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 11-2107/TM 国内刊号
  • 0258-8013 国际刊号
  • 3.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4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智能电网、大电网规划与运行、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发电、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年第3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燃煤发电——净化与减排
NO-N2系统不同电离度下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NO的数值模拟7-12

摘要:采用非平衡等离子体脱除NO—N2系统中NO的简化模型,对不同电离度下反应中主要粒子的变化规律及NO脱除效率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电子数密度随时间按指数规律快速衰减;初始电子相对数密度是决定体系非平衡等离子体NO脱除的本质因素,初始电子相对数密度大,体系NO脱除效率高;较高的电离度适合产生高密度的中间产物N和O,N和O数密度随时间呈现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又快速衰减为0的变化趋势;反应的最终产物为N,,但也有一定量的O2和少量的NO2。O2产率随电离度的增大而增大,O2最大产率与NO初始数密度同一量级;NO2产率随电离度变化规律较复杂,电离度过高或偏低,O2产率都较低,最大O2产率比NO初始数密度至少低一个数量级。

选择性催化还原蜂窝状催化剂工业试验研究21-28

摘要:以工业级药品为主要成分,制备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蜂窝状催化剂,利用工业试验台对其活性进行测试,取得了催化剂在真实烟气情况下,不同空速、催化剂用量、温度、氨氮比、NO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作用效果。文中真实烟气环境下SCR脱硝系统运行存在最佳工况范围:SCR反应塔入口温度360~390℃,出口温度330~360℃,氨氮比为0.85~1,空速在4000-6000h-1。此工况下,催化剂脱硝效率可以达到84%。催化剂的75%活性温度窗口为320-400℃,且峰值在380℃处取得。催化剂的脱硝效率随氨氮比变化明显,当氨氮比达到0.9时,催化剂脱硝效率超过80%。催化剂对NO2浓度适应性较好,NO2初始浓度在615~3485mg.m-1范围内,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行业信息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会在贵阳召开28-28

摘要:11月27—2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会在贵阳召开,会议的主题是“电力安全与绿色发展”。来自国内外电力领域的80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交流研讨智能电网技术、电力安全与绿色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与边缘学科、工程实践及应用等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动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燃煤发电——净化与减排
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MnFexCe1-xTiO2抗硫再生性能研究29-34

摘要: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nFexCe1-xTiO2催化剂,以NH,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n1Fe09Ce0.1/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和优良的抗硫性能,在140℃时NO转化率可达到100%。在烟气中通入的SO2浓度小于等于80mg/m3时,催化剂只发生可逆性中毒,当SO2浓度大于80mg/m3时,在催化剂表面会生成硝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导致不可逆失活,但中毒失活催化剂在经水洗后可实现再生,NO的转化率可基本恢复至新鲜催化剂水平。

尿素催化水解特性实验研究41-46

摘要:在一石英管式炉上进行了尿素掺杂不同金属氧化物热解制取氨气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氧化物作为床料催化尿素水解制取氨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纯尿素的分解不受水汽的影响,产氨率在50%左右,氨气主要生成在133~230℃区间;在水汽存在的情况下,金属氧化物的添加能大大促进尿素的分解和产氨率,氨气主要生成在133~300℃区间,产氨率可达100%。在150-400℃下对不同金属氧化物对HNCO水解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实验,催化活性如下:TiO2〉γ-Al2O3〉沸石分子筛〉SiO2。催化条件下HNCO水解反应的活化能很低,水解反应主要受传质作用的影响。流化态金属氧化物催化水解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优良的稳定性、耐磨性,更适合当作床料进行流化态催化尿素水解。

不同温度时煤热解中HCN/NH3的析出与CFB锅炉中NOx生成的关联性研究47-52

摘要:为研究快速热解时煤中HCN/NH3的析出规律与燃用此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NOx生成趋势的关联性,一方面在高温沉降炉上,定速率给煤粉在830,880和930℃的温度下热解,分析产物中HCN/NH,的析出规律;另一方面在CFB锅炉上,稳定煤量时调整床温在830,880和930℃下运行,分析烟气中NOx的生成趋势,研究两方面的关联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HCN的热解析出量先略微减小后增加,NH,是先增加后减少,煤中不同的氮大量热分解产生HCN/NH,的温度区间不同。随着温度的增加,热解中析出的NOx前驱物与锅炉中生成的NOx均增加。煤样中Nq前驱物的热解析出规律随温度增加的变化会引起CFB锅炉生成NOx的增加,认为燃煤CFB锅炉存在一个NO。转化临界温度。

O2/CO2气氛下无烟煤及烟煤燃烧NO释放特性对比试验研究53-58

摘要:研究了一种烟煤和一种无烟煤在氧气体积浓度21%~100%的O2/CO2气氛下的水平管式炉中1073K时的NO生成特性。结果表明O2/CO2气氛下的NO的生成量小于空气条件下的一半。在焦炭表面生成的CO是减少NO生成的主要原因。O2/CO2下燃料N向NO的转化率随氧气的浓度增加上升,并在较高氧气浓度时持平。NO的析出过程受煤种的影响。烟煤在挥发分析出阶段有一定的NO伴随大量CO析出而生成,而无烟煤则没有。无烟煤的NO转化率比烟煤高。

基于多阶段减排规划的发电厂碳捕集系统优化配置65-71

摘要:根据二氧化碳减排规划的要求,并充分考虑目前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与不确定性,建立以阶段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发电厂减排规划模型。引入技术成熟度因子,并考虑到发电厂运行参数未来的变化,将CCS技术的阶段性与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依据技术进步率对碳捕集系统减排指标进行分解。采用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discrete bacterial colony chemotaxis,DBCC)进行求解,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方针分析,得到系统在不同减排场景下的碳捕集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与碳捕集系统投资策略。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在不同减排场景下各因素对减排成本的影响。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以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DBU-GAC型CO2吸附剂性能研究78-83

摘要:为了实现烟气CO2的低成本、高效捕集,研究负载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DBU)的颗粒活性炭(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GAC)吸附剂对CO2捕集性能。DBU负载率越高,吸附剂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越小,平均孔径与负载率呈明显的负相关性;Langrnuir模型是拟合DBU在GAC上吸附行为拟合优度最佳的模型,DBU在GAC上单分子层吸附要多于多分子层吸附;DBU-GAC吸附剂在低于140℃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DBU能抑制吸附剂水分蒸发,有利于DBU与CO2耗水反应;DBU溶液对CO2具有很高的捕集效率,是常用-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thyl—diethanolamine,MEA-MDEA)复合胺溶液的2.6~3。3倍;GAC负载适量DBU对模拟烟气CO2具有良好的捕集效率,消除膜封效应能提高DBU-GAC吸附剂对CO2的吸附容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热能工程
双支腿流化床颗粒交换的压力信号分析97-102

摘要:为研究双支腿流化床支腿间颗粒交换特性,采用粒径为0.9~1min的玻璃珠为床料,在尺寸为240mm×20mm×800mm的二维有机玻璃可视化双支腿流化床内,采集差压脉动信号对床内差压进行了功率谱密度及香农熵的分析,研究了颗粒在支腿间的质量交换、流化风速和床存量对颗粒交换的影响,以及颗粒交换行为的稳定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支腿间颗粒交换方式以颗粒团簇和单颗粒为主,分别对应第一主频和第二主频。流化风速的增加使2种颗粒交换方式所占的比重趋于相等,床存量的增加会加剧颗粒在支腿间的质量交换。流化风速和床存量的增加使两主频相互靠近。颗粒交换行为的稳定性和确定性随着气速的增加先增强后逐渐减弱。

油页岩挥发分析出及燃烧反应中活化能变化规律研究103-109

摘要:为研究油页岩脱挥发分和挥发分燃烧动力学机制,并考察矿物成分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程序升温热分析技术进行了桦甸油页岩脱挥发分和燃烧实验。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获得了反应过程中活化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页岩热解挥发分析出和挥发分的燃烧均存在矿物质的催化作用,且催化类别不同,反应中矿物质催化作用使热解和燃烧的活化能出现了降低的趋势,频率因子和活化能之间的补偿关系表现出严格的分段;通过油页岩及相应半焦的燃烧特性对比表明挥发分燃烧过程中挥发分含量导致频率因子和活化能之间的补偿关系改变程度不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动力机械与工程
基于不平衡同频激励的密封动力特性系数识别117-122

摘要:针对传统频域识别密封动力特性系数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转子不平衡实现同频激励,在2组不平衡状态下构建4个独立方程,建立密封动力特性系数识别模型。在密封试验台上研究了转子不平衡、转速、进出口压比等因素对密封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动力特性系数中直接项系数相近,交叉项大小相同,符号相反。随着进出口压比和转速的增大,8个密封动力特性系数都增大,直接刚度项增大幅度较交叉刚度项更为明显,直接阻尼项增大幅度与交叉阻尼项接近。同时发现相对振动大小对动力特性系数影响并不大。对影响动力特性系数识别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试验转速、不平衡工况的合理选择方法。

溶解氧浓度对低合金钢T24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影响123-128

摘要:超(超)临界机组部分锅炉管长期工作在超临界水环境,其抗氧化性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对T24钢在550℃、25IVIPa超临界水中10-7,3×10^-7和2×10^-6三种溶解氧环境下的氧化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天平称重研究氧化增重曲线,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研究氧化物表面和横截面形貌及元素分布,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物相结构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探讨溶解氧浓度对T24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增重随溶解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层为典型的双层结构,高溶解氧可能使氧化层转化为多层结构;溶解氧浓度越大氧化物越容易产生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