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串通法律规范的合理性

作者:张平华

摘要:只有实现“生活事实规范化”“法律规范体系化”,恶意串通法律规范才称得上合理。在“生活事实规范化”上,传统民法按照虚假行为规范生活中的恶意串通,容易成立一般条款,却忽略了后者所具备的“手段+结果”相联动的结构,难免较高的片面性。《民法总则》没有以虚假行为替代恶意串通,其做法总体上值得肯定。如果恶意串通能承认主客观结合的法律构成、多样化的法律效果,会更好地克服片面性,却将不利于形成一般条款。采用立法论与解释论、局部和整体等不同的视角,有助于厘清恶意串通与相关制度的关系,实现“法律规范体系化”。恶意串通作为局部存在时,其无效不应直接导致整体行为的无效。恶意串通与其他制度存在法条竞合、制度竞合或聚合等典型模式。

分类:
  • 期刊
  • >
  • 人文社会科学
  • >
  • 社会科学I
  • >
  • 政治军事法律综合
收录:
  • 知网收录(中)
  • 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万方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关键词:
  • 恶意串通
  • 构成要件
  • 民法总则
  • 虚假行为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国法学

期刊级别:CSSCI南大期刊

期刊人气:12792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政法
国际刊号:1003-1707
国内刊号:11-1030/D
邮发代号:2-544
创刊时间:1984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8.94
综合影响因子: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