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 31-1965/R 国内刊号
  • 1009-7708 国际刊号
  • 4.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感染与化疗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简讯、读者·作者·编者、病例报告、综述与编译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11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2009年北京协和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161-167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菌珠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按CLSI2009年版判读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009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株3 8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6.3%,革兰阳性菌占33.7%。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0.3%和69.0%。MRSA中仍有约67.9%和81.6%的菌株分别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和磷霉素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出现少数菌株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根据表型推测可能为VanA型耐药;未出现利奈唑胺耐药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耐药株(PRSP)占2.7%。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s阳性率分别为54.8%、29.3%和20.6%。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菌株,但出现个别对厄他培南不敏感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9%和16.1%。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0.4%和48.2%,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以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24.7%、71.7%。结论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呈增长趋势,VRE、CRAB、CRPA检出率增加显著,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控制。

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168-173

摘要: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参加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CHINET)广州监测组2009年全年临床分离常见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9年中该院共收集患者首次分离菌2 07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93株,革兰阴性菌1 684株。所分离的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94.5%和83.9%。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中介和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各为51.3%、38.0%和9.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为63.6%、62.8%、74.1%和7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5.6%、81.8%、80.5%、80.2%和77.7%。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75.4%、80.9%和91.5%。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均在85%以上。结论该院2009年临床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分离细菌分布铜绿假单胞菌仍居第1位,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屎肠球菌均较2008年有所增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本次分离菌中不动杆菌属增多,且耐药状况严重,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有所下降,泛耐株约占9.5%。

重庆市肺科医院泛耐药结核病形成的临床原因分析174-177

摘要:目的泛耐药结核(XDR-TB)形成的原因有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种,由于这两种来源形成耐药结核的防治措施不同,有必要对耐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类总结。方法对近10年来重庆市肺科医院收治的有完整病史记录的XDR-TB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初始耐药47例,占52.2%,列第1位。耐药原因分析中不规律用药者30例,占总病例数的33.3%,其中患者依从性差,不遵医嘱用药最为常见,占66.7%(20/30),其余包括药物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皮疹、视神经炎等)致无法耐受而间断不规则用药者,占23.3%(7/30)。初始方案力度不足8例(8/90),另有3例(3/90)患者在局部病灶(脊柱脓肿、腹腔脓肿、胸水)中分离到耐药菌。还有1例用药前是单耐药菌,治疗中诱导为耐多药菌。结论尽管有明确结核密切接触史者不多,初始耐药是造成耐药的第1位原因,需要加强宣教和隔离措施,防止耐药结核在社区的播散。不规律用药和初治方案用药不规范目前仍是引起耐药的主要原因,DOTS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52例临床及药物敏感性分析178-180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52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K-B法测定该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52例中,老年患者42例(80.8%),患有基础疾病患者52例(100%),其中12例(23.1%)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史,41例(78.8%)存在免疫功能低下;院外感染25例(48.1%),医院感染27例(51.9%)。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52例(100%),发热15例(28.8%),呼吸困难36例(69.2%);X线胸片均呈现程度不等肺部浸润阴影。药敏试验检测表明,除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头孢吡肟和妥布霉素比较敏感外(97.5%~74.1%),该菌广泛耐药(2.5%~44.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好发于老年、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早进行细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将改善预后。

头孢西酮的体外抗菌活性181-187

摘要:目的评价头孢西酮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头孢西酮对568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相关抗菌药进行比较;测定头孢西酮的杀菌浓度和杀菌曲线以及培养条件对头孢西酮抗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在需氧革兰阳性菌中,头孢西酮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以及β溶血性链球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MIC90≤1mg/L。头孢西酮对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的MIC90为8mg/L。在革兰阴性菌中,头孢西酮对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仍保持很好的抗菌活性。头孢西酮对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摩根摩根菌、沙雷菌、阴沟肠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均无抗菌活性。培养基pH值的改变、细菌接种量、血清含量改变对该药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头孢西酮对社区感染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解脲脲原体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分析及其耐药机制研究188-190

摘要:目的了解解脲脲原体(Uu)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验一体化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用PCR基因扩增方法对女性泌尿生殖道采集的200株Uu进行生物分群和耐药机制研究。结果 200株Uu中生物1群感染占70.0%(140/200),生物2群占22.0%(44/200)。生物1群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8.6%(26株);生物2群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20.5%(9株)。生物1群中耐四环素株的TetM基因阳性率88.5%(23/26);生物2群中9株耐四环素株中TetM基因阳性者8株。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分离的Uu大多数为生物1群。四环素可以作为治疗Uu感染的一线药物,但耐四环素的Uu携带TetM基因的比例很高,TetM基因的检出率与生物种群无关,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中MicF的转录情况检测及分析191-194

摘要: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中MicF的转录情况并分析其作用。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3—2009年间产AmpC酶的部分大肠埃希菌40株,对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实时定量反转录(RT)-PCR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膜孔蛋白OmpF的表达情况,并分为OmpF转录水平下调组和上调组,RT-PCR方法检测MicF的转录水平;用PCR扩增膜孔蛋白(ompF)基因。结果 ompF转录水平下调组耐药率明显高于上调组;ompF转录水平下调组MicF转录水平高于上调组。结论 MicF是大肠埃希菌膜孔蛋白重要的调控机制,可引起细菌耐药性增高。

两种营养条件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195-198

摘要:目的研究2种培养基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株UPEC分别接种LB培养基或M63基础培养基,用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检测各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分别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UPEC在2种培养基中的生物膜形成过程与厚度的差异。结果 5株UPEC在2种培养基中均为生物膜阳性菌株,早期生物膜的形成趋势基本一致,但同时期LB培养基中的生物膜菌量少于M63基础培养基中的生物膜菌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在M63基础培养基中各菌株生物膜最大平均厚度均大于LB培养基的相应数值(P〈0.05)。结论培养基成分对UPEC生物膜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M63基础培养基相对于LB培养基更适于培养UPEC生物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信息交流
FDA药物安全通报:Cubicin(达托霉素)使用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198-198

摘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信息,静脉用抗菌药cubicin(达托霉素)治疗期间可能发生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达托霉素2003年被批准用于治疗严重皮肤感染,2006年被批准用于治疗血流感染。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血清型分布199-201

摘要:目的探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的血清型分布。方法抽取该院微生物室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保存的临床分离149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株并提取其DNA,采用PCR法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血清型K1、K2的分布情况。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不同标本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149株菌中从肝脓肿分离菌株11株,占7.4%;从其他标本分离菌株138株,占92.6%。149株菌中3株为血清型K1型,2株为血清型K2型,K1、K2的检出率仅为3.4%,均来源于非肝脓肿患者。138株从其他感染疾病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有133株为非K1、K2型,占96.4%。结论当地非肝脓肿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不以K1、K2血清型为主。

安徽省铜陵地区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202-206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状况。方法 2009年1—12月铜陵地区临床分离菌1 977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 977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430株,占21.8%;革兰阴性菌1 547株,占78.2%;MRSA和MRC-NS分别占金葡菌和CNS的21.5%和61.6%;MRSA和MRCNS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等均高度耐药,对利福平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磷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对磷霉素和氯霉素耐药率较低,未见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中产ESBLs株分别占53.4%和44.4%,产ESBLs株除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无耐药外,对其他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非产ESBLs株高;不发酵糖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往年上升。结论革兰阳性菌对糖肽类抗生素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等耐药率低;不发酵糖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往年上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207-212

摘要:目的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irby-Bauer(K-B)法对5 961株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09年版标准判断及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分离5 961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 185株(70.2%),革兰阳性菌1 776株(29.8%)。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9.4%(134/271)和69.7%(568/815),未检测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粪肠球菌1株和屎肠球菌17株。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97.4%,未检出耐药株。β溶血链球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均高度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6.8%(536/944)、39.6%(226/570),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鲍曼不动杆菌对众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43.8%,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为11.5%,其次为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16.2%~26.5%),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4.4%、39%。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10%)。结论 2009年该院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有增多趋势,应引起重视。

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体外药动学/药效学研究213-218

摘要:目的通过体外药动学/药效学(PK/PD)研究,确定头孢曲松-舒巴坦(4∶1)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细菌作用特点,评价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建立体外PK/PD模型,模拟人体单剂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头孢曲松-舒巴坦(4∶1)(同步与非同步消除)、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1∶1)药动学过程,比较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产SHV-18型酶)、大肠埃希菌EC-1和EC-2(分别产CTX-M-3、TEM-1型酶)的药效学特征。结果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单药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具有缓慢杀菌作用,3种复方模型显示出相似的杀菌活性,杀菌效果在6h最为明显;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杀菌效果不显著;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非同步消除模型杀菌效果不彻底;头孢曲松-舒巴坦同步消除模型杀菌效果最明显;对大肠埃希菌EC-2,5种模型均有明显杀菌活性。结论对产ESBLs肠杆菌,头孢曲松-舒巴坦(4∶1)复方制剂同步消除具有协同抗菌作用,非同步消除协同作用不明显;头孢曲松与舒巴坦复方制剂,可能临床价值有限,不具有发挥协同抗菌效果的基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简讯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一书出版218-218

摘要:陈东科副主任检验师、孙长贵教授主编,陈民钧、张秀珍和朱建国教授主审的《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年1月出版。全书共9篇40章,242.4万字,868页,该书由国内从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一线工作的20位专业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论著
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219-223

摘要:目的了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痰标本分离菌分布情况,按照CLSI2009年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 0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4.1%,革兰阳性球菌占15.7%,真菌占10.2%。排名前10位的分离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3.8%)、鲍曼不动杆菌(12.7%)、金葡菌(12.1%)、铜绿假单胞菌(11.7%)、大肠埃希菌(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9%)、白念珠菌(4.8%)、流感嗜血杆菌(4.3%)、肺炎链球菌(3.5%)和阴沟肠杆菌(3.1%)。门诊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较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为7.3%,中介率较高,为39.1%,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在40%以下;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为12.1%~89.4%;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敏感率仅为60%~70%,儿童株耐药性普遍高于成人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分别为52.6%和88.6%;MRSA检出率为75.1%。ICU和呼吸科多重耐药菌株最常见,其次为儿科。结论该院呼吸道分离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苛养菌占7.8%。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肿瘤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224-226

摘要:目的为了解肿瘤科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年来收治的2 239例肿瘤出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2例、152例次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6.3%,感染例次率6.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原发病以肺癌52例次最常见,占34%;≥60岁患者,长期住院(≥10d)以及原发病肺癌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白念珠菌为主。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感染干预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深部真菌感染专栏
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研究特比奈芬诱导白念珠菌耐药前后基因的差异性表达227-232

摘要:目的应用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特比萘芬体外诱导白念珠菌产生耐药性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以了解白念珠菌对特比萘芬产生耐药性的相关基因。方法白念珠菌ATCC90028菌株在浓度倍增的特比萘芬诱导下形成耐药的白念珠菌ATCC90028-R株,应用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白念珠菌ATCC90028和ATCC90028-R株全基因组表达谱的差异。结果基因芯片共筛选出109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白念珠菌ATCC90028株比较,在ATCC90028-R株中有46个基因表达上调,有63个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白念珠菌对特比萘芬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其分子转运和解毒相关基因表达的上调,以及有关蛋白质合成、能量生成、糖转运蛋白、细胞应激反应、金属离子平衡基因表达的下调密切相关。

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肺曲霉病1例233-233

摘要:真菌的感染常被认为是继发性感染,多在机体有慢性病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后继发感染。我科近期收治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肺曲霉病患者,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