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3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精神卫生

抑郁青少年认知行为治疗前后脑电超慢涨落图

摘要:目的探索认知心理治疗缓解青少年抑郁症状的生物学原理。方法对73例患轻中度抑郁症的青少年进行8周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根据治疗末的疗效,将62例完成治疗的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抵抗组;比较两组之间治疗后2、4、8周末,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自身脑电超慢涨落图改变。结果对于有效组的青少年,EFG检测的r-氨基丁酸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58,P〈0.05;t=-3.92,-4.14;P〈0.01);五羟色胺相对功率在治疗第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3.17,-2.07;P〈0.05);在治疗第4周末高于抵抗组(t=-2.13,P〈0.05);去甲肾上腺素相对功率在治疗第4周末高于治疗前(t=-2.08,P〈0.05);谷氨酸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12,P〈0.05;t=-3.00,P〈0.01;t=-2.81,P〈0.05);乙酰胆碱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34,P〈0.05);多巴胺相对功率在治疗第2、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26,P〈0.05;t=-5.83,-7.36;P〈0.01);第4、8周末均高于抵抗组(t=2.47,3.36;P〈0.01)。而抵抗组的EFG检测的多巴胺相对功率在治疗第4、8周末均高于治疗前(t=-2.89,-3.08;P〈0.01)。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能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活动。
1124-1127

认知疗法合并地西泮治疗酒依赖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了解认知疗法合并地西泮治疗酒依赖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口服地西泮20~40mg/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并给予认知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地西泮治疗,用法、用量同研究组。在治疗前、治疗第1、2、3、4周使用戒断症状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2、3个月用酒精依赖程度问卷评分。结果治疗1周后戒断症状量表评分显示研究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2.61,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92,P〈0.01),在治疗2、3、4周时,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酒依赖程度量表显示,研究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35,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84,P〈0.05),治疗2、3个月时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戒断症状和酒精依赖程度。
1127-1129

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出走意念产生原因及其与患者一般资料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出走意念发生率62.5%。无配偶、首发、首次住院患者出走意念发生率较高(χ2=6.838,20.907,17.145;P〈0.001);出走意念发生率与年龄、病程、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呈反向关联(χ2=20.846、8.177、9.351,24.722;P〈0.05);住院时间-出走意念发生率曲线呈倒"S"型(χ2=15.166,P=0.004);出走意念产生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62,73.516,26.710,31.469,46.712;P〈0.01)。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出走意念发生率较高,住院初期以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影响较大,后期以正常心理需要为主。此外,年轻、无配偶、首发、首次住院、病程较短、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较差的患者更易产生出走意念。
1131-1133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摘要: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片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低(P〈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奥氮平组为93.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帕利哌酮缓释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奥氮平相似,不良反应少而轻。
1133-1134

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解锁救治后疗效及社会功能调查

摘要:目的探讨救治后的河北省解锁精神分裂症患者目前疗效及社会功能状况。方法以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解锁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其疗效,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疾病的严重度,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评定社会功能状况。结果共78例患者完成了量表评估。目前PANSS量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量表及CGI-S评分均较解锁时低(t=7.145,6.421,8.215,8.676,9.080;P〈0.05);以PANSS的减分率评定,目前显著进步8例(10.3%),进步35例(44.9%),无效35例(44.9%)。目前WHO-DASⅡ总分及各分量表均较解锁时低(P〈0.05),主要以轻度精神残疾(61.5%)为主。结论解锁的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回访,目前临床疗效肯定,社会功能明显改善。
1137-1139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

摘要: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 9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6人,对照组48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情况。然后,干预组实施为期18个月的综合性社区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随访。干预结束后,通过终期调查,了解干预前后干预组、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的变化,对干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基线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3.65分、12.43分、6.24分、4.98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5.25分、11.52分、7.48分、6.38分,对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好于干预组。终期调查时,干预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得分为27.00分、13.89分、7.02分、6.09分,均比基线调查时有明显提高(t=3.372,2.214,2.482,2.991;P〈0.001);对照组平均得分为27.29分、12.56分、7.63分、7.10分,提高幅度均小于干预组(P〈0.0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效果显著,可促使干预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
1139-1141

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连续选取开滦精神卫生中心4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符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得分均大于20分,进行8周的抗抑郁治疗,分别于基线和治疗8周后评定HAMD-17,DAS,同时实施WCST和Stroop测验。另外随机选取3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疗前抑郁症患者多项评定结果均较对照组差,包括DAS评分(t=6.95,P〈0.01)、Stroop总时间(t=11.84,P〈0.01)、Stroop错误数(t=10.85,P〈0.01)、WCST总应答数(t=7.64,P〈0.01)、WCST完成分类数(t=-5.39,P〈0.01)、WCST错误应答数(t=5.21,P〈0.01)、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3.81,P〈0.01)、WCST持续错误数(t=4.91,P〈0.01)和WCST非持续错误数(t=4.01,P〈0.01)。治疗后患者的DAS评分(t=3.81,P〈0.01)、Stroop总时间(t=5.85,P〈0.01)、Stroop错误数(t=6.78,P〈0.01)、WCST总应答数(t=10.04,P〈0.01)、WCST完成分类数(t=-3.18,P〈0.01)、WCST错误应答数(t=3.01,P〈0.01)、WCST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t=2.10,P〈0.05)、WCST持续错误数(t=3.42,P〈0.01)的成绩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DAS评分(t=2.79,P〈0.01)、Stroop总时间(t=2.22,P〈0.05)、WCST完成分类数(t=-2.87,P〈0.01)、WCST错误应答数(t=2.01,P〈0.05)、WCST持续错误数(t=2.24,P〈0.05)仍较对照组差。结论抑郁症患者除情感症状外,还存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并且在抑郁症状改善后仍存有认知损害。
1142-1145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加用帕罗西汀的社会功能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加用小剂量的帕罗西汀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情绪表达、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1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干预组给予利培酮加用帕罗西汀;对照组单用利陪酮。临床疗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在加药后12周时,干预组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t=-5.801,P〈0.001)。阳性量表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PSP评分中,干预组的评分大于对照组评分(t=7.08,P〈0.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培酮合用帕罗西汀可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表达,减轻病耻感、焦虑情绪、增加生活动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1145-1147

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门诊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联合门诊森田疗法,而对照组只接受单独的药物治疗,观察8周,再随访8个月。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及随访8个月时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以评价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①治疗8周末及随访8个月时研究组的汉密尔顿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5.76;P〈0.01);②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治疗8周末,研究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4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2.51,256,P〈0.05或t=2.99,P〈0.01);随访8个月时,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7个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4.18,2.99,3.61,3.43,5.73,3.02,P〈0.01)。结论门诊森田疗法辅助抑郁症药物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单纯药物的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147-1149

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0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阿立哌唑组,每组各20例,分别接受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测定两组的胃窦蠕动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体质量及瘦素水平。结果①治疗第6周末,奥氮平组胃窦蠕动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体质量、瘦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阿立哌唑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奥氮平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时间变化值与体质量变化值(r=-0.501,P=0.034)、瘦素变化值(r=-0.507,P=0.022)呈负相关,体质量变化值与瘦素变化值(r=0.601,P=0.02)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奥氮平治疗后胃排空加快,并与其体质量的增加、瘦素的增高有关。
1149-1151

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平合用氟西汀与单用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奥氮平合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t=6.712,7.491,P〈0.01),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t=5.007,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奥氮平与氟西汀合用比单用氟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微。
1152-1153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及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明显低于常模(t=7.18,P〈0.001);且高自我效能感患者GSES得分与SANS得分呈正相关(r=0.563,P〈0.01),与GAF得分呈负相关(r=-0.628,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且有异常增高现象。
1153-1154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

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本区域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方法由徐汇区卫生局牵头,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组。建立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制定合理可行实施方案,形成文件规范执行。先期一个街道试点探索,经过总结、论证,再推广至全区应用。结果经过近2年的实践,目前已经成为一项日常工作,并出台《徐汇区社区心理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相关文件。居民对心理服务反馈评价为满意和比较满意达95%以上,咨询(治疗)4次以上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咨询(治疗)前明显降低(t=4.12,3.74;P均〈0.05)。结论本区域探索实行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基本可行,实践中还需不断完善。
1155-1156

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焦虑症的疗效

摘要:目的对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在广泛焦虑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讨论。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12例门诊或住院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坦度螺酮(观察组)和西酞普兰(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如文中所述方式进行治疗,随后统计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71.43%,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且在治疗后不同的时间点,两组HAMA评分与治疗前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6/56)和35.71%(20/56),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均较为轻微,大多自行消失。结论坦度螺酮与西酞普兰均可有效治疗广泛焦虑症,不过在治疗结果方面各有特点。
1159-1160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身医学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特征。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项(TAS-20)对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和60例健康产妇进行评定。结果①产后抑郁症组患者TAS-20总分及Tf1、Tf2、Tf3因子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94,21.450,10.006,26.053;P〈0.01;);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组HAMD评分、TAS-20总分及Tf1、Tf2、Tf3因子分显著高于阴道产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5,-6.923,-4.703,-4.027,-2.275;P〈0.05);③女婴儿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HAMD、TAS-20总分及Tf2评分显著高于男婴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7,-2.469,-2.028;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述情障碍,随着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和抑郁严重程度不同,其述情障碍严重程度也不同,述情障碍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一种状态反应。
1161-1163

脑卒中患者早期心理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07年6月-2011年12月份收治的260例患脑卒中且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康复功能训练3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并评价前后变化。结果通过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组患者训练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康复效果显著(t=-8.679,-6.938,-5.632;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1163-1165

肠易激综合症的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肠易激综合症(IBS)患者心理健康的程度及其独特的人格特点。方法选取64例IBS患者和64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研究IBS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正常人人格之间的差异。结果 IBS患者的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人(t=2.76~7.26,P〈0.05)。除恐怖因子外(F=3.18,P〈0.05),不同年龄的IBS的SCL-90得分无明显差异。而女性的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性(F=3.04,P〈0.05)。而人格测验结果显示IBS患者精神质P、神经质N和掩饰性L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t=4.45~7.12,P〈0.01),内外向E得分显著低于正常人(t=3.51,P〈0.01)。结论 IBS患者的人格出现明显的异常,其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得分显著比正常人高,而且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偏低。
1165-1167

焦虑抑郁状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108例冠心病并行介入治疗病人,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焦虑量表评估,将入选病人分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A组)及对照组(B组)两组,观察6个月内有无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将影响MACE事件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焦虑抑郁状态等与MACE事件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存在焦虑抑郁状态(A组)31例(28.7%),对照组(B组)77例(71.3%)。A组发生MACE事件(29.0%)较B组发生MACE事件(15.6%)显著增加(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6个月的随访中,焦虑抑郁状态、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是MACE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焦虑抑郁,OR=0.921,95%可信区间0.845~0.963,P=0.022)。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普遍存在,有可能增加了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
1171-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