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 31-1965/R 国内刊号
  • 1009-7708 国际刊号
  • 4.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感染与化疗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1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简讯、读者·作者·编者、病例报告、综述与编译

中国感染与化疗 200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组织浓度的意义-

摘要:过去几十年至今,人们普遍以组织药物浓度来推测抗生素的活性和MIC,将组织匀浆液中测得的药物浓度与相应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的比值来指导药物的临床应用。然而从药动学和药效学角度看这种方法并不合理,并最终可能对病人产生潜在危害。全组织药物浓度通常是通过测定碾碎或溶解后的匀浆组织的药物浓度而得到,这种测定方法忽略了组织的内部结构(如间质液、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等),药物不一定是均匀分布于组织中,并且,组织匀浆的药物浓度不能完全反映药物的有效活性。所以全组织药物浓度不能真实反应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比如:多数细菌的感染部位在细胞外,故细胞外药物浓度才是关注的焦点。对于主要分布于胞外的药物,组织碾碎后使细胞内外液混合,则测得的药物浓度会低于实际感染部位的浓度;相反,对于主要分布于胞内的药物,测得的全组织浓度会大大高于细胞外浓度。对于胞内菌感染也可得相应结论。给药后抗生素会分布到全身不同部位,大多数药动学可以用二室或三室模型模拟。由于室间不能瞬间达到平衡,所以各室的药-时曲线也可能出现很大差异。在某时刻采集全组织样本就可获得该时间点组织浓度与血药浓度的比值。为了减少干扰,应在同一病人上采集达稳态的样品,但这并不可行且存在伦理学问...

头孢唑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单盲、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下呼吸道和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使用头孢唑肟注射剂(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对照组使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唑肟注射剂,剂量均为每次1~2g,每8~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25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243例,其中试验组122例,对照组121例,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8%和95.87%。其中肺炎试验组49例,有效率100%;对照组49例,有效率97.9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试验组14例,对照组12例,有效率均为100%。急性肾盂肾炎试验组40例,有效率97.50%;对照组39例,有效率97.43%。复杂性尿路感染试验组17例,有效率76.47%;对照组18例,有效率83.33%。反复发作性上尿路感染试验组2例,治愈及复发各1例;对照组3例,治愈2例,显效1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病例中,可行微生物评价者共166例,其中试验组81例,对照组85例,共获病原菌82株及86株,经治疗后试验组的细菌清除率...

肺炎衣原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

医院获得性肺炎206例临床分析-

新发和复发肺结核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

摘要:目的了解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新发和复发肺结核中的分布情况,为探讨其与新发、复发肺结核的相关性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新发、复发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0例,使用SNaPshot的SNP分型技术对以上入选者的VDR基因TaqI和FokI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结果VDR基因FokI位点ff多态性在肺结核和对照组分布有差异(OR=6.53,95%CI:1.26~33.9,P=0.03);TaqI和FokI位点多态性在新发和复发肺结核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R基因ff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肺结核易感性有关;TaqI和FokI位点多态性在新发和复发肺结核中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

摘要:曲霉(aspergillus)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中每立方米含有1~100个曲霉孢子,分生孢子的大小约2~3μm,完全可以通过呼吸到达肺泡,造成机会性感染。曲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少部分致病,90%的人类曲霉感染由烟曲霉所致。临床上一般将肺曲霉病分为曲霉球、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和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等3种类型,其中IPA危害最大、病死率最高。过去20年中,随着艾滋病、血液病及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多,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治疗增加,IPA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痰标本中培养出曲霉通常被认为是污染,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严重COPD患者也存在发生IPA的高风险,COPD患者曲霉感染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1-2]。一、流行病学长期以来,人们对COPD患者并发IPA的认识不多,目前有限的临床资料大多来源于尸检结果,因此COPD患者IPA的发生...

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5月—2007年2月不同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80株,剔除重复菌株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在环丙沙星、含有不同浓度羟基氰氯苯胺(CCCP)的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MIC。PCR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并进行酶切分析,选取部分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鉴定。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环丙沙星敏感株与耐药株的adeBmRNA表达的相对定量。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15%,随加入CCCP的浓度增高而增加,并接近亚胺培南的敏感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显示,58株耐药菌中39株gyrA基因不能被Hinf I酶切,23株praC基因不能被Hinf I酶切,敏感株均能被Hinf I酶切,耐药株中的gyrA和parC基因存在突变。环丙沙星耐药菌株的adeB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除了与gyrA、praC基因突变有关外,还与主动外排泵基因adeBmRNA过表达有关。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延长滴注时间的临床意义-

急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1例-

摘要: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是由组织胞浆菌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深部真菌病,以进行性全身播散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进行性肝脾肿大、骨髓功能受抑制等,预后差,病死率高。此病多见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北方尚属少见。现报道1例急性进行性PDH因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例。患者女,57岁,河北省行唐县人,农民。因主诉发热半个月入院。该患者入院前半个月无明显诱因发热,温度38.5~39.5℃,呈弛张热,无寒战。入院体检:T39.2℃,P96次/min,R24次/min,BP80/50mmHg。患者营养差,贫血貌,左臂可见多个淤斑,睑结膜苍白,双侧颊黏膜散在脓点,咽稍充血。腹平坦,肝于肋下可及,轻压痛,脾未及。双下肢指凹性水肿,四肢活动自如。血常规:RBC2.05×1012/L,Hb60g/L,WBC3.7×109/L,PLT30×109/L;肝肾功能受损;C反应蛋白升高。骨髓涂片瑞-姬染色,光镜下见单核细胞内大小一致的卵圆形芽生孢子,直径2~4μm,孢子胞浆内容物多呈半月形并集中于一端,边缘有较明显的未染色区...

医师问答-

摘要:问:患者痰或尿标本中培养出真菌,需要使用抗真菌药进行治疗吗?答:只有痰、清洁中段尿涂片镜检真菌菌丝阳性,才能认为存在真菌感染的可能。同时存在其他情况,如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相应的发现,才有必要进行抗真菌治疗。如果只是痰或尿培养真菌阳性,大多为真菌在呼吸道、泌尿道的定植,不需要进行治疗。问:临床上真菌感染难以诊断,有何较新的诊断方法?答:下列两项试验已被欧美批准用于血液、肿瘤等免疫受损患者中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①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检测曲霉细胞壁上的半乳甘露聚糖成分。判定标准:>0.8或2次>0.5为阳性。使用半合成青霉素、食用牛奶制品等可出现假阳性,隐球菌感染也可出现假阳性。②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1,3-β-D葡聚糖存在于念珠菌、曲霉等真菌细胞壁中,能特异性激活鲎成分中的凝血因子G,故也称为G试验。连续2次阳性才可以作为诊断依据。使用Fungitec G试剂盒,>20pg/μL为阳性;Fungi-tell试剂盒,>80pg/μL为阳性。口咽部念珠菌病或真菌定植时,呈现阴性,因此其阳性具有临床意义。静脉使用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可呈假阳性,隐球菌感染、接合菌感染呈假阴性。问:什么...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型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PA,用K-B法检测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用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PCR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结果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其他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在14.8%~42.3%。经ERIC-PCR分析后共有11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11株:A1型9株,A2型2株;B型为5株:B1型2株,B2型2株,B3型1株;C型3株;D型2株;E~K型各1株。PCR检测到OprD2基因仅4株,其缺失率为85.7%,28株PA中检测到1株VIM基因,经测序证实为VIM-2型。结论本院耐亚胺培南PA的主要耐药机制为外膜孔蛋白缺失。在外科和高干病房中出现多种基因型的耐亚胺培南PA传播。

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A1基因大肠埃希菌药动学-药效学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A1质粒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合理给药方案。方法根据左氧氟沙星药动学参数构建左氧氟沙星体外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在体外感染模型中研究左氧氟沙星200、300、500、550和700mg每日1次对大肠埃希菌J53(不含qnr质粒)和大肠埃希菌650T(含qnr质粒的J53结合子)的药效学,制定体外药动学-药效学目标值。结果左氧氟沙星上述5个剂量组对大肠埃希菌J53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500mg每日1次及以下剂量组均不能有效杀灭大肠埃希菌650T。用药结束后左氧氟沙星对细菌的MIC由给药前的0.4mg/L平均升高到2~4mg/L。但DNA测序并未发现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存在突变,细菌MIC上升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体外药动学-药效学研究提示左氧氟沙星对携带qnr质粒大肠埃希菌的AUC/MIC需达到120或以上时方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多黏菌素E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重症感染10例-

摘要:目的评价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10例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患者,在其他抗生素治疗均无效和药敏试验显示这些耐药菌仅对多黏菌素B敏感的前提下,选用多黏菌素E静脉制剂治疗,观察和评估其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10例患者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应用多黏菌素E治疗12例次,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有效率(75.0%)和细菌学清除率(73.1%)。未发生药物相关的肾毒性、神经毒性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对MDR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的患者,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多黏菌素E是敏感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但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二水合物口服缓释干混悬剂研究新进展-

摘要:阿奇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各种社区获得性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淋病奈瑟菌和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宫颈炎,软下疳)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阿奇霉素新型二水合物缓释口服干混悬剂(Zmax),于2005年6月在美国获准上市,是第一个单剂用于成人轻度或中度急性细菌性鼻窦炎(ABS)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抗菌药物[1-2]。其在体外对引起ABS和CAP的革兰阳性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和非典型病原菌均具抗菌活性,而且组织穿透力好,所以治疗ABS或CAP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良好[1,3-5]。本文对该药的研发背景、药动学、临床疗效、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供研发及临床选用参考。一、研发背景阿奇霉素的疗效与AUC/MIC(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相关,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PK/PD模型研究表明单剂给药利于迅速降低感染部位的细菌载量,从而减少耐药基因在菌落之间传播[6]。Girard等[7]对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案,即相同剂量单剂给药或分2或3d给药,在鼠肺炎、急性腹膜炎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模型...

单剂静脉滴注替加环素100mg后血,组织及体液药物浓度-

摘要:替加环素为甘氨酰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或阳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体外对敏感及多重耐药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和脆弱拟杆菌均具活性。作者进行了单剂静脉滴注替加环素100mg(30min)后组织渗透性研究。试验入选24~83岁患者104例(女64例,男40例),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用药后4,8,12,或24h采集胆囊、胆汁、结肠、骨及滑膜液等组织或体液样本。滑膜液标本在手术进入关节腔后马上采集。脑脊液样本在静脉滴注开始后1.5h及24h采取。留取所有患者静脉滴注前、结束即刻及与采集组织或体液样本同一时间的血清。液质法(LC/MS/MS)测定血、组织和体液内替加环素浓度。单剂静脉滴注替加环素后3min血药浓度从1.94mg/L迅速下降至静脉滴注后1h的0.31mg/L。组织渗透性以组织或体液内AUC0-24与血AUC0-24的平均比值表示,分别为胆汁537,胆囊23,结肠2.6,肺2.0,骨0.41,滑膜液0.31,脑脊液0.11。替加环素主要经胆汁排泄,胆汁中药物浓度可为同期血浓度的123~7 616倍。但替加环素在骨组织中浓度较低。文献报道大鼠口服...

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血小板减少2例-

摘要: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69岁。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Ⅰ型呼吸衰竭和高血压病2级于2007年6月4日入住ICU。既往有脑梗死、左眼失明。2001年4月行肾移植术,术后持续口服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环孢素A、缬沙坦、辛伐他汀等药物。2005年1月因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既往无血小板减少病史。入ICU时血小板243×109/L。先后静脉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亚丁、万古霉素、更昔洛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和伏立康唑等治疗。7月22日X线胸片示双肺广泛性渗出病变较前有进展;7月23日开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g,每12小时1次。7月23日和24日血小板:119×109/L(23日)和116×109/L(24日)。7月25日血小板开始低于正常值,96×109/L,最低到30×109/L,其他指标无明显异常。8月3日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7月29日—8月2日每天输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血小板8月3日恢复正常,101×109/L;随后又低于正常,最低到45×109/L,期间间歇输1~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后,次日血小板计数可以恢复正常,随后又下降。多波动在60×109~30×109/L之间。由于痰培养发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根...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胸部CT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和低热。CT主要表现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5例,其中4例与斑片状实变影混合存在;多发的段或叶实变影1例。2例在结节影和实变影有厚壁空洞。上述病灶多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异常影像表现多样性,CT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当肺部阴影诊断不明时在鉴别诊断上应考虑此病,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儿童患者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患者临床分离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肺炎链球菌(MRS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国际流行克隆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107株MRSP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07株MRSP共有60个PFGE型,有6种PFGE型≥3株,这6种型共包含53株细菌,占总株数49.5%(53/107)。2003—2004年ermB和mefE阳性菌株中存在与国际流行株密切相关的流行克隆P5型(39.2%,20/51)。结论耐药菌株的克隆传播是2004年我院分离的MRSP流行的重要因素,2003—2004年临床分离株中ermB和mefE同时阳性的菌株经PFGE分型可能与国际流行株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