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11-3792/G4 国内刊号
  • 1006-9860 国际刊号
  • 5.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电化教育是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电化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质量教育、理论与争鸣、智能引领与智慧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构成要素:一项探究设计研究1-7

摘要:构建技术丰富环境下的学习力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应用的新议题。在阐明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内涵基础上,以上海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为实践背景,通过一项探究设计研究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第一阶段设计开放式问题获取教师反馈,使用Nvivo软件进行质性数据分析以形成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构成要素;第二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获取量化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修正构成要素并呈现其结构关系。最后经整合分析,技术丰富环境下学习力构成要素包括:知识与经验、思维品质、数字化学习内驱力、技术驾驭力、信息加工力、学习关系协调力、自我管理力、学习反思力和学习创新力;并形成三层同心圆、正反三角螺旋相交的结构模型。

面向混合学习的学习与社交协同策略探究8-14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广泛应用,混合学习模式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混合学习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内容和研究范畴。随着混合学习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以及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的交互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证明学习者的学习与社交存在着较为重要的关系,通过分析混合学习环境的特征,确立混合学习环境下学习与社交的关系,分别从个人层面、场景层面、学习与社交关系层面探究混合学习环境的学习与社交协同影响因素,并构建出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学习与社交协同框架,最终以"关键少数""阈值临界点""精准干预""有效引导""尝试管理"等思路或路径提出相关策略。

生态系统论视野下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SWOT分析及对策——以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教育为例15-22

摘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体感交互、"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技术的应用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早期教育需要慎之又慎。技术和交互式媒介是支持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工具,但其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被适宜性地使用,以有利于优化促进儿童在认知、社会、情感、生理和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机会是当下需要关注的问题。该研究利用SWOT态势分析法,深入分析了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应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指出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需遵循利用机会,发挥优势,弥补劣势,降低风险的原则,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生态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基于生态学理论和SWOT分析对策,构建了面向特殊儿童的多模态智能化学习平台,并设计了丰富的人机交互学习活动,实践应用表明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化学习平台在幼儿及自闭症等特殊儿童教育上发展空间巨大,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功能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教育应用应以儿童为中心,注重情感策略运用,统筹兼顾家庭、社区、学校及社会等环境因素,增强自然交互方式,丰富学习内容,使得教育回归现实生活,完善应用规范,并提供持续不断的支持与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构建自然、和谐的教育新生态。

信息技术支持的家校协作体建设研究23-29

摘要:学习者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配合是学习者成长的关键。针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合作层次低、质量差等问题,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家校合作方式及问题分析为基础,基于家校合作理论及"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描绘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家校协作体建设示意图,提出以网络学习空间的信息共享、协作功能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共享、协作学习任务为纽带,构建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家校协作体建设框架,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策略。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未来学校与未来课堂
虚拟现实视域下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0-37

摘要:虚拟现实是指由计算机技术创建的、反映真实情境的、可体验交互的虚拟世界,其中涉及四个维度,分别是计算机程序、用户(人)、现实世界、虚拟情境,构建虚拟现实的目的是用户通过与虚拟情境交互,进而获得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未来课堂是以全面构建面向未来的教学主阵地"课堂"为目标的教学科研项目,是一套整合软硬件和云端服务的教学专家系统,着重突出了个性化学习、强调交互、教学资源丰富、一键操控、技术领先和生态健康等新型课堂理念。该文基于已有未来课堂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科技趋势,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未来课堂的构想,构建了基于未来课堂环境的"VaA"教学模式,探索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共同提升学生综合认知水平的道路,设计了以中职汽车发动机课程为例的教学活动方案,并指出了采用"VaA"教学模式的优势。最后从空间结构、资源建设和发展途径三个方面对相关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AI+”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框架与内容探究38-43

摘要:在新时期、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一方面关注教育公平,另一方面更加注重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愿望。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点,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互联网+"时代,以及"AI+"时代已经到来,教育也正在发生着系统的变革。一方面教育的目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从专注于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大规模培养转变为对学生核心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从识记、理解、应用到更高阶的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培养过渡,从以教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转到以基于学习空间的PBL为代表的探究、协作为主的项目式、问题式等学习方式过渡。另一方面教育管理也从管制过渡到基于数据支持的服务为主过渡,学校环境也从封闭走向了更加开放,家校沟通协作也常态化开展,学校正在购买更多的服务支持自己的创新应用和改革,信息时代的学校变革正在从硬软件资源的建设到学与教的全面系统变革的方向迈进。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应用模式构建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与学深度变革实践反思之一44-52

摘要:该文"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着眼于我国基础教育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诉求,聚焦利用技术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研究选择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Intel项目学校为研究样本,采用设计研究范式,从理论解析、模式构建和学习实证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全新路径。构建了网络学习空间DPSC教学应用模式,为深入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理论框架。突破了以专项培训为主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模式,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科日常教学之中,探索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常态化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基于TPACK的大学英语学习云空间构建及教学应用研究53-60

摘要:学习云空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核心建设内容,对促进教育教学效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TPACK框架设计了大学英语学习云空间的构建维度,并结合教学需求与学习云空间特征构建其系统架构;其次,阐述了学习云空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四个应用策略:个性化空间动态配置策略、经验支持下的自学策略、基于泛在环境的碎片化学习策略以及语言学习导向的交互对话策略;最后,结合学习云空间介绍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种应用模式:翻转课堂、主题探究学习和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案例验证学习云空间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定制化的学习云空间及其应用能较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对英语应用技能的掌握。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研究61-68

摘要:创客教育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是创客教育得以发展和普及的基础,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根基。目前,各地区创客教育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未形成可普及的推广策略。该文通过对我国开展创客教育的典型示范区域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示范区域在政策、课程、空间、教材等方面的实施内容和推广及普及方法,并从理念指引、政策引导、师生发展和生态支持四个维度入手给出了创客教育推进策略的具体建议,为我国创客教育区域推广和整体普及提供值得借鉴的实施策略。

创客教育支持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模型研究69-73

摘要:"互联网+"时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创客教育以其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正以其开放性的教育形态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其思想与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在创客教育新形式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该研究关注的重点。该文首先分析了创客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确定了该文的研究方向;其次在分析已有概念基础上,界定了创客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再次,对创客教育支持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核心思维的三层架构,设计了创客教育支持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模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思想,四位包括了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一体指的是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这四个方面的设计仅仅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分析与教育评价
旨在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在线评价:伴随式的视角74-79

摘要:在线课程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丰富学习内容。但是由于与之相配套课程评价与管理机制的缺失,也出现了"高流失率""虚假学习""网络题海"等问题。为加强在线课程管理,提高在线学习质量,该文针通过案例分析方式,比较国内外知名教育网站在线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梳理出在线课程实施中采用的"结果认证""过程监控""知识自适应"等在线评价模式;阐释在线学习评价从"面向结果评价"向"促进学习评价"、从"基于技术工具评价"向"基于学习分析评价"、从"知识技能评价"向"综合能力评价"等方面的转向;从评价特征、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等方面分析伴随式评价的理念与实施路径。

基于教育测评数据分析的教学优化研究80-89

摘要:目前教育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和工具在学校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用以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该研究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厘清了概念,提出:利用教育测评数据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起点,设计可量化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准确评价教学质量,及时进行个性化学习分析与反馈的教学设计优化方案。研究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结果数据进行常态化收集与分析,是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的关键,测评数据对于教学的支持不仅仅是从诊断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更重要的可使教学从基于经验走向基于数据分析的科学安排,使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更精准、使教学更有效。

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研究90-95

摘要:在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的交汇融合下,教育数据增长迅猛,教育大数据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该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支持下的在线学习评价,对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在线学习中过程性评价的内容,设计了大数据支持下的在线学习过程性评价系统模型,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工作流程。该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在线学习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为精准和个性化的在线学习服务研究添砖加瓦。

目标导向的学习分析模型构建96-102

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据驱动学校,分析变革教育"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推广与使用必将变革传统教育的面貌,而学习分析则是助推这场变革中的核心力量。目前,学习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为学习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提供新思路,并尝试构建了不同的学习分析模型。由于现有学习分析模型的侧重点不同,且未能呈现出明确的分析目标,为此该文构建目标导向的学习分析系统模型,旨在通过从诊断评估、学习预测、教育研究三种应用目标的确立,为学习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明确思路。目标导向学习分析模型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类约束、三种受众、四个环节"。目标的确定是学习分析得以开展的关键前提;两类约束包含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在约束和外在环境约束;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是学习分析系统中的主要受益者;数据收集与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分析结果与呈现以及结果的应用与服务是学习分析的主要流程。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学习资源与技术
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应用现状与建设新思路——基于对南京市江宁区的调研103-109

摘要:区域教育资源是区域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该文从教师对区域教育资源平台的应用现状、切实需求、建设态度三个维度出发,采用问卷法对南京市江宁区2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展开调查。通过问卷统计以及对江宁区电化教育中心诸位负责人、部分教师的访谈发现,江宁区教育资源平台整体上发展较好,适应南京市智慧教育的推进进程,新时期江宁区教育资源平台可以在资源供给与应用效率方面适度提升。结合调研结果和江宁区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该文从资源建设、资源配置、运营机制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对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平台而言,资源建设可以遵循"从教学导向到教与学兼顾""从基本需求到职业诉求""从区域统管到多主体参与"的新思路,并提出具体的可行策略。

微视频自主学习中的心智游移、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研究110-117

摘要:微视频是在线课程、微课程等数字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人们对学习者微视频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状态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基于此,该文设计基于微视频的自主学习实验,从心智游移、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三方面分析了70名中学生在交互功能(学习问题提示、学习序列标签、内置测验)支持下的微视频自主学习活动(ILP)和常规微视频下的自主学习活动(CL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都会发生与任务无关的心智游移现象,集中在难点讲解,初始学习和归纳小结三阶段;且ILP组发生心智游移频次显著低于CLP组。ILP组和CLP组在回看频次、回看点与测试一致、快进频次和暂停频次四个核心学习行为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部分学习行为指标可以反映学习过程中任务无关的心智游移状态。在学习绩效方面,ILP组学习绩效显著高于CLP组,且心智游移与学习绩效成显著负相关。期望本研究结果为将来微视频在教育领域进行规模化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面向SPOC的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118-124

摘要:SPOC学习资源存在着开发忽视学习者主体地位,应用未能重视动态发展,引入生成学习理论可解决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单向性和静态性问题。该文在综述SPOC学习资源现状、生成性学习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面向SPOC的"弹性预设—使用激发—生成创造—评价反思"生成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模式,形成利用多媒体创设交互式资源、基于自带数字设备的实时交流反馈、基于任务驱动的问题探究、立体化的发展性评价和反思总结等策略,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教育传播学"SPOC课程,实践验证了该模式能促进SPOC优质学习资源的动态生成,使得学习者在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均有所提高。

“互联网+”环境下非遗文化的整合推广研究125-128

摘要:受经济全球信息化的影响,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并不乐观。相关行业后继无人,语言和文字逐渐被现代社会文明所蚕食。在现今这个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时代,非遗文化的推广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建立文化自信的最基本基石。所有文化将不再只是单方面的输入或是输出,更多的是生活、经济、科研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推广和发展非遗文化不能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更多的是要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以高校产学研相关课程的建设作为非遗文化推广孵化器,同时以市场经济为辅助树立符合现代价值观的非遗文化形象,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建立良性的非遗文化生态圈,使非遗文化的传承具备现代文化的发展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