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金融杂志

《中国金融》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0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评论、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贷币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电子化、证券市场等。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
  • 主办单位:中国金融出版社
  • 国际刊号:0578-1485
  • 国内刊号:11-1267/F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96
  • 创刊时间:1950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9
  • 综合影响因子:0.496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金融 2010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十一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成就

摘要:“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以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
10-13

银行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肩负责任

摘要: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并强调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这样一场攻坚战,银行业如何履行自身所担负的使命,支持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14-15
中国金融杂志专访

创新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源泉——访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

摘要:试想十多年前,中国老百姓有谁享受过住房按揭,中国的小商户有谁能从银行贷出款来经营自己的买卖,中国的所有大型企业何时再也不用围着银行求贷款,又有谁敢于想象曾经饱受不良资产煎熬的中国商业银行会成为当今全球最赚钱的银行?……仅仅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切无不与我国银行业的商业化改革和创新相关。与过去相比,我们的商业银行已经从坐商走向了行商,从行政事业机关走向了商业经营机构。商业化的银行业服务与竞争日趋激烈,也迫使商业银行不断追求创新来满足客户需求,来提升自身服务和竞争。而这种创新已经开始从不断丰富的金融产品创新逐步扩展到银行组织架构的创新、盈利模式的创新,乃至经营思想与战略定位的创新。应该说,这些年来的金融创新让中国的老百姓尝到了甜头,让中国经济尝到了甜头,更让中国的银行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然而,就在金融创新为我们创造繁荣并准备大步向前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于是有一种思潮开始错误地认为这都是金融创新惹的祸,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的金融创新才刚刚起步,金融创新不足才是我们金融改革发展的真实状况。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我们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西方的教训正好说明由于它们监管制度创新不足才导致其金融产品的失控,进而演化成全球性经济危机。发展需要持续的创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不断的金融创新。而真正的金融创新又岂止是一个难字能够形容。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我们的金融创新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导向支持,更需要商业银行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一批批银行家们的智慧闪光。因为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他们要顶住常人难以想�
16-19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碳金融创新与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的影响及金融支持

摘要:经济低碳的度量和国际比较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概念的阐述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和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20-2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银行业的责任和努力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则取向。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
24-26

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与碳金融发展

摘要:碳金融并不是市场自动调节形成的,它的出现源自一系列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创新。碳金融主要源于两个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其中《京都议定书》所提出来的三个基于市场的弹性机制:排放交易机制(Emissions Trading,ET)、联合履行机制(Joint Implementation,JI)和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直接催生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金融公共政策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基于市场的制度安排,
26-28

我国基于CDM的低碳经济发展与碳金融支持

摘要: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三个关于碳减排的国际机制,即联合履行机制(JI)、排放交易机制(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活动的介入,这些交易机制在有效促进国际碳减排的同时,也日益构建起了庞大的国际碳排放权与碳金融市场体系。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2012年每年的市场规模至少达600亿美元,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
30-31

美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摘要:《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2009全球碳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达到144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交易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已建立起丰富和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体系。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显示,近5年来,美国在配额和项目领域下的碳交易额已超过10亿美元。
32-33

推进我国碳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

摘要:国际碳排放交易与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自英国政府2003年颁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全球碳金融活动日益活跃,发展迅猛。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私营部门在内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碳排放交易中,交易规模迅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报告,
34-35

煤炭行业低碳发展与金融支持——以山西为样本

摘要: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全球兴起的以采用低碳能源和去碳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为目标的新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途径。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要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要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以煤兴产,以煤兴业,特别要用节能、节水、环保、低碳、清洁的方法,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延长煤炭产业链,
38-39

欠发达地区碳金融现状与发展路径——以牡丹江地区为例

摘要:存在的问题 我们共向牡丹江市区及6县(市)的9家金融机构发放碳金融调查问卷114份,收回有效问卷109份。调查显示,欠发达地区碳金融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40-40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新的汇率体制还是新的利率体带

摘要:谈到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汇率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正如最近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汇率问题自然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毕竟没人愿意目睹20世纪30年代破坏性极大的“以邻为壑(beggar-thyneighbor)的汇率贬值政策”重现。
41-42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关注房地产调控

积极应对房地产调控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摘要: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曙光,压制了一年多的购房需求在2009年第二季度呈现出井喷态势,房价迅速飙升,一些热点城市的房价有多个月份的月涨幅超过了10%,年度涨幅几乎翻了一番。而进入2010年以来,“央企地王”的诞生,更是直接改变了市场的预期,恐慌性购房、投资炒作大量进场,房价瞬间呈现跳跃式增长。
43-44

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要: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2010年年初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商业银行既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又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的重要媒介,房地产市场调控对商业银行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45-46

透视中国银行业的房贷压力测试

摘要:压力测试的背景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规模迅速扩大,房地产贷款在银行全部贷款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见图1、图2)。房地产贷款在给银行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其蕴含的风险也在随着房价的非理性上涨而不断上升。
47-49

房地产市场调控下的房贷风险与防控

摘要:2010年以来,为遏制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国家陆续出台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系列调控政策。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上半年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大幅减少,部分二三线城市也进入量缩价跌的市场调整期。随着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未来房地产价格有可能出现向下调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使占据银行信贷相当比重的房地产贷款风险再次处于风口浪尖。如何有效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理,防止大规模不良贷款发生,是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而迫切的任务。
53-54
中国金融杂志商业银行

压力测试与金融稳定性评估——基于欧美银行业的实践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周期的不确定性因素,从欧美银行压力测试的实践来看,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压力测试框架,并把压力测试方法纳入现有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之中,对于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以及缓解新资本协议的顺周期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55-57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建立房地产业对冲机制的可行性

摘要:据地产中介机构估算,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总市值已经接近我国GDP的两倍。该比例相当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水平,但仍然略低于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的水平。与此同时,目益高涨的房价和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