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专家论坛、专家建议、标准讨论、科学通报、国外科技动态、会议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13
  • 国内刊号:11-2107/TM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27
  • 创刊时间:196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5
  • 综合影响因子:3.20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热能工程

内螺纹管内超临界水的流动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在压力22.5~28MPa,质量流速600~1000kg·m-2·s-1,工质比焓800~3100 kJ·kg-1范围内,对超临界水在四头内螺纹管内的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内螺纹管流动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压力、质量流速和工质比焓变化对内螺纹管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压力下质量流速对摩擦阻力压降有很大影响,但对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很小;在拟临界区域摩擦阻力系数有阶跃式增长现象,且这种阶跃增长现象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弱。整理试验数据得到超临界水的内螺纹管摩擦阻力系数经验关联式,与试验值相比误差小于15%,为设计具有良好水动力特性的超临界锅炉提供可靠依据。
1-7

采用炉膛燃烧和传热反问题在线测量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煤发热量

摘要:国内电厂锅炉燃煤品质变化大,煤发热量的在线测量对于优化机组控制、提高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有重要作用。给出一个基于炉膛燃烧和传热反问题的煤质测量模型,在某1 000 MW超临界锅炉上实现了燃煤发热量的在线监测。化学燃烧计算确定了煤的各种元素含量与炉膛出口烟气成分之间的联系;炉膛辐射传热量是煤质、燃煤量、过量空气系数以及热风温度等变量的函数,对于直流锅炉,辐射传热量还可根据受热面内的工质进、出口参数准确地计算;在炉膛燃烧和传热方程中,煤元素含量和发热量是测量模型的求解目标。该煤质测量模型在实际运行锅炉上投入运行,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表明,发热量扩展不确定度u95 1342.4 kJ/kg,与现场实际试验结果相符。
8-15

氨水溶液联合脱除燃煤烟气中CO_2和SO_2的模拟和经济性分析

摘要:采用Aspen Plus速率模型(RateSep module)对氨水溶液联合脱除CO2和SO2的理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进行预测,采用IECM(integrated environment control model)模型对氨水溶液联合脱除CO2和SO2工艺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过程可以采用吸收/再生的流程实现CO2和SO2的高效吸收以及氨水溶液中CO2负载的解吸,并在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的基础上,采用向负载氨水中增加钾离子使得具有较低溶解度的硫酸钾等盐类结晶的方法来实现氨水溶液中SO2负载的清除。氨水溶液联合脱除CO2和SO2具有显著经济性,较传统的湿法脱硫结合氨法脱碳工艺可有效降低总成本约17.4%,这对于解决目前困扰CO2减排的高成本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16-23

富氧燃烧模拟烟气中SO_2和H_2O对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

摘要:由于汞对CO2压缩设备的腐蚀,富氧条件下烟气中汞的控制标准要比传统空气条件下更为严格,文中从活性炭喷入技术入手,结合O2/CO2燃烧烟气成分,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型实验台架上研究了高浓度CO2、SO2和H2O对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结果表明,O2/CO2燃烧方式下,高浓度CO2对活性炭吸附汞并未造成影响,而高浓度SO2和H2O则极大地抑制了活性炭对汞的吸附,高浓度SO2对该商业活性炭吸附汞的抑制作用要比H2O强。并且O2和H2O的加入对低浓度SO2和高浓度SO2抑制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也不相同。
24-29

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气态汞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研究生物质与煤混燃过程Hg排放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温管式电加热炉上进行了2种煤与2种生物质掺混燃烧试验,掺混比例为95 5、90 10、85 15,试验温度为1250℃。对不同燃烧过程烟气Hg含量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燃料单位发热量Hg含量及单位发热量Hg排放。研究结果表明:掺混生物质使燃料的[Cl]/[Hg]增大。随生物质掺混比例增加,1号煤燃烧烟气中Hg2比例不断增加,Hg0比例不断减少,二者之和为下降趋势;2号煤与生物质混燃时气态Hg占总输入Hg的比例随生物质掺混比的增加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1号煤添加生物质后,单位热值Hg2排放增加,Hg0排放减少,总气态Hg的排放是减少的;2号煤添加棉杆时,棉杆添加比例为15%条件下,单位热值下气态总Hg排放比未添加时高。
30-36

选择性催化还原服役后催化剂活性及动力学实验研究

摘要:以NH3为还原剂,在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活性检测实验台上考察了典型催化剂服役前后在不同温度和氨氮比下的脱硝效率,分析了催化剂服役后的活性变化规律。采用E-R机制建立的速率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典型催化剂服役前后的表观动力学参数,并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服役前后的脱硝效率和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服役后催化剂的活性明显下降;催化剂服役前的脱硝表观活化能比服役后的小,催化剂服役前的表观指前因子比服役后的大,但催化剂服役前的NH3均衡速率常数的表观活化能和表观指前因子均比服役后的大。通过波纹板催化剂失活分析可以推断波纹板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服役后活性成分的流失、灰分沉积造成堵塞以及灰分沉积后有毒元素对催化剂的毒害。
37-44

一体式双极荷电凝并器试验研究

摘要:提出了一种高效去除微细粉尘的一体式双极荷电凝并方法及装置(integrative bipolar charged agglomerator,IBCA)。荷电与凝并同时进行,末端设流动凝并单元。并搭建了IBCA综合试验系统,以电厂粉煤灰为试验粉尘,采用TSI 3321型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erodynamic particle sizer,APS)及Sintrol 303型粉尘仪在线检测IBCA前后的粉尘粒径分布及凝并器后电除尘器的粉尘排放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凝并性能随正通道电场强度升高而提高,但负通道场强变化,凝并性能变化不大,凝并电场风速最佳值约7.8 m/s,粉尘浓度与凝并性能负相关,IBCA最优凝并特征值可达1.5以上,且同等条件下可降低其后续电除尘器的排放浓度69.7%,证明其对微细粉尘的净化效果显著。
45-50

批量制备Fe_2O_3/Al_2O_3氧载体及褐煤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冷冻成粒法、喷雾干燥法、浸渍法、机械混合法批量制备了Fe2O3/Al2O3氧载体,从氧载体产率、制备周期、物理化学表征、煤化学链燃烧中氧载体性能等角度比较各种批量制备方法,确定合适的批量制备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冷冻成粒法的氧载体产率较高,机械性能最优;与褐煤的化学链燃烧实验中,喷雾干燥法和冷冻成粒法制备的氧载体导致碳转化速率较快,然后依次为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且前两种方法制备的氧载体的循环稳定性高;不同方法制备的氧载体在第1—4次还原过程中,CO2捕集率均在88%以上,CO2气产率伴随着C转化率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接近100%,燃烧效率均在90%以上,表明使用以上4种方法制备的氧载体对CO2捕集效果都较好,对可燃成分的利用程度也都较高。当褐煤作为燃料时,可优先采用由冷冻成粒法和喷雾干燥法批量制得的氧载体。
57-63

锡盟褐煤干燥和重吸收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针对内蒙古的锡盟褐煤,采用快速水分干燥仪模拟恒温蒸发干燥过程。利用扫描电镜测试发现干燥后的煤样表面形貌有所变化,出现断裂、粉化等现象。选择不同的干燥温度(70、100、120℃)、粒径(0.5~0.6、0.6~1.6、1.6~4 mm)、干燥时间(2、3.5、9、30 min)研究该褐煤的干燥和重吸收特性。发现干燥过程主要受温度、粒径的影响;而重吸收水分主要取决于最终水分含量、孔隙结构的破坏情况、粒径和环境湿度变化。将干燥过程的实验数据与常用的干燥方程进行拟合,其中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并应用Fick扩散模型和Arrhenius经验公式计算得到该褐煤恒温蒸发干燥过程的有效扩散系数和活化能。
64-70

直接空冷火电机组风机群分区调节运行实验

摘要:处于环境风作用下的直接空冷机组,受轴流风机群的群抽效应和热风回流的耦合作用,致使不同区域风机的冷却能力发生复杂变化。针对夏季主导风向下运行的某2 330 MW直接空冷机组,将其空冷风机群分9个区,开展热力性能实验。利用实验数据,有针对性地考虑环境气象条件、不同分区风机群转速等运行参数对机组背压的综合作用,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背压预测模型,分析了空冷岛风机群转速分区调节对机组背压的影响规律:适当降低受热风回流影响较大区域的风机转速,反而可以起到降低机组背压的作用;不同分区的风机转速发生变化,对机组背压的影响明显不同;改变一台机组空冷风机的转速,也会对另一台机组的背压产生影响。实验验证表明,所建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背压预测模型可以有效的抑制输入参数噪声产生的相对误差,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
71-77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可再生能源发电

新型PV/T太阳能利用复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摘要:为提高PV/T系统太阳能利用率,同时获得可利用的热水和电力,将铝合金背板型单晶硅光伏组件和自行设计制作的不锈钢扁盒式集热板相结合,用导热硅胶加以粘接制成新型光伏光热一体化(PV/T)复合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光伏组件与集热板之间良好的粘接性、绝缘性和热传导,并在昆明地区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了系统在不同水箱水容量及不同天气工况下运行的光电光热性能。结果表明,系统在75kg水箱水容量(m)晴天工况下运行效率更高,系统的平均电效率、热效率、综合效率及综合性能效率分别在14%、37%、51%、70.72%左右,与系统在50kg水箱水容量晴天或75kg水箱水容量多云工况下运行相比,综合性能效率约提高了11.86%或2.09%。与独立的光热或光伏系统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太阳能利用率高、更经济等优势。
83-89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动力机械与工程

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气动造型设计及性能分析

摘要:开发了一套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三维造型设计程序,通过3个主要元素确定几何外型:分别为进出口型面变化函数、中心型线位置函数、沿程截面的倾斜角变化函数;造型程序简洁有效,可实现某F级燃机燃烧室过渡段复杂外型结构的复现,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中较大范围的过渡段型面造型;利用该程序设计出2种外形风格不同的过渡段,结合某型燃烧室火焰筒,进行冷态流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过渡段外形变化对火焰筒内流动影响较小,过渡段内流动性能相似,流场合理、未出现明显流动损失现象,表明过渡段造型方法切实可行,流动性能研究为该类重型燃机燃烧室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90-97

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的非平稳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摘要:时变工况下行星齿轮箱的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性和调频特点,常规频谱和解调分析方法难以识别故障特征频率。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多尺度线性调频小波分解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利用自适应多尺度线性调频小波分解方法在分析时变调频信号方面的优势,以及基于线性调频小波的时频分布分辨率高、无交叉项干扰的优点,分析了行星齿轮箱时变工况下的故障实验信号,识别了时变的特征频率,诊断出了齿轮故障。
105-110

Extended Summary

I0001-I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