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11-3792/G4 国内刊号
  • 1006-9860 国际刊号
  • 5.6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电化教育是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电化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高质量教育、理论与争鸣、智能引领与智慧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中国电化教育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理论与争鸣
智慧教育的发展及价值取向分析1-6

摘要:近几年来,智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呈现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智慧教育的界定还存在一定争议,较多从环境和技术的角度去描述智慧教育,有的脱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脉络孤立地去探讨智慧教育。该文梳理了智慧教育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智慧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的概念,指出了智慧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

基于数字故事的学生认知活动研究7-13

摘要:数字故事作为一种知识表达和传递方式,是信息技术时代下的产物,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该研究探讨了数字故事制作者(学生)的认知活动,通过搭建数字故事研究框架,构建数字故事编码分析表,对学生制作的数字故事进行编码分析,探究数字故事中所反映的学生认知活动特征。研究发现:在数字故事作品中,学生的语言较为成熟和稳定;具备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字故事的制作水平发挥不稳定,有很大的提升和进步空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具备制作数字故事的能力。

共享经济启示的非正式学习发展研究14-18

摘要:"互联网+"催生并推动着共享经济不断发展,共享经济给非正式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以深刻启迪。该研究分析了非正式学习发展存在的不足、共享经济发展对非正式学习的影响,论述了共享经济影响下非正式学习将具有"平台智能化、资源高效化、环境生态化、行为契约化"的四化特征;非正式学习资源将实现六类转型发展,具有"促进非正式学习观念的转变、提升非正式学习的价值影响、推动正式与非正式学习的整合"三大优势,以及建立共享模式市场准入机制保障大众权益的必要性,以期促进非正式学习的优化发展。

大数据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新特征的调查研究19-25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最具消费潜能的核心消费群体之一,新时期下其独特的消费理念和行为出现了新特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该文基于苏沪5地高校调研,在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下,使用SPSS22.0数据处理软件,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及水平、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渠道、信用消费等变化及与学业绩效的关系,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消费行为新特征,寻求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教育方式及行为引导路径,为大学生学业教育及理性消费教育提供综合线索和支持。

教学点“全覆盖”项目——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典型范例研究26-32

摘要:为了补齐基础教育神经末梢的数万个教学点巨型短板,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我国成功实施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该文在对"全覆盖"项目目标、做法和发展状况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路径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其在弥补基础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创新特色,提出由"全覆盖"到"全融合",实现环境融合、教材融合、教师融合、学生融合、活动融合再发展的提升教学点层次的新思路。研究有助于讲好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创新故事,有助于教学点"互联网+"的提升发展,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再上新台阶。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33-40

摘要: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从教育精准扶贫的视角来研究改善民族地区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从与农村贫困人口最接近的基层教育机构村小或教学点着手,探究其教育精准扶贫之策。文章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着重研究了贫困地区教学点的运行现状和信息化助推教学点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研究认为:充分运用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校长及管理者、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根本保障;中心小学教育资源支持共享及教师结对帮扶是持续发展的动力;借用外来的力量(远程指导和辅导)是快速提升的捷径。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研究41-52

摘要: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面深化"一带一路"战略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就需要全面了解沿线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研究首先通过对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分析,从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及教师信息化培训四个维度建构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比较框架,然后在这四个维度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沿线5个地区20多个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及特点,并提出了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研究提出:(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间、国家间、国家内和阶段性差异;(2)"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与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三个集团,我国目前基本处于第二集团的中等水平,与第一集团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3)应该从重视发挥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引领性、监管性和可测性,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和加大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四个方面来缩小差距,以达到互相促进与共同发展的目标。

知沟视域中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建议*——基于河南修武申国完小的质化研究53-58

摘要:该文研究目标旨在以知沟理论视角来深入剖析中国农村小学在教育信息化硬件接入、技术使用及其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等三方面的现状,并在深描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全文采用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研的质化研究方法,对河南典型的农村小学——申国完小进行田野调查,从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三个层面来切入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和接入并非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短板,而使用过少、不愿使用、不会/不懂使用则成为最大问题。研究建议:未来农村的教育信息化需在教学终端的移动化/智能化、教学内容的交互化/主题化、培育师生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动机/使用兴趣/使用素养、利用大数据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精准绩效评估与动态追踪机制以及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社会文化情境等层面加强努力。

教育信息化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59-65

摘要:该文旨在构建适用于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用于项目相关人员在项目实施的各项进程中识别和判断风险,并不断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该文通过对国内外项目相关文献的梳理、具体教育信息化项目的调研、专家论证等方式,形成并确定教育信息化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原理,设计相应问卷,对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依据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特点,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主体风险、客体风险、技术风险、政策法规)、11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并计算出相应的指标权重。该文初步建立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趋利避害,实现项目利益的最大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远程教育与网络教育
社区教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基于区域中心城市调查样本的分析66-74

摘要: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体系正处于完善过程中,社区教育服务及其质量还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各类社区需求。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城市社区教育服务的对象多以老年群体为主,而运用结构方程对社区教育服务的六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提高社区教育服务质量需着眼于课程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人文关怀、统筹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等关键因素,同时也要提升行政服务水平,丰富社区教育服务的内容,以完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从整体上提升整个社区教育服务质量。

基于教育数据挖掘的在线学习者学业成绩预测建模研究75-81

摘要:该文采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法,研究从教育数据中挖掘影响在线学习者学业成绩的因素并构建分类预测模型。首先,通过计算所有单个数据属性和学业成绩类别之间的相关系数和计算所有属性的信息增益率两种方法共同确定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然后,提出采用集成学习的方法构建集成式学业成绩分类预测模型,并比较多种算法构建的单一分类模型和集成分类模型的性能。最后,进一步采用嵌套集成学习的方法构建在线学习者学业成绩分类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研究成果可以为在线学习者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研究和预测建模研究提供借鉴,也有助于推进在线学习学业预警、学业成绩预测和评价的实践。

理解MOOCs的完成率:归因与挑战82-89

摘要:尽管MOOCs在促进学习变革、扩大教育规模等方面提供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机遇,但在其有效性方面仍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比如,在学术文献和大众媒体中一个被反复提及的重要问题,就是MOOCs学习者一贯的低完成率。该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共检索出22篇有关MOOCs完成率(保留率或辍学率)的文献,并将其视为可供质性研究的经验数据。采用NVivo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这22篇文献进行三级编码,获得了影响MOOCs完成的三大类属与其下属的14个因素。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发现:(1)"学习者的能力与水平"和"平台与课程的特点"是影响MOOCs完成的核心类属;(2)尽管MOOCs持续较低的完成率已经引起诸多方面的担忧,但它不足以作为衡量MOOCs成功的主要指标,它或许本来就是MOOCs的一个独特的品性;(3)当前关于MOOCs完成的研究尚处于探索性阶段,后续工作方向似应进入大样本的确认性研究阶段。

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
听评课中新手教师与经验教师评价的实证研究90-97

摘要:"听评课"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自2004年起有关听评课的研究逐年增加,课堂观察和同僚评课的方法与效果受到广泛的关注。一些研究指出了听评课低效率的现象,但并未从实证角度解明这一问题的本质。该研究通过新手教师和经验教师的比较发现,新手和经验教师虽然在课堂观察后的定量评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质性评价差异较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新手教师缺少大量可用于对比的教学脚本和图式,新手教师和经验教师由于缺乏评课所需的理论知识,均不能对所评教学进行准确描述。这些实证结论表明,为了增强听评课的效果,还需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观察工具和理论知识。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98-102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加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建设力度,但大部分高校仍然无法摆脱"重硬件、轻软件"的建设误区,模糊传统教学与新型信息化教学的界限。在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高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基础。该文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剖析,分析了高校目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教学思想、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结构及教学程序这六个构成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要素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构建模式及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双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103-108

摘要:该文着重探讨了"双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方式的产生背景和结构功能,并以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应用为例,阐述了"双课堂"的教学流程,分析了虚拟和实体两种课堂的教学特征及效果,最后指出:"双课堂"中的"虚拟课堂"和"实体课堂"虚实相生、相互支撑,将教学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学"为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

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精准分层教学109-114

摘要: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跨多专业的新工科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教学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准教学是面向知识教学的精准、系统的评估方法。该文借助精准教学的精准评估策略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传统集中式高效的授课方式,将精准教学与传统的集中教学模式实现无缝对接,提出了"分组+阶段+模块"的分层精准教学模式,"分组"进行广度上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阶段"进行深度上的知识学习,"模块"实施功能导向式的培养。同时差异化分组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

高中Arduino机器人课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115-120

摘要:创客教育的盛行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了革新,机器人教育作为创客教育的承接载体,为其在中小学的"落地"提供了一个适切的平台,一些开源软硬件的出现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能。Arduino作为一个代表性的开源平台已成为中学实施创客教育的标准配置之一,同时也催生了一门新型的"创客课程"——Arduino机器人课程。为了解高中生在Arduino机器人课程中的学习现状,旨在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其做进一步改进,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文从学生的兴趣度、参与度、课程相关联系度等维度出发,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了此次调查。调查显示:学生对Arduino机器人课程整体有较高的兴趣度;能将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密切联系,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相对较弱;Arduino机器人课程能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协作;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持续度有所欠缺。文章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课程优化建议:注重课程内容的各方面联系整合;在知识讲解和项目探究间保持动态的平衡;设置多维评价指标,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基于翻转学习的初中信息技术课“五个一”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121-126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决定着学生培养的质量。以现代多媒体技术特别是微视频技术为基础的翻转学习,正使教师与学生改变着传统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索新的教与学的范式,向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该文在教学实际中以翻转学习、微视频等理论为支撑,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特点,构建并实践了"五个一"教学模式,做到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破解了该课程教学的系列难题,有效改善了学生学习效果。该教学模式对其它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