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消息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8)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计量指标统计表787-787

摘要:上表所列本刊的各项计量指标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2007年6500余种统计刊源析出的350余万条中国期刊引文数据及CNKI“中国期刊网”中心网站2007年1~12月全文下裁计录(3.1亿余篇次)的大样本数据统计分析得到的年度报告数据。

青少年精神疾病与应激源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788-790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疾病与应激源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组680例年龄16~18岁的首发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自制深入访谈提纲的测评,与常模比较,并做相关分析。结果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表现突出;应激源和SCL-90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或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应激源总分、消极应对方式和SCL-90总分呈高度正相关。结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与应激源、应对方式高度相关;应激源和应对方式之间相互关系影响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

心理治疗抑郁症30例临床分析790-791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几种心理治疗的方法或理论,按步骤地对抑郁症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结果30例病人中,治愈11例,显效14例,进步5例。结论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可以使病人消除症状,解除根源及完善人格。

心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792-793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6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8W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正常值,心理干预8周末,两组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增强神经症患者的自信心,消除不良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506例孕妇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799-801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506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随孕妇年龄的增加、文化程度的提高,躯体化症状反应强度呈减弱趋势;同时,随年龄的增加,人际关系敏感、恐惧症状、精神病性症状反应强度明显增大。初中文化的孕妇主要以焦虑症状反应为主,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议结合孕妇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需要调查报告801-802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途径满足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需求。方法采用门诊复查、网络邮件或电话咨询3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需要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需要,对诱发因素及预防、病情自我监测方法指导、家庭支持的需要最多,其次对运动与工作指导、性生活指导、饮食指导较重视,但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心理支持没有引起重视。结论大部分患者出院后都有不同的健康需要。让出院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引起重视并采取正确康复方法,可防止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状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803-804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状况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与抑郁情绪关系。结果在SSRS主观支持评分、客观支持评分、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上,SDS评分正常组均高于SDS评分抑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状况具有显著相关性。

河南省艾滋病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805-807

摘要:目的调查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342名河南省县、乡、村三级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试,采用SPSS13.0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总检出率为33.9%,医、护之间,男、女之间,工作在县、乡、村不同级别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之间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在年龄、职称、从事艾滋病工作年限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不良的检出率差异非常显著(P<0.05~0.01)。结论应关注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年轻、职称低、从事艾滋病工作时间短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汶川地震伤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付方式807-808

摘要:目的了解在江苏南通治疗的汶川大地震伤员在灾后1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付方式问卷对在江苏南通接受治疗的四川受灾伤员及家属(灾中未受伤)进行施测,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伤员及家属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超过常模,并且受灾伤员组的焦虑因子(2.31±0.57)、抑郁因子(2.03±0.62)明显高于家属组(1.76±0.54、1.68±0.57);应付方式问卷结果提示伤员组以不成熟型应付方式为主,其中以退避(2.513±0.436)、幻想(2.396±0.463)应付为主,而家属组则以合理化(2.788±0.481)、自责(2.274±0.467)应付为主。结论中国汶川大地震除了对幸存者造成躯体的严重伤害外,对幸存者的心理更造成伤害,尤其是灾中受伤者。有针对的对幸存者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幸存者的心理健康,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

应试教育体制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809-811

摘要:目的调查南昌市及部分县乡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应试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相关数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对794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教师总样本健康水平与中国常模水平有显著差异,尤以躯体化症状突出。2重点中学教师的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中学教师,以抑郁因子最明显。3男女教师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均处在同一健康水平。4对目前的教育体制80.5%的人不赞成或认为有弊端,80.8%的教师认为应试教育体制亟待改革,67%的教师感觉压力来自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工作环境.有心理问题时仅有21%的教师愿意接受正规的心理咨询服务。结论应试教育体制改革可以促进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临床医生职业紧张与人格关系研究811-812

摘要:目的了解医生职业紧张现状及与不同人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太原市某中型医院的全体医生202人为调查对象,发放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结果临床医生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96.32±14.75,其中尤以心理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突出;A型行为医生职业紧张反应得分均显著高于B型行为组;A型行为医生职业任务中任务过重和责任两项得分显著高于B型行为组;个体应变能力得分上A型行为与B型行为医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医生职业压力不容忽视,A型行为可能是临床医生职业紧张感的危险因素。

对突发事件中救援官兵心理干预的具体原则和策略的分析813-815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事件中救援官兵心理干预操作的原则和策略。方法在汶川8.0地震时,对第一时间参加救援的1475名官兵实施60场次团体互动示范式心理干预,干预过程中实施以下原则:所有不正常反应均给予合理正常化解释;所有互动均在示范基础之上实施;所有心理评估均与心理支持干预统一操作,以及运用所干预的目标均与当前的任务结合,团体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预防策略。结果救援官兵主动参与意识增强,认知、情绪和行为调整后自我感觉改善明显,对干预活动的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满意度较高。结论突发事件中对救援官兵实施团体示范互动式心理干预的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的关系815-816

摘要:目的探讨南宁市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的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对127名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主观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中除进修升迁外的各个维度、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有显著意义。结论工作满意度中的工作本身满意度和园长管理与领导2个维度、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是预测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青年官兵性态度与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817-818

摘要:目的了解青年官兵性知识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某部队808名男性官兵进行调查。结果近90.0%的青年官兵对性知识了解不多,95%的人认为部队开展性知识教育很有必要;对待性冲动,采取克制的为39.2%,采取手淫的为44%;77.8%的人对婚前性行为持认可态度,42.4%的人有过婚前性行为;48.5%~64.0%的人认为公共场所、蚊虫叮咬等会传染艾滋病。结论青年官兵接受性教育和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程度不一,少数青年官兵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在部队适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武警官兵个性特征与症状自评测试调查及其分析820-822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武警官兵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增进官兵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武警某部1343名官兵为点查对象,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评工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人格特质中,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全国军人常模;SCL-90各因子均分与16PF次级人格因素心理健康及内外向均呈显著负相关,与16PF次级人格因素心理适应呈正相关。结论武警官兵的个性特点与其任务相适应,有其特殊性。官兵个性特点影响着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研究
地方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研究823-825

摘要:目的了解地方院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QS)对60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趋于成熟;不同院校大学生在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上差异显著(P<0.01);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大学生在在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因子上差异显著(P<0.05);大学生应对方式因子与SCL-90所有因子呈显著相关(P<0.01),与社会支持因子存在相关(P<0.01)。结论根据应对方式特点,提高应对方式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大学生体像与自尊的关系825-827

摘要:目的考察在校大学生体像与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体像烦恼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8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大学生自尊与体像存在正相关,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体像得分显著低于男生,大三学生体像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学生;有体像烦恼的大学生自尊存在年级差异,其中大二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大三学生。结论体像与自尊存在显著相关。

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的信效度验证及其结构827-830

摘要:目的检验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MBI—GS杨惠贞修订版)的信、效度,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学业倦怠结构。方法对MBI—GS(杨惠贞修订)进行修订,施测于375名大学生,进行信效度分析;运用修订量表施测于1317名大学生,探讨学业倦怠的内部因素关系。结果总量表α系数为0.820,情绪衰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的α系数分别为0.769、0.759、0.802;分半信度为0.757;总量表与3个分量表之间,均显著相关(P<0.01);总量表和3个分量表与效标呈显著性相关(P<0.01)。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拟合指数χ2/df=3.041,GFI=0.92,AGFI=0.89,NFI=0.87,RMSEA=0.07,CFI=0.91,RER=0.21。学业倦怠内部结构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拟合指数为χ2/df=3.025,GFI=0.92,AGFI=0.89,NFI=0.87,CFI=0.91,RMSEA=0.07。结论大学生学业倦怠问卷包含情绪衰竭、讥诮态度和低个人成就感3个因素,适用于国内大学生学业倦怠领域研究;大学生学业倦怠3维度关系是递进的,情绪衰竭预测讥诮态度,讥诮态度最终导致低个人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