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 11-2107/TM 国内刊号
  • 0258-8013 国际刊号
  • 3.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4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智能电网、大电网规划与运行、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发电、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智能电网
交直流电力系统分割并行电磁暂态数字仿真方法1-7

摘要:针对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变化频繁的特点,提出一种交直流分割并行的电磁暂态数字仿真方法,避免了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变化对电力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在CIGRE标准算例上所做的测试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正确,计算速度快。该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网络分割灵活等特点。该方法的提出和实现,为进一步解决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仿真的实时性及采用数字仿真系统进行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装置的闭环仿真试验奠定了基础。

受送电规模限制下水电长期可吸纳电量最大优化调度模型8-16

摘要:跨省跨流域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已成为中国大水电系统调度运行的瓶颈问题,以南方电网水电站群为背景,结合其长期优化调度问题,提出水电长期可吸纳电量最大模型。该模型在发电量最大模型基础上,将电网对水电的吸纳能力和受送电量限制作为控制条件,以适应大规模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的实际需要,结合逐步优化算法、离散微分动态规划算法和逐次逼近算法求解。以南方电网92座水电站组成的水电站群系统为背景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体现了省级电网间长期受送电需求和限制,能有效解决大规模跨电网受送电模式下的长期水电调度问题。

电网短路时并网双馈风电机组的特性研究17-25

摘要: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对电网扰动十分灵敏,在电网发生故障期间双馈风电机组与电网的相互影响会造成电网暂态特性以及短路电流分布的显著变化。但是由于双馈感应发电机组与同步发电机组的结构及运行原理均不相同,且目前对其故障过程的研究也比较有限,使得并网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特性还不甚清晰。在以双馈风电机组为主的风电大规模并网背景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双馈风电机组的控制策略对其故障特性的影响机制出发,对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发生对称以及不对称短路情况下的短路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推导了适用于不同电网短路情况的并网双馈风电机组短路电流表达式,仿真和算例结果验证了该表达式的正确性。

大规模风电接入后的系统调峰充裕性评估26-31

摘要:风电大规模开发后能否并网发电,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是否有充裕的调峰容量。如果调峰容量不足,风电则不能并网发电,因此考察电力系统调峰充裕性意义重大。定义了调峰需求持续曲线,基于非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提出了调峰不足概率和调峰不足期望指标。所提指标考虑了机组强迫停运率和风电随机波动对系统调峰充裕性的影响,有效地反映了系统的调峰容量需求,有助于确定合适的风电接入规模。利用所提方法对IEEE—RTS系统进行了调峰充裕性评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基于饱和控制理论的储能装置容量配置方法32-39

摘要:采用饱和控制理论求解保持系统稳定的储能装置(energy storage device,ESD)最小容量,为电力系统储能装置的配置提供依据。从稳定域及总体收敛速度2方面分析了储能容量对含储能装置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储能装置最小容量配置方法。构建了以储能装置容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饱和系统稳定域和总体收敛速度指标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通过矩阵Schur补性质将模型求解转化为标准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LMI)问题,利用内点法进行求解,可得储能装置的最小容量。该方法求解最小储能容量简便易行,不需进行大量的时域仿真。WSCC3机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机电动态模型40-47

摘要:随着燃料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容量日益增大,包含燃料电池(fuel cell,FC)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建模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燃料电池的仿真数学模型,并采用适合燃料电池并网的滞环电流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的FC发电系统。通过对FC发电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运行特性的仿真分析,提出了FC的2阶动态微分方程的等效描述模型。通过对不同扰动强度下的仿真建模比较分析,对该等效描述模型的有效性、泛化能力和参数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
基于功率增长优化模式的交直流电网可用输电能力计算48-55

摘要:针对交直流混合电网输电能力计算这一问题,建立包含多端直流系统的交直流电网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主从迭代连续潮流算法,针对常规连续潮流算法中节点功率的恒功率因数增长模式,提出采用模态分析技术从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的角度,找出一种对特定区域间ATC影响最大的负荷增长方式;发电机出力调整采用经济调度模式,实现了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ATC计算。将直流系统灵活的控制及调整策略以安全合理性原则融入迭代过程中。改进的IEEE30节点系统算例表明:所采用的节点注入功率优化模式及主从迭代连续潮流法能计算交直流电网的考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安全经济的ATC,还能指出对系统ATC影响大的关键节点。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56-63

摘要:采用测试信号法,在普通交流系统、含静止无功补偿(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的系统、含可控串联补偿(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的系统中,研究速度反馈型(以△ω为输入)和功率反馈型(以-△Pe为输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对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得到速度反馈型PSS对次同步振荡影响较大,而功率反馈型PSS对次同步振荡几乎没有影响的结论;从PSS输入信号、相位补偿特性及PSS增益3个角度研究PSS对次同步振荡产生影响的机制:引入“次同步振荡响应比”的概念分析△ω和△Pe的动态响应,并通过频域分析研究相位补偿环节的补偿特性及放大增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反馈信号中次同步分量较大以及超前环节对次同步频率信号的放大作用是导致速度反馈型PSS对次同步振荡影响较大的主要原因。

极值负荷及其出现时刻的概率化预测64-72

摘要:极值负荷的幅值与出现时刻是决定调度运行计划的重要依据,而其预测精度往往不尽如人意。实现概率化的预测,是规避极值负荷预测不准确所带来的风险的有效途径。以最高负荷为例,深入剖析了极值负荷的多峰特性,分析了幅值与出现时刻的统计规律,建立了日落时刻与晚高峰出现时间之间的回归模型;基于日间极值负荷增量的分类统计,预测下一天的各个子高峰幅值的概率分布(probabilistic density function,PDF),运用序列运算理论计算日最高负荷幅值的概率分布,最终根据全概率公式,实现了日最高负荷出现时刻的概率性预测方法。中国北方某城市的实际预测表明,所提出的概率化预测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极值负荷预测问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电力系统仿真及分析计算
电力系统关联性参数的辨识与评估73-79

摘要:在模型参数辨识中,具有关联性的参数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同样的仿真结果,这将导致它们的辨识结果偏离真实值,因而需要对关联性参数进行识别和评估。根据关联性参数的轨迹灵敏度的线性相关性,研究关联性参数的辨识与评估问题。首先,利用参数轨迹灵敏度的拟合识别出哪些参数具有关联性;然后,给部分关联性参数赋默认值,估计出其他参数;最后,根据轨迹灵敏度的拟合系数,评估当赋给部分参数的默认值偏离真实值时,其他参数辨识结果偏离真实值的大小。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关联性参数进行正确的识别和鲁棒的估计,当默认值与真值相差不大,或者关联性参数之间的线性度较好时,关联性参数能得到有效的评估。

考虑输入变量相关性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80-87

摘要:风电场的大规模接入使得电力系统在进行规划设计和方式安排时需要计及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概率潮流计算方法是在计及不确定因素的条件下分析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工具。针对当前所使用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可以处理多个输入随机变量相关性的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的Monte Carlo模拟概率潮流计算方法,该方法同时还具有精度高和速度快等优点,并且不受输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的约束。在同时考虑风电和负荷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对IEEE14和IEEE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继电保护、通信及自动化
换流站内的交流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动作特性研究88-95

摘要:换流站内发生的交流系统故障会对交直流系统产生严重的危害。通过对换流阀换相电压的特性分析指出:站内发生交流接地时会伴随桥臂短路及交流系统复故障的出现;相间故障则表现为不平衡换相。通过接地故障发生后换流阀的电流时间函数来说明故障电流呈现交流多相短路的特征。通过故障等效交流电路来研究交直流保护特性,并得出结论:对于接地故障,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安装在不同位置时,阀短路保护、桥差保护均能正确动作;但发生相间故障时,却会造成某些工况下保护不能动作;在连接高端阀的交流系统接地时交流保护的距离元件有时会有超越现象。最后提出采用零序补偿分量的方法来提高启动元件的性能。CIGRE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YDC)模型验证了分析结论。

±8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极波暂态量保护96-104

摘要:构建基于极波的特高压直流输电(ultra high voltage DC,UHVDC)线路暂态保护的启动元件、边界元件、雷击干扰识别元件和故障选极元件。线路故障后,保护安装处量测的极波首波头幅值比其对应的极线电压、线模电压和零模电压首波头幅值大,且更为陡峭,故利用极波变化率构造启动判据;利用极波信息熵测度对故障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分析和估计来形成区内外故障的识别判据;雷击故障的极波波形远离零轴,而雷击未故障的极波围绕零轴交替变化,故利用短窗内极波采样值直接求均值来构建快速的雷电干扰识别算法;故障极极波与零轴构成的面积远大于非故障极波与零轴构成的面积,故利用正负极的极波与零轴构成的面积之比进行故障选极。时窗取为5ms,避开控制系统响应对暂态保护的影响。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极波暂态量保护原理正确,算法有效。

VSC-HVDC频变参数电缆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新原理105-111

摘要: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HVDC,VSC-HVDC)控制系统复杂,故障承受能力差,且多采用参数频变特性明显的电缆线路。提出一种频变参数电缆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新原理。它建立在分布参数模型基础上,由两端电气量分别计算线路中点电流,并由此构造差动判据。为计算频变参数线路沿线任一点电流,提出一种计算沿线电流分布的新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都能灵敏可靠地区分区内外故障,且对采样频率要求低,不受线路频变参数和分布电容的影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杂志高电压技术
特高压变压器长波前时间雷电冲击试验及其等价性分析112-118

摘要:特高压变压器高压线端雷电全波冲击试验具有波前时间延长的特点。为了解决较长波前时间雷电全波冲击试验不能完全考核验证按标准波前时间设计的雷电冲击特性这一问题,考虑到雷电全波冲击电压的波前时间实际上主要影响绕组的纵绝缘,波前时间延长可能会对某些纵绝缘的考核偏松,而截波冲击试验对绕组首端附近部位纵绝缘冲击梯度的考核较全波冲击试验更为严格,指出截波冲击试验可弥补全波冲击电压波前时间延长的缺陷。结合双绕组模型低电压的冲击测量实例,对截波冲击与全波冲击作用下的绕组电位及梯度分布进行了等价性分析和比较,得出对于例行试验的变压器产品,可将截波冲击试验作为较长波前时间全波冲击试验的补充试验项目,从而完善了特高压变压器雷电冲击试验的顺序。

±800kV特高压直流耐张串应用复合绝缘子的可行性119-125

摘要:复合绝缘子因其优异的耐污性能和良好的技术经济性而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特高压直流线路耐张串上使用复合绝缘子的机械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和耐张串多串绝缘子并联模型,仿真计算得到不同并联串型布置下,耐张串在各种动态运行工况下承受的最大动态机械载荷;对比仿真计算结果,考虑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的机械可靠性,给出特高压直流线路上应用复合绝缘子耐张串的推荐选型方案;综合仿真理论分析和已有的复合绝缘子试验结果可知,特高压直流线路耐张串上应用复合绝缘子是可行的。

直流瓷绝缘子长串高海拔覆冰闪络特性126-134

摘要:为了给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外绝缘选择和运行维护提供基础数据,以典型直流瓷绝缘子XZP-210长串为研究对象,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试验研究了污秽、覆冰、高海拔综合复杂环境下的直流闪络特性。试验结果表明:XZP-210覆冰绝缘子串直流冰闪50%闪络电压眠慨与串长基本呈线性关系;不同海拔高度下,弘㈣随覆冰厚度和污秽程度增加均呈幂函数规律下降,冰厚影响的特征指数在0.182~0.208之间,污秽程度影响特征指数在0.175~0.191之间;气压对%0%的影响特征指数n在0.404-0.462之间;临界闪络电流Ic随污秽程度的增大呈幂函数规律增大,其指数在0.629-0.678之间;厶随着气压的降低而减小,与气压比呈幂函数规律,指数在0.512~0.538之间。

微地形下输电线路绕击闪络率的计算方法135-141

摘要:为反映地形、导线及地线高度的变化对绕击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获取输电线路微地形及导线、地线与地面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输电线路杆塔的绕击闪络率。首先沿线路方向将输电走廊进行近似等分,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得到各分段的海拔高度和地面倾角这2个微地形参数;其次根据导线、地线的特性,结合各分段海拔高度,得到任意分段处导线、地线与地面的实际相对位置,最后以电气几何模型(electrical geometry model,EGM)为基础,计算各分段及各杆塔的绕击闪络率。以某500kV线路为例,计算其实际微地形下输电线路杆塔的绕击闪络率,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反映输电线路的绕击范围,而且能够得到输电线路容易遭受雷击的杆塔;遭受过雷击的杆塔位于易击区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