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论著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影响1281-1285

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在不同时点来观察是否对其精神病性症状有改善或延迟.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问卷随访.并在干预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进行阴性及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最终完成99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49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PANSS阳性症状(F=4.14,P〈0.05)及总分(F=6.30,P〈0.05)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阳性症状(F=3.47,P〈0.05)及总分(F=3.67,P〈0.05)的分组与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职业是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保护性因素(P〈0.05,OR=0.17).结论:对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以有效延缓此类人群的精神病性症状的进展.

绘画艺术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的作用1285-1288

摘要:目的:探讨绘画艺术训练联合药物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78例康复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40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干预组实施绘画艺术训练,对照组提供常规社区随访服务,干预持续半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满意度量表(LSIA)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干预组PANSS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3.81,-4.07,-3.12;P〈0.01),两组阳性症状分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GSES、LSI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63,3.17;P〈0.05).结论:绘画艺术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对照研究1289-1292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恢复及精神症状的改善在治疗中所产生的作用.方法:来自我院住院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药物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组)30例,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利培酮单一药物治疗,研究组每周进行1次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于基线期,2、4、8、12周末,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精神症状评定,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在治疗第二周时研究组PANSS阳性症状项目减分高于对照组(t=2.24;P=0.02),第4、8周末阴性因子分研究组减分高于对照组(t=2.61,P=0.01;t=3.67,P=0.001),12周末研究组在阴性因子分(t=3.54,P=0.001)、总分(t=2.07,P=0.04)比较上减分高于对照组.通过MoCA量表对认知功能评定,研究组在第二周时执行功能分值高于对照组(t=2.29,P=0.02),第4周较执行功能(t=2.14,P=0.03)、抽象(t=2.30,P=0.02)和总分(t=3.09,P=0.003)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8周执行功能及总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出现注意(t=2.63,P=0.01),延迟回忆(t=2.58,P=0.01)高于对照组,第12周末时两组间比较执行功能(t=2.05,P=0.04),注意(t=2.38,P=0.02),延迟回忆(t=2.57,P=0.01),总分(t=3.11,P=0.003)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症状的改善和认知功能的恢复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湖南某高校医学生疑病症状现状及求助行为分析1292-1297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疑病症状发生情况及其求助行为.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大一到大四不同专业的797名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①55.33%的医学生在过去一年报告发生过疑病症状;②76.87%的疑病症状医学生求助,其中,首选非专业求助方式所占比例最大;求助非精神科医生和求助精神科医生所占比例较小;③不同性别(χ2=11.85,P〈0.01)和不同来源地(χ2=4.36,P〈0.05)的疑病症状医学生求助率不同;女性较男性更多求助,来自农村的疑病症状医学生较城镇更多不求助;④疑病症状医学生的求助方式在性别(χ2=7.74,P〈0.05)、年级(χ2=16.64,P〈0.05)、专业(χ2=16.33,P〈0.01)、疑病知识得分(χ2=16.58,P〈0.01)的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⑤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级、专业、疑病症知识得分是疑病症状医学生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疑病症状在医学生中发生较普遍,应予以重视;可鼓励其适当使用非专业方式寻求帮助,更重要的是,应加强对疑病症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对疑病症形成正确认知,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1297-1300

摘要: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文拉法辛组各40例,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第6周末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低于文拉法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P〈0.05);两组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比较自始至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间的疗效和总体有效率无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似且有效,但较文拉法辛更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生物反馈在焦虑症早期辅助治疗的疗效1300-1302

摘要:目的:观察丁螺环酮、生物反馈在焦虑症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首发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帕罗西汀加生物反馈组、帕罗西汀加工螺环酮组和只用帕罗西汀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HAMA评分比较,1周末,丁螺环酮组、生物反馈组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帕罗西汀组比较差异显著(q=3.63,4.46;P〈0.05).2周末,丁螺环酮组、生物反馈组HAMA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丁螺环酮组与帕罗西汀组比较差异显著(q=4.09,P〈0.05),生物反馈组与帕罗西汀组比较差异显著(q=4.03,P〈0.01).3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丁螺环酮、生物反馈在焦虑症早期治疗中对疾病缓解更快.生物反馈有助于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

综合康复培训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态度和生活质量1302-1305

摘要:目的:探讨利伯曼精神康复技术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以下简称综合康复培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态度和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曾接受综合康复培训的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服药态度问卷(Drug Altitude Inventory,DAI)及精神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在培训前和后(约3周)进行评估.结果:综合康复培训治疗前后比较,DAI分数升高(t=9.875,P〈0.001),SQLS的3个维度社会心理、动力精力,症状副作用的分数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1,-12.112,-7.373;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AI与性别、SQLS各维度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相关.结论:综合康复培训能显著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动力精力及症状副作用,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态度,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1305-1309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智力测定工具、成人公认认知测评(MCCB)以及自我效能量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115,-2.736;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t=8.286,4.745,5.030,10.018;P〈0.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瑞文智力测验结果无明显差别,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瑞文智力测验结果高于对照组(t=-3.148,-4.812;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MCCB测验各项得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MCCB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309-1314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配合个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抑郁症患者按照家庭分型标准分为:极端型、中间型以及平衡型3组,探讨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平衡型、中间型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极端型(χ2=8.34,7.64;P〈0.05).治疗后各分型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9.23,P〈0.05),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6.22~8.17,P〈0.05).治疗后,中间型、平衡型组HAMA、HAMD、SCSQ评分均显著低于极端型组(t=4.36~6.48,P〈0.05).治疗6周后,中间型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极端型(t=6.87,7.99;P〈0.05),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平衡型、极端型组(t=4.39~7.44,P〈0.05).结论:rTMS联合个性化护理对中间型、平衡型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极端型.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1314-1317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0例,A组服用阿立哌唑,B组服用利培酮,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A、B两组相比,治疗2周后的总分、阳性症状分数,以及治疗4周后阴性症状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6,5.362,3.896;P〈0.05),阿立哌唑组均高于利培酮组,其余各时间段的总分和各项因子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治疗有效率为84.6%,B组8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在A组为42.3%,B组为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155,P〈0.05);④患者的依从性A组为85.4%,B组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虽然较利培酮慢,但总体疗效相似,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震颤、肌强直以及静坐不能,在患者的依从性上也优于利培酮,因此,阿立哌唑对于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中年人人格调查1317-1321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中年人群体的心理特征,并了解其偏离一般群体的程度,进一步探讨导致了这种问题的原因.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量表(MMPI)对心理咨询门诊中64名中年人群体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发现,中年人异常因子排位前3的依次为:精神衰弱〉癔病〉精神病态;男女两性在癔病和神经质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798,-2.160;P〈0.05),并且女性得分都要显著高于男性;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年人在男-女子气、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精神病质以及神经症质,存在显著性差异(F=2.583,3.465,2.730,4.412,2.723;P〈0.05);不同职业类型中年人在疑病、癔病、男-女子气、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神经症质、精神病质以及男子-女子气这几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F=2.807,2.837,3.344,2.581,2.361,3.444,2.326,2.232;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在疑病因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文化程度则与疑病因子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中中年人存在着相当多的心理状态偏离,具有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1321-1324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患者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因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抗抑郁治疗组(B组),以40例非抑郁症的脑血管意外患者作为对照(C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通过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量表比较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通过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3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以评价结果 .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NIHSS评分高于B、C组(t=8.520,13.398;P〈0.05),治疗后6个月A组的ADL评分低于B、C组(t=4.370,6.694;P〈0.05);治疗前A、B组之间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A、B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5.112,21.238;P〈0.05),且B组评分显著低于A组(t=14.920,P〈0.05);治疗前A组和B组PSQI评分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月3组的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t=3.909,17.923,6.642;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t=13.172,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合并抑郁症将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积极给予抗抑郁处理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行为干预对老年患者焦虑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1325-1328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对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老年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潘立酮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作为基础治疗,干预组患者采用心理、饮食和运动进行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胃脘痛、胃脘饱胀和嗳气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3种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患者的胃脘痛、胃脘饱胀和嗳气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63,-3.165,-4.201;P〈0.01),治疗后干预组的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7.442,P〈0.001),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0,P〈0.001),干预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结论:行为干预能提高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西酞普兰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抑郁患者的疗效1328-1332

摘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伴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老年前列腺良性增生伴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研究组加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IP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t=18.712,13.780,24.085,19.818;P〈0.05);研究组患者的HAMD、IP-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t=2.833,-4.114;P〈0.05);研究组患者的Qmax、RUV、前列腺体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89%高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结合治疗前列腺药物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伴抑郁患者在保证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抗抑郁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1332-1335

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50例作为调查组,选取体检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简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用应对问卷(MCMQ)对患者进行评估,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分析.结果:调查组患者的心理变态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03,P〈0.01),调查组患者的总均分(t=7.406,P〈0.01)、躯体化(t=9.130,P〈0.01)、强迫症状(t=8.408,P=0.01)、抑郁(t=7.176,P〈0.01)、焦虑(t=8.128,P〈0.01)、恐怖(t=9.886,P〈0.01)和精神病性(t=4.737,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评分中,回避评分比较调查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74,P〈0.01).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变态的人格评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心理健康评分与健康人有差异,其主要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

脑卒中后急性应激障碍患者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1335-1339

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急性应激障碍(ASD)患者发生便秘的现状,探讨其发生便秘的影响因素,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49名脑卒中AS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周岁(χ2=34.000,P〈0.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χ2=7.282,P〈0.01)、性格趋于内向(χ2=8.826,P〈0.01)、口味偏咸(χ2=8.580,P〈0.01)、食用辛辣食品(χ2=6.394,P〈0.05)、吃蔬菜种类在6种以下(χ2=3.602,P〈0.05)、不食用粗粮(χ2=4.253,P〈0.05)、日饮水量在1000ml以下(χ2=27.303,P〈0.01)、吸烟(χ2=7.264,P〈0.01)、饮酒(χ2=7.950,P〈0.01)、入院后主要在床上活动(χ2=12.626,P〈0.01)、住院期间每日床下活动小于30分钟(χ2=16.088,P〈0.01)、无退休金(χ2=4.709,P〈0.05)、收入入不敷出(χ2=6.715,P〈0.05)、经济负担大(χ2=8.891,P〈0.01)家庭的患者发生便秘的危险性更大;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性格类型趋向内向、食用辛辣食品、食用蔬菜种类低于6种、不食用粗粮、日饮水量小于1000ml、吸烟、饮酒、入院后锻炼方式、住院床下活动时间小于30分钟、无退休金、家庭经济负担重是影响卒中ASD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性格、饮食及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是脑卒中ASD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

某部235名新兵士兵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结果1339-1342

摘要:目的:对入伍新兵进行心理复查,筛查心理障碍,保障入伍新兵心理健康.方法:采用全国征兵心理检测技术中心研发的士兵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专用软件和专用试卷,在新兵入伍后1个月,对某部235名新兵进行心理复查,并对计算机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计算机心理检测合格率为83.82%,言语和数学能力测验合格率为99.15%,人格测验不合格率为14.89%,结构性访谈35人,不合格人数6人,占总人数的2.55%,均诊断为适应障碍,Set、Net、Dit排在结构性访谈不合格者人格因子异常率的前3位.结论:入伍新兵心理复查结果好于应征公民心理检测结果;士兵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能有效筛选出心理障碍者,具有很好的筛查性;有必要在入伍后1个月进行心理复检,为入伍后新兵心理问题筛查和心理干预提供指导.

消防员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效度分析1342-1345

摘要:目的:评估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在消防部队基层官兵中使用的信效度,研究消防官兵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通过分层比例抽样在全国消防基层中队抽取1548名官兵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分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效度,同时分析消防官兵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特点.结果:总量表的Cron-bach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0.723,重测信度0.921.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把被试分为心理正常组和偏常组,两组人员在4个分量表上的得分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t=3.27~5.484,P〈0.01),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对比军人常模,消防员在总分、客观支持和利用度上的得分要高于军人常模,而主观支持则低,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t=-21.37~55.41,P〈0.001).结论: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信效度可靠,消防员获得的客观社会支持及主观感受均与普通军人不同,消防部队有其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