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 11-1267/F 国内刊号
  • 0578-148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金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视点、金融科技、评论、人物、全球瞭望、观察思考、史话、数据、基层声音、随笔

中国金融 2009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地方融资的关系8-9

摘要:从2005焦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中国城市/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专题研究项目,并于2005年和2007年两次了《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今年是第三次评价报告,此次的报告专注于探讨地区金融风险差异对信贷资金流向的影响,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中国金融杂志专栏:我和新中国的金融事业
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确立的回顾10-11

摘要:1983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依照这个决定,人民银行从1984年1月1日开始,不再承办工商企业信贷和城镇储蓄等专业银行的业务,成为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这是改革开放后银行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当时,我在人民银行任行长,亲历了这次改革,至今仍有较深的记忆。

人银行全面加强经济信息工作的前前后后12-14

摘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从1979年起要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从此,银行也开始了改革。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银行不能只当会计、出纳,要抓经济,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为了更好地发挥银行凋节经济的作用,人民银行从1980年初大力开展了经济信息工作。

征稿启事14-14

摘要: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华诞,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本刊开设“我和新中国的金融事业”专栏,现向广大读者征稿。征稿内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实际感受回顾60年来中国金融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追忆60年来中国金融业走过的峥嵘岁月,讲述60年来中国金融业发生的难忘故事,畅想中国金融业的美好前景。

中国金融杂志特别报道
2008-2009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5-18

摘要:金融生态的源起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金融信息可得性的逐步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但是起初,人们的目光集中于金融体系自身,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主要归因于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甚至归因于从业人员们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而腐化堕落。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后危机时期货币金融稳定的新框架19-21

摘要: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基础的重新校正意味着监管原则和方式的彻底变革,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宏观货币金融稳定框架将同步纳入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稳定的动态机制。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关注国际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世界贸易不会根本改变的八个长期趋势22-24

摘要:历次经济金融危机的历史反复证明,世界经济贸易在危机期间将经历一段痛苦的调整,但危机过后经济全球化还将重新启程,世界贸易作为世界经济发动机的作用不会根本改变。

危机冲击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分析和预测25-26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国际贸易活动将重振活力,全球国际资本流动将重新恢复较快增长。

美国金融危机的运行阶段与发展态势27-29

摘要: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已有1年时间,虽然美国采取了力度较大的经济金融刺激措施,金融危机蔓延力度大幅缓解,但至今金融危机仍未见底。

中国金融杂志经济观察
经济增长趋势是V还是W30-32

摘要: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不稳定: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再次凸显,未来的通胀压力不容忽视,宏观经济稳定可能再次面临严峻挑战;收入分配格局发生变化,居民消费需求仍有待提高,经济增长潜力不容乐观。

经济“止跌-复苏”进程中的宏观风险33-35

摘要:事实上,中国宏观经济所呈现的止跌触底,分化矛盾,底部振荡的这些运行特征蕴含了大量的风险,这些风险是我们在“止跌复苏”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金融支持节能减排
新能源革命与金融危机36-37

摘要:2004年6月初,在德国召开的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吹响了新能源革命的号角,提出开发新能源,解决能源来源多元化与保障能源安全、发展经济与脱贫、减排温室气体与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自此,世界各国开始大规模地开发利用新能源。2004-2008年,全球的风力发电由4700万千瓦增加到1.2亿千瓦,

节能减排的金融支持之道38-39

摘要:所谓节能,是指在同等产出的情况下减少能源消耗,或者在相同能源消耗的条件下提高产出水平。所谓减排,简单地说就是指减少废气、废液、废物、噪声、噪光、无线电扰动等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值得注意的是,节能技术可以起到间接减排的作用,但减排不一定能实现节能,甚至反倒有可能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从市场的角度看,节能是有效益的,

全球碳市场发展状况与展望40-41

摘要:自从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延伸,人类在自然界留下的“碳痕迹”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日益明显的危害:极地冰川的消融、积雪的加速融化、沿海地区极端恶劣天气的频发等等,现实已经不容我们再忽视温室气体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

国有林区发展碳汇经济大有可为—对黑龙江省伊春市的调查分析44-45

摘要:碳汇是指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以牛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物及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的过程。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缔约国在日本京都达成《京都议定书》,同意减少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碳、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氧化硫)的排放量,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应加快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46-48

摘要:在我国金融业取得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美好前景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我国的金融安全网。

透析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的金融问题49-50

摘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和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推力,在中美关系发展上意义深远。

影响货币政策前瞻性的几个客观因素51-52

摘要:在加强货币政策前瞻性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中央银行体制,经济结构等因素以及货币政策的局限性,才能有效提高货币政策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