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金融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Finance

  • 11-1267/F 国内刊号
  • 0578-1485 国际刊号
  • 0.7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金融是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金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专题:金融系统LEI推广应用、专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家论坛、专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金融监管、绿色金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视点、金融科技、评论、人物、全球瞭望、观察思考、史话、数据、基层声音、随笔

中国金融 2007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金融杂志专栏: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推进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访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刘明康6-8

摘要:记者:感谢刘主席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首先,请您谈谈银监会将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步。

努力开创农发行改革发展新局面9-11

摘要:我作为十七大代表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多次学习了报告原文,深感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思想深刻,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联系农业发展银行实际,深切感到党的十七大为农发行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加大改革重组力度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12-14

摘要: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就是要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光大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头脑,提出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财税改革——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15-16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详尽阐述了党的思想路线、执政方针和政策体系,贯穿其中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而财税政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大以来,财税政策始终在配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各级政府财政支出向义务教育、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加大;再比如取消农业税、调整消费税税目等税收政策的出台。事实表明,财税政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十七大报告对财税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去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本刊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

中国金融杂志特稿
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体制机制和效率问题17-18

摘要:党的十七大把农村金融问题列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创新。这是党和国家对农村金融工作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银监会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从影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根本性原因和重大体制机制障碍人手,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强化审慎监管,推动科学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农村信用社分期分批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明显改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金融服务。

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19-2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对于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笔者就以下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推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21-22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前期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深化自身体制和机制改革,纵深推进分支机构的改革,成为摆在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与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推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改革的探索——以工商银行天津分行实践为例23-25

摘要:近年来,建行、中行、工行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改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按照2006年末市值计算,三家国有上市银行已经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型银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有银行改革发展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正如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基层网点改革明显滞后,国有银行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近年来,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扁平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26-27

摘要:实施扁平化改革的主要情况 2005年以前,建行绵阳分行实质上还不是一个专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分行机关仍是管理机构,以行使管理职能为主,绝大部分业务依赖下属支行、分理处开展;各支行、分理处按行政区域划分业务范围,部门之间同一业务条块分割,难以对客户形成统一标准化服务,而且对客户的服务层次较低,内容简单雷同;支行、分理处之间无序竞争激烈,常常是众多分支机构对部分客户提供“饱和式”的重复服务,而对一些客户“谁都‘忘记’提供服务”;各支行、分理处之间,相同业绩员工收入却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金融杂志专家论坛
当前股市运行中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28-30

摘要:2007年,中国股票市场基本上延续了2006年的持续上行走势,2007年10月份上证综指一度突破了6100点,与2006年底的2675点相比,上涨了128%;股价平均水平在10月16日高达每股19.56元,与2006年12月14日的每股6.09元相比,上涨了221%。此间,股指和股价也曾有过几次短暂下落,但总体来看,股市依然高位运行。如何看待这段时间内的股市运行态势,境内外争论甚多。笔者认为,就中国股市运行而言,如下几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美国次贷风波引发对金融稳定的再思考——德国央行的视角31-33

摘要:在德国央行,我们将金融稳定定义为金融体系有效履行其主要职能的能力,即在配置资源、分散风险、支付结算及证券交易结算方面的能力。这些职能即使在市场压力或是结构调整阶段也应能平稳履行。

中国金融杂志专题:并购市场的国际视野与中国战略
从历史的高度看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趋势——访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34-35

摘要:记者首先请王会长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并购市场的发展脉络? 王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在中国出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好好总结一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从清朝开始就有关于公司转卖交易的规定。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并购的高潮,在上海、天津等地,兴起了股票市场交易,并出现换股并购等现代并购方式,这一阶段的并购属于初级形态的市场化并购。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着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并购,在城市主要是表现为公私合营,在农村进行集体化和公社化。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回顾与展望36-38

摘要: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总体评价 并购市场总体向好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总体上看,并购市场的交易越来越活跃,其资源配置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交易数量稳步增长,而且在规范化和市场化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规相继出台。因此,总体向好的趋势是清晰的。

国际金融并购风云与趋势39-41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的经济疆域已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疆域中,重大国际并购在其中总能激起巨大反响。2007年10月8日由苏格兰皇家银行牵头的三家欧洲银行财团宣布收购了荷兰银行,其意义远远超越了世界最大的银行并购交易额1010亿美元的本身,也并非仅仅意味着拥有183年历史的荷兰银行控股公司命运的终结,而是显现出近期金融并购在世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不断升温,高潮迭起。2007年中国银行业在国际并购市场上大显身手,成为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对手,这也许意味着揭开了世界金融并购史新的一页。

网罗并购风云人物 汇聚并购焦点事件——2007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启动42-43

摘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并购投资逐渐取代新建投资,成为中国投融资的主流。2007年,中国并购市场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大潮中,谁能挺立潮头,成为当之无愧的并购风云人物?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并购事件中,哪些案例又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事件?

中国金融杂志视点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定位的现实选择47-49

摘要:1999年,我国先后组建了信达、长城、华融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和处置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剥离的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经过近8年的努力,资产管理公司已将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资产基本处置完毕,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都实现了财政部核定的经营目标,现正等待财政部组织进行政策性损失清算和财务重组,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路径和建议50-51

摘要:在2006年底完成了政策性资产的处置任务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略称为AMC)的出路问题更加严峻地摆在了人们面前。

中国金融杂志银行业监管
银行业案件治理与日常操作风险防控52-54

摘要: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银行监管同时不断加强,透明度不断提高。国内商业银行接连发现并主动挖出一些大案要案,体现出中国银行业正视风险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自信。银监会提出,2007年案件专项治理的目标是要比2006年主要指标下降20%,现在时间已经临近年末,案件总数、百万元以上案件数和涉案金额已经均比上年同期下降50%以上。保持案件治理的成果、防止反弹,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掌握操作风险的状况,了解操作风险的动态变化,铲除案件产生的基础,从根本上减少操作风险和案件的发生,保证案件治理的成果更加客观、真实、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