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专家论坛

勃起障碍的临床研究新进展(DSM-5新标准)

摘要:勃起障碍(Erectile disorder,ED)既往称为阳萎(Impotence),是一种典型的男性性功能障碍。其特征是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维持勃起以满足性生活,且病程在6个月以上。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1994)的诊断术语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第4版修订版(DSM-IVTR,2000)更名为男性勃起障碍(Male erectile disorder)。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3年5月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DSM-5修订诊断术语为勃起障碍(Erectile disorder)。近年来,在人类性学、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对勃起障碍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根据DSM-5的标准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本文对勃起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和保健进行了分析。
161-16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论著

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功能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n=42)和利培酮组(n=37),在基线、治疗4周和8周时进行探究性眼球运动测试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结果:1眼动功能显示,治疗8周时两组的凝视点数显著提高(P〈0.01);反应性探索评分(RSS分),两组在治疗4周、8周时均显著升高(P〈0.01),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分值两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P〈0.01),治疗8周时平均降为负分;2WCST测验治疗前两组均存在执行功能障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基线时相比,齐拉西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利培酮组治疗4周、8周时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明显降低(P均〈0.01),正确反应数和分类完成数均明显提高(P均〈0.01)。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对比,治疗4周时随机错误数齐拉西酮组(29.70±10.66)较利培酮组(35.07±12.36)显著降低(t=2.06,P〈0.05),治疗8周后齐拉西酮组(20.13±7.08)较利培酮组(23.26±6.28)显著降低(t=2.07,P〈0.05);其余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球轨迹运动有显著影响,改善眼动功能,与对照组利培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受损,齐拉西酮对执行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较利培酮效果显著;齐拉西酮是一种对认知功能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167-171

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氨磺必利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升高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立哌唑对氨磺必利所致血清催乳素升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门诊和住院的14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以氨磺必利治疗8周,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对照组)、氨磺必利+5mg阿立哌唑组(研究组1)和氨磺必利+10mg阿立哌唑组(研究组2),每组61例,继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16周末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测定血清催乳素(Prol)水平,于治疗8周末、16周末行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各测量值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末、16周末3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16周末两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39、P=0.029);3组TESS评分在治疗8周末、16周末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催乳素治疗后均大幅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16周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其中研究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10mg阿立哌唑可能会提高氨磺必利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降低催乳素水平,但不会减少副作用。
175-178

强迫症大五人格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人格特质的表现,并分析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分别运用大五人格量表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测量和评估47例强迫症患者及47例健康对照的人格特质及临床症状状况,并进行大五人格量表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结果:强迫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神经质、外向性及宜人性上具有显著差异;强迫症组在神经质上得分更高;在外向性、宜人性与健康对照组比得分更低(t=7.349,-4.716,3.676;P〈0.001);另外强迫症患者的神经质,外向性及宜人性方面与临床症状得分显著相关,且神经质与临床症状得分存在正相关;外向性、宜人性与强迫症的临床症状呈现负相关。开放性及尽责性方面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强迫症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异常的神经质、外向性及宜人性的人格特质,且与临床症状具有相关性,对于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79-182

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效果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人际心理治疗组(IPT)和认知行为治疗组(CBT)各45例,疗程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A、HAMD评分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如HAMAt=9.97,11.41;P均〈0.01);治疗后CBT组的睡眠障碍因子分差值低于IPT组(t=2.34,P〈0.05),两组间其余因子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如HAMAt=-0.51,P〉0.05)。结论: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均有疗效,认知行为治疗在改善睡眠障碍方面要优于人际心理治疗。
186-189

护士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

摘要: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三者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415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基本人口学特征间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上述三者关系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知觉压力量表平均得分(39.67±6.925)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平均得分(35.27±7.910)分;一般健康问卷平均得分(10.99±4.859)分;知觉压力得分在夜班/非夜班(t=-2.20,P〈0.05)、职称(χ^2=4.56,P〈0.05)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得分在婚姻状况(t=-8.39,P〈0.01)、年龄(χ^2=7.13,P〈0.01)、工龄(χ^2=12.43,P〈0.01)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得分在夜班/非夜班(t=4.08,P〈0.01)、学历(χ^2=6.26,P〈0.01)、医院级别(χ^2=14.75,P〈0.01)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间存在两两相关关系(r12=0.145,r23=0.129,r13=-0.137;P〈0.01);社会支持在后两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百分比为17.77%。结论:社会支持是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
189-193

高原涉核官兵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高原涉核官兵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加强涉核官兵自我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抽样选取来疗养的165名高原涉核官兵为研究对象,以孙琦研制的《军队基层官兵健康素养状况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涉核官兵的工作性质增加了核辐射防护技能等相关内容,组成高原涉核官兵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以该问卷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素养调查。结果:①165名高原涉核官兵中,有50人(30.3%)具备健康素养;②高原涉核官兵健康信念树立及健康行为养成较好,健康技能及健康知识掌握欠缺,官兵健康素养各维度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健康知识;③不同年龄、涉核时间、学历、职别、生源地和婚姻状况的高原涉核官兵所具有的健康素养不同,年龄大、涉核时间长的官兵健康素养好于年龄轻、涉核时间短的官兵(X-2=6.9275,8.3593;P〈0.05);军官好于士官(χ^2=4.1978,P〈0.05);已婚好于未婚(χ^2=4,5408,P〈0.05);生源地为城镇的好于农村的(χ^2=5.2272,P〈0.05);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好于大专及中学学历官兵(χ^2=7.1058,P〈0.05)。结论:多数高原涉核官兵不具备健康素养,其健康素养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高原涉核官兵的健康教育及指导力度。
193-196

福建省部分县区级医院护士疲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摘要:目的:了解福建部分县区级医院护士的疲劳状况及其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疲劳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自制量表对437名福建省部分县区级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437例县区级医院护士测量的疲劳因子总分为(7.41±1.46)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导致疲劳的因素有工作强度大(OR=2.278)、工作紧张心理压抑(OR=11.558)、人际交往较差(OR=2.631)、工作家庭矛盾(OR=2.432)、工作环境压抑(OR=2.123)等;2无疲劳组的县区级医院护士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高于疲劳组的县区级医院护士(t=19.268,3.277;P=0.0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疲劳组的县区级医院护士的自责、幻想因子、合理化得分高于无疲劳组(t=5.350,9.812,6.883;P=0.000,0.0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县区级医院护士易出现疲劳,疲劳者的应对方式较为消极,管理者应注重她们的行为心理管理。
196-199

妊娠女性成人依恋和焦虑、抑郁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对女性成人依恋、抑郁、焦虑水平的影响以及妊娠女性成人依恋和抑郁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40名妊娠女性和236名未孕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妊娠与未孕女性依恋类型分布存在差异(i-2=13.379,P〈0.01),未孕组安全性依恋的比例高于妊娠组;妊娠组在依恋焦虑、抑郁和焦虑得分上高于未孕组,差异非常显著(t=2.606,3.628,3.788;P〈0.01);②焦虑、抑郁与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306,0.337,0.245,0.287;P〈0.01),抑郁、焦虑水平在依恋类型上有显著差异(F=25.312,17.693;P〈0.01)。结论:妊娠对女性成人依恋、抑郁、焦虑均有影响;妊娠女性的依恋和抑郁、焦虑水平有关。
199-202

军队医院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军队医院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的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对357名军队医院接受择期手术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1357名家属中,有194人(54.3%)处于焦虑状态(54.3%)。SAS得分(52.07±10.23),高于中国常模(29.78±0.46),P〈0.01;2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所在病区、患者是否有医保、家庭住址3个因素进入焦虑的回归方程,并能预测SAS总变异的48.1%。结论:军队医院择期手术患者家属焦虑程度较高,影响其焦虑的因素依次为患者所在病区、患者是否有医保、家庭住址。
206-209

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及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Coraho's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和自行编制的问卷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58名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MDAS分值4-20分,平均(9.28±3.34)分,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患病率为41.86%。既往无牙科治疗史者的牙科焦虑症患病率高于有良好治疗史者(χ^2=0.22,P〈0.01),女性老年人高于男性老年人(χ^2=6.51,P=0.01),无配偶老年人高于有配偶者(χ^2=11.65,P〈0.01),文盲者高于非文盲者(χ^2=9.52,P〈0.01),口腔健康自评为差者高于健康自评良好者(χ^2=33.1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史、性别、文化水平、口腔健康自评是口腔门诊老年患者产生牙科焦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口腔门诊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病率较高,加强医患交流,提高诊疗技术是消除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有效措施。
209-211

师范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师范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自信、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年学生自信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21名师范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师范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482,P〈0.05),女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明显高于男生;2艺术类师范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理科师范生(t=2.482,P〈0.05);3不同年级师范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四最高,大三最低(F=3.985,P〈0.05);4师范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对其生活满意度(r=0.310,P〈0.01)和自信(r=0.568,P〈0.01)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师范生的时间管理倾向自信和生活满意度。
216-219

贵州省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会回避及苦恼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究贵州省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会回避及苦恼的关系。方法:本文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贵州省39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总体上,贵州省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会回避及苦恼的分数均高于大学生常模。在性别上,男生自我和谐得分高于女生(F=4.743,P〈0.05),而社会回避及苦恼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大二学生自我和谐得分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得分(F=3.845,P〈0.05),社会回避及苦恼总分也高于其他3个年级得分的趋势。自我和谐总分与社会回避及苦恼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435,P〈0.01);逐步回归分析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进入回归方程(t=7.739,-6.387;P〈0.001),对社会回避及苦恼状况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自我和谐与社会回避及苦恼有密切关系,提高自我和谐可显著改善个体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状态。
219-223

军校学员Kolb学习风格类型与VARK学习风格类型之间的关系

摘要:目的:分析Kolb学习风格量表与VARK学习风格量表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探究学习风格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Kolb3.1版本和VARK7.0版本,调查某军医大学所有在校学员的学习风格。结果:Kolb学习风格类型与VARK学习风格分布情况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2,P=0.000);与VARK学习风格倾向重数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6.525,P=0.002);而与VARK学习风格强度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7,P=0.186)。结论:Kolb学习风格与VARK学习风格测量结果有一定相关性;由此推断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可能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227-230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抑郁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2名农村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单、双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F=3.05,P〈0.05)、家庭适应性(F=2.88,P〈0.05)、积极情感(F=12.19,P〈0.01)和生活满意度(F=4.66,P〈0.01)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抑郁(F=8.42,P〈0.01)、社交焦虑(F=11.48,P〈0.01)的得分则显著高于一般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家庭亲密度对生活满意度(β=2.78,P〈0.01)、家庭适应性对积极情感(β=2.59,P〈0.01)有正向预测效应。结论: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可能是影响其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231-235

不道德行为产生后的道德自我评价

摘要:目的:探究人们在产生不道德行为后的道德自我评价特点。方法:通过操控想像启动范式,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诚实-谦逊量表测量被试的道德自我评价。结果:两种实验条件中的相容任务反应时都要显著短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实验组:t=-13.42,P〈0.01;控制组:t=-12.85,P〈0.01);相较于常规行为组被试,不道德行为组被试表现出更消极的内隐道德自我评价(t=-2.05,P〈0.05,d=-0.55),而两组在外显测量上的道德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差异(t=-1.03,P=0.31,d=-0.28);两种实验条件中的内隐道德自我评价和外显道德自我评价都不存在显著相关(实验组:r=-0.308,P〉0.05;控制组:r=-0.003,P〉0.05)。结论:人们的道德自我评价存在积极倾向,即人们总是积极看待自我与道德相关的品质;不道德行为产生后的道德自我评价存在内隐倾向;人们的内隐道德自我评价和外显道德自我评价存在分离现象。
235-239

大学生网络交往和孤独感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应对方式在网络交往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应对方式问卷(CSQ)、UCLA孤独感量表(第3版)对西南地区63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网络交往水平会对孤独感产生影响(F=17.323,P〈0.001);2网络交往与问题解决(r=-0.132,P〈0.01)的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自责(r=0.236,P〈0.01)、退避(r=0.206,P〈0.01)的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合理化的中性应对方式成呈正相关(r=0.218,P〈0.01),和孤独感呈正相关(r=0.216,P〈0.01);3在网络交往对孤独感的预测中,积极应对方式在网络交往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16.9%,积极应对方式在网络交往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11.9%。结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预测是部分通过应对方式完成的。
239-243

广西高校学生情商和主观幸福感、自尊的相关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高校学生情商与主观幸福感、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广西两所大学大一至研究生共7个年级的3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情商量表(EQ)、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试,探析学生的情商表达,并对影响情商的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学生情商和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114,P〈0.001),与自尊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r=-0.130,P〈0.00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119,P〈0.001)。结论:情商是变动因子,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对其有显著影响。
2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