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1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精神卫生研究

西酞普兰和文拉法新对抑郁症患者交感皮肤反应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药理机制的抗抑郁药西酞普兰和文拉法新对抑郁症患者交感皮肤反应(SSR)影响的差异。方法 67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和文拉法新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测定SSR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 17),并与35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治疗前两患者组SSR潜伏期均高于对照组、波幅均低于对照组(LSD检验,P均=0.000);治疗后,两患者组潜伏期降低(t=3.616,5.457;P=0.001,0.000)、波幅提高(t=-3.134,-6.067;P=0.004,0.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P均=0.000);②治疗后文拉法新组SSR潜伏期变化率高于西酞普兰组(F=4.379,P=0.040);③患者HAM D总分与SSR潜伏期呈正相关(r=0.359,P=0.003)、与波幅呈负相关(r=-0.282,P=0.021)。结论抑郁症患者SSR潜伏期异常增高、波幅异常降低,提示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抗抑郁药能降低SSR潜伏期、提高波幅,文拉法新的作用优于西酞普兰。
641-643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摘要: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职业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3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召开成立大会。中国著名心理学及精神病学专家蔡焯基教授任首届主任委员,马辛教授、武国城研究员、
643-643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 CCB)作为评价工具进行认知功能测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同时调查患者临床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相关性。结果患者的PAN SS量表总评分与符号编码、持续操作、迷宫、情绪管理及总测验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1),复合量表分(分值为负)与数字序列、迷宫、情绪管理及总测验成绩呈正相关,阳性症状与M CCB量表10个认知分测验成绩和总成绩均无相关性,阴性症状与符号编码、持续操作、言语记忆、迷宫、情绪管理及总测验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1)。发病年龄与空间广度呈显著正相关(r=0.25,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阴性症状显著相关,阴性症状越重认知损害越明显;工作记忆与发病年龄相关,发病年龄越早,损害越明显。
644-645

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比较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治疗)25例与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2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SCL—90躯体化因子分(t=2.38,P〈0.01)、HAM D总分(t=2.35,P〈0.01)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周末有效率研究组80%,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第1周末开始,研究组SCL—90中躯体化因子分即明显低于对照组(t=2.51,P〈0.05)。第2周末开始,研究组HAM D总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t=2.54,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生物反馈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起效更快,疗效更佳。
646-647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患者住院治疗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简称686)开展4年来,网络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住院治疗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河北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2007-2010年登记在册的3504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选用686项目中的A、B表*,对入网前后城市和农村的治疗、住院人数以及经济条件贫困和较差的患者,进行统计及对比分析。结果①城市与农村示范区入网前后治疗人数比较明显增加,未治人数有所下降,通过卡方检验,结果分别为χ2=46.84,204.30,P〈0.05;②经济条件贫困和较差患者住院人数入网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城市和农村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展686项目,对反复住院而造成经济条件贫困和较差的患者,提高了再住院几率,以此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率,降低肇事肇祸的发生。
649-650

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利培酮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132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加味桂枝茯苓汤组,中药每日1剂,水煎成200m l,每日1次口服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 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实验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93,P〈0.01),PAN SS总分、阴性症状和一般病理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合并利培酮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不失为有效和相对安全的药物。
651-652

独生子女首发抑郁症患者父母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独生子女首发抑郁症患者父母的焦虑状况。方法对独生子女抑郁症患者父母和正常独生子女父母各58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及自制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对比分析。结果独生子女抑郁症患者父母双方的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父母,部分因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3~1.99,P均〈0.05),;研究组母亲和父亲焦虑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40~1.66,P均〉0.05)。结论独生子女首发抑郁症患者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应及时有效地对其父母进行心理干预。
652-654

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2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干预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团体心理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情绪状况,观察比较病人在团体心理治疗8周前后SA S和SD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31,P〈0.01;t=3.66,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纠正乳腺癌病人的认知偏差,改善其负性情绪。
654-65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身医学研究

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0例癫痫患者(试验组)及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 oCA)、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 S)评定。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认知功能障碍、焦虑及抑郁检出例数分别为:42/50(84.00%)vs 3/40(7.50%)(χ2=52.020,P〈0.05)、12/50(24.00%)vs 1/40(2.50%)(χ2=8.312,P〈0.05)和28/50(56.00%)vs 7/40(17.50%)(2χ=13.860,P〈0.05)。两组患者的M oCA总分、M oCA 7个子项目、SA S标准分、SDS标准分和SDS 4个子项目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认知功能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呈负相关。结论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心理健康状态评分有关。
656-658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SCL—90(除强迫、偏执外t=2.08~7.59,P〈0.05或0.01);SAS、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6.51和5.89,P〈0.01),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经心理干预后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658-659

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86例内窥镜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研究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与常模对照。结果研究组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P〈0.05),EPQ男女N分均高于常模(P〈0.05),女性患者E分低于常模(t=4.64,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具有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659-660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职业群体心理研究

新兵值得信任观的路径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新兵值得信任观的影响模式,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中的值得信任分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562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评。统计处理采用秩变换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 an相关分析及Am os路径分析。结果新兵值得信任与SCL-90因子及总分负相关(r=-0.114~-0.205,P〈0.01);与16PF稳定性、自律性、有恒性等9因素正相关(r=0.085~0.257,P〈0.05或〈0.01),与16PF紧张性、忧虑性、怀疑性等7因素负相关(r=-0.084~-0.218,P〈0.05或〈0.01);与LES负性事件分及总分负相关(r=-0.090~-0.182,P〈0.05或P〈0.01);Am os路径分析显示,稳定性与紧张性对新兵人格的贡献最大(β=0.75,-0.70;P〈0.001);抑郁与强迫症状对新兵心理健康贡献最大(β=0.91,0.87;P〈0.001);生活事件、人格对新兵值得信任的直接效应(β=-0.08,0.20,P〈0.001)及人格在心理健康与值得信任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β=-0.098,P〈0.001)。结论新兵值得信任观受负性生活事件、人格、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且人格在心理健康对值得信任观的影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661-664

煤矿工人工伤事故与人格、心理健康因素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煤矿工人工伤事故与人格、应激、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方法将出现工伤事故的120人作为研究组,随机匹配未出现工伤事故的120人为对照组,应用自编工伤事故调查表,运用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 istic回归分析,对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事件量表(LES)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家庭和睦程度差率、嗜酒率和嗜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4.11,4.24,4.36;P〈0.05);研究组的LES总分、负性生活事件值和正性生活事件值、EPQ的E分、P维分和N分、SCL-90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14.12,11.36,7.71,13.24,4.21,11.24,4.33,4.26;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 istic回归分析:酒嗜好、EPQ的E分和N分、LES的总分、负性生活事件、SCL-90的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因子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论酒嗜好、EPQ的E分和N分高、负性生活事件、SCL-90的抑郁因子是井下矿工出现工伤事故的高危因素。
664-665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焦虑、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的差异;验证4个变量之间的假设模型。方法以1331名高校教师为被试,发放问卷测量,用SPSS 11.5分析数据、AM OS 7.0验证假设模型。结果①不同受教育程度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显著差异(F=2.864,P〈0.05);②不同性别(t=2.066,P〈0.05)、年龄(F=6.417,P〈0.001)、职称(F=5.289,P〈0.01)和任课科目(F=4.339,P〈0.05)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受教育程度(F=4.058,P〈0.01)和任课科目(F=6.846,p〈0.01)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④不同性别(t=6.212,P〈0.01)、婚姻状况(F=4.557,P〈0.01)和职称(F=0.422,P〈0.01)的高校教师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⑤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焦虑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⑥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上存在差异,假设模型得到部分验证。
666-669

“5·12”汶川地震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震后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特点。方法采用M 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四川某高校129名辅导员进行测查。结果①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上没有显著差异(F=1.373,P=0.257;F=0.614,P=0.543;F=1.864,P=0.159);②不同性别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差异显著,在情绪衰竭因子上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0.482;t=1.18);③不同教龄的高校辅导员在情绪衰竭因子和去个性化因子上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F=3.378,P〈0.05;F=3.926,P≤0.01;F=0.755,P=0.522)。④不同职务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差异显著,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9,P=0.086;F=1.743,P=1.262;F=4.309,P≤0.05)。结论震后被试人口学变量对辅导员职业倦怠有显著效应;有必要对震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进行积极引导。
672-674

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摘要:目的揭示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策略、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情绪智力量表、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8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①表面行为策略与工作满意度显著负相关(r=-0.191,P〈0.05),主动深度行为策略和被动深度行为策略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167,0.152,P〈0.05)。情绪智力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430,P〈0.05);②情绪智力对表面行为策略与工作满意度调解效应显著(β=0.120,P〈0.05),情绪智力对主动深度行为策略、被动深度行为策略与工作满意度调解效应不显著(β=-0.104,-0.149;P〉0.05)。结论情绪工作策略是影响教师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情绪智力是个体心理资源的保健因子,中小学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情绪智力水平。
675-677

四川灾区教师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其气质特征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气质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本研究通过采用外部行为特征—气质调查表(FCB-TI)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对380名四川某地教师进行了研究。结果①气质特征中敏捷性、坚持性、情绪反应性、耐受性及活动性均与PTSD的状况存在相关。PTSD阳性检出率为24.2%,在阳性检出者中敏捷性与情绪反应性与PCL-C的总分存在相关;②在PCL-C量表的回避反应、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社会功能缺失反应因素及总分上男性组得分与女性组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8,3.645,2.616,2.860;P〈0.01);③在PCL-C量表的警觉增高反应、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社会功能缺失反应因素及总分在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0,3.890,4.525,5.113;P〈0.01);④回归分析显示,情绪反应性、年龄、敏捷性、性别、坚持性及活动性6个变量对PTSD的状况存在预测作用。结论气质差异是解释创伤性应激障碍状况的一个变量。
677-680

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成员对心理咨询态度的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人群对心理咨询的态度。方法用自行编制的心理咨询态度调查问卷调查了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138名学员及185名普通大众。结果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与普通大众对心理咨询的总体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118,P=0.000);在各个维度上表现为:①对心理咨询职业前景的认识态度差异显著(2χ=440.071,P=0.000);②对主动求询的态度无显著差异(2χ=334.083,P=0.099);③对隐私保护的态度显著差异(2χ=311.921,P=0.000)。结论参加心理咨询培训的学员对心理咨询的总体态度比普通大众积极,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咨询职业前景和对隐私保护态度上。
68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