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儿童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2096-4811
  • 国内刊号:11-5257/R
  • 出版地方:河北
  • 邮发代号:18-285
  • 创刊时间:199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89
  • 综合影响因子:1.24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身医学研究

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焦虑抑郁状况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不同科室200名病人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1在176例被调查者中,单纯焦虑者7例(4.0%),单纯抑郁者10例(5.6%),焦虑合并抑郁者39例(22.0%)。总计发生焦虑者46例(26%),发生抑郁者49例(27.7%)。2内科病人的SAS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586,P〈0.001),而SDS评分与全国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t=0.008,P〉0.05);3不同居住地、工作情况的病人焦虑情况无显著性差异(t=1.547,P〉0.05),但抑郁情况有显著性差异(F=1.972,P〈0.05);4不同婚姻状况、家庭和谐状况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6.381,6.340,P〈0.001);5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F=5.331,5.060,P〈0.01);6不同科室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F=12.313,14.40,P〈0.001),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表明,呼吸内科病人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内科病人。结论内科病人的焦虑情绪受婚姻状况、家庭和谐情况影响,抑郁情绪受居住地、工作情况、婚姻状况、家庭和谐情况、文化程度因素影响;呼吸内科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内科病人。
257-260

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6690名未成年人,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1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者)组的自我意识各因子和总分得分都低于城市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组的行为、合群、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躯体外貌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和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本地居民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意识状况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水平,越轨行为问题具有一定影响。
261-263

社会支持水平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例持续性透析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2,P〈0.01),SCL-90总均分高于国内常模,其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评分与SCL-90总评分呈负相关(r=-0.712,P〈0.01)。结论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正常人低,存在抑郁和焦虑状态,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263-265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精神卫生研究

宗教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影响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的一般资料、宗教行为及心理健康情况,探讨宗教信念对其影响。方法对在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和陪同家属通过面谈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各56例。自制问卷调查两组人员的一般资料及宗教信仰情况,将其特征进行配对比较。两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自评,所得数据进行配对比较。家属组使用亲属应激量表(RSS)[2]自评。结果1家属组的RSS总分均值为17.00±5.98;2SCL-90中抑郁、焦虑和躯体化3个因子分的均值比较,家属组分别为2.27±0.08、1.91±0.14和1.21±0.11,大于患者组(0.64±0.06,1.56±0.13和0.92±0.08);3两组一般资料主要特征的比较:无配偶者中,患者有54例(96.4%),家属有50例(82.4%);无业或不上学者中,患者有51例(91.1%),家属有31例(55.4%);4宗教方面主要特征的比较:作祈祷或静修者中,患者有56例(100%),家属有40例(71.4%);认为信仰宗教能获得心理支持者中,患者有45例(80.4%),家属有48例(85.7%)。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其宗教信念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作用。
267-269

31例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前后社会功能比较

摘要:目的了解31例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治疗后社会功能恢复状况。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09年5月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解锁工程"救助的31例解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为入组对象,应用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686项目)《解锁患者社会功能评价表》对关锁患者解锁前后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解锁治疗后的生活料理能力、家务劳动和工作能力、婚姻状况明显好于解锁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能力和人际能力无明显改善,说明长期关锁对患者造成的社会功能损害难以短时间恢复。结论被关锁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只要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其基本社会功能会有较好的恢复。
269-270

关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解锁后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31例解锁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卫生部686项目《解锁患者信息采集表》,对2008年5月~2009月5月期间实施解锁工程的31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解锁患者经住院治疗,出院时病情好转者30例,占96.77%;无变化者1例,占3.23%。出院6个月后随访,坚持门诊服药维持治疗25例(80.65%),继续关锁4例(12.90%),诊断2例(6.45%)。结论解锁工程拯救了被长期关锁的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产生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缺乏社区精神康复机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效果难以保证。
270-271

广泛性焦虑症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使用心理治疗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疗效评定,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2%,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所降低,研究组在治疗第4、8周末HAMA、SAS评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研究组使用药物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较少。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心理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有效率增加,能够减少服药剂量和药物副反应,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的有效方法,对缩短病程、预防复发有积极意义。
272-274

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职业康复组(35例,简称康复组)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入组后均进行生活料理、社会技能训练,康复组同时还进行职业康复训练。两组均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训练。治疗中对两组的精神症状(PANSS)、社会功能(SDSS)、康复状态量表、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康复组PANSS、SDSS、康复状态量表评分在第6个月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6个月中,康复组复发率(9.3%)低于对照组(17.6%),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康复技能训练,能促进其病情逐步缓解、社会功能恢复。
274-276

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治疗。结果临床和出院后跟踪观察,通过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缓解率93.3%、复发率6.7%;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率60%、复发率40%。结论研究显示,心理治疗是促进精神分裂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减轻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服药的依从性好,复发率低,为精神活动的康复打好基础。
276-277

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家庭治疗与心理干预,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评,然后将治疗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治疗后的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DS和SAS治疗前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及治疗后的分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障碍。
279-280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

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摘要:目的编制1份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用于测量中国初中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方法采用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对52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结果1确定好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4个维度,共21条项目的量表结构,可解释51.891%的变异,各条目的负荷范围在0.545~0.753之间;2全量表的Alpha系数为0.890,各个维度Alpha系数在0.0173~0.564之间,并且都达到显著相关(P〈0.01)。结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工具。
282-285

受虐待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

摘要:目的分析高年级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1女生的合群因子分数高于男生(39.4±4.9vs36.6±6.7,F=7.883,P〈0.01);性别和年级在活跃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F=4.403,P〈0.05);受虐待者与未受虐待者的外向性特质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2诙谐因子与性虐待呈正相关(r=0.240,P〈0.01),而外向性特质的其它因子与虐待呈负相关(r=-0.151~-0.216,P〈0.05);3情感虐待和躯体虐待对外向性特质具有负向预测作用,性虐待对诙谐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女性对合群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小学生人格的外向性特质存在性别差异,外向性特质的形成可能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285-287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职业群体心理研究

集中认知心理教育对抗甲流医护人员负性情绪影响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抗甲型H1N1流感医护人员负性情绪的干预方法。方法将6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7次集中认知心理教育,对照组同期常规处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2周进行测评,评定干预效果。结果1医护人员负性情绪与全国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SAS:t=13.347,P〈0.01;SDS:t=3.905,P〈0.01;SCL-90:t=11.793,P〈0.01);2干预后两组SAS、SDS、SCL-90总分和5个因子减分值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减少(P〈0.05);3干预2周后负性情绪呈现上升趋势,SCL-90抑郁因子分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集中认知心理教育能够短期内集中改善抗甲流医护人员负性情绪,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需要坚持开展。
295-297

医生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

摘要:目的以医生集体效能为团体调节变量来探讨医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集体效能信念量表和中国职业倦怠问卷对11所医院的461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1医生职业倦怠轻、中、重度的比率分别为20.17%、21.47%、25.60%;2医生的社会支持负向预测成就感降低(β=-0.25,P〈0.001);3集体效能对社会支持与成就感降低之间关系的负向预测作用极其显著(β=0.06,P〈0.001)。结论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集体效能负向预测了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297-299

铁路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铁路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测试机车乘务员323名。结果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总分整体偏高,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P〈0.01)、自我刻板性(P〈0.01)和自我灵活性(P〈0.01)上与军人常模有显著差异;在自我刻板性(P〈0.01)和自我灵活性(P〈0.01)上与大学生常模有显著差异。机车乘务员自我和谐各维度和总分在年龄(P〈0.05)、工龄(P〈0.05)和受教育程度方面(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铁路机车乘务员的自我和谐水平较低,自我和谐状况受年龄、工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302-304

运城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运城市疾病控制中心(CDC)工作者应对方式的特点,了解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73名运城市CDC工作人员,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运城CDC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医学专业者总体状况欠佳;运城CDC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方式、专业和是否经常与艾滋病人沟通等因素均有正性影响。结论运城CDC工作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减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和改善医患沟通模式是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
304-306

对上海中小学教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知晓率的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上海中小学教师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自编教师一般情况问卷和教师关于ADHD知晓情况问卷对309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教师背景资料、教师对ADHD总体认识程度、对ADHD病因、临床特征、后果、治疗、学校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及教师对ADHD学生的态度。结果参加调查的教师中,工作年限和文化程度,中学和小学教师相比,差异有极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对注意力缺陷症状的认识度较高,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认识程度更高。79.6%的教师表示担心治疗ADHD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大部分教师对ADHD学生期望值偏低,有负性态度。结论教师对ADHD的认识既有合理之处,也有欠妥之处,有部分教师对ADHD认识不足。
307-309

87例女性劳教吸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劳教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山西某劳教所女性吸毒人员进行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调查。结果女性吸毒人员SAS(45.46±9.549)、SDS(50.52±10.609)分、SCL-90总均分(1.85±0.416)分及各因子均比常模高(P〈0.001)。除文化和职业无显著差异之外,已婚的女性焦虑评分、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分数均高于未婚和离婚的女性,且差异显著(P〈0.05);吸毒时间长于10年的女性焦虑评分、SCL-90总均分、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吸毒少于10年的女性(P〈0.05)。结论女性吸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呼吁社会关注和加强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治疗。
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