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 31-1965/R 国内刊号
  • 1009-7708 国际刊号
  • 4.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感染与化疗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简讯、读者·作者·编者、病例报告、综述与编译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超声清创技术联合皮肤持续性牵张修复难愈性感染性创面15例353-355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清创技术联合皮肤持续性牵张修复难愈性感染性创面的效果。方法 2016年1-7月,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难愈性慢性感染性创面患者15例,采用超声清创技术联合皮肤持续性牵张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5例创面均痊愈,没有出现牵张的皮缘坏死。创面治愈率100%。结论 对于高龄、身体一般情况差、或患处局部皮肤软组织条件差、术后效果不明确,或者有手术禁忌证、手术风险大的患者,超声清创技术联合皮肤持续性牵张不失为一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好方法。

诺卡菌感染9例临床分析356-360

摘要:目的 对诺卡菌培养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该菌感染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培养为诺卡菌阳性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诺卡菌培养阳性病中2例考虑污染所致,9例为不同部位感染的患者,其中6例为肺部感染,2例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为透析相关性腹膜炎;9例均合并基础疾病,其中4例因基础病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结论 诺卡菌可引起全身各部位感染,以肺为常见。有基础疾病者易发生诺卡菌感染,尤其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患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简讯
第七届中华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 第十二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第七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会议通知360-360

摘要: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华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国际化疗学会、亚太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和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定于2017年9月14-17日在上海召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外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361-364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外科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为外科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所有血培养所获肺炎克雷伯菌的外科患者病史。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由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外科患者共78例,原发性血流感染占12.8%(10/78),继发性血流感染占87.2%(68/78),主要与手术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相关。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接近40%。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占43.6%)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该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出现了耐亚胺培南株。结论 外科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以继发性感染多见,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同时,积极送检微生物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测定,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全血细胞减少1例报道及50例文献复习365-370

摘要: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尤其是导致乳酸酸中毒或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病特点。方法 报告1例长疗程应用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例,并对2000-2015年国内外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不良反应出现时间、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为1.78∶1,65岁以上患者占42.0%,肝、肾功能不全者20例(占40.0%),乳酸酸中毒平均出现于用药后5.5周,全血细胞减少平均出现于用药后3.5周。结论 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或全血细胞减少更多出现于肝功能受损、长疗程用药和高龄的患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简讯
“CHINET在线”网站正式上线370-370

摘要:自2005年建网以来,“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不仅逐步形成以提供高质量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和药敏试验相关技术培训为主的网络体系,更开始首度尝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让CHINET监测正式迈入新阶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371-375

摘要:目的 提高对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 分析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1例确诊AFOP,并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关键词“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共检索到4篇文献9例病例,加上该院1例,共10例病例。男7例,女3例,年龄43~78岁。临床症状及检查:咳嗽8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8例,发热9例,4例肺部闻及爆裂音,白细胞升高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6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9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8例,PO2波动于54~69 mm Hg;胸部CT有3例初始是单侧病变,7例双侧病变,影像特征主要为斑片、实变影、磨玻璃影,可伴有支气管充气征。确诊均通过病理活检,6例行肺穿刺,3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1例既做肺穿刺又做纤支镜检查。治疗均应用甲泼尼龙,无机械通气病例,死亡1例。结论 AFOP作为新型的间质性肺病,病因不明,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类似“肺炎”,易误诊,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糖皮质激素疗效好,但激素用量、疗程无定论,远期疗效未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治疗肺结核的老药375-375

摘要: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发表Seddon和Makhene等对于儿童结核治疗现况的总结。这篇文章指出21世纪抗生素应用中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放弃使用古老但有效药物而使用不明确的新药物。事实上,出于多种原因,在治疗结核病和麻风病的领域,人们通常认为:抗麻风病的药很少或几乎不适用于治疗肺结核。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临床意义376-381

摘要: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循环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细胞)的数量及活化状态。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MAIT细胞的数量、比例和CD69活化分子的表达。结果 脓毒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外周血MAI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在入住ICU的第1天与第3天,脓毒症组患者MAIT细胞的CD69表达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严重感染为特征的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提示可能会发生脓毒症。

血液分离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耐药性及相关临床特征分析382-386

摘要:目的 了解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 收集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液分离株,并测定药敏;PCR及测序检测耐药基因cfr及23S rRNA耐药突变;临床分离株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病例资料分析。结果 从3例患者血标本中分离到5株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这些临床分离株对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仅对糖肽类、利福平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5株耐药菌的23S rRNA均存在突变,4株携带cfr基因;PFGE显示5株临床株属同一谱型;3例患者均有留置深静脉导管,2例曾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结论 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表型;头状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由23S rRNA突变及cfr基因导致;长疗程使用利奈唑胺及留置深静脉导管可能是此类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致命的麻疹并发症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386-386

摘要:2016年10月28日,一项美国致命麻疹并发症研究的研究者在演讲中表明,幼儿感染麻疹多年后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的概率比以前想象的更加普遍。该项研究强调,接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的疫苗非常重要。该研究对1990年加利福尼亚麻疹暴发中感染麻疹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5岁以下感染的儿童,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的发病率是1/1 387。而1岁以下感染的婴儿,发病率上升到1/600。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多肽bCAT通过下调白念珠菌HWP1基因表达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387-392

摘要:目的 明确多肽bCAT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并探索其与黏附基因HWP1表达的关系。方法 标准菌株白念珠菌ATCC10231和临床菌株作为研究对象,XTT法检测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bCAT抗浮游白念珠菌的MIC值以CLSI-M27-A3方法确定,XTT法及菌落计数检测bCAT抑制生物被膜形成作用,并计算代谢活性确定抑制50%生物被膜形成的MIC(BIC_(50)),bCAT减少白念珠菌的黏附作用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及菌落计数法检测,并采用RT-PCR通过2~(-ΔΔCt)法计算HWP1的表达量。统计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Dunnett T3检验。结果 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均有较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bCAT抗浮游状态的白念珠菌MIC值为40~80μmol/L,BIC_(50)为80~160μmol/L;并且bCAT能减少白念珠菌的黏附作用,空白对照组菌落计数为(27 822.22±2 472.74)cfu,bCAT浓度为160、80、40、20、10μmol/L时的菌落个数分别为(5 355.55±1 264.03)cfu、(11 377.78±2 232.58)cfu、(17 488.89±1 136.27)cfu、(22 377.78±3 521.99)cfu、(26 044.44±1 329.57)cfu。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018,P=0.001),组内比较发现160、80、40μmol/L处理组与不含bCAT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发现160μmol/L处理组HWP1相对表达量为空白对照组的12.24%。结论 bCAT能有效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WP1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白念珠菌的黏附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前景。

微小RNA-146a在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诱导THP-1细胞炎性反应中的机制研究393-396

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微小RNA-146a(miR-146a)在新生隐球菌(标准株WM148)、格特隐球菌(标准株R265)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探讨miR-146a在隐球菌所致隐球菌脑膜炎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分成新生隐球菌诱导组、格特隐球菌诱导组,按灭活菌数∶THP-1=5∶1的比例与THP-1细胞共孵育0、3、6、9和12 h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和细胞沉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miR-146a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量。结果 新生隐球菌诱导组细胞中miR-146a表达量与0 h相比明显升高(P〈0.01),且在3 h达到峰值,随后呈下降趋势;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量在诱导后12 h达到最高值,IL-6的表达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变化。格特隐球菌诱导后,miR-146a的表达逐渐升高,12 h达到最高值,但3 h、6 h点变化与0 h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12 h到达峰值;IL-6的表达逐渐增加,12 h达到最高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刺激THP-1细胞炎性反应后,miR-146a表达随时间延长呈现不同的规律,TNF-α、IL-6的动态变化表现不同的特点。研究表明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诱导THP-1炎性反应可能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

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吡咯类耐药机制研究397-403

摘要:目的 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探讨白念珠菌对吡咯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 (1)收集2015年1-12月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白念珠菌1 646株,统计菌株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2)收集包括该院和上海市另2所妇产科专科医院微生物室临床分离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菌株30株、剂量依赖性敏感(S-DD)菌株13株、敏感菌株10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吡咯类耐药组、S-DD组和敏感组之间药物外排泵相关基因CDR1、CDR2、MDR1和药物靶酶基因ERG11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PCR扩增ERG11和ERG3基因并测序,分析ERG11和ERG3基因与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结果 (1)1 646株白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最高,为5.2%,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分别为3.2%、2.5%和2.1%,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2)S-DD组和耐药组ERG11基因表达较敏感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外排泵基因CDR1、CDR2和MDR1表达量在敏感组、S-DD组和耐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检测到ERG11基因存在13个错义突变位点,其中T123I、P98S和Y286D为新发现的3个氨基酸置换位点;且T123I和Y132H同时出现在26株耐药株中,其中16株为吡咯类药物全耐药;此外,2株吡咯类全耐药菌株中检测到ERG3基因杂合突变。结论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中分离的白念珠菌对吡咯类药物的耐药率比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高;ERG11基因突变及其过表达是该病白念珠菌吡咯类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常用缩略语403-403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2009-2014年上海某妇幼保健院分离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404-412

摘要:目的 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其配套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标准判定。结果 6年共检出分离菌6 393株,排名前3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3.6%)、粪肠球菌(19.4%)和无乳链球菌(13.7%)。2009年、2010年、2014年分别检出李斯特菌属8株、1株、10株。自2012年起共检出厌氧菌40株。标本分布主要来自生殖道与宫腔标本,分别占53.7%和21.3%;其次是血液标本,占8.2%,包括静脉血(6.1%)和脐带血(2.2%);手术切口标本165株,占2.6%。宫腔、静脉血标本排名前3位分离菌均为埃希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切口标本以埃希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为主。脐血标本以链球菌属、埃希菌属、肠球菌属为主。厌氧菌主要分离自血标本,占总厌氧菌的82.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主要分离自静脉血和宫腔。总体上,主要分离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变化趋势相对稳定,且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较好。耐药菌以ESBL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为主,MRSA少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拒绝Cempra公司用于治疗肺炎的抗生素新药申请412-412

摘要:2016年12月28日Cempra公司声明称该公司治疗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的新药(索利霉素,solithromycin)申请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拒绝,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肝脏安全性数据和未解决药品的生产问题。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413-420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共分离临床菌13 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 560株,占65.3%,革兰阳性菌4 549株,占34.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67.1%。MRSA中有93.1%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0.2%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四环素除外)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为55.7%、43.5%和11.6%,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绝大多数菌株的耐药率低于16.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9.4%。与2014年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耐药菌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 细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