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评估与干预
F量表条目组合方案在男青年不同组别中的比较950-952

摘要:目的分析新编F量表在男性青年不同组别中的分数差异,探讨构成F量表不同方案的优劣。方法使用MMPI-215对全国18个省市的男性青年进行测试,利用计算机对测试结果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方案2和方案4鉴别效果最差;2方案3鉴别效果最好。结论1条目在正常组与障碍组的应答率的差值DF可作为筛选F量表条目的新标准;2在中国男性青年中入选F量表条目的传统的标准(即正常人群应答率)应设置在小于20%的范围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大学生与研究生心理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反思958-961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结构及常模进行验证。方法使用SCL-90随机抽取广州地区41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SCL-90各因子信度为0.685~0.873,结构效度拟合指标为GFI=0.966,NFI=0.980,CFI=0.987,RMSEA=0.047,χ2/df=2.767。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普遍低于大学生常模,但都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和总分的年级差异显著(F1(2,411)=7.182,F2(2,411)=7.785,P〈0.01;F3(2,411)=3.447,F4(2,411)=3.636,P〈0.05),除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余7个因子及总分的文理科差异均显著(P〈0.05,P〈0.01)。结论应对SCL-90的常模进行权威修订。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三年级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二年级学生,理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文科生。

上海某重点高校研究生抑郁状况调查研究961-963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上海某重点高校研究生抑郁状况。方法随机抽查548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为测查工具,同时从调查对象个人基本信息、家庭情况、个人经济情况、人际交往情况、个人情绪情感应激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对研究生群体抑郁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上海某重点高校研究生抑郁症检出率为18.6%。家庭来自农村的研究生群体CES-D均分分值高于来自中小城市的研究生,两者有差异(P〈0.05);父亲文化程度越低,子女CES-D均值越高;研究生个人经济状况越差,CES-D分值越高;人际交往活跃、经常参加社交活动并与导师联系密切的研究生,以及与同学关系好的研究生,CES-D均分分值愈低;睡眠质量越差,抑郁症状越严重;性别、专业组间均值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上海某重点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总体良好,68.6%为无抑郁症状,但仍有相当数量研究生表现出轻、中度以上抑郁情绪。家庭来自农村、父亲文化程度低、个人经济状况差、人际交往被动、睡眠质量不佳的研究生需要特别关注。

我国科研院所研究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研究963-966

摘要:目的探讨与中国研究生产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方法整体抽取21072名国家科研所的研究生,采用自评量表对研究生的一般心理健康状态(UPI)、抑郁状态(SDS)、自杀态度、人格特征(16PF)进行测量,采用Logistic方法对自杀意念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78%的研究生出现过自杀意念,一般心理健康水平、抑郁状态、自杀态度、年级与自杀意念有显著的相关。人格因素作为整体与自杀意念有相关,但单个人格特征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结论研究生的自杀意念和一般心理健康状况、自杀态度和抑郁状态都有关系,提高心理健康状况、克服抑郁状态、改变对自杀的社会态度能够降低自杀意念产生的风险。

医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人际关系敏感的关系966-968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人际关系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内在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际关系敏感与主观社会支持(r=-0.202,P〈0.05)、社会支持总分(r=-0.215,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r=0.255,P〈0.01)及机遇(r=0.254,P〈0.01)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有势力的他人和社会支持总分能直接预测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β值分别为0.227,P〈0.001;-0.180,P〈0.05);社会支持完全以心理控制源为中介作用于人际关系敏感。结论社会支持通过心理控制源的中介作用影响人际关系敏感。

军校学员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969-971

摘要:目的探讨军校学员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为军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498名军校学员进行测查。结果不同年级学员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72,P〈0.05),高年级学员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纬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性相关,神经质及精神质均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稳定外向型和稳定内向型人格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内向不稳定型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最低。结论人格特征是影响军校学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应激事件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971-973

摘要:目的在大学新生中探讨应激事件、气质性乐观以及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以及自编的气质性乐观问卷、应激事件调查表对某高校的4736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应激事件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应激事件越严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2气质性乐观对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与乐观学生相比,悲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激事件之间的关系更密切。结论学生的乐观减弱了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负向联系。

某医科大学学生心理咨询6年工作回顾性分析973-975

摘要:目的了解咨询中心来访者一般情况、来访原因、人数、男女差异等,为以后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某校心理咨询中心6年所接待的1199名学生来访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来访者中男少于女。主要咨询学习、恋爱和人际关系问题,抑郁、强迫、焦虑、精神分裂所占比例少,却是学生转精神病院治疗和休学的主要原因。咨询脱落率高。结论心理咨询机构应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咨询师应提高咨询水平。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检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976-978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筛查中的作用。方法新生入学后第2周,采用两种量表同时测量。结果UPI阳性率为12.48%,SCL-90阳性率为35.18%,两者共同筛选出的阳性人数占SCL-90阳性人数的27.25%,占UPI阳性人数的76.80%。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进行χ2检验,UPI差异显著(P〈0.01);SCL-90差异不显著(P〉0.05)。对有无自杀意念的学生抑郁因子分比较,差异显著(t=7.48,P〈0.001)。用皮尔逊相关法对UPI与SCL-90总分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为0.697,P〈0.01。结论两种量表测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不同,但两者可以相互结合使用,能够提高筛查效率。

社会生活文化环境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预测研究980-981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和谐量表"和"社会生活文化环境量表"调查4127名大学生,以多元回归分析拟合预测模型。结果大学生成长过程所处地区经济的富裕与贫困、所受基础教育的良好与不良、无论贫富所感受生活的幸福与不幸、追求艰苦奋斗与追求享乐主义、厌恶与喜欢西方枪暴恐怖影视等因素对其心理和谐产生正性与负性的显著影响(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与其社会化过程中所处的良好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有关。

大学生交流恐惧与心理适应性的关系研究982-984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交流恐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某所综合性大学随机抽取两个班学生,采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及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对其进行测评,有效参与者共71名,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交流恐惧程度与心理适应性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交流恐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密切。

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实验研究985-986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筛选,以24名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作为实验组,24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运用综合性团体干预的方法,进行了为期6周的辅导。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人际信任量表、自我接纳量表在辅导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量表上得分无显著差异;辅导后实验组除在人际信任量表上得分差异不显著外,其它量表上得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常态学习下的对照组在各量表上得分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结论团体辅导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消极完美主义者人格特征的质性研究987-990

摘要:目的通过对消极完美主义者(类)和非消极完美主义者(类)人格特点的比较,探讨其在认知、情绪、动机层面的异同。方法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4位消极和两位非消极完美主义者进行半结构化的个体访谈,对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定性分析,探讨两类人格的特点及组间差异。结果在认知层面:权威通常会让类感到压抑和压迫感,而类多持中性态度。类的自我评价中既包含消极评价也包含积极评价,而类以消极成分为主。受访者对人际环境均较为敏感,但类对他人评价高度敏感,类对人际环境有敏锐的洞悉力。情绪层面:类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并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类则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动机层面:类追求平稳舒适的生活,类青睐变化多样的生活。结论消极和非消极完美主义者在认知、动机、情绪层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前者多表现为消极和回避体验,后者多表现为积极体验。

生命认知对医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教育作用的研究990-992

摘要:目的探究生命认知对医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性干预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BECH-h、ASLEC、SSRS、TCSQ、EPQ及生命认知调查问卷对368名有不同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医学生进行生命认知教育前、后对比观察。结果教育后心理健康水平、无望感程度、应激总分、社会支持总分、积极应对和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三维度得分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结论生命认知教育能提高研究组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支持的网络体系和积极应对能力,消除或降低无望感的程度,有助心理由"危险"转化为"机遇"。

用电影文本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992-993

摘要:目的以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法以电影文本为媒介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在课前与课后施测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并对施测结果做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电影文本成长心理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成熟,心理稳定和社会适应力等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电影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具。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与教育引导模式994-996

摘要:目的探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与现实压力及教育引导模式。方法观察目前高校整体情况和本校贫困大学生现实状况,结合学生工作和心理咨询、访谈。结果高校贫困生、特困生比例分别为20%、9.4%~12.4%,贫困带来的各种心理困扰已成为制约部分在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论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层面的困扰及现实压力来源,高校学生工作应大力提倡切实有效、更具针对性的贫困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引导模式。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996-999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CSAS),考察了1394名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结果1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2武汉市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较好,情绪以正性为主,满意度较高;3人口学统计变量在生活事件和适应性的个别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4学习压力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另外,人际关系,健康对生活适应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是引起大学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诱发因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可以预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
某省2008年军校招生心理检测340例情况分析1000-1002

摘要:目的分析2008年军校招生心理检测情况,以探讨我国军校报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军队院校在今后的招生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使用2008年军队院校招收学员心理检测系统对340名高中毕业生进行检测。结果332名高中毕业生通过心理检测,合格率为97.6%。结论心理检测对挑选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应征入伍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学员素质,增强部队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