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专家论坛、专家建议、标准讨论、科学通报、国外科技动态、会议报告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13
  • 国内刊号:11-2107/TM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82-327
  • 创刊时间:196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5
  • 综合影响因子:3.20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发电

后福岛时期我国核电的发展

摘要:摘要:靠性及发展核电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福岛事故后美、法、俄、英、韩等核电国家均表示坚持发展核电的立场,并通过审查测试得出了目前的核电站是安全的结论。其次,论述了福岛事故后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检查以及核电设计中采取的相关安全措施,表明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然后,阐述了引进的三代核电APl000及EPR技术的特点;自主开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在技术性能和安全水准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最后,分析了内陆地区核电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议积极推进内陆核电站建设。。
1-8

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分解模型

摘要: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目标与省域目标的衔接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分解模型。模型首先给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静态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及外部性的影响,生成动态成本曲线。给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目标情景,依据目标分解模型,可以将总量目标分解到各个区域、各种技术,并给出各种技术的优先发展区域,各区域的优先发展技术。通过福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到2025年,该省的经济开发量可达2358万kw,碳减排量可达8720万t/a。福州、漳州、泉州和宁德市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35万、371万,350万和366万kW装机。
9-15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热能工程

单耗分析理论的改进与初步应用

摘要:该文进一步发展单耗分析理论,将设备能耗划分为设备结构因素和系统拓扑因素附加单耗,探索揭示没备问附加单耗的耦合关系与依变特性,理论推导建立了2种类型附加单耗的定量模型。对燃气轮机系统进行改进单耗分析,结果表明,设备问存在复杂耦合作用关系;设备能耗的65%-75%源自设备自身结构的不完善,其余则由系统拓扑结构缺陷造成。理论从新角度诠释设备能耗的产生原因,为探索系统和单元双重节能优化打下基础。
16-21

基于博弈论的热电联产机组最小运行方式监管制度设计

摘要:厂网分开后,热电厂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有虚报抬高机组最小运行方式的内生冲动。依据经济学理论,进行制度设计,加强对热电厂的专业监管,十分必要。该文将监管部门与热电厂作为博弈的双方,以监管部门对热电联产机组最小运行方式审核还是不审核、热电厂上报最小运行方式违规还是不违规为基本策略,建立一个混合策略博弈模型。针对模型的纳什均衡解,提出加大惩罚抑制电厂违规的4个原则,设计了与电厂额外收益成正比、与电厂违规程度和违规次数呈指数关系的惩罚费用函数。算例验证所设计的机制能够较好抑制热电厂的违规行为。
22-27

十字隔墙对湿式冷却塔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基于热态模型实验,研究了侧风工况下不同形状十字隔墙在不同安装角度下对自然通风逆流湿式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临界风速值,当侧风速度低于此值时,冷却塔性能随风速增大而逐渐降低;当风速高于此值时,冷却性能又随风速增大而逐渐恢复。当循环水量和水温增大时,临界风速也会随之增大。安装十字隔墙可以消除侧风对冷却塔性能的不利影响。低风速下,实型和孔隙十字隔墙均可改善冷却塔进风,提高冷却塔热力性能,实型墙效果更好;高风速下,孔隙十字隔墙效果反而优于实型墙。在所研究风速范围内,安装角度为0°时十字隔墙的效果要好于45°时的效果;在风速较高时,45°十字隔墙甚至会降低冷却塔的性能。
28-34

掺混生物质对煤灰熔点的影响及混合灰流动温度预测

摘要:研究了刘桥一矿煤、青龙矿煤、榆林煤,掺入稻草、棉秆、玉米秆3种秸秆类生物质后混合灰熔融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高灰熔点刘桥一矿煤和青龙矿煤,掺入3种生物质后,煤灰的流动温度显著降低,掺混比例为30%左右时灰的流动温度降至1380℃以下。稻草的掺入增加了低灰熔点榆林煤灰的流动温度,但在所有掺混比例下,混合灰的流动温度均未高于130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灰流动温度与灰成分参数进行拟合,得到了预测生物质与煤混合灰流动温度的方程,并使用鲍店煤掺混生物质的灰分组成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28组样品中,96%的灰样流动温度偏差在80℃以内。
41-46

单颗粒褐煤烟气干燥过程模型研究

摘要:摘要:褐煤干燥对提高褐煤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深入研究高温烟气干燥褐煤的物理过程,在一维球坐标系下对单个球形褐煤颗粒的干燥脱水过程建立了数值模型。模型中以褐煤颗粒内的蒸发界面为基础,将褐煤颗粒分为干区和湿区,对湿区求解传热方程,对干区求解烟气传热和传质方程,模拟褐煤干燥中的水分蒸发过程。模型采用Crank-Nicolson隐式差分方法进行离散化,模拟得到单个褐煤颗粒动态蒸发的过程。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粒径褐煤干燥过程中的烟气温度、颗粒含水量、颗粒内部温度分布等变化规律。发现颗粒最高温度不超过烟气和颗粒的最终平衡温度。褐煤颗粒粒径和初始烟气温度对褐煤的干燥过程有重要影响,较高的初始烟气温度条件下所需的干燥时间短,干燥时间近似与褐煤颗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
47-53

基于关联维数和柯尔莫哥洛夫熵的双支腿流化床颗粒交换特性

摘要:引入混沌特征参数关联维数(D_2)和柯尔莫哥洛夫熵fKolmogoroventropy,Ke),结合颗粒交换瞬时分布图,系统研究了流化风速、床存最对双支腿流化床颗粒在支腿问的混合交换特性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支腿流化床内颗粒在支腿问的交换具有混沌特性。D_2和托均可以表征支腿间颗粒混合交换行为。D_2和K_E毛均随着气速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系统混沌程度先减弱后增强;D_2和^名随着床料高度的增加均增加。支腿间颗粒交换方式包括单颗粒交换和颗粒闭簇交换,颗粒团簇交换方式会促进系统D_2和K_E增加,促使系统更混沌。
54-59

空冷凝汽器积灰对运行调节影响的计算分析

摘要:对直接空冷凝汽器空气侧温度实时监测能够获得各个单元进出口的温度变化情况,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各单元空气温升的分析可以得到凝汽器表面的积灰严重程度,了解凝汽器各区域的换热差异。凝汽器表面积灰降低了效能,同等条件下表现出空气温升减小及蒸汽侧的凝结换热量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条件相同时空冷单元积灰,换热端差增人,而单元的温升减小;空冷单元的送风量需与空气的温升合理匹配,通过增加表面积狄单元凝汽器的风机转速,可以有效降低其背压以及均衡其内部凝结蒸汽量,为空冷机组运行调节提供合理有效的依据,从而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60-65

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气固两相流模型的清洁纤维捕集颗粒过程模拟

摘要:格子波尔兹曼(Lattice.Boltzmenn,LB)-格子气(Latticegas automata,LGA)气固两相流模型基于同一套格子描述流体微团与离散颗粒的运动特征,具有可捕获离散相的脉动行为、便于处理复杂和动态边界条件等优点。但现有LB两相流模型尚只能定性描述颗粒行为特征,该文通过求解颗粒在曳力、布朗力等作用下的速度和位移,建立颗粒在格子点间迁移概率的理论模型,定量描述两相流的细节特征。利用此LB两相流模型对圆柱清洁纤维在单个机制(布朗扩散、拦截或惯性碰撞)主导下的捕集颗粒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纤维体积分数下系统压降变化、及不同机制主导下颗粒捕集经历和总体捕集效率,模拟结果与现有理论或经验公式定量吻合,可为深入理解纤维捕集颗粒的内部特征、发展更合理的颗粒捕集模型等提供依据。
66-71

回转干馏炉内抄板形式与双组元颗粒混合过程冷模数值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水平回转干馏炉内双组元颗粒的混合效果,采用离散单元法研究回转干馏炉抄板形式和干馏炉壁面周向线速度对双组元颗粒间混合程度的影响,并引入不同颗粒间接触数来衡量颗粒间的混合程度,以颗粒接触数动态跟踪颗粒问的混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干馏炉内未设抄板时,大小颗粒发生分离,混合效果不好;干馏炉内设抄板时,抄板在周期性地“抄起一卸出”物料的过程中破坏原有颗粒间分离的机制,从而改善多组元颗粒混合效果。抄板形式和干馏炉壁面周向线速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颗粒间的混合,相同周向线速度下,干馏炉内设弯抄板时混合较优;周向线速度对混合的影响与抄板形式有关。对于设抄板的干馏炉内颗粒混合,需要综合考虑线速度和抄板形式来实现干馏炉内较优混合。
72-78

同流热气中氧浓度对CH_4/H_2射流火焰的影响

摘要:通过雷诺平均纳维叶斯托克斯方程模型数值模拟研究了同流热气中氧浓度对CH_4/H_2射流火焰扩散燃烧的影响。研究基于JHC开放火焰实验装置,采用涡耗散概念模型和GRI.3.0详细化学反应机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流热气中氧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同流热气中氧浓度的减小,下游温度峰值及中间组分OH的质量分数峰值明显下降,温度分布更均匀。OH质量分数峰值位置比温度峰值位置略微靠外(同流热气侧)。H_2CO主要分布在计算域内的低温区,高温时该组分被快速消耗;不同的燃烧模式下H_2CO浓度分布差别很大。通过分析发现,要使传统窄小区域的快速燃烧模式过渡到大空间的慢速弥散燃烧,应减小同流热气中氧浓度。
79-86

化学链重整制氢系统的过程模拟

摘要:为了评价化学链重整制氢系统的性能,针对以CHa为燃料、以化学链技术(基于NiO/NiAl204氧载体)为核心的2种不同工艺重整制氢系统——自热化学链重整制氢系统(autothermal chemical loopingre for ming,CLR(a))#ll蒸汽重整化学链燃烧系统(chemicalloopingsteamreforming,CLR(s)),采用AspenPlus软件进行了过程模拟和热力学分析。以2种系统的产气率、冷煤气效率、CH。转化率等为评判指标,得到了各系统优化的反应条件,并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包括燃料/重整反应器温度和压力、CLR(a)~氧载体甲烷摩尔比和空气甲烷摩尔比、CLR(s)中水甲烷摩尔比和燃料甲烷份额)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对2种制氢系统进行了定量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化学链重整制氢系统具有相近的燃料发热量和CH4转化率(98%),但自热化学链重整制氢系统工艺更为简单,所需氧载体循环流量仅为蒸汽重整化学链燃烧制氢系统的1/3,从而可节约传输能量;而后者重整气中氢含量更高(74.14%对65.81%1,且具有更高的冷煤气效率(85.28%对71.19%)和产气率(4.05对2.97)。
87-9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动力机械与工程

基于K-L散度的EMD虚假分量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以其自适应的滤波特性和多分辨率在很多非线性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分解过程中常会出现虚假分量。针对此问题,基于信息论的知识提出利用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的虚假分量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将原始信号分解成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再分别计算原始信号与imf分量之间的K-L散度,然后将所求的K-L散度值从小到大排序,对应于较大K-L散度值的imf分量被视为虚假分量,可以去除。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明显地区分出真实信号与虚假分量,准确而快速的得到信号的真实成分,消除虚假分量的影响。
112-117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热工自动控制

汽包炉单元机组的滑压工况通用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

摘要:正确反映机组动态特性的系统非线性模型和品质优良的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是从本质上解决单元机组大范围、全工况优化运行,提高机组的快速负荷响应能力的2个根本问题。解决机理模型的准确性和复杂性的矛盾是非线性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模型和控制的通用性是使控制系统能够广泛应用的便利条件。针对以上3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汽包炉单元机组机理模型的非线性稳定逆输出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能够正确反映机组动态特性的适度复杂的机理模型,构造输出项,使稳定逆解存在,并分析期望输出设定的合理性、可行性,然后设计非线性输出跟踪控制器,证明了该控制器的闭环稳定性。通过对河津电厂300MW燃煤机组仿真实验与现场DCS实时数据比较分析,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118-125

直流炉机组简化非线性模型及仿真应用

摘要:通过合理简化和机制分析,建立适用于直流炉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的简化非线性数学模型。建模时考虑制粉环节、减温水环节和回热加热对过程输出的影响。该模型以燃料量指令、总给水流量、汽轮机阀门开度为输入,以汽轮机功率、主蒸汽压力和汽水分离器出口焓为输出。结合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数据辨识得到了在50%负荷到100%负荷范围内工作的机组模型参数。对模型进行了开环阶跃扰动实验和现场运行数据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开环动态特性与实际机组开环特性在本质上一致,且具有一定精度,可以用来设计协调控制系统控制器。
126-134

Improvement and Prim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of Fuel Specific Consumption

I0001-I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