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大学生心理研究
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与孤独感的关系841-842

摘要:目的探讨高师贫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UCLA孤独量表对204名贫困生和196名非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①高师贫困生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058,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的差异不显著;②高师贫困生的社会支持不存在性别差异,支持利用度年级差异显著(F=3.328,P〈0.05),大一学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③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高师贫困生孤独感差异显著(F=26.737,P〈0.001),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越低;④回归分析表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客观支持均能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6,P〈0.001;β=-0.230,P〈0.01;β=-0.174,P〈0.05)。结论高师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客观支持存在差异,高师贫困生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显著,社会支持对孤独感有显著影响。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研究843-844

摘要: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筛选出26名具有抑郁焦虑症状的大学新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名,实验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前后测。结果实验组大学新生SDS、SAS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团体咨询有效改善了大学新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贫困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与系统心理干预效果评价845-848

摘要:的研究政治思想教育与系统心理干预相结合模式对医学类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在校医学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在校本、专科189名贫困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1个学期不间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系统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问卷测评。结果实验组教育干预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大多有明显的改善,实验组各因子干预前后自身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采用政治思想教育与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相结合模式能显著提高医学类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

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的应用848-850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为高校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借鉴。方法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设计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活动的方式和实施程序,选取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40名.采用单因素重复自然设计,在6周内进行6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团体辅导前后,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结果被试在辅导后人际困扰显著减轻,后测SCL-90各项因子得分低于前测,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性变化,焦虑变化显著,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提高;在自我评估中,几乎所有成员都反映不同程度地有所收获。结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调查851-852

摘要:目的探讨并揭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和谐现状。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川、浙两地3所高校256名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团体测验。结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较低,总体上呈偏态分布;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评价深刻地影响着自我和谐程度。结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堪忧,需要高校和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要“物质”、“精神”两手抓。

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855-857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方法对284名大学生施测心理控制源量表(I-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健康问卷(GHQ-20)。结果①大学生不同的控制倾向所得的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都有明显的差异;②大学生心理控制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③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结论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是中介变量,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应对策略研究857-859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和肖计划修订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福州大学城3所高校5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大学生普遍存在5类压力;②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在就业压力和家庭或生活压力存在显著差异;③3种高校学生大都能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④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在“解决问题”这一压力应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校工作者应根据学校类型对学生的压力状况提供指导意见。

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研究860-862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量表,对大连地区3所高校33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策略的7个因子中,“因子2-哀求”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19.56,P〈0.01)、文理差异显著(t=4.29,P〈0.05)、校际差异显著(t=6.05,P〈0.05);“因子6-理性的诉说”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t=6.19,P〈0.01)、文理差异显著(t=5.29,P〈0.05)、校际差异显著(t=4.67,P〈0.05);“因子7-威胁”得分在年级上差异显著(t=4.05,P〈0.05)。结论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策略受性别、文理、校际和年级的影响较大。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862-864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高校41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量表(SCS)、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人口学变量问卷的调查;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内在自我维度及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②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公众自我、自我总分及人际交谈、人际交往、待人接物、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③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待人接物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④不同家庭居住地的大学生在异性交往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865-867

摘要:目的揭示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波士顿情绪智力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在河南省3所高校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结果①男女生均表现出良好的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不显著;②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子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人际关系”和“情智教练”因子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③女生在应对方式比男生更积极主动;④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⑤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结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回归效应非常显著。

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868-87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培养和改善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对昆明理工大学107名在校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比训练前后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将得分进行量的分析。结果心理素质的反映性、元认知特性、创造性、动力特征等方面有明显改变。结论心理素质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870-873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自尊量表、孤独量表、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调查表、自编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调查问卷,对14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8份。结果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网络使用特征及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建立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模型。结论①大学生网络成瘾呈轻度、重度两种水平,这两种水平总流行率达到14.84%;②网络使用时间、娱乐上网、交易上网、人际上网与网络成瘾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③自尊、孤独、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对网络成瘾有很好的预测作用;④网络成瘾是特定的个体心理特征与特定的网络使用行为、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困难大学生选择性注意的特征873-875

摘要:目的探讨学习困难大学生选择性注意的特点。方法用眼动记录仪记录大学生注意过程的眼动过程。结果学习困难大学生在进行选择性注意时的眼跳距离、注视次数与正常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结论学习困难大学生选择信息过程中排除干扰刺激能力差,搜索目标刺激效能低下。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875-877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使甩青少年网络行为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3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网络行为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的网络娱乐、性与、对网络的消极评价、上网焦虑、网络满意感与SCL-90的因子有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
高职高专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877-878

摘要:目的探讨高职高专学生应对方式与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以天津市某高职高专院校566名高职高专学生为被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及肖计划的应付方式问卷对其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职高专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0.75±0.21),求助(0.59±0.22),幻想(0.47±0.23),退避(0.45±0.22),合理化(0.42±0.20),自责(0.32±0.26)。高职高专学生自我概念水平较高(272.74±27.27)。积极的自我概念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366和0.292;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应对呈负相关(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03,-0.275,-0.239和-0.187;P〈0.01);消极的自我概念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应对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4,0.257,0.128,0,153;P〈0.01)。结论自我概念是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之一,提升积极的自我概念将有助于高职高专学生成熟应对方式的培养。

汉、维、哈族中学生自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879-881

摘要:目的探讨汉、维、哈族中学生自尊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对146名汉族、115名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自尊(SE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测试。结果①中学生自尊水平的民族差异不显著(F=1.104,P〉0.05);家庭经济自评主效应显著(F=4.498.P〈0.01);父亲文化程度主效应显著(F=3.310,P〈0.05)。②积极应付方式的民族差异不显著(F=2.170,P〉0.05),而消极应付方式的民族差异显著(F=4.608,P〈0.01);消极应付方式的父亲职业差异显著(F=3.335,P〈0.01)。③消极应付方式与自尊呈负相关(B=-0.081),但只能解释自尊变异的1.9%。结论自尊的民族差异不显著;消极应付方式的民族差异显著;消极应付方式与自尊成显著的负相关。

昆明市儿童行为问题教师检出率及危险因素研究881-882

摘要:目的探讨本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量表对昆明市926名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08%,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13:1;经与20项有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城乡结合部儿童行为问题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性别、伙伴关系、父母教育儿童时间、花在儿童身上的金钱、家庭和睦情况.结论儿童行为问题是多种因素所至,行为问题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高考专业填报决策的影响因素探析883-884

摘要:目的对影响高考考生填报奥策的因素进行探析。方法运用自编《高考志愿专业填报情况调查问卷》对460名大学新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影响考生报考决策的因素主要有4个,分别是发展前景、兴趣特长、他人意见、录取把握。本测量工具的信度为0.642-0.796,对总变异量的解释达到58.078%;同时,项目相关区间为0.372-0.660(P〈0.05)。结论《高考志愿专业填报情况调查问卷》可以对高考考生填报决策进行有益的指导,同时可为相关教育部门提供录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