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评论、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贷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电子化、证券市场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 国际刊号:0578-1485
  • 国内刊号:11-1267/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96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49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金融 2015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互联网金融的人本视角

摘要:过去十几年,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影响日益广泛,众多行业都被互联网改变。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进一步成为“风口”和全民关注的话题。笔者拟侧重从人本视角就“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11-13
中国金融杂志高端访谈

提升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访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

摘要:魏革军: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银行业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在全球金融舞台的作用日益重要。您怎样看待目前的银行国际经营环境?其对银行的海外业务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14-17

资本市场管理财富空间大——访高盛集团投资管理部中国区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

摘要:记者:首先请您对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进行一下前瞻性分析,资本市场在满足未来财富管理需求当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
18-20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区域经济差距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颇受关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不断拉大。为了统计需要,本文将全国5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四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度量1982~2014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化情况。
24-27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50年

西藏金融业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2015年9月1日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西藏金融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扶持与自身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本刊特约请西藏金融业各监管部门及专家撰写文章,展现西藏自治区50年来的金融发展并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28-30

西藏银行业的转型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西藏自治区银行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一系列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强化内部管理,推动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西藏银行业经营形势Et趋复杂,面临较大挑战,如何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30-32

推进西藏保险业改革

摘要:回顾西藏保险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西藏保监局成立以来的这5年,西藏保监局紧密结合西藏实际,紧紧围绕构建“两屏四地”(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定位,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不断探索差异化监管,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保险发展道路,
35-37

西藏自治区金融大事记

摘要:1951年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西南区行从区行机关、重庆、川西、贵州和西康分行抽调19人,由张英、樊近真带领,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财经大队第三中队,随军入藏。
42-44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人民币定价机制改革的影响

摘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引发贬值风波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的指导思想。2014年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围绕中间价上下浮动的范围从1%扩大到2%,以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要求即日起做市商根据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参考外汇供求和国际主要货币状况提供中问价报价。通过这一改革举措.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将与上日收盘价直接挂钩,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
45-47

人民币汇改中的三个关系

摘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为金融改革深化特别是加快金融要素价格改革指明了方向。
47-49

人民币中间价改革的意义

摘要: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使之趋于透明化、国际化。随后,人民币兑美元连续大幅贬值,8月11~13日贬值4.7%左右,此后有所反弹。事实上,贬值是汇改的短期性附属产品,汇改才更具有长期性和根本意义。应该在经济改革发展大背景下分析汇改,管控改革带来的潜在汇率波动风险,更好地朝着既定目标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50-51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商业银行综合经营

综合经营的历史和前瞻

摘要: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兴金融业态的蓬勃发展,我国银行业盈利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多家商业银行加快综合经营步伐,纷纷涉足基金、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业务,致力于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与此同时,综合经营的风险与监管等问题也备受关注。本刊特别约请银行业内的专家从历史沿革、业务实践、风险管理、制度供给等多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52-55

国际银行业综合经营趋势

摘要:历经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银行业综合经营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际领先银行调整了发展方向,未来国际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将不再盲目追求高杠杆、高风险、高收益,而是走上一条杠杆适中、风险适中、收益适中、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核心业务为依托的稳健发展之路。不过,国际金融危机并未改变综合经营的趋势,反而是综合经营比例比较恰当的国际大型银行显示出优势。研究国际银行业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经验,将为我国推进银行业综合经营提供有益的启示。
56-57

大型银行集团治理的挑战

摘要:大型银行集团公司治理发展和内涵 大型商业银行集团化发展历程 为满足客户金融消费升级以及全球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为了适应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趋势,近些年来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化、综合化、集团化发展步伐,初步实现了从传统间接融资中介向全能服务中介转变,由单一法人向现代大型金融集团发展。
58-60

以变革推动综合金融发展

摘要:随着金融深化情境下“泛投行”和“大资管”时代的来临,
61-62

综合经营的风险点与监管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经营实力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科技进步和来自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促使我国银行业必须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更有效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商业银行开始对综合经营进行了多方面积极探索与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应该力求准确、全面地分析综合经营的利弊得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通过“有所不为”实现“有所为”,金融管理和监管当局则应加强对综合经营相关风险的识别、
63-64
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

一带一路与大宗商品定价权

摘要:长期以来,在大宗商品市场,在既有的国际规则下,中国始终未能获得与自身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地位。一方面,中国是多类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和最大消费国,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也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在现有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下中长期面临“一买就涨,一卖就跌”的尴尬境地。
65-67

经济周期、债务周期与均衡

摘要:经济周期 总体来讲,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有效回升,整体仍然处于探底阶段。根据时间长短的不同,经济周期又划分为长经济周期、中经济周期和短经济周期三类。就长周期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由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带动的本轮长增长周期已进入尾声,新一轮科技革命尚在孕育突破之中,可持续的新增长动力还没有形成,导致全球经济处于反复探底过程。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