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 31-1965/R 国内刊号
  • 1009-7708 国际刊号
  • 4.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感染与化疗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简讯、读者·作者·编者、病例报告、综述与编译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研究121-126

摘要: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5例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94例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CSPA)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结果CRPA感染组在神经外科(40.0%)和ICU(22.4%)的占比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16.0%和9.6%);CRPA感染组原发疾病主要为脑外伤(30.6%)和脑血管意外(21.2%),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的11.7%和8.5%;CRPA感染组患者的发热、意识状态改变及严重低蛋白血症占比明显高于CSPA感染组;CRPA感染组39例(45.9%)存在复数菌感染,高于CSPA感染组的23例(24.5%);CRPA感染组抗菌药物治疗有效者38例(44.7%),低于CSPA感染组的74例(78.7%);CRPA感染组病情恶化47例(55.3%),包括死亡14例(16.5%)显著高于CSPA感染组的20例(21.3%)和1例(1.1%)。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临床感染CRPA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先前应用碳青霉烯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鼻饲管和机械通气。结论CRPA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但治疗困难,预后更差,其控制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针对危险因素做好医院感染防控。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蚊虫快速扩散对传播寨卡病毒等疾病构成威胁126-126

摘要:虽然现阶段世界的目光都集中于美洲地区迅速扩散的寨卡疫情,但专家警告,起源于非洲的寨卡病毒仅是日益严重的蚊媒传播疾病的冰山一角。目前蚊虫在非热带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逐渐打破之前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集中于热带地区的固有观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血液和无菌体液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毒力基因检测127-133

摘要:目的了解1999-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液和脑脊液等无菌体液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毒力基因检测。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等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MRSA的耐药基因mecA、mecC及其毒力基因PVL和sasX。结果258株金葡菌中MRSA菌株占54.3%(140/258),MSSA占45.7%(118/258),血液、脑脊液和胸腹水等无菌体液中MRSA的检出率由1999-2002年的71.9%逐年下降至2011-2014年的43.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MRSA对多数受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MSSA对受试抗菌药仍然十分敏感,细菌耐药率除青霉素外,均≤11%。β内酰胺类(除青霉素外)对MSSA的MIC90值均≤1mg/L。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90株临床分离的MRSAmec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100%,未检测到mecC基因;sasX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46.7%,未检测到PVL基因。sasX阳性的MRSA和sasX阴性的MRSA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磷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均高度耐药,但sasX阳性MRSA菌株对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一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高于sasX阴性的MRSA菌株。结论MRSA对临床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重视和加强对金葡菌中MRSA的监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2016年美国尿液中寨卡病毒检测的临时指南133-133

摘要:寨卡病毒感染的诊断可采用分子和血清学试验。实时反转录PCR(rRT-PCR)方法快速且特异性高,因此更为适用。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病1周后血清中检测不到寨卡病毒RNA。最近有报道称,对先前方法改进后可以在发病后至少2周患者的尿液中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134-139

摘要:目的探讨多重耐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0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49例,以同时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29例作为对照,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将78例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按血培养标本采集后30d内预后分为存活组(38例)和非存活组(40例),应用上述方法分析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0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前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应用2类以上抗菌药物、接受机械通气、留置鼻胃管、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人住1CU等;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住ICU(OR=7.118)、感染前应用2类以上抗菌药物(OR=8.073)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0d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人住ICU、机械通气、血培养提示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等,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OR=5.837)、机械通气(OR=4.926)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前入住ICU、应用2类以上抗菌药物是MDR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MDR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机械通气是影响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3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药物选择139-139

摘要: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是治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常用抗菌药物,但磺胺类药物易引起过敏反应,因而需要改用其他抗菌药物。目前可供选用的替代药物有:左氧氟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米诺环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分泌物病原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140-143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分泌物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97例,收集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分泌物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97例患者支气管分泌物分离病原菌53株(54.6%),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株(占92.4%),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3株(占5.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和肺炎链球菌1株;真菌1株(1.9%),为白念珠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氨曲南敏感率较高(均〉70%),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高(为100%);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均为85.7%),其次对亚胺培南(42.9%);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50%)。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分泌物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妥布霉素、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研究对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就两种应对传播寨卡病毒蚊子的新方法进行试验研究143-143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就应对传播寨卡病毒蚊虫的新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包括对蚊虫进行基因修饰以及使蚊虫携带细菌以抑制蚊卵孵化。WHO表示,其专家团队已经对目前5种应对伊蚊的策略进行了评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肌酸激酶升高相关因素与转归分析144-147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为临床上CHB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CHB治疗中出现CK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抗病毒方案CK升高的比例;分析3/4级CK升高(≥7×ULN)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使用甘草酸制剂类药物对患者CK水平影响。结果CK升高CHB患者364例,分析发现CK升高主要见于治疗方案中含有替比夫定的患者,另外,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中CK也升高。本次研究中共有30例患者出现CK3/4级升高,这些患者主要以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对这30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发现有23例(76.7%)患者转归良好,1例患者经肌活检被确诊为肌病。患者使用甘草酸制剂CK水平没有明显升高。结论CHB出现CK升高多见于使用替比夫定的患者,CK升高的患者预后效果较好,使用甘草酸制剂等对患者CK水平升高没有明显影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简讯
第七届中华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第十二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第七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会议通知147-147

摘要:上海市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承办的“第七届中华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国际化疗学会、亚太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和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临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定于2017年9月14-17日在上海召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EB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48-152

摘要:目的调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血清流行病学现状,推测MSM人群EB病毒感染和再活化情况。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对1082例MSM(来源为2012--2015年重庆地区进行临床药物试验预防艾滋病感染的MSM人群)和1059名健康成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EB。VCA-IgG、EB-NA-IgG和EB.VCA-IgM,使用)(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082例MSM中HIV阳性130例,HIV阴性952例:①EB病毒既往感染率在MSM、HIV阳性、HIV阴性者中分别为1002例(92.6%)、115例(88.5%)、887例(93.2%),其中MSM组、HIV阴性MSM组与对照组952例(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B病毒未感染率在MSM、HIV阳性MSM、HIV阴性MSM组分别为5例(0.5%)、1例(0.8%)、4例(0-4%),3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3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与HIV阴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B病毒血清学再活化率在MSM、HIV阳性MSM、HIV阴性MSM组中分别为52例(4.8%)、13例(10.0%)、39例(4.1%),其中HIV阳性MSM同对照组40例(3.8%)、HIV阴性MSM组39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①MSM人群EB病毒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其发生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威胁更大。②非HIV感染的MSM人群EB病毒再活化率可能与正常人无差异。③HIV感染的MSM人群EB病毒血清学再活化率明娃增高,可能同HIV感染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生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更大。

安徽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153-158

摘要: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见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各类临床分离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共分离病原菌14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0株,占24.7%;革兰阴性菌1129株,占75.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0%和86.3%。葡萄球菌中未见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屎肠球菌中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检出率为2.8%。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科,对青霉素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2.9%、30.8%和25.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9.4%。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5.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0%和64.5%。结论2015年该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美国FDA建议限制其在一些非复杂性感染中使用158-158

摘要:鉴于鼻窦炎、支气管炎及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有其他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而使用氟喹诺酮类可能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往往超过患者的受益,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在上述疾病中若有其他治疗方案可选应限制氟喹诺酮类应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5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159-166

摘要:目的分析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崇明区唯一一所入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15年临床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way96型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常见分离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015年收集临床分离菌共1815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分别为73.2%、26.8%;前3位分离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36.3%、12.6%、28.0%;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为0.6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是各自菌种的29.1%和61.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15%,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20%;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结论细菌耐药性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高度重视,需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泌尿系统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表型167-170

摘要:目的探讨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5年泌尿系统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病原学及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手工法和鉴定仪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检测,采用三维试验进行耐药酶检测,根据2012年CLSI标准进行判读。结果临床泌尿系统感染分离出革兰阴性菌98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09株、肠杆菌属细菌109株、铜绿假单胞菌104株、肺炎克雷伯菌98株、奇异变形杆菌92株、弗劳地枸橼酸杆菌46株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29株,分离率分别为51.6%、11.0%、10.5%、9.9%、9.3%、4.7%、2.9%。共检出单产ESBL菌株494株(50.1%),初筛试验检出可疑产AmpC酶细菌243株,经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细菌135株(13.7%),同时产ESBL和AmpC酶菌株16株(1.6%),产ESBL菌株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9.6%、34.6%、37.8%,未检出金属酶及KPC酶。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0.02%)、阿米卡星(10.6%)、头孢哌酮.舒巴坦(23.8%)和呋喃妥因(25.2%)。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9.8%、91.8%,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均很高,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2015年江西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耐药性分析171-176

摘要:目的了解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ATB Reader半自动仪器比色法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参照CLSI2015年版标准判读结果,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该院2015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12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58株,占70.6%,革兰阳性菌357株,占29.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50.0%和84.1%;MRSA对红霉素高度耐药、对四环素和诺氟沙星耐药率均为80.3%,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株分别占52.5%和34.7%;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美罗培南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和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4%和51.8%,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5%以上。结论该院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仍是临床重要问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中介菌株oprD基因分析177-181

摘要: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采用VITEK32系统分析临床菌株耐药性;纸片协同法和纸片扩散法分析金属β内酰胺酶和AmpCB内酰胺酶活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临床菌株的外膜蛋白OprD的表达;PCR法扩增基因oprD并测序分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方法对临床菌株进行分型。结果7株菌确认为亚胺培南中介株,其中2株菌外膜通道蛋白OprD可能存在缺失,进一步分析发现其编码基因被插入序列ISRP10阻断。其余5株菌OprD蛋白大小存在差异,相应编码区大小为427-443个氨基酸,OprD蛋白二级结构转角区域L1-L8处均存在多种氨基酸替代或缺失。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被插入序列ISRPIO阻断失能,或其外膜蛋白基因oprD及OprD蛋白二级结构转角区域的氨基酸突变,导致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呈中介。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182-186

摘要: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的分布特征以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泉州第-医院2012-2015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出的ESBL-EC,用WHONET5.6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5年逐年检出ESBL-EC725株、732株、760株、770株;主要检出标本分布在尿液、痰液、血液、引流液、腹腔液和胆汁等;科室分布主要在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肾内科和妇科等。ESBL-EC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超过了90%;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晤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超过50%;而对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替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15%以下。期间ESBL-EC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现-定的上升趋势。结论ESBL-EC对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极高。且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也呈现-定的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科室高度重视,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使用,避免耐药菌株的快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