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评论、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贷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电子化、证券市场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 国际刊号:0578-1485
  • 国内刊号:11-1267/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96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49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金融 2015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新时期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摘要:我国的金融法律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保险法》等基础金融法律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和规章规范性文件为重要内容的制度框架。现行金融法律制度结构基本合理、体系较为完备,为维护国家金融秩序、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支持经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深化,部分金融法律法规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金融业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不断加快的形势,也存在不少立法空白亟待填补。因此,有必要继续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使之成为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可靠保障。
9-12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欧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摘要:2014年,欧洲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货币政策措施,并在2015年1月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范围扩大到公共部门债券。这些措施旨在维持欧元区中长期物价稳定,是欧洲央行一贯的政策目标。事实上,这种货币政策措施在欧洲也是前所未见的。
13-15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应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金融改革中,一方面,由于中国金融领域(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盛行审批制,这一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严重;另一方面,相对于银行间接融资模式,直接融资模式发展明显滞缓,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而严重不足。
16-19
中国金融杂志高端访谈

金改向更深层次拓展——访温州市市长徐立毅

摘要:魏革军:改革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施三年来,您怎样看待进一步深化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的效果呢?今年3月26日,浙江省温州金融改革领导小组了“温州金改新十二条”.您怎样评价“新十二条”的核心内容?
20-23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互联网 金融

互联网+金融的标准体系

摘要: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金融业是较早践行“互联网+”的行业之一,各类新兴互联网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传统金融机构也顺时而动,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本刊特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资深从业人士及相关金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24-25

互联网+保险的虚实观

摘要:在发展“互联网+保险”的过程中,虚实关系的处理无疑是一个关键。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概念,保险也是一个靠看不见、摸不着的“承诺”来支撑的行业。但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保险,它们最终的指向都是实体经济和实际利益。所以,无论是互联网的“虚”,还是保险的“虚”,最终都必须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落脚点。所以,我们在思考“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从“虚”与“实”这两个视角,去观察“互联网+保险”应该如何发展,即思考“互联网+保险”的虚实观。
26-27

信托业应拥抱互联网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行业面临被重塑,新兴行业不断被催生。有人说,以实现万物互联为己任的互联网,就像蒸汽机和电能发明发现一样,将会发挥划时代的巨大作用。无论你是否情愿,都将被以开放、平等、互动、低价、高效、信息透明、客户需求导向、重视用户体验、随时随地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大潮所包围和改变。面对席卷而来的“互联网+”浪潮,相比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尝试的态度,素以触觉灵敏、决策果断、行动迅速著称的信托业,却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勇于探索,大多数公司的表现显得过于持重。
31-33

互联网+证券的未来发展

摘要:当前“互联网+证券”加速发展 在全球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互联网在促进创新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战略计划,鼓励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33-35
中国金融杂志金融监管

有效治理基层行违规经营

摘要:近两年来各地信用风险事件不断发生,钢贸圈、物流圈、互联互保圈风险此起彼伏,担保、小贷公司老板频频失联,企业、储户存款频频失踪,凸现出作为社会融资主要供给方的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经营行为失范不是个别现象。2014年底,银监会在全国范围内布置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专项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商业银行违规经营问题亟需从源头上治理,让合规经营成为每一家经营单位、每一位从业人员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依法合规经营。
36-36

银行跨境监管的新进展

摘要:巴塞尔委员会最早提出了银行跨境监管的基本思想,并随着国际银行业务的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和发展跨境监管的思想、内容和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有关跨境监管的一系列文件是银行跨境监管最主要的参考规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危机在国际间迅速扩散和蔓延,跨境监管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充分暴露。
37-38

提升银行业监管执法效能

摘要:金融监管治理核心要义 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了两份关于良好银行监管治理机制标准的研究报告:《监管的独立性和金融稳定》和《危机防范和危机管理:监管治理的角色》。这两份报告提出了良好银行监管治理的四个标准:监管机构的独立性、问责性、透明性、监管操守。独立性意味着银行监管机构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能够摆脱利益集团的牵制而作出客观和理性的判断;问责性意味着银行监管机构不仅要对政府和立法机构负责,还要对被监管机构和公众负责;透明性意味着杜绝暗箱操作与监管寻租,使决策阳光化,确保公众对监管信息的可获得性;监管操守意味着监管人员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照善治(Good Governance)目标履职,不向自利行为妥协。
39-40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中国制造2025

企业转型升级与中国制造

摘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十年,我国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即2025午实现制造业强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本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学者对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41-43

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突破口

摘要: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了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央政府对我国制造业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国家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44-45

3D打印与经济增长新动力

摘要:2014年,我国GDP首次突破60万亿元大关,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为7.4%,创下1990年以来的新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目前,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符合科技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3D打印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式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在工业设计、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6-47

中国制造业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当属制造业,这不仅是因为制造业给我国挣来了“世界工厂”的美誉,更重要的是,现有的丰富物质生活以及居民收入绝对额的上升都和其有关。制造业和实际增长率几乎同步变化,这也反映出过去经济增长对制造业发展的依赖。和通常所认为的一些支柱产业不同,制造业中只有某些行业才被认为是支柱产业,但作为整体的制造业对实际增长率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这一点学界都认同。
48-50
中国金融杂志评论

宽信用还需疏通经济症结

摘要:今年上半年总体的经济数据说明我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信贷、投资增速下滑,内需、外需疲软。面对这种经济形势,央行采取多种政策性工具,包括降准降息等,保持贷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然而,相对宽松的贷币似乎并未解决实体经济的资金饥渴。M2虽然在5月份有所反弹,但增速下滑的态势并未出现明显的反转。在这种情况下,有分析呼吁“经济不起,宽松不止”。意思是当前央行贷币政策宽松程度还不够,需要继续降息甚至通过QE方式来刺激经济,直到我国经济增长有所好转。
53-54
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

“一带一路”沿线主权风险

摘要:在“一带一路”步入务实推进阶段的今天,多圜投资合作项目已展开布局,企业积极探索项目投资的路径和选择,雄伟战略的实施和落实,资本运作和项H投资落地是根本,市场化运作是基本前提,自然而然,作为市场的主体——项目落地的具体实施者企业而言,投资收益和风险衡量是必然考量的因素,沿线国家的主权风险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55-57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亚投行的治理结构

摘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我国倡议并主导的第一个区域性多边开发金融机构。作为国际金融家族的新成员,亚投行继往开来,需借鉴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机构的实践经验。笔者从资本份额与决策机制、组织与治理结构两方面对亚投行进行了法律解读。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