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论著
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特点1761-1765

摘要:目的:探讨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特点及其与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等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耶鲁布朗(Yale-Brown)强迫量表评估38名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及38名正常被试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及总体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软件(CANTAB)中剑桥任务(CGT)、信息采集任务(IST)评定其风险决策特点。结果:晚发型强迫障碍组Yale-Brown量表总分(t=35.44,P〈0.05)、强迫思维分(t=18.49,P〈0.05)、强迫动作分(t=17.75,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晚发型强迫障碍组CGT决策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9.02,P〈0.05),风险值(t=-6.93,P〈0.05)、风险校正值(t=-2.23,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体下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6.49,P〈0.05);IST总平均翻开方块数(t=5.77,P〈0.05)、收益固定(t=5.75,P〈0.05)及收益递减(t=7.13,P〈0.05)情景下平均翻开方块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总平均翻开方块反应时(t=3.62,P〈0.05)、收益固定(t=2.85,P〈0.05)及收益递减(t=2.88,P〈0.05)情景下平均翻开方块反应时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晚发型强迫障碍组Yale-Brown量表总分与CGT总体下注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5);强迫思维得分与CGT总体下注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0.31,P〈0.05),与IST总正确数(r=0.34,P〈0.05)、收益递减情景下正确数(r=0.42,P〈0.05)呈显著正相关;强迫动作得分与CGT决策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5)。结论:晚发型强迫障碍患者风险决策速度较慢,决策时更为保守,更少冒险,即使以牺牲收益为代价,且强迫思维、强迫动作对风险决策存在不同影响。

性激素水平与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1765-1768

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水平与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首诊精神分裂症26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均接受经典抗精神药物治疗,治疗8周,同时选取28例同期入院正常体检者男性为对照组,分别抽取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轴窝静脉血,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中促滤泡成熟激素(FSH)、黄体酮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含量,并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性激素与PANSS量表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FSH、LH、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254,4.708,8.020;P〈0.05),而E2、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845,4.750;P〈0.05);治疗后患者FSH、E2、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2.025,3.751,4.111;P〈0.05),而在LH、PR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094,4.459;P〈0.05)。观察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6.287,6.927,3.133,3.360;P〈0.05),阴性症状评分和PANSS总分与血清中PRL水平均呈正相关(r=0.367,0.338;P〈0.05),而与E2呈负相关(r=-0.474,-0.451;P〈0.05)。结论:首诊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健康者血清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泌乳素水平或低雌二醇水平可能是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机制之一。

早期干预对精神迟滞患儿的作用效果分析1769-1771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精神迟滞患儿的作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精神迟滞患儿纳入观察组,对其采用行为干预,另选取100例同期来医院检查的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感觉统合量表、适应行为能力以及韦氏智力测评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智力水平、感觉统合能力、适应行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智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8119,P〈0.05);观察组的感觉统合能力、适应行为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6026,17.9991;P〈0.05)。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精神迟滞儿童的感觉综合能力、适应行为技能同时可促进其智力发育。

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1771-1773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饮食情况调查表及老年抑郁量表(GDS)对济宁市某社区16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7.3%。单因素分析表明,居住在城市(χ~2=10.110,P=0.003)、家庭和睦(χ~2=9.587,P=0.019)、经常吃水果(χ~2=6.976,P=0.013)、豆制品(χ~2=7.373,P=0.012)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和睦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低(OR=8.190,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和睦情况是影响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饮食因素对抑郁症状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老年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负波(MMN)的对照研究1774-177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G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变异。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记录了35例GD患者的MMN,并与40例AD患者和39例健康老人(NC)的MMN进行比较。结果:MMN潜伏期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42,P〈0.01),AD组与GD组潜伏期均延长(P=0.000,0.006),AD组较GD组潜伏期延长(P=0.037);MMN波幅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91,P〈0.01),AD组较NC组、GD波幅降低(P=0.000,0.009)。结论:老年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MMN存在异常,MMN对GD与AD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电休克治疗对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影响1777-1780

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治疗对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患者42例,分为MECT+药物治疗组(A组,n=20)、药物治疗组(B组,n=22),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月、12月、2年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杨氏躁狂量表(YMR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计算有效率、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A组治疗后、6月、12月、2年PANSS阳性因子及总分、YMRS总分明显低于B组(P〈0.05)。随访6月、12月、2年,A组的有效率100%、100%、95%,B组的有效率68.18%、63.6%、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6,8.984,10.395;P〈0.01);A组的复发率5%、5%、10%,B组的复发率31.8%、40.9%、54.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6,12.920,9.355;P〈0.05);A组的再住院率5%、5%、10%,B组的再住院率18.2%,27.3%,31.8%,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复发和再住院累计生存曲线优于B组。复发的log-rankχ~2=9.140,再住院的log-rankχ~2=4.199(P〈0.05)。且两组各时段药物不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合并ECT治疗对于儿童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精神症状巩固十分重要,显著的降低了精神症状的复发及再住院率。

延续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780-1783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延续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评估量表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评分、BI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t=2.5749,2.0770;P〈0.05),BI指数及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t=-16.6896,-16.7939;对照组t=-4.6752,-9.8649;P均〈0.05),且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5966,11.2096,9.171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状况、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8项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对孕产妇血糖的影响及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的效果1784-1787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焦虑情绪对孕产妇血糖造成的影响,并探索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产科病房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妊娠期糖尿病的110例孕产妇,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所有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且按照评分结果将其中评分≥14分的18例孕产妇分成研究组,评分〈14分的92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两组孕产妇均常用产科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观察两组护理前的血糖指标情况,以分析焦虑情绪对孕产妇血糖的影响,同时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的HAMA评分变化,并观察两组的围生期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t=2.0677,4.6560,2.0494;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HAMA评分与护理前、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低(t=16.8259,-10.1203;P〈0.05);两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结论:焦虑情绪会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血糖水平,而通过心理干预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可有效缓解孕产妇的焦虑情绪,改善围生期结局。

120例肺癌患者合并癌性疼痛的心理状况干预1787-179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合并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120例肺癌合并癌性疼痛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评分,并对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进行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423,-3.043,-3.026;P〈0.05)。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0.531,8.248,5.560,7.791;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619,P=0.0059)。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肺癌合并癌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手法按摩联合情志干预改善住院冠心病伴失眠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评价1791-1794

摘要:目的:评价手法按摩联合情志干预改善冠心病伴失眠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冠心病伴失眠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联合手法按摩加情志干预,干预10d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HAMD)/抑郁(HAMA)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2.332,P〈0.05,t=-6.114,P〈0.01);头晕、胸闷、心悸、胸椎椎旁压痛、颈痛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167,7.441,4.544,6.026,9.062;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702,4.258,7.634,6.525,7.836,11.629,3.332;P〈0.05或0.01)。结论:手法按摩联合情志干预有助于缓解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消化性溃疡患者觉察压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1795-1798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觉察压力、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消化内科门诊确诊消化性溃疡患者43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4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觉察压力量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993,P〈0.01)。社会支持、控制感、婚姻是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在控制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值为0.0416,占总效应的20.6%;社会支持在超载感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值为0.0832。社会支持在控制感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调节效应(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满意度较低,社会支持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满意度影响较为明显,在控制感与生活满意度间具有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

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799-180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分别进行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本研究焦虑的发生率为20%,抑郁的发生率为3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得分均显著降低(t=9.59,7.73;P〈0.01),对照组得分也显著降低(t=4.51,5.18,P〈0.01),但观察组SAS、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14,-2.75;P〈0.01),提示治疗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LHFQ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7.01,3.8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提高。治疗后观察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52,P〈0.05),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肝胆外科围术期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1802-1805

摘要:目的:观察肝胆外科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价值,为患者围术期治疗护理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入肝胆外科进行手术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全程心理护理配合常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74.54%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54.55%(χ~2=4.807,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72%与对照组有效率83.64%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所需时间(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18%(χ~2=13.469,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73%(χ~2=9.290,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具有改善患者治愈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护理价值,在围术期配合常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降低负性情绪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与对策1805-1808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并分析其应对措施,辅助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诊治的110例急诊重症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针对性地抢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分析其心理特征并采取专业性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疗效对比。结果:专业性心理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健康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评分总分(t=4.3675,P〈0.00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1%,与研究组比较(χ~2=4.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了解急诊重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专业性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有效率,进而减少风险事件。

综合心理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1808-1811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早期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根治行放射治疗的早期鼻咽癌患者118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在出院时,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62,P〈0.05);研究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49,P〈0.05);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6.95%和15.2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个月后随访时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55.93%和16.95%,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9.36,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86.44%和30.5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01,P〈0.05);两组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分别为94.92%和22.0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4.53,P〈0.05)。结论:综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早期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放射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孕妇心理因素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1812-1814

摘要:目的:观察孕妇心理因素(焦虑)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产前心理疏导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生产的130例孕妇的基本住院资料,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将130名孕妇分为观察组(有焦虑情绪孕妇)与对照组(无焦虑情绪孕妇),分别为47例和83例,观察两组孕妇阴道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人数,同时对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阴道自然分娩率27.66%,刨宫产率72.34%,对照组孕妇阴道自然分娩率60.24%,刨宫产率39.76%,两组数据差异显著(χ~2=12.75,P〈0.001);观察组孕妇阴道自然分娩时间、剖宫产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t=3.80,3.41,-19.00;P〈0.01);产后抑郁、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在孕期出现的焦虑症状会显著增加剖宫产率,降低阴道自然分娩率,同时焦虑情绪会增加分娩时间、加大出血量,给产后婴儿及孕妇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卒中后早期CT值与预后抑郁指数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1815-1818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CT值预后抑郁指数及神经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因缺血性脑卒中于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9例,根据预后是否发生抑郁分为抑郁组(PSD)和非抑郁组,记录所有患者卒中部位的CT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SPSS 24.0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SD组和非PSD组患者病变部位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D组患者卒中后2w、1m和3m的抑郁指数显著高于非PSD组(t=7.083,10.369,13.866;P〈0.05),PSD组患者在卒中后1m和3m的HAMD评分显著高于非PSD组(t=7.758,11.027;P〈0.05),其中PSD组的平均CT值为(23.4±2.5)HU,非PSD组的CT值为(28.4±2.8)HU,PSD组显著低于非P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17,P〈0.05),卒中后3个月PSD组的NIHSS显著高于非PSD组(t=5.262,P〈0.05)而ADL分低于非PSD组(t=-7.330,P〈0.05),缺血性脑卒中早期CT值和抑郁指数显著的负相关(r=-0.477,P=0.016),与HAMD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26,P=0.004),与NIHSS评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487,P=0.001),与ADL评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03,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CT值与抑郁指数和神经功能呈负相关,对卒中后PS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延续性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1819-1822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9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和护理,患者出院后对照组给予饮食、用药、定期复诊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饮食等延续性护理。院后均随访5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等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1.3±4.6)分、(40.6±5.1)分,显著低于出院时的(57.0±6.4)分、(58.9±6.2)分以及对照组护理后的(51.2±5.8)分、(49.7±5.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62,-15.291,8.971,8.219;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73,4.021,3.406,3.624;P〈0.05);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11,2.276,3.408,4.956;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