曾任小学数学教师,案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多年以来,她在教学第一线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她目前是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本刊发表吴正宪成长历程的文章,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她的事业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使她大胆创新,勇于进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她视野开阔,走进教科研。她的成长历程可以给广大教师以宝贵的启示。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热点问题研究
教师职业言论的限制与责任承担13-15

摘要:与公民言论、学术自由不同,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言论受职业道德的约束。受限于职业角色和职业纪律,教师必须牺牲部分言论自由.以忠于职业操守。教师对明显、严重的不当职业言论承担法律责任,但教师的责任承担必须经过正当程序确认。

“学业至上”抑或“社会满意”——基础教育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分析16-19

摘要:学校声誉评价日益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质量是学校声誉的核心价值要素。教育质量通常仅被理解为“学业成就”,由此形成评价学校声誉的“学业至上”价值导向,并导致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误区。学校声誉评价的价值导向需要从“学业至上”向“社会满意”转变,使学生的发展真正切合社会期望。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改实验窗口
责任教育的基本做法与途径20-23

摘要:责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并形成相应的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的教育。当前,很多青少年缺乏责任感和责任意识,这方面的教育亟待加强。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教育活动中、社会实践中,采取具体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不断探索、研究责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即能取得良好实效。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课程与教学
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审视与反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24-26

摘要:2008年6月22~23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年会由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大会的主题是“教学改革与学校创新”。会议以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为契机,在学校教育创新视野下,以大会主题发言、专家学术报告、分组专题研讨、博士生论坛和大会自由发言等形式,围绕教学论的学科发展、教学理论与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反思、学校变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学论和课程与教学论整合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新课改教师培训效果调查报告27-29

摘要:教师培训是新课改的重要工作,培训效果关涉课改系统工程的成败。教师群体对几年来的培训工作,总体上持积极的评价态度,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有明显的取向差异。为持续推动课改的深化发展,今后的培训工作应在策划、设计和组织上做出诸多的调整与完善。

使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30-33

摘要:由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课堂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各种课堂教学中提问与反馈的特征与区别:封闭式课堂教学与准开放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封闭式问题还是开放式问题;准开放课堂教学与真开放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是否恰当。真开放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学生资源生成、教师恰当准确的引导和反馈,再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在师生的收放自如中推动课堂教学不断发展。

经营课堂:深化课改的有效途径34-35

摘要:课程改革正在深化,遭遇到教师“同质化”和学生“去问题化”的双重阻抗。教师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经营课堂,便显得格外重要。课堂就是艺术品,需要个胜化的设计,更需要创造性地经营。经营课堂的理想境界就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魅力课堂。

从新知识观谈历史知识教学36-39

摘要:知识可按来源、功能、拥有的主体、学科范畴、心理学、学习以及历史知识等角度分类;知识的学习经历内心的默会与外在表现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知识学习具有非线性、自组织和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历史知识教学要注重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注重知识的转化与形成过程,注重社会知识与个性化知识的结合。

基于语域理论的课堂教学师生言语交往分析40-42

摘要:语域是根据不同的语境所选择的不同的语言功能变体。课堂教学语域就是指师生在课堂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就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变体。在既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课堂教学语域受制于特定的课堂教学语境,课堂教学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是影响课堂教学语域特征的语境因素。基于课堂教学语域特征的师生言语交往策略主要有生成性言语交往策略、对话性言语交往策略、精加工言语交往策略等。

农村初中化学新课程现状分析43-45

摘要:当前农村初中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校和社会3个层面上:在教师层面上表现为思想认识不够,其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落差;在学校层面上表现为实验室建设不达标,教师负担过重,班级人数过多;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升学压力大,教师待遇偏低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改革评价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等。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地方教科研管理
基于默会知识的教研室“双评”活动49-51

摘要:在教师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类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教研室的“双评”活动却忽视了对默会知识的关注和重视,降低了“双评”活动的实效。教研室人员应从默会知识论的视角,对当前“双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实施策略。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发展
现代性的救赎:教师身份的“返魅”52-55

摘要:作为理性力量应用于教育的结果,教师身份的“祛魅”具有些许积极的意义,但也使其陷入了“祛魅”的悖论中。在现代性危机前,救赎的处方只能是寄望于教师身份的“返魅”。只有似冯志远一样具有人性之“魅”的教师才能引导那些懵懂的心灵“回家”。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讯息传真
欢迎订阅2009年《中国电化教育》杂志55-55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教师发展
变与不变:四种科研理念异同比较——兼论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的价值追求56-59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内先后兴起了四种科研理念,它们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校本研究和课堂观察,四种科研理念虽然存在着内涵、特征和方法论层次上的差异与变化,但变化中无法掩饰其切合中小学教育科研特征“不变”的基本价值追求。

“教师成为研究者”辨析60-62

摘要: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就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然而,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我国仍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失范现象。因此,需要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内涵、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实质加以澄清和辨析,以便走出误区,消除失范现象。“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目的,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实践者与研究者的统一。

有效校本研修模式探析——基于“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的思考63-66

摘要: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的“四人一课”与“一人四课”活动从教研开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式、途径以及操作流程与保障等几个方面,对有效校本研修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积累式“研课”为主导,带动校本教研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对引领教师自我反思和教学专业成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