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 11-1267/F 国内刊号
  • 0578-148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金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视点、金融科技、评论、人物、全球瞭望、观察思考、史话、数据、基层声音、随笔

中国金融 2018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开启新的金融开放3-3

摘要:新一轮金融开放启航! 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四项扩大开放政策之后,本着“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随即宣布了金融开放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商业存在、资本项目开放等多个方面。金融开放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超出预期,显示了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是基于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的选择,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积极和善意地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期待。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9-13

摘要:我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如同国民经济其他机构部门一样,包括政府部门核算的范围与层次、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范围与分类以及政府资产负债核算方法等内容。

货币的未来14-16

摘要: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货币在经济社会中发挥三大功能:价值储藏、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货币的这三项功能形成一种具有不同约束条件的层级结构:包括住房在内的众多资产虽具有价值储藏功能,却难以成为交易媒介;只有当至少两人同意将某项资产视做价值储藏的手段时,它才具备作为交易媒介的条件;而某项资产之所以被当做记账单位,在于它能作为交易媒介长期存在于多人之间的不同交易中。这表明,货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约定。

中国金融杂志专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中国印钞造币事业的振兴与发展17-19

摘要: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指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十年来,改革已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更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此,本刊特别开设专栏,以历史亲历亲为者的视角,回顾和总结这段伟大的历程。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不断在改革开放中取得新的进展。

我国分配制度变革20-2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形成,我国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逐步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

上交所鲜为人知的往事22-24

摘要:1990年7月初,我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委派,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筹建工作。后来历任清算部经理、电脑工程郜经理、信息中心经理、结算部经理、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刊剐总经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七年后我离开了上交所,去深圳筹建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走廊运行机理再认识25-27

摘要:我国从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的报告提出了“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在有序开放存贷款利率管制的同时.努力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形成,健全市场利率定价机制,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推动整个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的转变,成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利率指标体系建设28-30

摘要:构建权威、有效的利率指标体系,是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它使各项产品和主体、各层市场定价均有适宜的“参照系”,从而较好传递央行政策意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个“初心”。

深化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31-33

摘要:全面认识存贷款和货币债券市场的利率传导 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完善利率市场化调控体系,利率市场化传导效果明显增强,但受存贷款和货币债券市场基准利率、资金特点、市场主体影响,两个市场的利率传导存在差异,甚至在部分阶段可能进一步加剧。简单化地对标存贷款与货币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及变化幅度,就认为两个市场利率存在明显的“两张皮”,可能引发不准确的解读和误判。因此,有必要厘清现状,全面分析两个市场的利率差异特点与实质。

推进利率市场化配套改革34-36

摘要:2012年9月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继续完善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渠道,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依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建立健全定价自律机制,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形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

完善银行定价管理机制37-39

摘要:利率市场化改革旨在解除金融压抑,改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它将自主定价权还给商业银行,使资金价格能有效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从而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差异化定价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金融业开放与金融全球化40-42

摘要:2018年4月10曰,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国家主席明确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列为扩大开放的首位,强调指出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2017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

金融引领对外开放新格局43-44

摘要: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回顾金融开放,我们会发现,金融开放正是在改革开放中生根发芽,其发展贯穿了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期初,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主要目的在于“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调整高估的汇率,吸引外商投资,解决外汇短缺,筹措资金发展本国经济。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金融业对外开放步入快车道,

中国金融杂志金融监管
从三个维度理解银行监管变革45-46

摘要:中国金融周期从2008年以来快速上行,信贷与GDP之比增速上升很快,防范金融风险刻不容缓。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未来三年三大攻坚战之首,将金融风险防控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此轮金融风险防控是我国在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是前瞻性、主动化解金融风险。站在当下金融监管关键期,我们对银行业监管变迁进行了一次全梳理,旨在厘清特定经济发展条件下银行监管的考量及影响,从银行角度理解金融风险的积累,以及此轮金融监管变革的重要性、历史必然性以及未来趋势。

金融控股公司的界定47-48

摘要:界定金融控股公司的“他山之石” 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holdingcompany)一词源于1999年通过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是促进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联合经营(Affiliation).的一种新的金融机构组织形式。该法案规定符合资本良好、管理良好和《社区再投资法》评级良好三个方面条件的银行控股公司,可以向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提出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经批准成金融控股公司后,可以通过联营方式从事证券经纪和承销、保险经纪和承保、商人银行等业务。

构建激励相容监管机制49-50

摘要:党的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既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保持战略定力和监管高压态势,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也需要构建完善的激励相容监管机制,真正激发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理性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其切实履行风险防控第一责任主体职责。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国际金融危机十周年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改革51-55

摘要:十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国际金融体系也遭受重创。对此,各国纷纷制定财政金融应对措施力挽狂澜,以美联储为代表的西方央行推出力度空前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政府则迅速实施规模巨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与此同时,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也对既有的监管框架和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共同维护金融稳定。本期专题特约请相关专家撰文,对这场旷日持久的金融危机进行回顾和评析。

中国银行业十年发展与监管55-57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维持快速发展,我国监管制度也有了长足进步。总结过去十年的发展经验,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金融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