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评论、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贷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电子化、证券市场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 国际刊号:0578-1485
  • 国内刊号:11-1267/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96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49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金融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偿二代”与国际规则制定

摘要:近年来,中国保监会抓住历史机遇,以建设“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为抓手,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开放的质量。
9-10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中央银行与数字货币

摘要:货币话题对央行官员来说是一个慎之又慎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这类话题,例如什么是货币、货币为什么存在、货币的供给由谁来监管及怎样被监管.似乎容易引起激烈的争论;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字货币”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是一个引人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英格兰银行也不例外。
11-13

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构想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货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进入了央行的视野。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正式公开表示要积极吸收国内外数字货币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实践经验,做好关键技术攻关,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本期我们特约请央行、商业银行和互联网业界的资深专家,就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数字货币应用和前景展开讨论。
14-16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摘要: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比特币发展的基础技术,近年来受到互联网和其他领域专业人士的热捧,被普遍推崇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它的出现预示着互联网的用途可能从传统信息传递逐步转变成为价值传递,从而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和挑战。
17-18

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

摘要: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存储、区块链等技术的演进,
19-20

数字货币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态进入人们的视野,承担起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并凭借其便利性、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渐有替代传统货币成为未来主流的趋势。尽管以银行卡为代表的货币数字化、以多用途预付费储值卡和网络支付等为代表的数字化货币目前已被金融消费者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
21-22

区块链带来金融与法律优化

摘要:近期,《经济学人》杂志通过封面报道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给互联网深化发展带来的可能变化,即该技术会引发互联网上传统信任机制的改变,传统信任机制一旦改变便会通过“蝴蝶效应”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金融监管、法律规范、商业模式等都将无法避免地受到区块链的颠覆与变革。
25-26

信用风险资本计量标准法改革

摘要: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的《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以下简称“巴塞尔Ⅱ”)全面引入了基于银行内部模型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目标是提高监管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性,为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提供激励。作为针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应急产物,2010年年底的巴塞尔Ⅲ沿用了巴塞尔Ⅱ的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2013年以来,为回应各方对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的质疑,巴塞尔委员会利用国际化大型银行的数据,深入分析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方法的审慎性和计量结果可比性,并全面启动了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的修订进程,并将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的改革工作。中国银监会全面参与了后巴塞尔川时期资本监管改革的过程,为此,本刊特开设“后巴塞尔Ⅲ资本监管改革述评”专栏,连续约请中国银监会审慎规制局的几位专家深入解读风险加权资产计量框架改革的原理、进展和影响。
27-30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实施债转股的原则与条件

摘要:近期,债转股作为企业不良债务处置的一种可选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市场上对债转股的实践尝试也已悄然展开。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延续、企业降杠杆压力突出的背景下,决策层和市场都对债转股寄予了较高的期望。然而,债转股涉及债权和股权两种不同性质资产的转换,与一般的债务处置方法相比,不仅面临较大的政策不确定性,其最终成效的影响因素也更为复杂。因此,在全面实践推广之前,有必要对债转股的性质、风险因素、实施条件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
31-33
中国金融杂志商业银行

私人银行的服务本质

摘要: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使得私人银行原有的问题更加突显,主要表现为没有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来确定服务内容,更多以产品销售为中心来架构私人银行体系。服务主要为机场贵宾厅、旅游为主,能够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税务、不动产咨询等专业服务涉及较少,专业服务极少能看到内地私人银行有典型的成功案例。
39-40

银行资产负债管理2.0

摘要:2015年第四季度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相继推出的取消存贷比、取消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等政策举措,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到了划时断代的作用,自此,中国商业银行进入了第二代资产负债管理的第二阶段(资产负债管理2.0)。
41-42

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的影响

摘要:2015年11月,金融稳定理事会(以下称FSB)通过了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总损失吸收能力原则及条款》(以下简称TLAC)。该规定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增强银行风险吸收能力,避免“大而不倒”问题损害纳税人权益。
43-44
中国金融杂志评论

完善注册制法制环境

摘要:过去三十多年,我国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一直支撑着的经济增长。但是,2008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全社会债务G9P的比值从2008年的170%逐年攀升到2015年的250%,而GDP增速逐年下滑到2015年的6.9%,不断攀升的杠杆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
45-46

一线房价何以暴涨

摘要:2015年初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分化走势,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价升量增,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有增无减。房地产走势的分化为我国十几年来第一次出现。
47-48
中国金融杂志金融市场

我国国际债券市场新机遇

摘要: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告,鼓励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取消额度限制,简化管理流程。这是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将为我国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也有利于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迈上新的台阶。
49-51

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摘要: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对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完成利率市场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战略性目标和改革方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债券市场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市场各方参与主体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融入国际债券市场的巨大挑战,应充分筹划、积极应对、
52-53

熊猫债发行的相关问题

摘要:非居民发行人民币债券是衡量人民币自由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伴随着我国利率、汇率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的需求上升,沉寂近十年的“熊猫债”重现生机。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与解决。
54-55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农险发展与创新

农业保险创新的国际经验

摘要: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制度演进和完善是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农业保险也是新兴市场的农民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可持续农业生产飞跃的途径之一。基于农业保险发展与创新的国际经验,我国要提升农业保险在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规模化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能力,构建有效保障小农户的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