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研究
研究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570-572

摘要:目的考察研究生内隐、外显幸福感及学业成败归因特点,进而探讨研究生学业成败归因与内隐、外显幸福感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袁》(MMCS)、《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以及内隐联想测验(IAT)对64名研究生进行测验。结果①外显、内隐幸福感是相对独立的结构;②研究生外显、内隐幸福感均无显著性别差异;③在进行学业成败归因时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男生较女生更容易进行内归因;④当学业失败时,外显幸福感高的人更倾向归因于情境因素(r=0.25);内隐幸福感中情感体验消极的人更倾向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r=-0.31)。结论研究生学业成败归因与其外显、内隐幸福感存在联系。

应用团体咨询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的干预572-574

摘要:目的应用团体咨询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进行干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团体心理咨询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2007级392名在校大学新生进行筛查,通过对其中39名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咨询,探讨大学新生心理状况及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的SCL-90总分较实验前改善,强迫、焦虑、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6项因子有明显改善。结论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的改善具有一定的近期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577-579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346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精神质与学习成绩呈显著相关(P〈0.05).外向性和神经质与朋友关系、形象表现、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主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个人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相关(P〈0.01);②不同人格类型的生活满意度比较发现,在生活满意度主要成分上,除学习成绩外,其它均存在显著的类型差异;③对朋友关系、形象表现、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主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个人生活满意度有影响的均为外向性和神经质因子。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对其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

CCSMHS和SCL-90在大学新生中的应用比较研究579-581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新生中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国家教育部编制的CCSMHS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组织修订的SCL-90中文版对随机取样的100例刚入校3个月的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壹,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个量表存在显著的相关,所反映的样本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一致,其筛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结论CCSMHS更适用于新生心理普查;SCL-90更适用于心理咨询诊断辅助工具。

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家庭关怀度的相关研究582-584

摘要:目的阐明大学生自我接纳和家庭关怀度的现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使用自我接纳和家庭关怀度量表对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进行测查并进行个案访谈。结果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呈中等水平,家庭关怀度处于家庭功能中等障碍范围内,并且男女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自我接纳和家庭关怀度存在正相关,当代大学生必须加强家庭心理治疗及护理,护理重点应侧重于提高家庭的适应度、合作度、情感度、亲密度等几方面。

民族地区高校新生生活事件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584-585

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高校新生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及认知评价方式,探讨生活事件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白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牛津幸福感问卷(OHI)对180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生活事件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心理援助计划能为大学生提供群体互动训练,使适应不良及社交障碍学生快速适应群体环境,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及早适应校园生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的关系586-588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自尊的关系。方法应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尊量表对29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在SPSS11.5中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和积差相关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消极情感均低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稍高于中等水平;②男生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女生,消极情感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消极情感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③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并分别存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差异。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588-590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方法使用成就目标定向问卷、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和自我妨碍问卷对53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对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成绩回避目标比成绩接近目标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更强的预测作用;掌握目标对学生的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生的完美主义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完美主义对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591-593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特点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方法用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验。结果男女生在焦虑、放松、羞愧、气愤和兴趣5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男生比女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和较少的负性情绪;不同的年级在气愤(F(2,320)=3.40,P〈0.05)和兴趣(F(2,320)=3.63,P〈0.05)2种情绪上有显著的差异。二年级比一、三年级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和较少的正性情绪;不同生源学生的自豪(F(2,320)=5.38,P〈0.01)有极显著的差异,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体验到较多的正性情绪;大学生适应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正性学业情绪呈显著正相关,与负性学业情绪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以正性情绪体验为主;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存在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与大学适应之间相互影响。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593-595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对346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家庭经济情况、父亲文化程度及其是否独生子女、党员、学生干部与其人格特征部分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年龄、专业、年级、籍贯、母亲文化程度与其均无显著差异;②性别和专业对精神质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是否党员或学生干部对外向性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经济状况对神经质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年级和是否党员对掩饰性因子有预测作用;③女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以及男生的外向性和掩饰性均、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

一、四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596-598

摘要:目的针对一、四年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有显著差异:四年级学生自杀意念高于一年级学生,探讨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在不同年级的差异。方法抽取大连市高校726名一、四年级大学生,数据统计采用SPSS 10.0统计软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处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对自杀的态度等因素做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大四年级的学生在神经质、精神质方面的均值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结论通过对不同年级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对不同年级的关注和教育方法要有所侧重和改进。

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应对策略598-601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现状及攻击行为应对策略情况,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大学生332名,利用自编问卷人际行为量袁进行调查。结果58.72%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宿舍、校园和教室发生攻击行为的比例为73.99%,大多数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应对策略偏离“友好策略→求助策略→忍受策略或其他策略”的最佳模式。结论相当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行为,宿舍、校园和教室是大学生攻击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攻击行为应对策略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母子关系与女大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相关性602-604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类型的母子关系与女大学生友好相处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亲子关系和友好相处能力量表,对85名大学二、三年级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大学生亲予关系测验量表由幼儿期、青春期和大学期间3个分量表,共13因子74个项目组成。3个分量袁的同质性信度分别为0.82,0.86,0.65。相关分析表明:幼儿期的不信任型,青春期的拒绝型、冷漠型、过分依赖型,大学时期的拒绝型5种母予关系与女大学生的友好相处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幼儿期的安全依恋型,青春期的尊敬型、关注型,大学时期的亲密型4种母子关系与女大学生的友好相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时期、类型的母子关系对女大学生的友好相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单亲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604-606

摘要:目的探讨单亲大学生心理相关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辽宁省大连市3所高校内单亲大学生98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校的非单亲大学生97例为研究对照。采用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①单亲组和非单亲组家庭内支持及社会总支持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98名单亲大学生在3种不同生活状态下PSSS的家庭内支持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单亲组与非单亲组SCL-90各因子分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亲大学生领悟到来自家庭内的关心与支持较非单亲大学生少,并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607-609

摘要:目的探讨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查,比较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员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在不同专业进行对比时,司法助理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专业;在不同年级的对比中,2007级新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2006级、2005级的学员,2005级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最好。结论警较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体现出层次性,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应关注新生和非公安专业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职高专生抑郁情绪的团体干预612-613

摘要:目的探讨从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切入,采用团体心理干预方式,改善高职高专学生的抑郁情绪。方法采用横断面对照研究和前后对照研究方法,从SCL-90筛选抑郁因子分≥1.5(0-4级评分)但不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者,经性别分层后。随机编入干预组、标准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团体心理干预、体育锻炼干预和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例行4周8次后,采用相同量表评估抑郁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各组最终人数为:干预组为23人,体育锻炼组为20人,空白对照组为20人。三组均数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0.5853±0.4752)与锻炼组(1.7731±0.6001)、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1.9154±0.5772)比较,差异均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而锻炼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处理前后比较显示:干预组前后比较,其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锻炼组的前后比较,其差并具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前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交互进行的团体心理干预对降低高职高专学生的抑郁情绪有效。

初中生完美主义心理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613-615

摘要:目的探究初中生的完美主义心理状况以及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佛罗斯特完美主义量表(CFMPS)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90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初中生具有中度完美主义倾向(3.19±0.46),其完美主义总分与应时方式的大多数因子存在正相关。结论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使个体更倾向于采取非成熟的应对方式,但完美主义中也存在积极的因素。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615-617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CL-90对1665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总体和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得分均高;②在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中,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学生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只是在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家庭所在地影响。并且在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方面,农村大学生更加突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