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评论、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贷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电子化、证券市场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 国际刊号:0578-1485
  • 国内刊号:11-1267/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96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49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金融 2015年第2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高端访谈

传播和启蒙金融知识——访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联、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

摘要:记者:谢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北京举办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IFFM)第三次年会,同时举办中国金融启蒙和普惠金融年会。您是第二届全球金融博物馆协会的联,首先请您谈谈全球金融博物馆博览会以及中国金融启蒙和普惠金融年会在中国召开的意义所在。
9-12
中国金融杂志互联网金融

网络时代的金融探索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创新与中国产业转型相融合,推动着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与加速发展。金融业作为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15-17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欧洲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基于中央银行的视角

摘要:1990年7月1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第一阶段正式开始。它旨在加强欧共体成员国在经济与货币政策的合作,以应对稳定物价和预算制度等方面的迫切形势,并借此将欧共体转变为共同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联合体。与此同时,各国间资本流动也全面放开——这是统一欧洲市场的“四项基本自由”之一。
20-22

新常态下银行的改革创新

摘要:加快推动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不但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深化转型的基本逻辑之一,也是中国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的必然选择
23-25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国际银行业新动向

国际金融监管改革新进展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银行业转变了自我膨胀、过度扩张的经营发展模式,主动进行战略调整,普遍采取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去综合化的应对策略.做强核心业务;国际金融监管工作的重点则在于通过提高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推出系列提升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原则和指引等,增强全球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性。围绕国际金融监管新进展以及国际银行业的转型发展、战略调整、压力测试等问题,本刊特别策划专题,约请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分析。
26-29

国际大型银行转型趋势

摘要:为适应危机后新的市场、新的监管政策,国际大型银行在战略布局调整、强化科技支撑、转变业务策略和加强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30-32

银行业压力测试的国际经验

摘要:为增强银行业经营的稳健性,各国监管当局普遍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考察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极端情景下的风险抵御能力成为各国监管当局关注的重点
33-35

银行业战略调整与风险管理

摘要:国际银行业战略调整的本质是各家银行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优势,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35-37
中国金融杂志金融监管

推动城商行做精做优

摘要:从1995年第一家城商行成立至今,城商行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20年来,城商行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加强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取得历史性进步,已成为各城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要“生力军”,构成了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了我国银行体系的结构,填补了我国金融服务的一些不足,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0-42

银行发展和监管转型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正在从旧的增长路径向新的稳态均衡增长路径变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由高速步入“中低速”,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换,宏观调控政策转向“微刺激”与防风险并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必将形成金融“新常态”,未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行监管也必将随之发生重大转型。
43-45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中国征信体系建设

征信体系创新发展

摘要: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绘制了未来几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路线图。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与创新迎来了大好机遇。本期特约请部分专家学者从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创新、中外比较等角度,对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建言献策。
46-48

征信系统的服务效能

摘要:近年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不断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加大力度进行征信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确保征信系统稳定有效,充分发挥其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作用。
48-49

民营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

摘要:过去相当长时间,民营征信服务主要集中于企业征信,而个人征信基本没有涉及。以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征信业管理条例》为标志,民营征信机构涉足个人征信业务开始得到国家鼓励,越来越多的民营征信机构开始提供个人征信服务。作为民间个人征信服务的参与者,笔者认为,当前做好个人征信服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6-56

失信信息的采集和应用

摘要:在推进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总理曾发出过一个强有力的声音:“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以无障碍地采集失信信息;二是可以无障碍地应用失信信息。在众多失信信息中,信贷逾期不还这一信息记录对于银行做好信贷风控至关重要。目前,在失信信息的采集方面,征信机构都是采集逾期或逾期之前以及在判决生效之后公开的一些信息,
57-57
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

服务业对经济增速的影响

摘要:用以追踪中国经济活动的高频指标并不少,包括大家所熟悉的“克强指数”、工业增加值、钢铁和水泥的产量等。虽然这些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制造业部门的经济活动,但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现象是,由于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中国经济由以往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出口导向型增长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内需求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型,制造业对中国整体经济的代表性已经大大降低。
62-63

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机遇

摘要: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腰斩,这反映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的改善。页岩油带来的供给冲击打破了中东政局不稳定对油价的影响,大幅降低了全球石油供给的不确定性。此次供给面的改善与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市场情况相似,均来自市场结构性供给过剩,再加上美国经济复苏引起的美元升值等因素,将压制油价在低位持续运行一段时间。
64-65
中国金融杂志运行分析

2015年前三季度金融运行分析

摘要:广义货币平稳增长,狭义货币增速继续回升 201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6.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2.1个和8.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10万亿元,同比增长3.7%。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3亿元。
66-67

2015年第三季度金融市场评述

摘要:2015年第三季度金融市场健康平稳运行。股票市场沪深指数有较大幅度回落,成交量大幅增长;银行间市场交易量上升,市场利率小幅上升;债券现券交易活跃,债券发行规模显著扩大;投资者对中长期债券偏好增加,国债收益率曲线期限利差缩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明显。
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