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精神卫生

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年龄在33—63岁符合CCMD-3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幻觉症或妄想症)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组)及对照组(奥氮平组),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2、4、8周末分别应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将两组结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两组PANSS总分自第2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8周末帕利哌酮组显进率81.0%,奥氮平组显进率78.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嗜睡、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帕利哌酮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奥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帕利哌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均安全有效,应根据不同个体对不良反应的耐受等情况,选择帕利哌酮或奥氮平治疗。
1761-1763

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及救治前后的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了解被关锁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及解锁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2006年11月q012年3月河北省开展的“解锁救治”专项工作解救的84例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比较解锁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解锁患者多为男性(88.1%),男女比例为7.4:1,文化程度低,病程较长(平均15.79年),婚姻以未婚及离异为主(86.9%),主要依靠父母供养(72.6%),33.3%的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付款方式合作医疗76例(90.5%),自费8例(9.5%)。目前有23.8%的患者被再次关锁。完成WHOQOL—BREF量表评定的患者,解锁前后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总的健康状况、总的生存质量方面,t分别为-7.14、-6.86、.5.23、-5.54、-6.45及-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解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
1763-1765

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失配性负波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失配性负波(MMN)的差异,为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2011年4月一2012年12月解放军第三医院精神科收治的2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产后组)和25例非产后抑郁症患者(非产后组)为研究对象,并检测其事件相关电位MMN,将其与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产后组、非产后组blMN潜伏期均显著延迟(t=2.84,5.26;P〈0.05),波幅均显著降低(t=4.16,4.19;P〈0.01);②与产后组相比,非产后组MMN潜伏期显著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P〈0.05);两组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信息自动加工功能均受损,非产后抑郁患者受损程度大于产后抑郁患者。提示产后与非产后抑郁症患者大脑对外界信息的自动加工采用不同的机制。
1765-1767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煤炭分会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会议纪要

摘要: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煤炭分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主办、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的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于2013年7月20日在开滦集团公司学术报告厅召开。开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雨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85岁高龄的杨德森教授、唐山市卫生局副局长陈秉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煤炭分会理事长李建明教授出会,委员及来自全国精神卫生机构单位的医生、专家共100余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1768-1768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利培酮、齐拉西酮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注意力划销测验(cT)评定。结果两组PANSS总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利培酮组(t=9.22,P=0.00),齐拉西酮组(t=11.63,P=0.00);两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在再认(利培酮组t=2.62,P=0.01,齐拉西酮组t=4.74,P=0.00)、联想(利培酮组t=3.88,P=0.00,齐拉西酮组t=4.21,P=0.00)、理解(利培酮组t=3.59,P:0.00,齐拉西酮组t=4.92,P=0.00)、背数(利培酮组t=3.31,P=0.001,齐拉西酮组t=4.99,P=0.00)及记忆商数因子分(利培酮组t=4.35,P=0.00,齐拉西酮组t=5.09,P=0.00)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但齐拉西酮组积累因子分(t=2.86,P=0.005)治疗后显著提高,在利培酮组积累因子无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比较,利培酮组有3;个指标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测查完成总应答数(RA)(t=2.33,P=0.02)、错误应答数(RE)(t=2.43,P=0.02)、完成需应答百分数(RF%)(t=2.20,P=0.03);齐拉西酮组治疗后9个指标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完成分类数(CC)(t=2.70,P:0.01)、正确应答数(Rc)(t=2.61,P=0.01)、正确应答百分比(RC%)(t=2.52,P=0.01)、错误应答数(RE)(t=2.70,P=0.008)、完成需应答百分数(RF%)(t=3.02,P=0.003)、持续性应答数(RP)(t=4.08,P=0.000)、持续性错误(RPE)(t=2.12,P=0.03)、持续错误的百分数(RPE%)(t=2.47,P=0.02)、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
1769-1771

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首次发病并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告知注意事项,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月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定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及研究组第1、2、3、6月末,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同期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TE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月末,两组WHOQOL-100各领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提高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1772-1774

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再入院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5年内复发再入院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了解患者在5年内复发再入院情况,比较复发入院者和未复发者基本情况的差异。结果5年内患者复发入院率达33.70%,患者性别(X2:4.84,P=0.028)、年龄(X2=13.89,P=0.ooo)、婚姻(X2=11.31,P=0.001)、受教育程度(r=4.83,P=0.028)对其复发住院情况有显著影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高的复发入院率,应及早进行复发干预。
1776-1777

6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分析与应对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的临床特征、原因、方式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_2012年3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且有外走行为的64例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了外走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外走原因及外走形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64例发生外走行为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居多,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占68.75%;最常见的外走原因是牵挂家庭、工作、学业,最常见的外走形式是利用外出机会外走。结论应针对患者外走的原因、方式和特点,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外走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或杜绝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
1778-1780

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4组,1组采用家庭治疗,另3组患者或家属采用团体心理治疗,使用sAPS、SANS、PSP在心理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测评,并对4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阳性症状改善率患者团体组5.56%,患者一家属团体组12.5%,均与家庭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家属团体组0%,与家庭治疗组有(X2=5.53,P〈0.05)显著性差异;阴性症状改善率患者团体组27.78%,家属团体组26.47%,患者一家属团体组34.38%,与家庭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个人和社会功能改善率患者团体组33.33%,家属团体组41.18%,均与家庭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而患者一家属团体组65.63%,与家庭治疗组(X2=4.40,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社会康复方式。
1780-1782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身医学

产前抑郁状态与产后泌乳不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的产前抑郁状态及产后泌乳情况,探讨产前抑郁状态与产后泌乳不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及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与回访问卷于产前15—30天对877例孕产妇进行调查,并于产后2个半月一3个月时对产妇进行回访,详细了解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泌乳充足、泌乳不足和无泌乳3组被试的产前抑郁水平差异显著(F=47.075,P〈0.001)。且抑郁组和无抑郁组产妇的泌乳水平有显著差异(r=81.983,P〈0.001),抑郁组产妇泌乳不足的比例(67.8%)要显著高于无抑郁组产妇泌乳不足的比例(32.1%)。结论产前抑郁是影响泌乳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产前抑郁要及早预防并干预,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1782-1784

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首次发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心理学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调查112例首次发病支气管哮喘患者及110例正常对照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①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S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89,P〈0.01),SDS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3.69,P〈0.01);②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较对照组客观支持少(t=2.05,P〈0.05),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较差(t=5.69,P〈0.01);③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更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t=2.17,P〈0.05);④患者较对照组存在述情困难,表现为难以描述自己的情感(t=6.35,P〈0.01);⑤患者生活质量差于对照组,主要体现在生理领域(t=2.00,P〈0.05);⑥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焦虑、抑郁情绪、述情困难、应对方式、较少的社会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不足等多方面影响(P〈0.05或〈0.01)。结论首发支气管哮喘患者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差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1784-1786

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加强术前心理干预。方法53例在骨科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定。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的SD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模(t=2.812,P〈0.046)。SAS评分显著高于正常人模(t=5.395,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1787-1788

心理护理干预对86例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消化内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被试焦虑值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t=3.415,P〈0.05)。检查期间观察组SBP、HR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t=3.745,3.528;P〈0.05),而检查期间两组患者的DBP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大部分患者心理指标为无反应或轻度反应(74.42%),而对照组仅为41.86%,两组差另0有统计学意义(X2=5.287,P〈0.05)。结论消化内镜检查中实施护理干预,可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行为应对能力,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以提高消化内镜检查的成功率。
1788-1789

心理干预在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66例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筛选出焦虑标准分1〉50分的患者56例,按单双病历号尾数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专门的医护人员实施心理干预。干预5天后再次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干预后的焦虑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70,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后双眼复视患者焦虑状态。
1793-179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职业心理

服刑中期男性服刑人员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了解服刑中期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自编基本情况条目对289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性服刑人员的心身症状评定量表总体上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较高的心身症状水平(t=7.764,P〈0.001),其主要问题是强迫。SCL-90总均分、各因子分均与神经质(N)存在密切正相关(β=0.029~0.580,P〈0.001);精神质(P)仅与偏执(口=0.204,P〈0.01)和敌对(β=0.131,P〈0.05)密切正相关,内外向(E)仅与抑郁(卢=-0.135,P〈0.01)和敌对(β=-0.124,P〈0.01)密切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SCL-90总均分(β=-0.005,P〈0.05)和人际敏感(β=-0.156,P〈0、.01)、偏执(β=-0.130,P〈0.05)、精神病性(β=-0.170,P〈0.01)呈密切负相关,已服刑期的长短与躯体化(β=0.106,P〈0.05)和敌对(β=0.138,P〈0.01)密切正相关。结论服刑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身症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高神经质的人格和低社会支持水平,人格的内倾性、高精神质以及服刑时间长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795-1797

军人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及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军人职业倦怠、特质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减轻官兵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军人职业倦怠量表、情境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南京军区某部512名陆军官兵进行调查,分别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等方法处理。结果①已婚官兵成就感显著低于未婚官兵(t=-2.32,P〈0.05),躯体化程度显著高于未婚官兵(t=-2.56,P〈0.05);②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与职业倦怠(r:0.535,-0.452;P〈0.01)及社会支持(r=0.365;-0.315;P〈0.01)均呈显著性相关。③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减少社会支持不良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社会支持、特质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路径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z/df=3.26,GFI=0.975,AGFI=0.941,NFI=0.971,RFI=0.946,IFI=0.980,TLI=0.962 CFI=0.979 RMSEA=0.070。结论社会支持和特质应对方式可引起职业倦怠,军人特质应对方式对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间起中介作用。
1798-1801

军人对同性恋者及其在军队中服役的态度

摘要:目的评价军人对同性恋者及其服役的态度,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部1285名军人,采用团体匿名测试的方法发放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同性恋者的态度量表(ATLG)、对军队中的同性恋者的态度量表(ATHM),共获得有效问卷1221份。结果ATLG总分为(45.7.4-7.9),ATHM总分为(29.34-6.6),两量表得分相关性较高(r=0.49,P〈0.001),ATLG总分与成长环境相关(r=-0.060,P〈0.05),ATHM总分与婚姻状况相关(r=-0.067,P〈0.05)。没有变量进入ATLG总分的回归方程;进入ATHM总分回归方程的变量为ATLG总分、婚姻状况(β=0.40,.1.54)。结论军人对同性恋者及其服役持轻度否定态度,成长于农村可能与对同性恋者的否定态度有关,对同性恋者的否定态度、未婚可能与对同性恋者服役的负性态度相关。
1801-1803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改善护士身心健康,降低其工作倦怠,提高精神科护士工作效率和改进招聘选拔标准。方法通过随机取样,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Luthans心理资本问卷(PCQ-24)及工作倦怠量表(MBI—Gs),对某地区精神卫生中心的1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的精神科护士自我价值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3.95,P〈0.05;F=4.47,5.37;P〈0.01),月收入不同的护士之间的希望维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P〈0.01),职称不同护士的韧性维度得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4.96,P〈0.01)。工作年限不同的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中疲劳感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36,P〈0.01),职称和月收入不同的精神科护士的成就感降低维度,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5.84,6.83,P〈0.01)。除了心理资本的希望维度与工作倦怠的人际关系敏感维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外,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的其他维度与工作倦怠的其他维度都呈负性相关(P〈0.01)。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程度密切相关,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改善工作倦怠的负面影响作用。
1804-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