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 部级期刊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 11-5172/F 国内刊号
  • 1672-6995 国际刊号
  • 1.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是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自然资源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热点评述、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学习与借鉴、资源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热点评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承载力1-1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领导讲话
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服务生态文明建设4-4

摘要:大家好!悉闻“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研讨会的全体代表致以亲切的问候!我因临时有重要会议不能参会,特委托华军同志做书面发言。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专辑
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生态文明建设5-9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既包括第一自然也包括第二自然。人类的任务是使对自然的自觉改造与其规律相符合。以入水关系为例,在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主流。随着人类活动的激化,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突出地表现出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和谐相处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需求。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水和地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面,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重视调查研究和科学试验;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应加深理解“报应规律”和“易毁原理”,坚持决策的严肃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三态平衡。

水与人类文明9-9

摘要: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古代四大文明。 第一个文明是古两河流域文明——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又口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两河流域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

发展清洁能源的若干思考10-1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高消费加重了空气污染,人民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基于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的调研,分析了国内外能源供需的发展趋势,对发展清洁能源的产业政策、短期过剩现象、自主技术瓶颈等深层次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研究,提出我国能源消费必须考虑到国情,尊重科学知识和规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对于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消极等待,而是依靠科技,统筹兼顾,把长期发展目标与近期工作调整有机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言,走低碳经济之路乃是中国的不二选择。

矿产资源价格改革与地质勘查工作研究19-23

摘要:矿产资源长期价格扭曲的严重影响:总体价格偏低,导致市场供求调节不敏感,影响经济平稳发展;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失灵,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矿产资源的价格扭曲,导致了外贸经济发展中的大量问题;矿产资源价格扭曲,严重影响了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和保障程度。建议:充分认识矿产资源价格改革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矿产资源价格机制,搞好顶层设计,形成政策体系;学习借鉴国际惯例,为矿产资源的世界配置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矿产资源定价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矿产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构建以矿产资源价值为基础的矿产资源税费新体制。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24-27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就是保护环境。我国发展需求总量大且强劲持久,基本国情决定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全程性工作。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宏观调控,推进需求侧管理,优化空间布局,规范能矿消耗指标,制定合理准入规模,精细化“三率”及综合利用管理,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引进来碳排拒门外”的方式充分利用境外资源。

河北省地热开发利用模式分析28-31

摘要: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开采条件良好,开发利用前景非常广阔。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形成了雄县模式、霸州模式、固安模式、赤城模式、温塘模式等不同的开发利用模式。这些模式的形成,都是当地为了更好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解决地热开发中的问题,保障地热资源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是由当地政府和企业共同探索的结果。建议:(1)不同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地热发展模式;(2)模式的形成要能够解决当地地热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地热开发要注重规划。

浅层地温能31-31

摘要:井水冬暖夏凉是许多人都熟悉的一个生活常识。这是因为从地表向下到达一定深度(常温层),其温度就不受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改变。到达常温层的深度因地而异,一般来说在地下30m左右。常温层与外界气温间之差存在的能量就叫做浅层地温能。如果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夏季可以用来制冷,冬季又可以用来供热,实在是两全其美。

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节约与科技创新驱动32-35

摘要:资源环境瓶颈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节约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节约资源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是节约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直接驱动力,也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问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各项制度的间接驱动力。

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40-42

摘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于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约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础工作薄弱,缺乏数据支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不均衡现象;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投入不足,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国家对矿产资源浪费成本的摊销力度不够。对策建议:(1)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2)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管理体制建设;(3)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标准体系;(4)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5)建立严格的矿产资源监督机制;(6)健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

开展国土开发风险评估区划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3-46

摘要:国土开发风险评估区划是当前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战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预防由于国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风险和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区域国土开发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从理论上看,区域国土开发风险评估是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2)从实践中看,国土开发风险评估是预防解决国土开发利用问题的现实需要。为此,探索构建了基于D-P-S-I-R的国土开发风险评估概念模型及相应的指标体系,采用三维魔方图法进行国土开发风险评估区划,以期为区域国土开发空间战略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资源开采环境代价核算理论方法及评价分区——以湖南省冷水江市为例47-51

摘要:根据资源开采环境代价核算的边际外部成本理论和资源开采产生的环境代价核算方法——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构建资源开采环境代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冷水江市资源开采为例,对其产生的环境代价进行了核算,根据核算结果将资源环境代价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一般区,分析原因,为更好地治理恢复资源枯竭型城市提供依据。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52-56

摘要:以生态敏感性作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切入点,以杭州市为例,选取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开发强度和生态环境敏感性为评价因子,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一般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四大类,其生态敏感程度由市中心向递增。借鉴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生态用地约束下的人口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各分区的土地人口承载力.但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标准测算,杭州市区都没有超过入口承载力的极限,且相对于现状人口而言,还有一定的余量。

从承载力的属性分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57-60

摘要:承载力问题的研究,应该回归到对承载力本身的属性研究上来。从经济学出发,承载力有三点经济属性,一是有长期与短期之分,二是可由宏观要素间的边际产出效果来衡量,三是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物理学出发,一是结构、构件或材料即为承载对象,其物理属性可以映射为广义承载对象的属性;二是放开对统计物理的限定,利用其他物理分支可能更有利于承载力利用经济物理来构建研究理论;三是要素的流动与物理空间上物体的运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要素关系建立起来的承载力研究基础,也可以通过广义物理的方法来进行细节化的分析。总之,一定区域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可以通过构建外在的生产关系模型和内在的物理关系模型来研究。

基于生态足迹的杭州市土地承载力评价61-64

摘要:根据生态足迹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将生态足迹的能源消费类型分为生物资源消费账户和能源消费账户,在修正耕地产量因子的基础上对杭州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定量测量和深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2005年人均生态赤字严重(1.6617公顷),处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状态,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模型和评价方法综述——基于内容分析法65-68

摘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1991到2012年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文献进行研究。通过搜索CNKI以及SCI和SSCI数据库,共检索并筛选得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论文978篇(其中CNKI文献857篇,SCI、SSCI文献121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综合分析国内外承载力文献所构建和使用的模型和评价方法,其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从定性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单一到综合;从静态到动态。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主要是以生态足迹法为主,今后,结合实际研究对象的特点,要充分运用数学、系统理论、动力学、计算机科学、计量经济学、环境学等理论,逐步建立完善的、动态的、准确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模型。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总结——国土资源管理面临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障生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69-72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四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国土资源管理从过去强调保障发展(发展包括权益)、保护资源,到面临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举办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