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激光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激光》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激光器件、激光光谱学、激光仪器、光学元件、激光聚变、全息技术与信息处理、光通信、激光工业应用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国际刊号:0258-7025
  • 国内刊号:31-1339/TN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201
  • 创刊时间:197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4
  • 综合影响因子:1.4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激光 2011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激光杂志综述

基于量子系统的超高亮度光纤激光合成体系概念与构想

摘要:讨论了单口径光纤激光的优势与局限,分析了目前主要采用的基于信息系统的几种光纤激光合成技术的高功率定标放大能力,提出了基于量子系统的光纤激光合成的概念,对未来的光纤激光量子合成系统进行了构想和展望,认为这一系统在百千瓦甚至兆瓦级超高亮度激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7

基于6H-SiC衬底外延石墨烯的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

摘要:报道了6H—SiC衬底外延生长的石墨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环形腔结构的全正色散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在注入抽运功率为250mw时,得到稳定的重复频率为1.05MHz的自锁模脉冲,平均输出功率为6mw;当注入抽运功率增加到480mw时,最大平均输出功率为20mw,相应的最高单脉冲能量为19nJ,激光脉冲宽度约为520ps。
18-21

三孔干涉条件下部分相干电磁光束的偏振特性

摘要:推导了三孔干涉条件下的交叉谱密度矩阵,研究了该条件下部分相干光偏振特性的变化情况。比较了x、Y方向场分量不相关和相关的情况,并与同样条件下双孔干涉的偏振度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偏振度在观察面上是振荡变化的,离中心越远振荡越剧烈;不同位置的偏振度传输足够长的距离后都将趋于稳定,其稳定值与参量B。和8。有关,且离中心越远其偏振度达到稳定的传输距离越长;轴上偏振度与三孔的初始相干度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指出,当x、Y方向场分量相关时,对应点偏振度的值远远大于其不相关的情况。
22-27

常温条件下KTP晶体应用于1319nm激光三倍频相位匹配角的测量

摘要:针对常温工作条件下利用磷酸氧钛钾(KTP)晶体对钇铝石榴石(Nd:YAG)晶体1319nm激光三倍频产生440nm蓝色激光的实验,对三倍频KTP晶体的相位匹配角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通过多组色散方程得到KTP晶体的相位匹配角,并计算出相应的有效非线性系数。选取一组结果(θ=84.6°,ψ=0°)对KTP晶体切割,利用一台1319nm激光器,将晶体放人腔中,采用旋转晶体偏角和调节温度的方法寻找出三倍频KTP晶体最佳匹配角度(θ=84.04°,ψ=0°)。该晶体经过重新切割,440nm蓝色激光输出的光束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最佳工作温度为18℃。
40-44

《光电产品与资讯》第11期“中国的大光学产业”专刊征稿启事

摘要:《光电产品与资讯》杂志是中国激光杂志社2010年隆重推出的一本以产品和市场资讯为主的信息类期刊。该刊立足光电领域,全年12期分别以不同的主题全面介绍技术与市场的最新进展。凭借中国激光杂志社的深厚学术底蕴及强大的采编力量,深入浅出地剖析光电行业事件,详细介绍光电产品的实际应用,在科研与产业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并致力于成为读者了解市场、选购产品的重要参考,企业推广产品的首选平台。
44-44

传输腔稳频的397nm半导体激光器

摘要:商用的半导体激光器由于其长期漂移大,不能满足单离子光频标中离子的激光冷却和长时间探测的目的。因此,采用了传输腔稳频技术减小商用397nm半导体激光器的长期漂移。利用经过Pound—Drever—Hall(PDH)技术锁定的729nm超稳激光器作参考激光,采用扫描的法布里一珀罗(F-P)干涉仪作传输介质,实现了397nm半导体激光器的长稳锁定。稳频后397nm激光器在1h内的漂移小于1MHz,100S的Allan方差小于1×10^-10.这些指标为下一步利用传输腔技术实现866nm激光的长稳锁定打下了基础,同时为优化单个钙离子的激光冷却和长时间精密测量提供了条件。
45-48

基于能动分块反射镜的七路激光阵列倾斜校正与相干合成实验研究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动分块反射镜(ASM)的激光阵列相位控制新方法,用以解决激光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器相干合成技术中的空间光束倾斜校准与输出端相位调制两大关键问题。介绍了7单元能动分块反射镜实现空间光调制的原理,并采用该器件成功验证了7路光束合成的方案。实验采用六棱反射锥进行光束合成,并采用两套控制回路分别实现了倾斜与平移校正,获得了小于25μrad和λ/10的校正精度。闭环后,获得了主瓣占总功率31.73%的高质量相干耦合激光输出。
49-54

1030nm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全光纤放大器

摘要:采用脉冲调制的单模带尾纤输出的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种子源,以掺镱光纤为增益介质,采用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实现了1030nm全光纤脉冲激光放大。脉冲重复频率在50~100kHz范围内可调,在重复频率50kHz时,实现了脉冲宽度为6.53ns,峰值功率为16.08kw的脉冲输出,相应的斜率效率为69%,输出激光的中心波长在1029.49nm。实验还研究了不同重复频率下输出激光脉冲的时域特性。该激光器的输出波长在激光雷达探测器的光谱响应范围内,可作为激光雷达发射光源。
55-58

大功率高可靠性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阵列研究

摘要:针对980nm激光波长设计了InGaAs/GaAsP材料多周期增益量子阱结构。垒层采用带隙更宽的GaAsP材料代替常规GaAs,改善了效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同时又能满足长寿命激光工作的需要。周期增益量子阱结构提高了有源区的单程增益,降低了阈值,提高了输出功率。制作出新结构的集成单元数为4×4,单元直径30μm的阵列器件,工作电流为5.88A时连续激光功率达到2W;窄脉冲宽度1μs,重复频率100Hz,工作电流60A时输出功率达N30W,且均未达到饱和状态。此阵列器件在工作电流为1~4A时发散角半宽均小于16°。利用加速老化方法对阵列器件的寿命进行了测试,推算出30℃的寿命可达5280h以上,并分析了影响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59-64
中国激光杂志激光加工与应用

AZ31B镁合金激光喷丸后的形变强化及疲劳断口分析

摘要:对AZ31B镁合金中心缺El试样进行激光喷丸强化(LSP)处理,并进行拉一拉疲劳试验。通过研究激光喷丸前后表面完整性的变化规律,发现喷丸后AZ31B试样以滑移和孪生两种方式产生塑性变形,表面及深度方向显微硬度较基体提高50%左右,喷丸区表面残余压应力值达到-126.29MPa,晶粒内部出现大量滑移线和孪晶,晶粒明显细化。通过测量加载点轴向载荷和轴向位移分析了激光喷丸前后的疲劳性能,并比较激光喷丸前后疲劳断口形貌特征,发现喷丸后试样表面没有产生明显的疲劳裂纹源,残余压应力使裂纹尖端的实际应力强度因子降低,提高了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抗力,疲劳裂纹扩展路径较未处理试样更为曲折,最终断裂区韧窝尺寸比未喷丸件更大更深,表明激光喷丸后试样的塑性有所提升。
70-76

激光冲击强化数值计算中的光滑粒子法

摘要:为研究激光冲击强化(LSP)过程中激光诱导冲击波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对比分析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探索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对激光冲击强化的物理过程进行仿真,并设计了冲击波测试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初步试验验证。结果表明,SPH模型演化物理过程明显,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相似度高,为激光冲击强化物理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77-8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激光立体成形件成形表面质量预测

摘要:通过建立单道折线扫描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折线扫描拐角处重叠区域数学描述,从理论上对激光立体成形(LSF)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影响折线扫描路径试样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折线角度和扫描速度的结论。建立了适用于激光立体成形件表面质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以激光立体成形过程中扫描速度和折线的角度为模型输入,输出成形件表面质量评估参数。经过实验数据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实现对不同扫描速度及不同扫描角度成形件表面质量的预测,网络预测值和试验测得值之间的均方差(MSE)小于0.01。
83-88

激光参量对铝合金直接标识条码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不同激光参量组以及激光与铝合金相互作用产生物对条码等级的影响,寻找适合工业应用的最优激光参量组。实验采用Nd:YAG激光器作为加工源,通过调节搭配激光四参量实现3136种不同功率密度激光在铝合金表面标识二维码,并使用INTEGRA条码检测仪对标识条码进行分级。统计分析条码等级分布推得最优加工参量组为:有效矢量步长0.005~0.0091mm,有效矢量步间延时29~43μs,Q驱频率7~10kHz,Q驱释放时间13~19μs。同时分析两组激光参量加工模块的扫描电镜(SEM)图片和能谱(EDS)数据,推知激光与铝合金相互作用的4个阶段,从微观上解释了激光参量与材质对条码等级的影响。
95-99

机械合金化19Cr-14Ni不锈钢粉末激光熔覆层的组织和性能

摘要:激光熔覆所用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雾化法。为探索激光熔覆专用材料的制备新方法,将以单元素粉末的形式,按照19Cr-14Ni不锈钢的成分来配制混合粉,并将该混合粉机械合金化45h,在45#钢板上分别将采用上述两种不锈钢粉末进行激光熔覆。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腐蚀电化学等方法研究熔覆层的相组成、微结构和耐蚀性。结果表明,与雾化粉体激光熔覆层相比,机械合金化粉体激光熔覆层的枝晶得到细化,其组织呈连续网状分布,cr元素的枝晶问偏析得以改善;与雾化粉体相比,机械合金化能提高粉体熔覆层的耐蚀性能,但其硬度略有降低。
100-104

高性能LD抽运Nd:YAG激光毛化装置的研制

摘要:进行了LD抽运声光调QNd:YAG激光器用于轧辊毛化的研制和毛化实验情况的研究。在毛化点阵密度为4mm×4mm的要求下,用该激光毛化装置对铬基轧辊毛化,实现了2.8kHz的频率条件下,粗糙度在6μm范围内可调,5.6kHz的频率条件下,粗糙度在4.5μm范围内可调的优良毛化性能。实现了粗糙度大范围可调、高效率、长寿命和低运行成本的LD抽运Nd:YAG激光毛化装置的成功研制。
117-120
中国激光杂志光纤光学与光通信

低强度半导体激光照射调节成纤维细胞时钟基因表达

摘要:研究了低强度810nm半导体激光(LIDL)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的NIH3T3成纤维细胞时钟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马血清休克2h的细胞用质量浓度为10ng/mL的TNF—α孵育,分别用不同剂量的LIDL照射一次。结果表明LIDL可以调节TNF-α对NIH3T3成纤维细胞时钟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与其还原形式的比值(NAD+/NADH)和Ⅲ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实现的。
133-138

双芯掺铒光纤的研制及其增益均衡特性的研究

摘要:报道了双芯掺铒光纤(TCEDF)的研制工艺,采用改进化学气相沉积(McVD)和光子晶体堆积工艺成功试制出单芯掺杂型双芯掺铒光纤。利用耦合模理论和速率方程数值模拟了信号功率在双芯掺铒光纤中的传输并分析了双芯掺铒光纤的增益均衡特性;同时制作了双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并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双芯掺铒光纤具有良好的增益均衡特性。
139-143

基于固定相位延迟的相位生成载波检测方法

摘要:为了克服光源频率调制深度、信号相位延迟、伴生调幅等参数对基于正交项解调的相位生成载波(OT-PGC)解调方法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固定相位延迟的PGC检测方法(FPD-PGC),采用3×2耦合器产生固定相位延迟,分别利用两路信号的倍频信号进行解调。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检测原理,分析了关键参数的影响。当伴生调幅系数为0.4时,仿真对比了FPD-PGC方法与OT—PGC方法的解调性能,结果表明新方法谐波比提高30dB以上,系统信噪比(SNR)也有显著改善。对实际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了类似结果。分析及实验表明该方法完全消除了信号相位延迟的影响,较好地抑制了调频深度和伴生调幅的影响。
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