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期刊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 11-5257/R 国内刊号
  • 2096-4811 国际刊号
  • 1.8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健康心理学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健康心理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_精神卫生、论著_心身疾病、论著_疫情心理、论著_心理评估、论著_职业心理、论著_青少年心理、综述

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抑郁症状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伴发的抑郁症状.方法 用BDI和BPRS量表对符合诊断的8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量表评定和分析.结果 50.7%的病人有抑郁症状(BID>5分).结论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中的抑郁症状并不少见,应该引起重视.

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193-195

摘要:目的 探讨高中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人性哲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用幸福感指数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和人性哲学,对分层整群抽样选取的1~3年级的260名高中生小团体施测,得到有效问卷242份.结果 ①在生活事件、内控、外控和幸福感各维度上,除外控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外,其他维度不存在城乡或性别差异.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归因方式、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二者共同解释变异的16.6%,归因方式中学业失败的能力归因和交往失败的运气归因负向预测幸福感;交往失败的努力归因、交往失败的背景归因正向预测幸福感.结论 ①城市高中生和农村高中生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②交往范围内和成就范围内的归因训练的期望归因模式应该是不同的.③人性哲学对个体的幸福感没有显著预测效力.

城市小学生自尊相关因素分析195-197

摘要:目的 了解城市小学生自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合肥市2所小学848名学生,采用自尊量表(SES)及自编小学生调查表,所得全部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结果 (1)小学生自尊均分为29.67±4.73;(2)单因素分析提示在个体、家庭、学校等20多个因素在自尊评分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存在差异;(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母子关系、学习成绩、师生关系、有无要好同学等10个因素与自尊评分有关.结论 城市小学生自尊与个体、家庭、学校等许多因素有关.

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虐待经历的关系197-199

摘要: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SIFS各因子分均低于无虐待组,9~10岁组在学习能力发展维度的得分高于11~12岁组[(34.20±6.02)分vs(31.85±7.92)分,t=2.26,P<0.05];男女生之间SIFS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SIFS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154~-0.513,P<0.05或P<0.01).忽视对大肌肉及平衡、触觉防御及情绪、本体感不佳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1~-0.309,t=-2.126~-4.722,P<0.05或P<0.01);性虐待对大肌肉及平衡、本体感不佳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13~-0.293,t=-2.778~-3.967,P<0.01);情感虐待对触觉防御及情绪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8~-0.201,t=-2.375~-2.771,P<0.05或P<0.01);本研究中未发现躯体虐待有任何预测作用.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

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200-202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的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的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调查表(CPANS)、父母养育方式评价表(EMBU),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中小学生462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心理虐待与忽视阳性组132名与阴性组312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心理虐待与忽视同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相关,阳性组的父母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阴性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显著性.结论 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及父亲的过度保护与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玉溪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202-204

摘要:目的 探讨玉溪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表,对885名高中生进行心理测评,将SCL-90各项测评结果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男、女生进行比较,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比较,不同年级学生比较.结果 高中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各因子分均高男生,除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的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汉族学生,且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年级总体得分较低年级高.高中生轻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87.91%,其中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为36.84%,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等.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障碍等.结论 高中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女生、少数民族学生、高年级学生严重,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合肥市男女高中生上网情况调查205-207

摘要:目的 了解男女高中生上网行为的特点及其家庭、学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系统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合肥市3所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的9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际有效问卷953份.自行设计的"高中学生背景调查表".结果 有上网经历的718人,男生428人,女生290人.无上网经历的235人.男生平均一次上网最长时间约8小时,近半年每周上网次数男生平均近4次,均是女生的两倍;男生的特点是多选择网吧,目的多是玩网络游戏,大多感到成绩下降,逃课的行为发生率高.结论 家庭、学校因素对高中学生的上网行为有影响;不恰当的网络使用对中学生的学业带来负面影响;性别因素可作为网络成瘾的重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

儿童期虐待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影响208-210

摘要:目的 研究受虐待小学生的社会能力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元虐待:总分[(15.56±3.64)分与(17.70±3.72)分,t=3.73,P<0.001],11~12岁年龄组的学校情况因子分低于9~10岁组[(4.94±0.76)分与(5.17±0.63)分,t=2.19,P<0.05].除性虐待外,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社会能力各因子分和总分呈负相关(r=-0.159~-0.410,P<0.05或P<0.01).躯体虐待对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1~-0.201,t=-2.124~-2.433,P<0.05);情感虐待对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59~-0.207,t=-2.141~-2.723,P<0.05或P<0.01).忽视和性虐待对学校情况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70~-0.273,t=-2.236~-3.441,P<0.05和P<0.001).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社会能力.

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210-213

摘要:目的 了解生活事件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56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根据症状自评量表第15题"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回答轻重程度筛选有自杀意念组和对照组,二组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试.结果 大学新生1个月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5.13%,1年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6.14%,有自杀意念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对照组,影响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生活事件依次是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丧失因子.结论 社会生活事件是引起自杀意念的一种诱发因素,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13-215

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一二年级的研究生60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30人,分成5个小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30人,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信赖他人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成人希望特质量表进行前后测,运用t检验对比实验效果.结果 团体心理辅导对研究生的自尊水平、社交行为、信赖他人、社会支持、成人希望特质等均有显著的干预效果.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形式.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216-218

摘要: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的影响.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在某大学医科类学生中抽取10个小班38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社会支持量表调查其进校第一学期末的社会支持情况;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大学四年级时因特网的使用动机,以社会支持总分的下四分位数作为分界点,将研究对象分为社会支持得分较低组与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组,比较两组大学生的上网动机.结果 两组大学生在学习上网、交易上网、从众上网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逃避现实上网、娱乐上网的频率社会支持得分较低组的大学生较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组高(P<0.05);而交际上网得分社会支持得分较低组大学生较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组低(P<0.05);社会支持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频率与社会支持得分较高的大学生相同,但在网上与熟人交流的频率社会支持得分较低者较社会支持得分较高者低(P<0.05).结论 社会支持不同的人上网的动机存在差异.

考试焦虑学生的考试威胁感、学习技巧与归因方式218-222

摘要:目的 对不同考试焦虑水平学生的考前威胁感、学习技巧、归因方式间的差异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认知考试焦虑量表等问卷于考试前后分别对622名中学生施测.结果 ①考试焦虑认知成分的高低与考试威胁感强弱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学习技巧优劣存在显著负相关.②高考试焦虑学生的考试威胁感显著强于中、低考试焦虑学生,其学习技巧也显著劣于中、低考试焦虑学生.③高考试焦虑学生比中、低考试焦虑学生显著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存在的因素,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特定情境的因索.④女生的考试焦虑认知成分显著高于男生,对考试的威胁感显著强于男生.结论 不同考试焦虑水平的学生,其考前威胁感、学习技巧、归因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昆明市儿童家庭动力学特征调查222-223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市学校儿童家庭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昆明市盘龙区城市、农村、城郊结合部3所学校四年级、五年级学生共928名进行现场集体调查,对家庭动力学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28名学生中,男孩475人(51.296),女孩453人(48.8%).儿童的性别对家庭气氛、系统逻辑、痰病观念维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家庭的生活环境对个性化、系统逻辑维度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动力学影响较小.结论 儿童的性别、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家庭动力学影响较为明显,而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对家庭动力学影响较小.

大学生知识观调查分析224-226

摘要:目的 调查知识现在现代的客观主义向后现代的建构主义嬗变过程中大学生知识现呈现出的特点.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的观点,自编了《大学生知识现问卷》,对96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总体在知识观的3个维度上呈现多元化特点(分别占31.5%,36.1%,32.4%);(2)优秀生与普通生在知识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性检验结果P=0.019,P=0.001);(3)不同年级大学生知识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且有的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学生的知识观对大学生的成绩、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性别、文理科上差异不显著.

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研究及其对成绩的影响226-229

摘要:目的 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通过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的研究,为高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习方式问卷》,对大一到大四4个年级的大学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07份.结果 ①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P<0.05),其中,学习策略性别和年级差异极显著(P<0.01),学习方法性别差异极显著(P<0.01),年级差异不显著;学习动机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极显著(P<0.01);考试方法性别和年级差异不显著.②大学生学习方式总体水平与会共课成绩和总成绩之间的关系显著(P<0.05),而且与专业课成绩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且对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229-231

摘要:目的 探讨应付方式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188名大学生作被试,对其进行应付方式问卷与孤独量表的测量.结果 (1)在孤独量表得分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应付方式上,男大学生在幻想分量表上得分显著性低于女大学生.(2)高孤独感的大学生(孤独量表得分>42分)在应付方式问卷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低于该两项的平均值.(3)低孤独感的大学生(孤独量表得分<36分)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两项得分显著高于该两项的平均值,在逃避分量表上得分显著低于该项的平均值.结论 孤独感的高低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和逃避项目有明显相关.

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231-234

摘要:目的 研究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问题.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量表(NEO-PI-R),对在校的400名医学生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医科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男生和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偏执和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医科大学生在5种个性类型中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宜人性、谨慎性、外向性、情绪性、开放性,男女在情绪性和宜人性上存在差异.结论 医科大学生的个性类型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234-235

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在校男生62人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男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P<0.01)高于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中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P<0.01,或P<0.05);护理专业男生在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高于青年组常模.结论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