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 部级期刊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 11-5172/F 国内刊号
  • 1672-6995 国际刊号
  • 1.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是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自然资源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热点评述、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学习与借鉴、资源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热点评述
评地勘单位在地质找矿中的主力军作用1-1

摘要:地质找矿新机制中的前几句话"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集中反映三个方面的地质勘查体制和机制,即市场、企业和政府。其中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又是关键。因为没有"商业跟进",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质找矿新机制,所以企业是矿产勘查市场的主体。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特约专稿
地质调查是科学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4-8

摘要:沿海开发地质调查必须先行,海洋地质是人类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施海洋经济、海洋战略的根本基础。江苏省的地貌、资源特点赋予了沿海开发地质工作的新使命,应以国内外沿海开发中的成效得失为鉴,在总结反思中明晰江苏海洋地质工作的主要方向,加快实施以沿海地区三难地质结构调查为重点的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工程,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发展、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各项工作。

厘清税费制度关系 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关于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关系的思考9-11

摘要:我国现行的是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并存的制度。由于制度理论研究欠缺和现行体制的局限,导致资源税制度关系紊乱。必须摒弃狭隘的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排除行政权力对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行使的过度干扰,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经济全局出发,理性分析、研究和理顺资源税费制度关系,积极审慎地推进资源税费改革。

由土地到矿藏的经济学研讨12-15

摘要:可耕地主要用作劳动手段,而矿藏则主要用作劳动对象,二者在前商品社会中的经济价值就是自然界无偿提供的使用价值。唯有在商品社会中,已经被开发的耕地和矿藏才具有社会价值,即所提供的产品的使用价值与所需社会必要劳动的对立统一体。说原始的矿化地质体有本身的社会价值是一种误解,说经过勘探和开采准备的矿藏没有社会价值是另一种误解。矿业费税问题的要点是由中等和优等丰度资源的开发者把资源补偿费上缴给国库,同时使开发初等资源者有微利可得。国家以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的名义收缴行政管理费后授予矿藏开发者经营权,并不是把矿藏变卖给它的开发者。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产业经济
探索新机制 实现新跨越——河南省有色金属地矿业改革发展初探16-18

摘要: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在"十一五"期间地矿工作成绩斐然。"十二五"期间,全国地矿业所面临形势是:资源保障能力亟需提高,国外矿产资源利用难度加大,基础地质工作准备不足,地勘行业要为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作出贡献。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在"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高度重视地质项目的实施、成果和质量,以全新的观念开展矿业权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境外地质找矿工作,继续加强与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探索新机制,实施新跨越。

“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及发展19-21

摘要:"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飞速发展,全行业产值年均增长22%。2010年,全行业总产值达8.8万亿元,增幅超过34%。新增原油探明地质储量57.5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1.4亿吨,同比增长6.5%,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2.97亿立方米,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9万亿立方米,同比增3.7%。与此同时,国内油气供需矛盾继续加大,原油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已达2.37亿吨,年均增长12.2%,对外依存度已达54.1%。我国油气进口新格局基本建立,西北、东北、西南方面及海上的四大国际管线已呈现,形成了多元化的进口格局,不但减轻了马六甲海峡的威胁,而且大大提高了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

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措施研究——以衡水市为例22-25

摘要:衡水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耕地大量被占用;(2)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3)中心城市和县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低,辐射带动能力较弱;(4)农村居民点超标用地与闲置并存。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的思路:(1)按照"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中小城市紧凑发展、小城镇聚集发展"的原则,建立多极、轴线与组团式发展的城镇工矿用地格局;(2)农村居民点布局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为原则,积极建设中心村。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要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健全土地市场体系,强化土地用途管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挂钩"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

我国矿业经济分区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6-28

摘要: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包含矿业战略区、矿业规划区和矿业经济区三大领域的多目标、多层次、面区点相结合的矿业经济分区体系。我国的矿业经济分区工作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工作开始的,目前已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矿业经济分区工作。我国矿业经济分区层次和主要方法包括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和矿产资源规划区。为完善矿产资源分区工作,今后应夯实矿业经济分区理论,完善矿业经济分区体系,提出相应的矿产资源分区政策。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技术经济研究
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29-31

摘要:所谓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力从系统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煤炭工业系统内外各因素对循环经济发展所起支持作用的大小或强弱。文章根据煤炭工业循环经济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由8大要素25项指标组成的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计算特定研究对象的煤炭工业循环经济支持力,据此能为促进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云南省2002-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32-34

摘要:以云南省为研究区,以2002-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得出云南省各州、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多样、差异显著,各具特点,土地利用的制约性因素较多,分布不均衡,土地利用变化同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等相关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而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关联较小。应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强土地用途管制,注重加强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所能带来的积极作用。

农村土地调查地类确认的原则35-37

摘要:地类确认是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调查的核心内容,其准确程度直接关系着土地初始调查和变更调查工作的成败。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共分为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农村土地调查涉及8个一级类,38个二级类,其特点有三,即按照类型的,按照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分类,城乡统一分类。农村土地调查地类确认的原则是功能性原则、便于管理原则、标准性原则、轻重有序原则和稳定性原则。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
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38-39

摘要:自2004年实施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宏观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国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领导机制得到了优化。但是,改革依然留存一些问题,包括垂直管理体制实质上是半垂直的、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机制,以及监察制度缺乏长效性。因此,需要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规制综述40-42

摘要: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绝大多数矿床具有很大的合理利用潜力。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研究矿产资源合理利用规制,既是形势所迫,也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及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矿产资源合理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推动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但仍存在定位模糊、缺乏强制力和有效管理等问题。今后应健全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设立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专项基金并建立监管机制,尽快组建国土督察局,加快出台矿业企业整合政策,建立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利用机制。

论《侵权责任法》第73条在矿业法律关系中的适用43-44

摘要:矿产资源使用权人因矿山生产需要所进行的高空、高压、地下挖掘行为属于高度危险作业,因此给他人的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高度危险责任;在归责原则上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侵权人的免责事由根据受害人的过错程度加以区分,受害人故意或者由不可抗力造成损害的,侵权人免责,受害人对损害结果发生有过失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企业经营管理
构建和谐地勘的管理体制机制改进路径45-47

摘要:和谐两字的哲学内涵,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精髓所在,也是构建和谐地勘的第一要义。地勘队伍是突破发展瓶颈、提供资源保障的主力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军。"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为促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针对构建和谐地勘,尤其是针对构建和谐地勘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具有地勘特色的管理体制、机制。

地勘会计制度历史回顾与今后修订取向建议——兼议“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会计模式48-50

摘要:鉴于现行《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久未修改,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会计模式构建新地勘会计制度,亟待寻求合理取向。通过对地勘会计制度的历史回顾,从中吸取可借鉴的特点,并从财政部近期的《医院会计制度》(属事业单位)中得到一定启示。认为地勘单位从历史和现实考量,"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模式切合地勘单位实际,应是地勘会计制度修订的选取方向,并提出修订地勘会计制度的基本框架的建议。

地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讨51-53

摘要:文章结合地质工作实际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向,对广东省地勘系统的事业单位改革进行了探讨,认为地勘事业单位有可能改革为行政类事业单位、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和公益类事业单位三种类型。并指出了当前地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体制、制度和配置问题。介绍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黑龙江省安达市两种主要模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广东省地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应该建立国家所有、政府财政部门持有监管、统一管理、按地勘事业单位改革分类实施的改革设想。

ABSTRACTS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